253章 赵全生建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赵全生带了十个人来到颜家求见。
玉栋不在家,玉秀见了他们,颜庆江和九娘陪她见客。
赵全生一心要投靠后,对传言中颜家管事的大娘子,态度不敢再有轻忽。
玉秀客气地与他说了颜家用人的规矩,赵全生和他带来的十个人自然都没其他话说。
“以后你就是运送货物的管事,安排谁送哪里都有你调配。”玉秀直接跟赵全生安排,又看着大家说,“家中的货物运送,就有赖各位了。”
颜家在明州境内开的脂粉铺,这些货物都是从颜家作坊里运出去的。有赵全生这样的老手后,玉秀对于家中货物运送就放心了。
赵全生这几个人都客气几句,保证今后一定尽兴等等。
随后,玉秀让众人先离开,留下赵全生说话,将沈莛答应从蜀中运货之事说了,“我想要在砚山那边建个货物码头,以后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可在那边中转,你看怎么样?”
砚山那边如今货物运送有些萧条。
蜀中货物不能运出,外面的东西要运到蜀中也不容易,偌大一条兰江,每日开行的商船只有寥寥几艘。
玉秀想着前世的记忆,朝廷必定不会让滕王一直像个独立的国中国一样,只要滕王被平定,那兰江的货运必定起来,到时他们在砚山的码头,既有南北官道通过,又有兰江水运,还愁没有生意吗?
“太好了,娘子,这可是大买卖啊。”赵全生一拍大腿,觉得太妙了。
他激动得连脸上的疤痕都红了,显然也觉得这地方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南来北往的运送,都会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过,这情形,想想就激动人心啊。
赵全生跑单帮走南闯北,见识到底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娘子,只是现在蜀中看着,不太太平。我们在蜀中时,听到传言说可能会打仗。这要是打仗了,砚山那边的码头,可要被波及了。”
从蜀中沿兰江出来,经过青州后,两岸都是高山,一直到砚山才有一片平原。
赵全生这么一提醒,玉秀想起自己兄妹四个对朝政时局一向是不闻不问的。
看看沈莛,生意要做好,朝政不能不问啊。而且玉栋和玉梁既然打算走上仕途,自家也得关心这些事。
等明州那边铺子开张后,还得交代那边的管事和掌柜,以后设法买邸报小抄送回来,家里每月也得看看。
玉秀又叫来郑氏,与赵全生三人商谈,将作坊最近要发送的货物理了一遍。
赵全生对订货有经验,觉得如今作坊不管店铺售卖如何,每月只管送货的法子有些浪费。
“大娘子,等这批货运出去,不如就让运货的人与各家铺子掌柜的商定好,下月要运送哪些品种、运送多少货物过去,免得有些店铺卖得好东西不够卖,有些卖的不好货物堆在那。”
“这主意好。”听到这建议,玉秀还未说话,郑氏先眼前一亮,“如今我们脂粉的种类多了,可每次发货出去,每种脂粉量都一样,前几日金奴说,她那边红色卖得好,粉色卖得差,店里剩下很多粉色的。按赵管事这主意,以后作坊运出去,就可以跟着店铺买卖走了。”
玉秀也觉得这法子好。
赵全生看两人赞同,得意地说道,“这送货门道可多了。比如有些东西,天热卖得好,天冷就卖不动。有些地方有忌讳,像咱们明州府这边,大家都不喜欢白色的,嫌丧气。可在北方有些地方,他们不喜欢黑色,觉得黑色丧气。”
“大娘子,以后家里生意做大了,我们各地的风土人情都得顾着点。”赵全生说得兴起,滔滔不绝说起各地事情。
他说的这些,别说郑氏,有些连玉秀也不知道。
赵全生直说了近一刻钟,看就他自己说话,“大娘子被见怪,我这人说到兴头上,没管住嘴。”
“哪里哪里,你说的这些可都是至理名言。我们做生意,可不就是要跟着各地风俗走。以后家里的买卖,还得让你也多参详。”
“大娘子只管吩咐,我老赵知道的,必定不含糊。”赵全生拍拍胸脯,露出几丝江湖义气。
他从进了颜家,一直有些压着本性,尤其是看大娘子几个都是女子,更是刻意想文雅些。这说到兴头上,本性一起,嗓门大了,江湖气也出来了。
玉秀对这倒不在意,赵全生这样的人,本就是半脚踏在江湖的。
三人又商定了一些事情,玉秀倒又想起一事,“老赵,你在蜀中时,可有注意那边的粮食?”她叫了老赵没叫赵管事,更显得亲近几分。
赵全生想了片刻,“蜀中那边不缺粮,不过倒是看到有商船运粮,好像是兰江外面买的。其他就不知道了。那几天关在船上,也不敢多看,怕惹祸。但要我说啊,这粮食生意也可做,北地有地方受灾,今年粮产不行。”
赵全生完全从生意角度想,运粮食南北买卖,这生意利润不高胜在稳。
玉秀想的也是这事。她由周明收粮这事,想起玉栋曾说的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蜀中和朝廷真要打仗,这粮草可是第一要紧的。
玉秀打发赵全生离开后,看着周明送自己的两只锦盒思量。若是周明收不到足够的粮草,可怎么打仗?不知不觉间,玉秀将周明的困境给想了一遍。
这粮食,他这个成王世子,能靠的只有朝廷法令了。可藏在民间的粮食,都得是真金白银才能砸出来的。
她想了片刻,叫了玉梁来,让他代笔给沈莛写了封信。
她是女子,笔墨不能轻易落到外人手中。若是玉栋和玉梁以后入仕了,姐妹笔墨随意流落在外,对他们的名声也有影响。
这事让别人代笔又不放心,玉栋又不在家。幸好如今玉梁读书刻苦,虽然才六岁,已经能写不少字了。
玉梁写写停停,姐弟俩折腾半天,总算写好书信。
玉秀叫富贵送到镇上,送到明州交给沈莛。
第二天,赵全生带了十个人来到颜家求见。
玉栋不在家,玉秀见了他们,颜庆江和九娘陪她见客。
赵全生一心要投靠后,对传言中颜家管事的大娘子,态度不敢再有轻忽。
玉秀客气地与他说了颜家用人的规矩,赵全生和他带来的十个人自然都没其他话说。
“以后你就是运送货物的管事,安排谁送哪里都有你调配。”玉秀直接跟赵全生安排,又看着大家说,“家中的货物运送,就有赖各位了。”
颜家在明州境内开的脂粉铺,这些货物都是从颜家作坊里运出去的。有赵全生这样的老手后,玉秀对于家中货物运送就放心了。
赵全生这几个人都客气几句,保证今后一定尽兴等等。
随后,玉秀让众人先离开,留下赵全生说话,将沈莛答应从蜀中运货之事说了,“我想要在砚山那边建个货物码头,以后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可在那边中转,你看怎么样?”
砚山那边如今货物运送有些萧条。
蜀中货物不能运出,外面的东西要运到蜀中也不容易,偌大一条兰江,每日开行的商船只有寥寥几艘。
玉秀想着前世的记忆,朝廷必定不会让滕王一直像个独立的国中国一样,只要滕王被平定,那兰江的货运必定起来,到时他们在砚山的码头,既有南北官道通过,又有兰江水运,还愁没有生意吗?
“太好了,娘子,这可是大买卖啊。”赵全生一拍大腿,觉得太妙了。
他激动得连脸上的疤痕都红了,显然也觉得这地方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南来北往的运送,都会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过,这情形,想想就激动人心啊。
赵全生跑单帮走南闯北,见识到底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娘子,只是现在蜀中看着,不太太平。我们在蜀中时,听到传言说可能会打仗。这要是打仗了,砚山那边的码头,可要被波及了。”
从蜀中沿兰江出来,经过青州后,两岸都是高山,一直到砚山才有一片平原。
赵全生这么一提醒,玉秀想起自己兄妹四个对朝政时局一向是不闻不问的。
看看沈莛,生意要做好,朝政不能不问啊。而且玉栋和玉梁既然打算走上仕途,自家也得关心这些事。
等明州那边铺子开张后,还得交代那边的管事和掌柜,以后设法买邸报小抄送回来,家里每月也得看看。
玉秀又叫来郑氏,与赵全生三人商谈,将作坊最近要发送的货物理了一遍。
赵全生对订货有经验,觉得如今作坊不管店铺售卖如何,每月只管送货的法子有些浪费。
“大娘子,等这批货运出去,不如就让运货的人与各家铺子掌柜的商定好,下月要运送哪些品种、运送多少货物过去,免得有些店铺卖得好东西不够卖,有些卖的不好货物堆在那。”
“这主意好。”听到这建议,玉秀还未说话,郑氏先眼前一亮,“如今我们脂粉的种类多了,可每次发货出去,每种脂粉量都一样,前几日金奴说,她那边红色卖得好,粉色卖得差,店里剩下很多粉色的。按赵管事这主意,以后作坊运出去,就可以跟着店铺买卖走了。”
玉秀也觉得这法子好。
赵全生看两人赞同,得意地说道,“这送货门道可多了。比如有些东西,天热卖得好,天冷就卖不动。有些地方有忌讳,像咱们明州府这边,大家都不喜欢白色的,嫌丧气。可在北方有些地方,他们不喜欢黑色,觉得黑色丧气。”
“大娘子,以后家里生意做大了,我们各地的风土人情都得顾着点。”赵全生说得兴起,滔滔不绝说起各地事情。
他说的这些,别说郑氏,有些连玉秀也不知道。
赵全生直说了近一刻钟,看就他自己说话,“大娘子被见怪,我这人说到兴头上,没管住嘴。”
“哪里哪里,你说的这些可都是至理名言。我们做生意,可不就是要跟着各地风俗走。以后家里的买卖,还得让你也多参详。”
“大娘子只管吩咐,我老赵知道的,必定不含糊。”赵全生拍拍胸脯,露出几丝江湖义气。
他从进了颜家,一直有些压着本性,尤其是看大娘子几个都是女子,更是刻意想文雅些。这说到兴头上,本性一起,嗓门大了,江湖气也出来了。
玉秀对这倒不在意,赵全生这样的人,本就是半脚踏在江湖的。
三人又商定了一些事情,玉秀倒又想起一事,“老赵,你在蜀中时,可有注意那边的粮食?”她叫了老赵没叫赵管事,更显得亲近几分。
赵全生想了片刻,“蜀中那边不缺粮,不过倒是看到有商船运粮,好像是兰江外面买的。其他就不知道了。那几天关在船上,也不敢多看,怕惹祸。但要我说啊,这粮食生意也可做,北地有地方受灾,今年粮产不行。”
赵全生完全从生意角度想,运粮食南北买卖,这生意利润不高胜在稳。
玉秀想的也是这事。她由周明收粮这事,想起玉栋曾说的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蜀中和朝廷真要打仗,这粮草可是第一要紧的。
玉秀打发赵全生离开后,看着周明送自己的两只锦盒思量。若是周明收不到足够的粮草,可怎么打仗?不知不觉间,玉秀将周明的困境给想了一遍。
这粮食,他这个成王世子,能靠的只有朝廷法令了。可藏在民间的粮食,都得是真金白银才能砸出来的。
她想了片刻,叫了玉梁来,让他代笔给沈莛写了封信。
她是女子,笔墨不能轻易落到外人手中。若是玉栋和玉梁以后入仕了,姐妹笔墨随意流落在外,对他们的名声也有影响。
这事让别人代笔又不放心,玉栋又不在家。幸好如今玉梁读书刻苦,虽然才六岁,已经能写不少字了。
玉梁写写停停,姐弟俩折腾半天,总算写好书信。
玉秀叫富贵送到镇上,送到明州交给沈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