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夺命街头 (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姑妄言之姑听之,不喜听之自走之。
家中有一本奇书,当中这样记载:“河边柳树叶子,温水洗净,研磨成汁,涂至上眼睑,子夜时分能见鬼。”
这本奇书的由来极为坎坷,据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庄有一奇人,姓杨名曰:狗骟。
修道之人大多有三弊五缺之说,狗骟年轻时曾跟一高人学艺,学艺有成归来之时进入村庄,不料离家十数载村庄里边的看家犬居然忘记了这个曾经的住户,以为是一陌生人,张口咬去把那男人传宗接代的玩意儿给一口咬掉了,他们杨家这一脉居然就在他的手上断了香火,孤寡终老。
至于真名如何称呼,则被村民忘记,打趣称之为:狗骟。
狗骟年长我爷爷二十来岁,两人不知为何居然成了一忘年交,关系颇为融洽。狗骟性格懒散,再加上我奶奶下厨的手艺又是村里一等一的好手,自从责任田开始后,政府关心百姓疾苦,时常派遣相关专员上山下乡体察民情,绕过着山路崎岖的羊肠小道,到了村庄已经是饥肠辘辘,村委会招待专员,就买一些蔬菜白面分发到那些下厨手艺好的人民家中,而我奶奶则是每次都在名列之中。
狗骟不知从谁家出来,喝的醉醺醺,就跑到我家厚着脸皮蹭饭,我爷爷也是摸清了这狗骟的脾性,看到狗骟摇摇晃晃从那门中进来,便吩咐我奶奶饭菜做的丰盛一点,好好招待这位奇人。
狗骟端着偌大的土碗,笑着坐在上席,我爷爷在一旁陪坐,狗骟一边吃饭,一边口中就吐露一些相关的道术,我爷爷记性好,每次都是心中暗暗记下,等人一走,从柜子中取出一张牛皮纸裁割完备,把一旁还吊着鼻涕上学的我爸叫到跟前。我爷爷一边回忆,我爸一边开始记录。
来的次数多了,记录的东西也就越发齐全,课本一样大的牛皮纸张居然装订了大拇指厚的一叠。
在书中曾有招魂见鬼的记载:“子夜时分,取一碗,一筷,一叠黄裱纸钱,烧于碗中,倒拿筷子,闭眼徐徐敲动,七七四九之后,睁开眼来,凡模糊不清,飘渺之物皆是鬼魂。”
狗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病死在了家中,已经四十多岁的爷爷二话不说,挽着袖子招呼街坊邻居将这狗骟埋入杨家祖坟之中,算是入土为安。
等到了新世纪初,已经被扫过几次文盲的爷爷,好歹也是斗大的字认识了几筐,给家中一百多盆花卉浇完水,戴着老花镜翻阅那本已经发黄,字迹褪色的奇书,而我的奶奶则坐在一旁,晒着太阳,已经睡着。
村里人都说这狗骟有本事,手底下有几把刷子,可是谁都没有见过这狗骟出过手,降妖伏魔更是众人脑海之中幻想的场面而已。
“狗骟死的早。”我那已经头发花白的爷爷回忆道:“不然现在这好日子,他能把自己的大牙都能给笑没了。”
我爷爷奶奶共有六个子女,四个姑姑,一个叔叔,我爸排行老三,却是家中第一个男丁,家中长辈也是心疼不已。
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未出嫁的二姑姑,不幸中了风,身很虚弱,再加上那时医疗条件有限,药品也是极其缺乏,眼看着我二姑姑瘫倒在床上奄奄一息。
就在这个时候,家中来了一个寡妇,人称李大娘。
据传这李大娘会些推拿之术,于我奶奶关系尚好。这次听说我二姑姑中了风,特意到我家中为二姑姑祛风。
我奶奶回忆道:“李大娘拿着她那快有一寸长的黑色指甲,在二闺女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指头上不断祛风,从头到尾,细细剐过。”
结果忙了大半天神色慌张的朝我奶奶说道:“书香啊(我奶奶名字),我年纪大了结果把咱闺女的中指给刮痧了,这以后说不定要出问题啊。”
不出数日,在奶奶焦急的等待下,二姑姑的病情逐渐好转,可是这人却变得有些痴傻,木愣愣的给人一种死板的感觉。
看着平时水灵灵的姑娘,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急红眼的爷爷差点将好心办错事的李大娘和奶奶按在地上一顿暴打。
自此之后,两家的关系也就逐渐冷淡了下来,后来二姑姑远嫁他乡,漫漫长路几个小时大巴车的摇晃,成了我那每年要看自己女儿一眼,身体已经虚弱不堪的奶奶,作为人母的赎罪之旅。
没过几年,我那吊着鼻涕的父亲居然也中了风寒,心思活泛的李大娘又跑来想给我父亲祛风,可我奶奶没让她近我父亲床头一步。
就在僵持不下时,狗骟来了,已经年迈不堪的他摇摇晃晃从我家门中走了进来,干枯的右手就是这么一挥,让我那挂着眼泪的奶奶去给自己做饭。
狗骟正在吃饭时,我爷爷向他吐露了我父亲的病情,结果狗骟二话不说,放下碗筷,从袖中取出一盒银针,取出几根放在炭火上略微熏烤,让人把我父亲搀扶起来褪去上衣,准备针灸。
事后无论过了多少年,爷爷只要提起这件事情没有一次不竖起大拇指来:“人上了六十,这烟花不说,手还容易抖动,那狗骟连碗都端不牢,门口的春联都看不清楚,结果人家只用那双手一抹背部,身体上的穴位人家已经映在了心中,手中的那几根银针捏的是格外准确,眨眼功夫已经扎了十来根银针。”
一旁的父亲也在旁边插话说道:“那十几根银针扎进人的背上,却根本感觉不到疼痛,狗骟一手捏着银针不断细微转动,就感觉那丝丝凉意自那银针传来,融汇全身。”
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狗骟收了银针,端起那早已凉透的饭碗,吃了一口面条含糊不清的说:“孩子现在没啥大问题,好好睡一觉就行了。”
爷爷回忆道:“可能那天狗骟心情比较好,出门的时候居然一跃上了旁边足有两米高的房顶,又是一脚踩在理房檐还有两三米远的树枝上,房子地势较高,离地能有十来米,狗骟就这么跳了下去,跟个没事人一样,大摇大摆的走了。”
小学时分,已经识字不少的我腻在爷爷温暖的怀抱当中,看着当年我父亲左拐右拐不堪入目的字迹,后来应该拿钢笔描过一番,只是字迹仍有褪色问题。
爷爷抱着我看着,笑呵呵的看着书上的字迹,发觉我也在偷偷瞄那内容,将我从膝盖上放了下来,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这就是一闲书,你赶紧去写你的作业,不然老师要拿教鞭打你的话,我可不给你说情。”
按照当年迷糊的记忆,抹上柳树叶的汁液,点燃碗中的黄裱纸钱,倒拿筷子闭着眼睛缓缓敲动碗檐,只等那七七四十九下之后,略有不安的睁开眼睛。
就看那碗中的已经烧完的灰烬,逆着时针在已经熏得漆黑的瓷碗当中徐徐转动,夹杂着点点火星,升的足有一尺来高,突然碗中的旋风携带着灰烬吹出碗外,在我身边旋转一会儿,突然向四周散去。
已经涂抹过汁液的眼睛,顺着灰烬散去的方向看去,原本空荡荡的十字路口,变得拥挤不堪,在那路上飘忽不定的鬼魂,浮在空中,神色恍惚迷茫,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面无表情,穿过街旁停靠的车辆,垃圾箱,树木,在这人群之中,我看到那个先前出现的死者灵魂,头顶一盏黑色火焰的油灯,引领着众鬼,向远处走去。
姑妄言之姑听之,不喜听之自走之。
家中有一本奇书,当中这样记载:“河边柳树叶子,温水洗净,研磨成汁,涂至上眼睑,子夜时分能见鬼。”
这本奇书的由来极为坎坷,据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庄有一奇人,姓杨名曰:狗骟。
修道之人大多有三弊五缺之说,狗骟年轻时曾跟一高人学艺,学艺有成归来之时进入村庄,不料离家十数载村庄里边的看家犬居然忘记了这个曾经的住户,以为是一陌生人,张口咬去把那男人传宗接代的玩意儿给一口咬掉了,他们杨家这一脉居然就在他的手上断了香火,孤寡终老。
至于真名如何称呼,则被村民忘记,打趣称之为:狗骟。
狗骟年长我爷爷二十来岁,两人不知为何居然成了一忘年交,关系颇为融洽。狗骟性格懒散,再加上我奶奶下厨的手艺又是村里一等一的好手,自从责任田开始后,政府关心百姓疾苦,时常派遣相关专员上山下乡体察民情,绕过着山路崎岖的羊肠小道,到了村庄已经是饥肠辘辘,村委会招待专员,就买一些蔬菜白面分发到那些下厨手艺好的人民家中,而我奶奶则是每次都在名列之中。
狗骟不知从谁家出来,喝的醉醺醺,就跑到我家厚着脸皮蹭饭,我爷爷也是摸清了这狗骟的脾性,看到狗骟摇摇晃晃从那门中进来,便吩咐我奶奶饭菜做的丰盛一点,好好招待这位奇人。
狗骟端着偌大的土碗,笑着坐在上席,我爷爷在一旁陪坐,狗骟一边吃饭,一边口中就吐露一些相关的道术,我爷爷记性好,每次都是心中暗暗记下,等人一走,从柜子中取出一张牛皮纸裁割完备,把一旁还吊着鼻涕上学的我爸叫到跟前。我爷爷一边回忆,我爸一边开始记录。
来的次数多了,记录的东西也就越发齐全,课本一样大的牛皮纸张居然装订了大拇指厚的一叠。
在书中曾有招魂见鬼的记载:“子夜时分,取一碗,一筷,一叠黄裱纸钱,烧于碗中,倒拿筷子,闭眼徐徐敲动,七七四九之后,睁开眼来,凡模糊不清,飘渺之物皆是鬼魂。”
狗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病死在了家中,已经四十多岁的爷爷二话不说,挽着袖子招呼街坊邻居将这狗骟埋入杨家祖坟之中,算是入土为安。
等到了新世纪初,已经被扫过几次文盲的爷爷,好歹也是斗大的字认识了几筐,给家中一百多盆花卉浇完水,戴着老花镜翻阅那本已经发黄,字迹褪色的奇书,而我的奶奶则坐在一旁,晒着太阳,已经睡着。
村里人都说这狗骟有本事,手底下有几把刷子,可是谁都没有见过这狗骟出过手,降妖伏魔更是众人脑海之中幻想的场面而已。
“狗骟死的早。”我那已经头发花白的爷爷回忆道:“不然现在这好日子,他能把自己的大牙都能给笑没了。”
我爷爷奶奶共有六个子女,四个姑姑,一个叔叔,我爸排行老三,却是家中第一个男丁,家中长辈也是心疼不已。
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未出嫁的二姑姑,不幸中了风,身很虚弱,再加上那时医疗条件有限,药品也是极其缺乏,眼看着我二姑姑瘫倒在床上奄奄一息。
就在这个时候,家中来了一个寡妇,人称李大娘。
据传这李大娘会些推拿之术,于我奶奶关系尚好。这次听说我二姑姑中了风,特意到我家中为二姑姑祛风。
我奶奶回忆道:“李大娘拿着她那快有一寸长的黑色指甲,在二闺女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指头上不断祛风,从头到尾,细细剐过。”
结果忙了大半天神色慌张的朝我奶奶说道:“书香啊(我奶奶名字),我年纪大了结果把咱闺女的中指给刮痧了,这以后说不定要出问题啊。”
不出数日,在奶奶焦急的等待下,二姑姑的病情逐渐好转,可是这人却变得有些痴傻,木愣愣的给人一种死板的感觉。
看着平时水灵灵的姑娘,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急红眼的爷爷差点将好心办错事的李大娘和奶奶按在地上一顿暴打。
自此之后,两家的关系也就逐渐冷淡了下来,后来二姑姑远嫁他乡,漫漫长路几个小时大巴车的摇晃,成了我那每年要看自己女儿一眼,身体已经虚弱不堪的奶奶,作为人母的赎罪之旅。
没过几年,我那吊着鼻涕的父亲居然也中了风寒,心思活泛的李大娘又跑来想给我父亲祛风,可我奶奶没让她近我父亲床头一步。
就在僵持不下时,狗骟来了,已经年迈不堪的他摇摇晃晃从我家门中走了进来,干枯的右手就是这么一挥,让我那挂着眼泪的奶奶去给自己做饭。
狗骟正在吃饭时,我爷爷向他吐露了我父亲的病情,结果狗骟二话不说,放下碗筷,从袖中取出一盒银针,取出几根放在炭火上略微熏烤,让人把我父亲搀扶起来褪去上衣,准备针灸。
事后无论过了多少年,爷爷只要提起这件事情没有一次不竖起大拇指来:“人上了六十,这烟花不说,手还容易抖动,那狗骟连碗都端不牢,门口的春联都看不清楚,结果人家只用那双手一抹背部,身体上的穴位人家已经映在了心中,手中的那几根银针捏的是格外准确,眨眼功夫已经扎了十来根银针。”
一旁的父亲也在旁边插话说道:“那十几根银针扎进人的背上,却根本感觉不到疼痛,狗骟一手捏着银针不断细微转动,就感觉那丝丝凉意自那银针传来,融汇全身。”
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狗骟收了银针,端起那早已凉透的饭碗,吃了一口面条含糊不清的说:“孩子现在没啥大问题,好好睡一觉就行了。”
爷爷回忆道:“可能那天狗骟心情比较好,出门的时候居然一跃上了旁边足有两米高的房顶,又是一脚踩在理房檐还有两三米远的树枝上,房子地势较高,离地能有十来米,狗骟就这么跳了下去,跟个没事人一样,大摇大摆的走了。”
小学时分,已经识字不少的我腻在爷爷温暖的怀抱当中,看着当年我父亲左拐右拐不堪入目的字迹,后来应该拿钢笔描过一番,只是字迹仍有褪色问题。
爷爷抱着我看着,笑呵呵的看着书上的字迹,发觉我也在偷偷瞄那内容,将我从膝盖上放了下来,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这就是一闲书,你赶紧去写你的作业,不然老师要拿教鞭打你的话,我可不给你说情。”
按照当年迷糊的记忆,抹上柳树叶的汁液,点燃碗中的黄裱纸钱,倒拿筷子闭着眼睛缓缓敲动碗檐,只等那七七四十九下之后,略有不安的睁开眼睛。
就看那碗中的已经烧完的灰烬,逆着时针在已经熏得漆黑的瓷碗当中徐徐转动,夹杂着点点火星,升的足有一尺来高,突然碗中的旋风携带着灰烬吹出碗外,在我身边旋转一会儿,突然向四周散去。
已经涂抹过汁液的眼睛,顺着灰烬散去的方向看去,原本空荡荡的十字路口,变得拥挤不堪,在那路上飘忽不定的鬼魂,浮在空中,神色恍惚迷茫,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面无表情,穿过街旁停靠的车辆,垃圾箱,树木,在这人群之中,我看到那个先前出现的死者灵魂,头顶一盏黑色火焰的油灯,引领着众鬼,向远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