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级节奏狗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马和纱当然不是那种随便的女生。
她只是因为跟冯见雄接触久了,而且亲眼所见冯见雄身边美女环绕、但他只对自己走心的下手,所以不担心冯见雄会使坏罢了。
从浴室出来的时候,她随手翻看了一下手机,然后就看到了丁理慧给她发的短信,说冯见雄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马和纱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她知道让冯见雄等一会儿没什么,但如果在走廊上晃悠久了,被闲杂人等看到,影响反而不好,这才裹着浴巾就事急从权先放冯见雄进来。
进屋关好门之后,马和纱立刻恢复了端庄,也不给冯见雄倒水,只让他自便。然后她自己抄起床上的衣服,钻回洗手间穿戴整齐,才重新出来。
所以,即使有人在走廊上看到了美人出浴姿态开门迎接的香艳场景,只怕对后续内容的脑补也会有很大偏差,因为根本什么都没有发生。
穿好衣服之后的马和纱,看上去又恢复了无比的端庄。她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一味地客气。
“雄哥,吃水果。这些葡萄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本来还想带回金陵给大家吃呢。结果昨天跟慧姐聊起的时候才知道,水果是不能带上飞机的,这两天多吃点吧。”
她一边说着,一边把一盘洗好的乳白色大葡萄推到冯见雄面前。似乎为了避免尴尬,找点手势,她还下意识帮冯见雄剥了几颗,“那个……慧姐马上就回来了,你跟她是不是有什么商业机密的事情要聊,我本来晚上就想出去逛逛的……”
冯见雄听了这话,也是有点败给这个天然呆了。
这要是真的懂待人接物的成熟女生,知道对方有商业机密要聊,那就不请示直接乖乖走人了。
现在马和纱一边说本来就想出去逛逛、一边又忍不住好奇问对方是不是真的谈机密事儿、似乎唯恐万一不是她白跑出去一趟。
这让冯见雄怎么开口好?
再说了,一个女生都洗完澡了,还是1月份的大西北寒冬,他好意思把妹子半夜三更赶出去?
他轻咳了一声,说道:“不用剥了,谁吃葡萄用剥的,不都咬一口把皮挤出来就好了。我跟慧姐聊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你想听就听把,我相信你不会乱嚼舌头传话的。”
马和纱其实也挺怕晚上九点多一个人出门的,又冷又不安全,闻言立刻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设定。
两人吃着葡萄闲聊了几分钟,丁理慧就收工回来了。
马和纱连忙过去帮她拿包包,还搓了一把热毛巾给丁理慧擦脸。
这些日子的相处,让马和纱还是挺感激丁理慧的。毕竟这个学姐懂的人情世故和传媒常识都比她多太多,到处都罩着她。
“辛苦了,累么?”冯见雄总要照顾一下对方的情绪,先客气了一句。
“人才刚收工,灵魂已经收工一小时了,早就缓过来了,有事儿就说吧。”丁理慧幽默风趣地吐槽了一句。
……
“……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既然你现在已经可以左右旁白台词的文案,那么毫无疑问,你对于最后成片的剪辑节奏也是可以有一定提议的机会了。
毕竟这是一部由很多碎散的时间轴和故事轴穿插起来的纪录片,没有哪一个故事是从头拍到尾的,线索也很多。所以叙事的节奏张力,其实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冯见雄聊着聊着,就把自己的核心诉求,高屋建瓴地和盘托出。
丁理慧学的是编导专业,而影视导演最重要的一项权限,就是最后成片的剪辑。
所以,丁理慧从学校里苦学到的知识,也是有很多关于剪辑的。
冯见雄刚才说的这些,她稍微消化一下就能够听懂。
既然《舌尖》会被拍成一部由旁白解说为线索穿插的纪录片,那么最后必然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旁白文案的线索、起承转合逻辑,多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导演的剪辑节奏。
打个比方吧,比如在某一集里,前面还在描述某广市律师家庭的煲汤亲情、深市富士康打工妹的食堂菜、主管人员的湘南腊鱼腊肉家乡菜。
而文案里下一句来个“然而,这一切都与顾涛没有关系”,立刻就可以把节奏带走,然后把镜头拉到深山里,拍几个电网巡线检修工的工作餐故事。
这就属于典型的“解说带节奏”。
在绝大多数的纪录片里,乃至所有的商业片里,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但是,在“舌尖体”这个以文案为剪辑线索的纪录片里,这种特例偏偏是可以存在的——如果文案做的时候,起承转合就带了节奏,说不定陈导最后剪辑的时候,就会顺着文案把每一部分的内容,给按照这个线索的顺序嵌入进去。
当然,最后会被取用的素材,还是那些素材,这点上依然100%是由陈导亲自拍板的,文案工作的人丝毫不能置喙。
文案人员能带的节奏,只是这些素材出现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最后成片里先放哪个后放哪个、是一次性放到底,还是穿插着放?如果穿插,是两次穿插完还是三次穿插完?
丁理慧跟冯见雄细细磋商了很久,总算闹明白冯见雄的意图了:
冯见雄就是想通过她,来给这部片子带节奏。
而如果今天丁理慧没有成为本片的首席配音,并且她本人也学过编导、能够对文案的攒稿有影响力的话。那么,冯见雄本来是准备到片子外景拍完、进入后期制作时,再亲自给陈导塞黑钱,说服陈导带节奏的。
可是,弄明白这一点后,丁理慧又发现一个更加想不通的问题。
“可是,你费尽心机,让我夺取文案线索节奏的主导权,有什么用呢?我开始还以为你是想再往片子里加塞植入式广告,加入你想要的内容。
结果你对于内容并没有额外的要求,只是希望最后由你指导这些素材的排序,这有什么意义呢?”
换句话说,丁理慧想不通冯见雄费尽心机促成这事儿之后,他自己能捞到什么好处。
丁理慧是绝对不相信冯见雄会是一个艺术家、有艺术操守的。
这厮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
“想知道?后面这番话,听过你就当烂在自己耳朵里。我是拿你当自己人,才告诉你的。”冯见雄摘下眼镜,揉了揉自己酸痛的鼻梁,这才郑重地确认道。
“爽快点儿!我还不知道轻重缓急呢?”丁理慧却是难得地爽气了一把,很豪放地示意冯见雄别特么墨迹,“难不成你还指望我和纱纱都做你的女人,你特么才相信我们?有屁就放!”
冯见雄竟然被对方说得微微有些脸红,心中也是暗忖:学传媒的女生,果然说话都是跟无良小编一样唯眼球论……若论口舌之争上的节操值,这些人恐怕是不存在的。
旁边本来听得挺有味的马和纱,也被丁理慧这句炸弹一样的话惊得脸色通红,走也不是留下也不是。
“咳咳……那我就告诉你,这背后的商业逻辑。”冯见雄酝酿了一个道貌岸然的仪态,一板一眼地说,
“事实上,你应该知道。近年来美食节目并不少,哪怕是央视系的、以权威客观著称的纪录片,也不止这一部。而其他那些先前的作品,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都不是很高。所以,如果是打着‘因为华夏人大多是吃货’这种心态,就觉得拍美食番纪录片就能火,那就大错特错了。”
冯见雄刚慢条斯理地说到这儿,丁理慧就打断了他:“别说这些废话,你这只是在分析你为什么认为这部片子会火、值得投资。但你没说你为什么这么看重剪辑和文案的带节奏,别答非所问啊!”
“你急啥!这道理是一脉相承的,你听我慢慢说完!”冯见雄很不忿被人插嘴,板着脸训斥了一句,继续说道,“所以,我觉得这部片子之所以会火,关键就在于两个字:引战。或者说三个字:带节奏。”
“什么意思?”丁理慧觉得有些听不懂。
冯见雄循序渐进地诱导:“网络视频已经兴起两年了,正在渐渐蚕食电视媒体的收视份额。那么,你想过没有,未来还有哪些东西,电视台上放能够维持住对网络的优势呢?而网络视频又要进一步做哪些事情,才能瓦解电视台的抵抗呢?
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时效和话题性’。网络上的电视剧,因为是所有观众可以自选时间一口气看完的,所以他们虽然时间上自由了,但是很难踩上社会热点——
也就是说,在电视机上看火剧的观众,虽然每天只能看两三集、还得到点了就坐在电视机前等,但他们好歹是和大多数对这个片子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看。第二天去了学校或者公司,跟别人能有谈资、有‘社交货币’。
这一点上,网络观众是有劣势的,他们某一天兴冲冲看了一部相对老了一些的片子——也不用太老,只要是过气了一两个月、并非刚刚当季播放——然后第二天去学校公司,发现别人根本不聊这部番,身边也没人看,这会少掉多少乐趣?
所以,以后放在电视台上首播的电视剧,要想确保收视率,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大家的讨论,形成社会话题的热点。换句话说,要故意‘引战’、‘带节奏’。甚至把一切可以激起社会对骂的因素都利用起来……”
马和纱当然不是那种随便的女生。
她只是因为跟冯见雄接触久了,而且亲眼所见冯见雄身边美女环绕、但他只对自己走心的下手,所以不担心冯见雄会使坏罢了。
从浴室出来的时候,她随手翻看了一下手机,然后就看到了丁理慧给她发的短信,说冯见雄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马和纱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她知道让冯见雄等一会儿没什么,但如果在走廊上晃悠久了,被闲杂人等看到,影响反而不好,这才裹着浴巾就事急从权先放冯见雄进来。
进屋关好门之后,马和纱立刻恢复了端庄,也不给冯见雄倒水,只让他自便。然后她自己抄起床上的衣服,钻回洗手间穿戴整齐,才重新出来。
所以,即使有人在走廊上看到了美人出浴姿态开门迎接的香艳场景,只怕对后续内容的脑补也会有很大偏差,因为根本什么都没有发生。
穿好衣服之后的马和纱,看上去又恢复了无比的端庄。她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一味地客气。
“雄哥,吃水果。这些葡萄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本来还想带回金陵给大家吃呢。结果昨天跟慧姐聊起的时候才知道,水果是不能带上飞机的,这两天多吃点吧。”
她一边说着,一边把一盘洗好的乳白色大葡萄推到冯见雄面前。似乎为了避免尴尬,找点手势,她还下意识帮冯见雄剥了几颗,“那个……慧姐马上就回来了,你跟她是不是有什么商业机密的事情要聊,我本来晚上就想出去逛逛的……”
冯见雄听了这话,也是有点败给这个天然呆了。
这要是真的懂待人接物的成熟女生,知道对方有商业机密要聊,那就不请示直接乖乖走人了。
现在马和纱一边说本来就想出去逛逛、一边又忍不住好奇问对方是不是真的谈机密事儿、似乎唯恐万一不是她白跑出去一趟。
这让冯见雄怎么开口好?
再说了,一个女生都洗完澡了,还是1月份的大西北寒冬,他好意思把妹子半夜三更赶出去?
他轻咳了一声,说道:“不用剥了,谁吃葡萄用剥的,不都咬一口把皮挤出来就好了。我跟慧姐聊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你想听就听把,我相信你不会乱嚼舌头传话的。”
马和纱其实也挺怕晚上九点多一个人出门的,又冷又不安全,闻言立刻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设定。
两人吃着葡萄闲聊了几分钟,丁理慧就收工回来了。
马和纱连忙过去帮她拿包包,还搓了一把热毛巾给丁理慧擦脸。
这些日子的相处,让马和纱还是挺感激丁理慧的。毕竟这个学姐懂的人情世故和传媒常识都比她多太多,到处都罩着她。
“辛苦了,累么?”冯见雄总要照顾一下对方的情绪,先客气了一句。
“人才刚收工,灵魂已经收工一小时了,早就缓过来了,有事儿就说吧。”丁理慧幽默风趣地吐槽了一句。
……
“……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既然你现在已经可以左右旁白台词的文案,那么毫无疑问,你对于最后成片的剪辑节奏也是可以有一定提议的机会了。
毕竟这是一部由很多碎散的时间轴和故事轴穿插起来的纪录片,没有哪一个故事是从头拍到尾的,线索也很多。所以叙事的节奏张力,其实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冯见雄聊着聊着,就把自己的核心诉求,高屋建瓴地和盘托出。
丁理慧学的是编导专业,而影视导演最重要的一项权限,就是最后成片的剪辑。
所以,丁理慧从学校里苦学到的知识,也是有很多关于剪辑的。
冯见雄刚才说的这些,她稍微消化一下就能够听懂。
既然《舌尖》会被拍成一部由旁白解说为线索穿插的纪录片,那么最后必然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旁白文案的线索、起承转合逻辑,多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导演的剪辑节奏。
打个比方吧,比如在某一集里,前面还在描述某广市律师家庭的煲汤亲情、深市富士康打工妹的食堂菜、主管人员的湘南腊鱼腊肉家乡菜。
而文案里下一句来个“然而,这一切都与顾涛没有关系”,立刻就可以把节奏带走,然后把镜头拉到深山里,拍几个电网巡线检修工的工作餐故事。
这就属于典型的“解说带节奏”。
在绝大多数的纪录片里,乃至所有的商业片里,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但是,在“舌尖体”这个以文案为剪辑线索的纪录片里,这种特例偏偏是可以存在的——如果文案做的时候,起承转合就带了节奏,说不定陈导最后剪辑的时候,就会顺着文案把每一部分的内容,给按照这个线索的顺序嵌入进去。
当然,最后会被取用的素材,还是那些素材,这点上依然100%是由陈导亲自拍板的,文案工作的人丝毫不能置喙。
文案人员能带的节奏,只是这些素材出现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最后成片里先放哪个后放哪个、是一次性放到底,还是穿插着放?如果穿插,是两次穿插完还是三次穿插完?
丁理慧跟冯见雄细细磋商了很久,总算闹明白冯见雄的意图了:
冯见雄就是想通过她,来给这部片子带节奏。
而如果今天丁理慧没有成为本片的首席配音,并且她本人也学过编导、能够对文案的攒稿有影响力的话。那么,冯见雄本来是准备到片子外景拍完、进入后期制作时,再亲自给陈导塞黑钱,说服陈导带节奏的。
可是,弄明白这一点后,丁理慧又发现一个更加想不通的问题。
“可是,你费尽心机,让我夺取文案线索节奏的主导权,有什么用呢?我开始还以为你是想再往片子里加塞植入式广告,加入你想要的内容。
结果你对于内容并没有额外的要求,只是希望最后由你指导这些素材的排序,这有什么意义呢?”
换句话说,丁理慧想不通冯见雄费尽心机促成这事儿之后,他自己能捞到什么好处。
丁理慧是绝对不相信冯见雄会是一个艺术家、有艺术操守的。
这厮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
“想知道?后面这番话,听过你就当烂在自己耳朵里。我是拿你当自己人,才告诉你的。”冯见雄摘下眼镜,揉了揉自己酸痛的鼻梁,这才郑重地确认道。
“爽快点儿!我还不知道轻重缓急呢?”丁理慧却是难得地爽气了一把,很豪放地示意冯见雄别特么墨迹,“难不成你还指望我和纱纱都做你的女人,你特么才相信我们?有屁就放!”
冯见雄竟然被对方说得微微有些脸红,心中也是暗忖:学传媒的女生,果然说话都是跟无良小编一样唯眼球论……若论口舌之争上的节操值,这些人恐怕是不存在的。
旁边本来听得挺有味的马和纱,也被丁理慧这句炸弹一样的话惊得脸色通红,走也不是留下也不是。
“咳咳……那我就告诉你,这背后的商业逻辑。”冯见雄酝酿了一个道貌岸然的仪态,一板一眼地说,
“事实上,你应该知道。近年来美食节目并不少,哪怕是央视系的、以权威客观著称的纪录片,也不止这一部。而其他那些先前的作品,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都不是很高。所以,如果是打着‘因为华夏人大多是吃货’这种心态,就觉得拍美食番纪录片就能火,那就大错特错了。”
冯见雄刚慢条斯理地说到这儿,丁理慧就打断了他:“别说这些废话,你这只是在分析你为什么认为这部片子会火、值得投资。但你没说你为什么这么看重剪辑和文案的带节奏,别答非所问啊!”
“你急啥!这道理是一脉相承的,你听我慢慢说完!”冯见雄很不忿被人插嘴,板着脸训斥了一句,继续说道,“所以,我觉得这部片子之所以会火,关键就在于两个字:引战。或者说三个字:带节奏。”
“什么意思?”丁理慧觉得有些听不懂。
冯见雄循序渐进地诱导:“网络视频已经兴起两年了,正在渐渐蚕食电视媒体的收视份额。那么,你想过没有,未来还有哪些东西,电视台上放能够维持住对网络的优势呢?而网络视频又要进一步做哪些事情,才能瓦解电视台的抵抗呢?
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时效和话题性’。网络上的电视剧,因为是所有观众可以自选时间一口气看完的,所以他们虽然时间上自由了,但是很难踩上社会热点——
也就是说,在电视机上看火剧的观众,虽然每天只能看两三集、还得到点了就坐在电视机前等,但他们好歹是和大多数对这个片子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看。第二天去了学校或者公司,跟别人能有谈资、有‘社交货币’。
这一点上,网络观众是有劣势的,他们某一天兴冲冲看了一部相对老了一些的片子——也不用太老,只要是过气了一两个月、并非刚刚当季播放——然后第二天去学校公司,发现别人根本不聊这部番,身边也没人看,这会少掉多少乐趣?
所以,以后放在电视台上首播的电视剧,要想确保收视率,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大家的讨论,形成社会话题的热点。换句话说,要故意‘引战’、‘带节奏’。甚至把一切可以激起社会对骂的因素都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