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明传万里 > 第四十二章 前往真定府

第四十二章 前往真定府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南庄李家是个大家族,李应秋这一房是嫡传一脉,李应学那一脉离得也不算远,而且李应学会来事儿,又是自家人,所以李应秋放心将一些事情托付给他,谁想此人心术不正,伙同王家米铺的掌柜马六一起伪造账目,仅三年的时间,便从王家米铺中贪取了近三千两银子。

    李应学与马六双双跪在李家正厅前,面对着确凿无疑的证据,对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李应秋看着与自己长得有三分相似的李应学,满脸寒霜的说道:“你与马六触犯国朝律法,官府自会按律惩戒,只是你身为我李氏族人,今日本家主却是要先请家法,正族风。”

    一名管家装束的老者越众而出,其双手捧着一本线装古书,恭敬对李应秋道:“老爷,家法在此。”

    李应秋点点头,问道:“李应学之所为,应如何责罚?”

    那老管家也不翻开书册,径自流利唱道:“李氏子孙若有为恶不悛之徒,家长疾之,众族詈之,并决杖二十,不改,公送官治之,斯可以惩劝矣。”

    待老管家话音落下,李应秋扫了一眼围观的宗族男女,怒声道:“李应学为恶不悛,多次与人勾结妄行歹事,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不容其狡辩。老夫秉承家法,欲先责其脊杖二十,而后将其逐出宗族,可有人有异议?”

    宗族,顾名思义,宗族内的人都是同一个祖宗,血脉传承,打断骨头连着筋,凡是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宗族,如果某个人被逐出宗族,将被无数人耻笑唾弃。

    围观众人无人出声,李应学是个聪明人,他听李应秋要将自己逐出宗族,原本木然的脸色第一次有了变化,他膝行到王业跟前,伏地痛哭道:“王员外,我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奢求员外原谅,只是恳求员外能在家主面前为我这个罪人说一句话,千万不要将我逐出宗族,下半辈子我愿做牛做马报答员外。”

    王业寂然不动,李应学扭头看了一眼马六,恨声道:“罪人愿将大半家产并入族产,马六藏银子的地方罪人也知道,愿意为王员外指路。”

    马六猛然起身抬脚向李应学踢去,却被一旁看守的李氏族人给强自摁倒,他一边挣扎一边骂道:“好你个李应学,你这个黑了心肝的忘八,要不是你引诱我,我又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等事情来,如今你我本是同病相怜,你却背信弃义想要拿我的银子来做投名状,你个混账,老子死也不会放过你。”

    李应学最终并未如愿,李氏宗族的族老一致同意将其逐出宗族,然后交由官府法办,至于马六隐匿起来的银两,也被王九在米铺的库中挖了出来。

    李筠已经换过一身衣服,此时她藏在族人身后,透过人群缝隙看着逐渐远去的马车,想到今天自己所受的‘屈辱’,不由暗自紧紧握住小拳头,嘴里嘀咕道:“登徒子,你给本姑娘等着,本姑娘早晚让你好看,哼。”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是千山绿……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柳只碍离人目……

    赵彦不知道辛弃疾做这首词时在思念谁,纷繁的心绪竟惹得他连这大好春光都只觉嫌弃,反正他此刻游目四顾,看着平原上的遍地绿意,只觉得心旷神怡。

    真定府城在深州正西,赵彦与刘景几人坐着马车在路上行行复行行,第五天下半晌才远远看到了府城高耸的城墙。

    北魏、隋、唐、宋、金、元以来,真定一直是作为郡、州、路、府、县等治所所在地,各朝代在真定城内设置的衙署也不尽相同,譬如除了基本的府衙门、县衙门之外,还有路转运使府、都转运使府、燕南肃政廉访司照磨署、节度使府、真定路兵马都总管府等等。

    明朝建立后,历任真定府署各级官吏,对真定城内的公署衙门又先后进行了修建缮葺,并在此基础上又有增加,从而使这些星罗棋布的公署府衙成为了真定城的一道建筑风景。

    一行人到了真定城的时候,天上突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赵彦掀开车帘打算看看这座‘三关雄镇’到底雄在哪里,奈何烟雨迷蒙,只能模糊看到一个高耸巍峨的轮廓。

    张文渊在旁慨叹道:“前朝红杏尚书宋祁曾说过,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真定,以其扼贼冲,为国门户也。如今我国朝享有四海,北方虽有瓦剌、鞑靼不守本分,却也只是癣疥之疾,真定城比之在前朝却是要黯然不少。”

    刘景闻言笑道:“好学贤弟,时移世易,如今天子守国门,真定虽乃九省通衢之地,沦为绿叶却也是自然而然之举。如今外面雨势缠绵,我等也不好外出游逛,不如趁着入城的光景,以眼前这古城为题,各自做一首诗如何?”

    钱良才与李循各自缩在车内一角,本来正闭目假寐,听刘景这么一说倒是都来了精神。

    李循见刘景嘴角含笑,笑问道:“刘兄既然有此雅致,不知是否已有所得?”

    “史载真定府治后有潭园,围九里,古木参天,台沼相望,只可惜为金国海陵王所毁,另外南城外绿水环流,芰荷弥望,堤柳掩映,鸬鹜回翔,胜似江南水乡,想及此处,不才倒是略有所得。”刘景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柄纸扇,此时啪的一声抖开,故意做出一副矜傲姿态,斜眼睨着李循慢悠悠说道。

    见了刘景这幅作态,其余人等心头暗笑,这一路上刘景偶尔便会犯一回‘病’,次数多了,他们倒是有些麻木了。

    刘景装逼装的上瘾,说完后等了一会儿却不见有人捧场,只得轻咳一声,随后吟道:“镇州荷花一万柄,正对城门是酒家。下马当垆更斟酌,醉临明镜看吴娃。诸位觉得拙作如何?”

    一路上钱良才经常与刘景开玩笑,闻言笑道:“《燕魏杂记》中有载,真定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刘兄此诗虽然文字‘粗陋’,倒也道出了这‘塞北江南’的喻意,在下觉得尚可。”

    刘景心知钱良才是在开玩笑,不过听他说自己文字粗陋,到底还是有些不服气,遂开口挤兑道:“钱兄既如此说,想必已是成竹在胸,不如将佳作吟诵出来,让我等拜闻一番如何?”

    “这个……”钱良才文采是有的,只是他属于慢热型,顷刻之间让他做一首诗,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不过他倒还有点急智,眼珠转了转已经有了对策,故作沉吟后才道:“也罢,素闻真定阳和楼之名,不才得诗一首如下,供诸位贤兄贤弟品鉴。北望云开岳,东行气犯星。凭阑天宇在,人事听浮萍,如何?”

    刘景闻言不觉一怔,片刻后才真心实意的拱手道:“钱兄大才,此诗确是胜过在下不少。”

    钱良才嘿嘿一笑正要说话,旁边张文渊已然说道:“钱兄此诗小弟似曾相识,应是前朝理学大家刘梦修所作吧?”

    李循也嬉笑道:“正是,张贤弟这一说,某家也想起来了,诗名《登镇州阳和门》,确是刘梦修所作。”

    “好啊,原来钱兄诳我,这诗竟是你抄袭而来。”刘景说着便伸手去抓钱良才。

    钱良才被人揭破也不羞恼,敏捷的避过刘景的禄山之爪后,才为自己辩解道:“天下读书人是一家,偶尔将前人之学拿来所用,何言抄袭之说?”

    几个人说说笑笑,之后李循与张文渊又各自做了一首诗,几人中以张文渊的七言绝句最为出彩,众人夸了几句之后,便将目光看向了赵彦,此时也只剩他一人未赋诗了。

    赵彦的文学功底远逊众人,之前若是说刘梦修是谁,或许他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若是说刘梦修写过什么文章,做过什么诗词,那他可就抓瞎了,是以只得安分低调的做个‘美男子’,此刻被众人目光注视,他也知道自己个‘美男子’是做不成了,只得挠了挠头故作沉思之状。

    实际上他刚才已经想起了后世一首关于真定城的诗,那还是后世他到正定县旅游时,在某家饭馆里见到的,据说是清代容丕华所作,不过时隔良久,总要多想想才能将全诗想起来。

    至于抄袭是否亏心,他也想开了,自己与这个时代的人相比只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而已,其他方面则远逊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自己的目标是科举做官,这时代当官最重要的是名声与名气,其次才是才干,此时自己名不见经传,应该未雨绸缪,先适当的培养点虚名,也就是俗称的养望。

    “真定城西依太行,北枕恒岳,南邻滹沱,东接瀛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小弟念及于此,得诗一首,请诸位兄长斧正。”赵彦做足了姿态之后才吟道:“

    起伏沙冈一郡环,

    唐藩成德汉常山。

    西抱恒岳千峰峭,

    南截滹沱百道湾。

    中国咽喉通九省,

    神京锁钥控三关。

    地当河朔称雄镇,

    虎踞龙蟠燕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