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华阴决三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回到房间时,屋内的灯亮着。
进门一看,贾诩捧着一卷竹简在灯下阅读。他抬头看过来,笑道:“估量殿下当返来,便在此等候。”
刘辛言笑道:“正有事要请教文和公。”
他于是把想法说出来,贾诩似乎毫不惊讶,却问了个听起来不相干的问题,“殿下怎么看今上东迁?”
刘辛言并没有想过这问题,献帝东迁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他一直都潜意识地认为是必然发生的。
而且,史书也对此时的形势有评“天子都长安,天下断绝”。
要重建国家秩序,就有必要离开长安东归,正因如此,献帝对返回雒阳是非常坚定的。
历史上,东迁的结果,是曹操迎刘协到许昌。曹操借助皇帝的威势,逐渐发展壮大,并改变了天下的势力分布。
刘辛言想了一会儿,才道:“当初董卓西迁,因其自西北来,欲借助地势。今纷乱四起,皇帝留关中,偏离中原,政令难以达天下。于皇帝而言,迁回雒阳是上策,但恐难以达成。”
“殿下以为杨奉、董承之辈,难敌李傕、郭汜?”
“非也。我相信皇帝可以入关,这只是时间问题。但他想都于雒阳,却是太难。当年东都焚毁,气数大伤,人气已散,非几年可以恢复。天下之都,应随人望。”
贾诩目光闪亮,追问道:“殿下以为,当今人望何在?”
刘辛言道:“袁本初聚河北人望,曹孟德聚中原人望,刘景升聚荆楚人望,此三者可修缮其治所,为新都所在。”
贾诩拈须赞道:“此三人确为当世英雄。”
刘辛言道:“只能说是一时之选吧。其实,这三人里,只有袁本初羽翼已丰。另外,淮南袁公路、徐州刘玄德、凉州马寿成,皆气象不凡。只是徐州、凉州或东或西,难聚人望,袁术虽有地利,但其人狂愚骄豪,非治乱之主。”
贾诩轻轻鼓掌道:“殿下之才,老身佩服不已。如今才知,董卓何以急切迫害,其心中必惧!”
刘辛言苦笑摇头。
贾诩又道:“如此,殿下以为今上或可北至邺城?”
“此等可能最大!但袁绍、刘表等皆桀逆放恣之辈,恐无意亲近皇帝。一旦皇帝入关,急趋愿为助力的必然是曹孟德,如此陈留、许县、阳翟皆可能为新都。”
“殿下以为,长安不宜为都?”
“我没有。”刘辛言急忙道:“只是就事论事。其实最适宜定都处,本就应该在天下的中心雒阳。雒阳既毁,次选便是长安、邺城和江陵。如许县等地,只可能是临时之都。我不提长安,因皇帝已决定东迁。”
贾诩面上笑容一现即敛,正色道:“殿下来访段将军,应是想借兵。此意我看得出,段忠明也看得出。老身想知道,若殿下借得军卒,救出今上,将迁都何处?”
刘辛言行礼道:“我自信能看明局势,但却没有对策,请文和公教我!”
“老身有三策。上策趁李、郭、杨、董等诸军混战时,拾取渔翁之利,击杀李傕、郭汜,回驻长安。以此为基,东守潼关,西定凉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君郎公已故,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殿下本是帝王之身,又是今上兄长,当初关东群雄讨董卓,皆称为殿下报仇。殿下之信义著于四海,人望负于天下,若定雍、凉、益三州之地,雄视关中;待天下有变,殿下亲率大军出关,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不知中策为何?”
“中策仍要出兵,待救出今上后,不与李傕军等恋战,北上迁都河内,取并州之地,与冀州、幽州对峙,争夺河北人望。并州素有精兵,日后亦有机会安定河北,再思南下。”
不等刘辛言再问,贾诩继续道:“下策则可等今上脱困,经过华阴时,随其东归;入关后主导行程,不去雒阳,而取穰城,得南阳之地。曹孟德与刘景升或愿留之以为屏障,不以急迫攻之。等待时机,或入荆州,或入扬州,再图后事。此三策,殿下如何择之?”
刘辛言避席拱手谢道:“文和公之言,顿开茅塞,使我如拨云雾而睹青天。我愿选择上策,劝皇帝回都长安,如战事不谐,则取中策入并州。下策不必再提。”
贾诩闻言,颔首而笑。
刘辛言道:“愿公不弃鄙浅,助我成事,必当拱听明诲。”
贾诩道:“老身既还印绶,便欲安养家人。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刘辛言道:“贾公不出,如苍生何!”说罢,一躬到底,不言不起。
贾诩急忙避开,叹息道:“殿下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刘辛言大喜,抓住贾诩的衣袖,只是欢笑,由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的记忆里,有不少玩三国游戏的痕迹,招募武将是十分困难,更何况在自己一无兵马,二无地盘的情况下。他悄悄查看贾诩的气运,那块幻化的数据模版显示如下:
贾诩,字文和,人类男性;
健康:生命(100%),精力(71%),体力(78%);
身份:刘辛言部属,忠诚81;
职业:学者(2/6),策士(6/6),武将(5/10);
能力:统率88,武力48,智力97,政治85;
特技:商才,名士,收集,口才,攻城,冷静,军师,鬼谋;
宝物:无;
……
贾诩道:“殿下既已有决计,事不宜迟,今日便点齐人马,前往新丰。”
刘辛言道:“只是不知段将军心意。”
“殿下勿忧,老身愿去游说。”
刘辛言表示感谢,贾诩笑道:“老身从长安来此,知今上随銮甚众,弘农王妃亦在其间。殿下不日便可与王妃重逢。”
“什么?弘农……王妃……可是唐姬?”
刘辛言努力调出记忆,只想出这个名号,史书上“刘辩”死的早,并没有来得及册立后妃,只记载了唐姬这唯一的姬妾,而她也没有留下全名。
贾诩叹道:“正是唐姬。昔日殿下遭厄,唐姬归颍川,其父会稽太守瑁欲嫁之,姬誓不许。及李傕破长安,劫掠关东,得姬,欲妻之,固不听,而终不自明。老身得知此事,禀报今上。帝感怆,迎姬置园中。使侍中持节,拜为弘农王妃。”
回到房间时,屋内的灯亮着。
进门一看,贾诩捧着一卷竹简在灯下阅读。他抬头看过来,笑道:“估量殿下当返来,便在此等候。”
刘辛言笑道:“正有事要请教文和公。”
他于是把想法说出来,贾诩似乎毫不惊讶,却问了个听起来不相干的问题,“殿下怎么看今上东迁?”
刘辛言并没有想过这问题,献帝东迁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他一直都潜意识地认为是必然发生的。
而且,史书也对此时的形势有评“天子都长安,天下断绝”。
要重建国家秩序,就有必要离开长安东归,正因如此,献帝对返回雒阳是非常坚定的。
历史上,东迁的结果,是曹操迎刘协到许昌。曹操借助皇帝的威势,逐渐发展壮大,并改变了天下的势力分布。
刘辛言想了一会儿,才道:“当初董卓西迁,因其自西北来,欲借助地势。今纷乱四起,皇帝留关中,偏离中原,政令难以达天下。于皇帝而言,迁回雒阳是上策,但恐难以达成。”
“殿下以为杨奉、董承之辈,难敌李傕、郭汜?”
“非也。我相信皇帝可以入关,这只是时间问题。但他想都于雒阳,却是太难。当年东都焚毁,气数大伤,人气已散,非几年可以恢复。天下之都,应随人望。”
贾诩目光闪亮,追问道:“殿下以为,当今人望何在?”
刘辛言道:“袁本初聚河北人望,曹孟德聚中原人望,刘景升聚荆楚人望,此三者可修缮其治所,为新都所在。”
贾诩拈须赞道:“此三人确为当世英雄。”
刘辛言道:“只能说是一时之选吧。其实,这三人里,只有袁本初羽翼已丰。另外,淮南袁公路、徐州刘玄德、凉州马寿成,皆气象不凡。只是徐州、凉州或东或西,难聚人望,袁术虽有地利,但其人狂愚骄豪,非治乱之主。”
贾诩轻轻鼓掌道:“殿下之才,老身佩服不已。如今才知,董卓何以急切迫害,其心中必惧!”
刘辛言苦笑摇头。
贾诩又道:“如此,殿下以为今上或可北至邺城?”
“此等可能最大!但袁绍、刘表等皆桀逆放恣之辈,恐无意亲近皇帝。一旦皇帝入关,急趋愿为助力的必然是曹孟德,如此陈留、许县、阳翟皆可能为新都。”
“殿下以为,长安不宜为都?”
“我没有。”刘辛言急忙道:“只是就事论事。其实最适宜定都处,本就应该在天下的中心雒阳。雒阳既毁,次选便是长安、邺城和江陵。如许县等地,只可能是临时之都。我不提长安,因皇帝已决定东迁。”
贾诩面上笑容一现即敛,正色道:“殿下来访段将军,应是想借兵。此意我看得出,段忠明也看得出。老身想知道,若殿下借得军卒,救出今上,将迁都何处?”
刘辛言行礼道:“我自信能看明局势,但却没有对策,请文和公教我!”
“老身有三策。上策趁李、郭、杨、董等诸军混战时,拾取渔翁之利,击杀李傕、郭汜,回驻长安。以此为基,东守潼关,西定凉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君郎公已故,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殿下本是帝王之身,又是今上兄长,当初关东群雄讨董卓,皆称为殿下报仇。殿下之信义著于四海,人望负于天下,若定雍、凉、益三州之地,雄视关中;待天下有变,殿下亲率大军出关,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不知中策为何?”
“中策仍要出兵,待救出今上后,不与李傕军等恋战,北上迁都河内,取并州之地,与冀州、幽州对峙,争夺河北人望。并州素有精兵,日后亦有机会安定河北,再思南下。”
不等刘辛言再问,贾诩继续道:“下策则可等今上脱困,经过华阴时,随其东归;入关后主导行程,不去雒阳,而取穰城,得南阳之地。曹孟德与刘景升或愿留之以为屏障,不以急迫攻之。等待时机,或入荆州,或入扬州,再图后事。此三策,殿下如何择之?”
刘辛言避席拱手谢道:“文和公之言,顿开茅塞,使我如拨云雾而睹青天。我愿选择上策,劝皇帝回都长安,如战事不谐,则取中策入并州。下策不必再提。”
贾诩闻言,颔首而笑。
刘辛言道:“愿公不弃鄙浅,助我成事,必当拱听明诲。”
贾诩道:“老身既还印绶,便欲安养家人。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刘辛言道:“贾公不出,如苍生何!”说罢,一躬到底,不言不起。
贾诩急忙避开,叹息道:“殿下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刘辛言大喜,抓住贾诩的衣袖,只是欢笑,由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的记忆里,有不少玩三国游戏的痕迹,招募武将是十分困难,更何况在自己一无兵马,二无地盘的情况下。他悄悄查看贾诩的气运,那块幻化的数据模版显示如下:
贾诩,字文和,人类男性;
健康:生命(100%),精力(71%),体力(78%);
身份:刘辛言部属,忠诚81;
职业:学者(2/6),策士(6/6),武将(5/10);
能力:统率88,武力48,智力97,政治85;
特技:商才,名士,收集,口才,攻城,冷静,军师,鬼谋;
宝物:无;
……
贾诩道:“殿下既已有决计,事不宜迟,今日便点齐人马,前往新丰。”
刘辛言道:“只是不知段将军心意。”
“殿下勿忧,老身愿去游说。”
刘辛言表示感谢,贾诩笑道:“老身从长安来此,知今上随銮甚众,弘农王妃亦在其间。殿下不日便可与王妃重逢。”
“什么?弘农……王妃……可是唐姬?”
刘辛言努力调出记忆,只想出这个名号,史书上“刘辩”死的早,并没有来得及册立后妃,只记载了唐姬这唯一的姬妾,而她也没有留下全名。
贾诩叹道:“正是唐姬。昔日殿下遭厄,唐姬归颍川,其父会稽太守瑁欲嫁之,姬誓不许。及李傕破长安,劫掠关东,得姬,欲妻之,固不听,而终不自明。老身得知此事,禀报今上。帝感怆,迎姬置园中。使侍中持节,拜为弘农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