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郭氏去了皇宫见皇帝,潘如君以为她要在宫里多住几天的,没想到才两天就回来了。
郭氏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祠堂里,谁都不让进,苏嬷嬷也被赶了出来,整整关了一宿。
还是第二天中午,苏嬷嬷敲了第三次门,里头没有动静,大家才发现郭氏在里头哭晕了过去,眼睛都肿成了核桃。
郭氏本来就一副老态,熬了一夜,更老了。
潘如君带着汤药进来的时候,破天荒看见郭氏躺在床上,手里竟然捧着面铜镜,正摆在眼前照着。
郭氏的手摸在自己的脸上,一面照一面哭,还叹气。
潘如君不敢多问,看了眼苏嬷嬷,苏嬷嬷也是一副“奴才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虽然郭氏进宫,有苏嬷嬷陪着,但是一进了那道宫墙,就专门有一顶轿子把郭氏给接走了,苏嬷嬷则被领到了别的地方喝茶,还有专门的小丫鬟给她倒茶揉肩,招呼得十分周到。
做了一辈子奴才的苏嬷嬷,还是第一次被人伺候,才安逸了两天,又出来了,她本来以为老夫人一定是深得万岁爷喜爱的,可是等一见着老夫人的脸色,她就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出来的时候,老夫人的脸是乌青色的,虽然进去的时候脸色也有点发青,可是现在这样更恐怖,而且两只眼窝凹陷了下去,远看还好,靠近了点就有点吓人了。
这是苏嬷嬷第一次进宫,但是她可以断定,这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了。
其实郭氏以后还是会进宫的,不过是要等陆澈当皇帝的时候了。这个苏嬷嬷却是不知道了。
苏嬷嬷端着潘如君送来的汤药,小声地在郭氏耳边说:“老夫人,潘夫人来看您了,还给您熬了参汤。”
郭氏眼睛还是只盯着镜子里,喃喃地说:“老?真的这么老么?”
潘如君沿着床边坐下来:“母亲哪里老,这是威严,母亲年轻着呢。”
郭氏抬眼皮看了她一眼,问:“是吗?”那陛下怎么一见到自己就,就露出一脸嫌恶的表情?
她记得,以前陛下看她的时候,都恨不得把眼珠子长在她身上的,陛下最喜欢用手顺着自己的头发丝儿,一溜儿水地往下摸,然后赞叹她的头发怎么这么顺滑,她的肌肤怎么这么滑。
可是陛下还说她老妇愚钝。老妇,她真的这么老吗?
潘如君让丫鬟取了个新做的抹额过来,是她这几日熬夜做的,本想再添点什么花样,暂时还没有拿定主意,想着等郭氏出宫来,应该差不多做好了,不料她却提前出宫了。
反正郭氏也不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潘如君想哄她高兴,就先拿了来送她。
郭氏一动不动的,眼睛里没有神采,潘如君就自己拿了主意,亲自上手去给郭氏戴,手刚贴上去,就被郭氏一抬手给打了下来,抹额跟着掉在了地上。
潘如君跪在地上磕头请罪,苏嬷嬷也跟着跪了。
其余奴才也唰唰全跪了下来,整个屋子都陷入了死寂,家具古董都是暗色的,平时本来就没什么生气,一静下来,整个屋子都死气沉沉了。
郭氏看着底下的这一群人,本来还气着呢,她们一跪,她就有些得意了,因为她一生气,她们就都得跪下来的请罪,她很享受这种感觉。但到了宫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郭氏在皇宫去见皇帝的路上,碰见了几个妃嫔,有新封的几位年轻的贵人,还有两个嫔位以上的。碰见了,两边都得从轿子上下来打招呼见礼。
那些妃子们,一听说轿子里坐的人是四皇子的生母,一个个都十分好奇,伸着脖子看,可是等一看到真人,脸上都带了十二分的失望和鄙夷,有直肠子的,当时就说:“到底是宫里养人,还好我进了宫,若是在外头蹉跎着日子,怕就成了郭夫人第二了。”一群人笑做一片,花枝乱颤。
郭氏皱着眉,她讨厌她们那股子轻浮的脂粉胭脂香,当时她还觉得她们是在嫉妒自己,她们一个二个虽然被娘娘娘娘的叫着,可是在皇宫里头都是奴才,她可不是奴才,至少在自己府里头,她可以呼风唤雨。
可等见着皇帝,尤其是皇帝看向她的眼神,她就害怕了。
当年她拒不入宫,两个人早就没了情分。
可是就算她入了宫,情分一样也没了,她不奢望皇帝像当年在西疆那样待她,那个时候他只有她,可若进了后宫,她就会淹没在众多女人中了。
她不是最貌美的,不是最得他心意的,也没有一个显赫的母家,与其在深宫中年老色衰被皇帝忘记,还不如让他记一辈子。她早就见识了过这些宅子里下人们的嘴脸,她那样的出身,在宫里如果失了恩宠,只会被人作践。
她是来当主子享福的,她才不要做奴才,她更不要看着奴才的脸色行事。
这回进宫,从一入宫门,她就浑身不自在,见着皇帝的神色,她恍若坠入冰窖,暗自后怕:还好当年没有入宫。
皇帝冷眼看着她,他是念旧情,那也是看在老四的面上,当年他要接她入宫为妃,一是为补偿她,战火流连,她跟在他身边受苦了。二也是为了老四,她入宫,就是一宫之主,他给她的是妃位,谁还敢质疑老四的身份?
她坚决拒绝的时候,皇帝着实愣了下,以为她是谦逊,然后二次册封,派人驾了黄金色的马车去迎她,她还是拒绝了。
任谁满心欢喜地给你施恩,遭人义正言辞的拒绝,心里都不会好受,偏偏她还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皇帝刚登基,一摊子事儿等着处理,还有好几拨儿人等着他去处置,她矫情,他索性就把这事儿给撂开了。后来偶然想起,喊了人来一问——淑妃还没入宫。
“淑”是他给她取的封号。
要说当初给封号的时候,皇帝心里对她还有几分余热,撂了一阵子之后,什么热劲儿都凉了,皇帝对她的印象就只剩下了四个字:不识抬举。
她矫情她的,皇帝可以不理会,可是两人中间有个儿子,皇帝还挺喜欢这个儿子,只好给了她一个诰命,常欢记得,当年皇帝下封的时候,脸色那叫一个难看呀,他心想:哪儿有当今皇帝还在位,后宫妃子跑到外边去跟儿子住的啊。
常欢当时心里觉得,这位淑妃一定是嫌陛下给她的位份太低了,在耍小性子呢,妃位以上是什么?那是贵妃!形同副后!这下好了,连妃位也没了。
他当时就在心里捉摸着,指不定哪天这位“淑妃”就会自己请旨进来求陛下了呢,外头哪儿有宫里好啊。
结果,等了快十年,这位“淑妃”才进宫来。
现在得称她作“郭老夫人”了。
常欢偷偷观察皇帝的脸色,上面果然是一副”叫你当初不肯进宫,瞧现在成了什么模样”的表情。
皇帝懒得见她,却不能不给儿子面子,刚才常欢过来通传的时候就很是忐忑,这郭夫人身份微妙,安排在哪儿等陛下都不太合适,好在这事儿没让他费脑子,他禀了皇帝,皇帝就冷笑一声:“就让她来这儿。”
这儿可是养心殿,皇帝办公的地方。
看来陛下对这位郭老夫人,是一点旧情都没了啊。
皇帝说:“奉茶。”常欢送到郭氏手边,她翻了翻眼皮,没接。
常欢吃了一瘪,他在陛下身边伺候着,少说也有二十年了,谁不卖他两分面子,这位郭夫人,十年过去了,真是一点都没变——还是一样的不识抬举!
郭氏喊了声陛下,皇帝没反应,她跟着说:“澈儿在朝堂上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妾身...替他给陛下告罪。”
一个妾身就把皇帝噎得没话说了。
常欢在一旁低着头,心说:您都多大岁数了,又是什么身份,还跟陛下称妾呢。
皇帝懒得和她打秋风:“老四是个好的,你养得好。”意思是,客气话别说了,直接上正菜吧。
郭氏谦虚道:“不敢当,这次赈灾的事儿怕是给陛下添乱了。”
皇帝脸色变了变,没开口,刚才她提到“朝堂”二字他就有些不喜了。
常欢是吓得汗都出来了:这个郭老夫人是活腻歪了?她是什么身份?敢在陛下面前提朝堂上的事儿,提就提了,还要细化到“赈灾”这事儿上,生怕陛下不知道她私底下干政了吗?
皇帝一直没说话,郭氏惶恐,她担心是不是儿子那个赈灾的法子激怒了陛下,还是王家那事儿?陛下把王家被关一事记在儿子头上了?她在府里头着急上火,偏偏外头一点风声都没有,这不,一听说儿子往景山去了,她估摸着当天赶不回来,就着急忙慌地进了宫。
她想着,要真是儿子惹怒了陛下,她就一定要向陛下阐明真相,陛下身居高位,很多东西不一定都瞧清楚。
可是陛下一句话不说,她胡思乱想了一阵,越琢磨越害怕,膝盖一软,噗通一声就朝皇帝跪了下来。
常欢站在皇帝边上,这一礼他可不敢受,赶紧往边上撤了一步。
皇帝冷笑:“你就是为这个进宫来的?”
郭氏对他情绪的异样还恍然不察,告罪道:“澈儿不懂事,处事不周全,是妾身教子无方。”
皇帝冷笑:“你想说的是朕‘教子无方’吧!”老四从小都跟在他身边打仗,吃住常在军营,在她身边的日子少之又少,这些年更是,老四每年在京里待的日子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这回算是待得最久的了。
郭氏称:“妾身不敢。”
皇帝听得冒火,郭氏不知他火由何出,还当做源头是在赈灾与王家的事儿,辩护道:“陛下不知,实在是那范氏巧舌如簧,总用妖言蛊惑澈儿,才会让澈儿犯下如此弥天大祸...”
“老妇愚钝!”皇帝站起来指着她怒斥。
按理来说,范家和老四的婚事还是他扯的线,他亲自赐的婚,当时范老爷子还不大乐意,想把宝贝女儿多留几年,也架不住他一道赐婚的圣旨,范老将军还闹了几天脾气。
范家敢闹脾气,那是他们有那个本事,你算个什么东西?
皇帝别的话都说不出,他觉得说了也是废话,她也听不明白。
郭氏跪在地上一个字不敢说了,等被常欢请出去的时候,她也没能明白,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出去后,郭氏瞥了眼常欢:“陛下这是怎么了?”说话的语气跟在府里一样,就像是在跟自家奴才说话,颐指气使的。
常欢今儿还是头一回被人这么斜睨着说话,他面色不改的,笑着说:“夫人您今儿个是赶上不好的时候了,陛下遇着烦心事儿了。”意思是,陛下生气跟您没关系,他当然不敢直说,陛下刚才也只是骂了她,具体什么缘故爷没说,揣测圣心,他还没那个狗胆。
一般他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基本也都明白了,全都乖乖退下了。
可是偏偏就遇着郭氏这个例外。
郭氏心里一紧:一定还是儿子那事儿!追问道:“陛下遇着什么烦心事儿了?”
常欢心里突突,脸上带着笑,说:“这奴才可就不知道了。”
郭氏以为他要赏钱,连忙从袖子里掏出几锭银子,一锭二两,足足五枚。
常欢眉开眼笑,心里却实在看不上,也没去接那银子,指了另外两个太监过来,对郭氏说:“您难得进宫一次,可要四处多逛逛,赏赏秋景,这宫里的景色,可跟外头的不大一样,好些花儿草儿,外头都见不着。”常欢这是在提点了,宫里跟外头可不一样哦。
郭氏以为他在挤兑自己,狗奴才,翻了翻眼皮,转身去了。
宫里的奴才各个都是人精,见常欢是这个态度,对她自然也就怠慢了。郭氏又是个不会驭人的,住了两天不到,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临走前她还想见皇帝,可是连常欢的面儿都见不着了。
只好憋着一肚子气出了宫。
皇帝对她的态度冷淡,她是料到了的,却没想到能生这么大的气。她想来想去,得出两条,一个是儿子的错,一个是自己美貌不复。
可是京中德高望重的当家主母,不都是这样的打扮作态吗?宫里比不得外头,宫里的女人只要恩宠,别的都不用担心,但是她不一样,她是府上的主母,她要操心的事儿太多,她不能只把自己往花里胡哨年轻漂亮里打扮。
想明白了这一点,郭氏的怒意是一点都没有了,她很庆幸自己的明智和高瞻远瞩,还好没有进宫,不然连那些个奴才们都敢给她脸色瞧。
儿子惹怒皇帝,这个是坐定了的,她想着等见着儿子,一定要让他去给陛下好好赔罪,实在不行,那就再出去打几场仗,将功赎罪也好。
想着想着,郭氏就让潘如君去捡被她摔在地上的抹额,深棕色的底色,上头嵌着几个祖母绿的猫眼石,她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符合她身份的。
潘如君冷不丁说了句:“七巧没了。”
郭氏一愣,怒道:“她好大的胆子!”
潘如君小声说:“是...爷处置的。”
“逆子!”郭氏大怒,让人去把叫陆澈过来问罪。
潘如君道:“母亲忘了,今儿个五皇子做寿,爷和夫人去赴宴了。”
郭氏去了皇宫见皇帝,潘如君以为她要在宫里多住几天的,没想到才两天就回来了。
郭氏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祠堂里,谁都不让进,苏嬷嬷也被赶了出来,整整关了一宿。
还是第二天中午,苏嬷嬷敲了第三次门,里头没有动静,大家才发现郭氏在里头哭晕了过去,眼睛都肿成了核桃。
郭氏本来就一副老态,熬了一夜,更老了。
潘如君带着汤药进来的时候,破天荒看见郭氏躺在床上,手里竟然捧着面铜镜,正摆在眼前照着。
郭氏的手摸在自己的脸上,一面照一面哭,还叹气。
潘如君不敢多问,看了眼苏嬷嬷,苏嬷嬷也是一副“奴才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虽然郭氏进宫,有苏嬷嬷陪着,但是一进了那道宫墙,就专门有一顶轿子把郭氏给接走了,苏嬷嬷则被领到了别的地方喝茶,还有专门的小丫鬟给她倒茶揉肩,招呼得十分周到。
做了一辈子奴才的苏嬷嬷,还是第一次被人伺候,才安逸了两天,又出来了,她本来以为老夫人一定是深得万岁爷喜爱的,可是等一见着老夫人的脸色,她就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出来的时候,老夫人的脸是乌青色的,虽然进去的时候脸色也有点发青,可是现在这样更恐怖,而且两只眼窝凹陷了下去,远看还好,靠近了点就有点吓人了。
这是苏嬷嬷第一次进宫,但是她可以断定,这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了。
其实郭氏以后还是会进宫的,不过是要等陆澈当皇帝的时候了。这个苏嬷嬷却是不知道了。
苏嬷嬷端着潘如君送来的汤药,小声地在郭氏耳边说:“老夫人,潘夫人来看您了,还给您熬了参汤。”
郭氏眼睛还是只盯着镜子里,喃喃地说:“老?真的这么老么?”
潘如君沿着床边坐下来:“母亲哪里老,这是威严,母亲年轻着呢。”
郭氏抬眼皮看了她一眼,问:“是吗?”那陛下怎么一见到自己就,就露出一脸嫌恶的表情?
她记得,以前陛下看她的时候,都恨不得把眼珠子长在她身上的,陛下最喜欢用手顺着自己的头发丝儿,一溜儿水地往下摸,然后赞叹她的头发怎么这么顺滑,她的肌肤怎么这么滑。
可是陛下还说她老妇愚钝。老妇,她真的这么老吗?
潘如君让丫鬟取了个新做的抹额过来,是她这几日熬夜做的,本想再添点什么花样,暂时还没有拿定主意,想着等郭氏出宫来,应该差不多做好了,不料她却提前出宫了。
反正郭氏也不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潘如君想哄她高兴,就先拿了来送她。
郭氏一动不动的,眼睛里没有神采,潘如君就自己拿了主意,亲自上手去给郭氏戴,手刚贴上去,就被郭氏一抬手给打了下来,抹额跟着掉在了地上。
潘如君跪在地上磕头请罪,苏嬷嬷也跟着跪了。
其余奴才也唰唰全跪了下来,整个屋子都陷入了死寂,家具古董都是暗色的,平时本来就没什么生气,一静下来,整个屋子都死气沉沉了。
郭氏看着底下的这一群人,本来还气着呢,她们一跪,她就有些得意了,因为她一生气,她们就都得跪下来的请罪,她很享受这种感觉。但到了宫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郭氏在皇宫去见皇帝的路上,碰见了几个妃嫔,有新封的几位年轻的贵人,还有两个嫔位以上的。碰见了,两边都得从轿子上下来打招呼见礼。
那些妃子们,一听说轿子里坐的人是四皇子的生母,一个个都十分好奇,伸着脖子看,可是等一看到真人,脸上都带了十二分的失望和鄙夷,有直肠子的,当时就说:“到底是宫里养人,还好我进了宫,若是在外头蹉跎着日子,怕就成了郭夫人第二了。”一群人笑做一片,花枝乱颤。
郭氏皱着眉,她讨厌她们那股子轻浮的脂粉胭脂香,当时她还觉得她们是在嫉妒自己,她们一个二个虽然被娘娘娘娘的叫着,可是在皇宫里头都是奴才,她可不是奴才,至少在自己府里头,她可以呼风唤雨。
可等见着皇帝,尤其是皇帝看向她的眼神,她就害怕了。
当年她拒不入宫,两个人早就没了情分。
可是就算她入了宫,情分一样也没了,她不奢望皇帝像当年在西疆那样待她,那个时候他只有她,可若进了后宫,她就会淹没在众多女人中了。
她不是最貌美的,不是最得他心意的,也没有一个显赫的母家,与其在深宫中年老色衰被皇帝忘记,还不如让他记一辈子。她早就见识了过这些宅子里下人们的嘴脸,她那样的出身,在宫里如果失了恩宠,只会被人作践。
她是来当主子享福的,她才不要做奴才,她更不要看着奴才的脸色行事。
这回进宫,从一入宫门,她就浑身不自在,见着皇帝的神色,她恍若坠入冰窖,暗自后怕:还好当年没有入宫。
皇帝冷眼看着她,他是念旧情,那也是看在老四的面上,当年他要接她入宫为妃,一是为补偿她,战火流连,她跟在他身边受苦了。二也是为了老四,她入宫,就是一宫之主,他给她的是妃位,谁还敢质疑老四的身份?
她坚决拒绝的时候,皇帝着实愣了下,以为她是谦逊,然后二次册封,派人驾了黄金色的马车去迎她,她还是拒绝了。
任谁满心欢喜地给你施恩,遭人义正言辞的拒绝,心里都不会好受,偏偏她还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皇帝刚登基,一摊子事儿等着处理,还有好几拨儿人等着他去处置,她矫情,他索性就把这事儿给撂开了。后来偶然想起,喊了人来一问——淑妃还没入宫。
“淑”是他给她取的封号。
要说当初给封号的时候,皇帝心里对她还有几分余热,撂了一阵子之后,什么热劲儿都凉了,皇帝对她的印象就只剩下了四个字:不识抬举。
她矫情她的,皇帝可以不理会,可是两人中间有个儿子,皇帝还挺喜欢这个儿子,只好给了她一个诰命,常欢记得,当年皇帝下封的时候,脸色那叫一个难看呀,他心想:哪儿有当今皇帝还在位,后宫妃子跑到外边去跟儿子住的啊。
常欢当时心里觉得,这位淑妃一定是嫌陛下给她的位份太低了,在耍小性子呢,妃位以上是什么?那是贵妃!形同副后!这下好了,连妃位也没了。
他当时就在心里捉摸着,指不定哪天这位“淑妃”就会自己请旨进来求陛下了呢,外头哪儿有宫里好啊。
结果,等了快十年,这位“淑妃”才进宫来。
现在得称她作“郭老夫人”了。
常欢偷偷观察皇帝的脸色,上面果然是一副”叫你当初不肯进宫,瞧现在成了什么模样”的表情。
皇帝懒得见她,却不能不给儿子面子,刚才常欢过来通传的时候就很是忐忑,这郭夫人身份微妙,安排在哪儿等陛下都不太合适,好在这事儿没让他费脑子,他禀了皇帝,皇帝就冷笑一声:“就让她来这儿。”
这儿可是养心殿,皇帝办公的地方。
看来陛下对这位郭老夫人,是一点旧情都没了啊。
皇帝说:“奉茶。”常欢送到郭氏手边,她翻了翻眼皮,没接。
常欢吃了一瘪,他在陛下身边伺候着,少说也有二十年了,谁不卖他两分面子,这位郭夫人,十年过去了,真是一点都没变——还是一样的不识抬举!
郭氏喊了声陛下,皇帝没反应,她跟着说:“澈儿在朝堂上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妾身...替他给陛下告罪。”
一个妾身就把皇帝噎得没话说了。
常欢在一旁低着头,心说:您都多大岁数了,又是什么身份,还跟陛下称妾呢。
皇帝懒得和她打秋风:“老四是个好的,你养得好。”意思是,客气话别说了,直接上正菜吧。
郭氏谦虚道:“不敢当,这次赈灾的事儿怕是给陛下添乱了。”
皇帝脸色变了变,没开口,刚才她提到“朝堂”二字他就有些不喜了。
常欢是吓得汗都出来了:这个郭老夫人是活腻歪了?她是什么身份?敢在陛下面前提朝堂上的事儿,提就提了,还要细化到“赈灾”这事儿上,生怕陛下不知道她私底下干政了吗?
皇帝一直没说话,郭氏惶恐,她担心是不是儿子那个赈灾的法子激怒了陛下,还是王家那事儿?陛下把王家被关一事记在儿子头上了?她在府里头着急上火,偏偏外头一点风声都没有,这不,一听说儿子往景山去了,她估摸着当天赶不回来,就着急忙慌地进了宫。
她想着,要真是儿子惹怒了陛下,她就一定要向陛下阐明真相,陛下身居高位,很多东西不一定都瞧清楚。
可是陛下一句话不说,她胡思乱想了一阵,越琢磨越害怕,膝盖一软,噗通一声就朝皇帝跪了下来。
常欢站在皇帝边上,这一礼他可不敢受,赶紧往边上撤了一步。
皇帝冷笑:“你就是为这个进宫来的?”
郭氏对他情绪的异样还恍然不察,告罪道:“澈儿不懂事,处事不周全,是妾身教子无方。”
皇帝冷笑:“你想说的是朕‘教子无方’吧!”老四从小都跟在他身边打仗,吃住常在军营,在她身边的日子少之又少,这些年更是,老四每年在京里待的日子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这回算是待得最久的了。
郭氏称:“妾身不敢。”
皇帝听得冒火,郭氏不知他火由何出,还当做源头是在赈灾与王家的事儿,辩护道:“陛下不知,实在是那范氏巧舌如簧,总用妖言蛊惑澈儿,才会让澈儿犯下如此弥天大祸...”
“老妇愚钝!”皇帝站起来指着她怒斥。
按理来说,范家和老四的婚事还是他扯的线,他亲自赐的婚,当时范老爷子还不大乐意,想把宝贝女儿多留几年,也架不住他一道赐婚的圣旨,范老将军还闹了几天脾气。
范家敢闹脾气,那是他们有那个本事,你算个什么东西?
皇帝别的话都说不出,他觉得说了也是废话,她也听不明白。
郭氏跪在地上一个字不敢说了,等被常欢请出去的时候,她也没能明白,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出去后,郭氏瞥了眼常欢:“陛下这是怎么了?”说话的语气跟在府里一样,就像是在跟自家奴才说话,颐指气使的。
常欢今儿还是头一回被人这么斜睨着说话,他面色不改的,笑着说:“夫人您今儿个是赶上不好的时候了,陛下遇着烦心事儿了。”意思是,陛下生气跟您没关系,他当然不敢直说,陛下刚才也只是骂了她,具体什么缘故爷没说,揣测圣心,他还没那个狗胆。
一般他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基本也都明白了,全都乖乖退下了。
可是偏偏就遇着郭氏这个例外。
郭氏心里一紧:一定还是儿子那事儿!追问道:“陛下遇着什么烦心事儿了?”
常欢心里突突,脸上带着笑,说:“这奴才可就不知道了。”
郭氏以为他要赏钱,连忙从袖子里掏出几锭银子,一锭二两,足足五枚。
常欢眉开眼笑,心里却实在看不上,也没去接那银子,指了另外两个太监过来,对郭氏说:“您难得进宫一次,可要四处多逛逛,赏赏秋景,这宫里的景色,可跟外头的不大一样,好些花儿草儿,外头都见不着。”常欢这是在提点了,宫里跟外头可不一样哦。
郭氏以为他在挤兑自己,狗奴才,翻了翻眼皮,转身去了。
宫里的奴才各个都是人精,见常欢是这个态度,对她自然也就怠慢了。郭氏又是个不会驭人的,住了两天不到,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临走前她还想见皇帝,可是连常欢的面儿都见不着了。
只好憋着一肚子气出了宫。
皇帝对她的态度冷淡,她是料到了的,却没想到能生这么大的气。她想来想去,得出两条,一个是儿子的错,一个是自己美貌不复。
可是京中德高望重的当家主母,不都是这样的打扮作态吗?宫里比不得外头,宫里的女人只要恩宠,别的都不用担心,但是她不一样,她是府上的主母,她要操心的事儿太多,她不能只把自己往花里胡哨年轻漂亮里打扮。
想明白了这一点,郭氏的怒意是一点都没有了,她很庆幸自己的明智和高瞻远瞩,还好没有进宫,不然连那些个奴才们都敢给她脸色瞧。
儿子惹怒皇帝,这个是坐定了的,她想着等见着儿子,一定要让他去给陛下好好赔罪,实在不行,那就再出去打几场仗,将功赎罪也好。
想着想着,郭氏就让潘如君去捡被她摔在地上的抹额,深棕色的底色,上头嵌着几个祖母绿的猫眼石,她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符合她身份的。
潘如君冷不丁说了句:“七巧没了。”
郭氏一愣,怒道:“她好大的胆子!”
潘如君小声说:“是...爷处置的。”
“逆子!”郭氏大怒,让人去把叫陆澈过来问罪。
潘如君道:“母亲忘了,今儿个五皇子做寿,爷和夫人去赴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