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红娇杏 > 第50章 小莲妹妹(上)

第50章 小莲妹妹(上)

作者:吃饱喝足的狗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卢小莲看来,无论是缂丝也好,绣花也罢,又或者是更大一些的织布浣纱,这都是女人家做的事情,男人基本上不会产生任何兴趣。

    带着崔洋往放织机的房间走,一面走她一面觉得忐忑,又觉得自己鲁莽,怎么会这么轻易就答应了他还带着他过去看什么缂丝。

    崔洋一路上保持着极高的兴致,他一边走一边问道:“我从前只见过少少的几幅缂丝画,远看真的好似真的画作一样,别提有多精致了,卢娘子,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缂丝的呢?”

    卢小莲想了想,道:“是我母亲教我的,我母亲则是在我外祖家的老奶奶那儿学来的。”

    “竟然是家学!难怪你的手艺这么好!”崔洋赞叹道,“我之前还想着,京城里面会缂丝的都是有数的,南边那些老匠人也是有数的,早早儿就不收徒也不做这些了。那卢娘子家一定是精通缂丝的了?”

    卢小莲笑了笑,道:“也不算,我外祖家那位老奶奶是前朝时候宫里面的宫女,后来战乱所以逃出来,便有这么个手艺,然后就传到我这儿来了。”

    崔洋连连点头,道:“前朝时候缂丝技法的确比本朝要精妙许多,那战火之中,不知多少美好的事物都因此磨灭了。还好有这么星星点点的传承,想来到了百余年后,这些传承也都能发扬光大的。”

    卢小莲听着这话,略觉得有些尴尬。她是想不到百年之后也不会去想之后能不能发扬光大的,她干咳了一声,正好也到了织房门口,她道:“这里就是了,里面比外面暖和一些,因为蚕丝精贵,是见不得冷的。”

    崔洋连连点头,乖乖地跟在了卢小莲身后,然后便踏入了他心目中仿佛是朝圣一样的地方。

    进去这织房当中,他首先看到的是那台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织机,有些好奇地走过去,只见上面还有一幅没有做完的帕子。崔洋笑着问道:“这幅是卢娘子做的吗?”

    卢小莲笑道:“这不是,这个是绿兰练手的,只是上头的兰花缂歪了些,所以搁这儿了。”

    崔洋小心翼翼地用手摸了摸那兰花叶瓣,一脸惊叹道:“看起来好像是水墨画一样,没想到真的是丝绸,这究竟是怎么做的?”

    卢小莲好笑道:“也不知如何解释了,你见过织布没有?”

    崔洋傻傻地摇了头,道:“从未见过织布。”

    卢小莲又问道:“那见过寺庙里面那些幡首没有?”

    崔洋这次点了头,道:“见过,那些也是缂丝的么?”

    卢小莲道:“那些也是,只不过没有缂字画时候那样仔细精巧。”

    崔洋又是一脸惊叹了,道:“那这么说来,缂丝也并非很难的了?”

    卢小莲笑道:“的确不难,在我看来不过缂丝实在平常,也不过是用途不一而已。”

    崔洋兴致勃勃道:“那你教我怎么样?”

    卢小莲一愣,道:“这……不太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你教我,我认真学,将来我还能自己动手把自己的字画缂成一幅一幅的缂丝画呢!”崔洋笑着说。

    卢小莲忍不住笑道:“恐怕四公子连织机都是第一次见,经线纬线也都分不清,学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那……那我回去先找个针线上的娘子教教我。”崔洋说道,“等我学会了,我再来找你学缂丝。”

    卢小莲有些意外,只道:“若四公子一定想学,到时候来找我便是了。”

    崔洋连连点头,又道:“作为回报,我可以教你画画,怎么样?”

    卢小莲更加意外了,她是没想过还有人会提出来教她画画的,画画对她来说并非是必须,甚至连生活调剂都算不上,只是为了做好缂丝时候必备的一个技能,能不能画好都没关系,就算自己不会画,用别人的画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

    崔洋道:“上次在法严寺我就见过你的画作了,其实我觉得你的天赋好,虽然在基础上可能还弱一些,但是只要好好练习了,不愁画不好的。”

    卢小莲只好道:“其实我对画画也没那么多爱好,只是为了缂丝的时候更加能领会画作意思而已了,四公子恐怕要失望。”

    崔洋听着这话,却是毫不气馁,道:“无妨,到时候我教会你,你就知道画画的乐趣了。”

    卢小莲看了一眼崔洋,只当他是好为人师,并没有放在心上,带着崔洋见过了织机又看了些还没拿出去卖的缂丝腰带手帕什么的,最后打包了一副缂丝的书封送给他当做元宵的礼物了。

    崔洋自然是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强硬地付了钱以后,欢天喜地地带着这书封回家去了。

    绿兰在前头把最后一副扇面给卖了出去,然后便让人闭了门,收拾清楚了就和卢小莲一道去灯节上玩耍了。

    这元宵花灯夜,整个京城都热闹极了。

    绿兰买了两盏灯,一盏是鲤鱼,一盏是白兔,分给了卢小莲一盏,然后笑道:“这还是我头一次自己出来逛,以前在金家的时候,花灯节也就是在府里面热闹一二,不能随便出来的。”

    卢小莲接了那鲤鱼灯,笑道:“这也是我头一次出来逛,觉得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

    绿兰越看自己的白兔灯越喜欢,口中道:“听说七夕的时候也有灯节,到时候娘子还要带着我一起出来逛。”

    卢小莲点了头,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崔洋,便三言两语把下午时候的事情给说了,最后笑道:“也不知这崔四公子是在想什么,大约也只是玩笑,只是想一想便觉得十分好玩。”

    绿兰也跟着笑了起来,道:“这些公子哥儿们闲得慌,他们看着这个是好玩的,哪里知道别人学这个是为了过日子?”

    一边说着,她们便走到了法华寺边上,法华寺正热热闹闹地在燃灯供佛,人声鼎沸。

    卢小莲在外面站了一会儿,也没和绿兰一起进去,便朝着另一边去了。

    .

    元宵节过后,天气渐暖。

    卢氏铺子里面接到的单子渐渐多了,卢小莲和绿兰两人开始忙不过来,便通过闻夫人找了几个老实稳重的女人来帮忙。

    那几个女人都是针线极好的,听说还能学缂丝,便宁可不要工钱也要来卢氏做学徒。

    年纪大一些的杨娘子一边帮着绿兰整理丝线,一边向卢小莲道:“当时一听是来卢氏做活,我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要不是我女儿拉着我,我立刻就过来帮着卢娘子做事了。现在京中谁不羡慕卢氏的手艺呢?”

    卢小莲笑道:“哪里这么夸张了?这才开多久的铺子,禁不起这么夸呀!”

    旁边长得十分娇俏的周娘子道:“卢娘子说的都是谦虚的话。其实要说缂丝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就我看到的,好多装裱字画的时候就用的是缂丝来做包首锦,还有那庙里的幡首,不也都是缂丝技法?只是这技法明白起来容易,要做出好看的东西就难了。我上个主家从卢娘子这里买了一方帕子,我也悄悄看过一眼,那上头的梅花就好像是真的一样,那就不是寻常手工能做出来的了。”

    卢小莲笑道:“你们这么不要命地夸我,我可要骄傲自大起来了。”

    杨娘子笑道:“卢娘子再怎么骄傲都是应当的,这京城独一份的手艺,多少人都羡慕不来!”

    绿兰在旁边也笑了起来,道:“难怪闻夫人说这次的学徒找得容易,原来是我们娘子名声在外了。”

    出去打水刚刚进来的吕娘子只听到了绿兰的最后一句话,于是十分口齿伶俐地接了过来,道:“我们娘子在外面的名声简直要被羡慕死了,说起了卢氏和卢娘子,那些太太奶奶们一说有个卢氏出的帕子,哪个不是一脸羡慕?”

    卢小莲被夸得简直要坐不住了,于是起了身,道:“我是听不下去了,这会儿可得出去冷静一二,否则这夸着夸着就上了天,就是妄自菲薄骄傲自大了。”一边说着,她便笑着出去了。

    刚一出去,就听见外面门房上来通报说崔四公子来了。

    卢小莲微微愣了一下,一面去让门房把崔四公子请去书房,一面自己也往书房去了。

    .

    崔洋是带着个大匣子过来的,那匣子大约很重,抱着匣子的小厮上气不接下气,好像快要抱不动的样子。

    看到卢小莲,崔洋笑嘻嘻地让那小厮把匣子放在了茶几上,然后自己亲手打开,道:“卢娘子你看,我给你带来了许多画具和画纸,还有一些彩墨。”

    卢小莲一愣,转而就想起了那天崔洋说要教自己画画的事情了,于是有些哭笑不得,道:“崔四公子破费了,没想到……没先到崔四公子真的要来教我画画?”

    崔洋一本正经地点了头,道:“我已经向那些针线上的娘子们请教过织布和缂丝这些了,虽然还不太懂,但我想再过些时日,就一定能来向卢娘子请教缂丝怎么才能做好了。作为交换,我来教卢娘子画画,就是正当应该的,对不对?”

    卢小莲忍不住笑了一声,道:“可我画不好,恐怕四公子会失望的。”

    崔洋想了想,道:“我想卢娘子一定是可以的。”

    卢小莲看了崔洋一眼,最后点了头,道:“既然如此,那如果画得不够好,四公子觉得教不下去了,那便罢了吧!”

    .

    在卢小莲看来,崔洋这样行为也不过是一时之间的热情,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一天天坚持了下去。

    虽然崔洋出身好,但脾气却很好,在教卢小莲学画的时候也非常有耐心,并且事无巨细,哪怕一丁点的小问题,也会说得清楚明白。

    闲下来的时候,崔洋还会说一说自己当年学画时候的趣事,又讲起来自己当年不想上学,便天天逃课和闻蕤一起出去玩。

    他道:“我家中也没个姐妹,我最小,上头都是哥哥,堂姐堂妹也没有,都是堂兄堂弟……所以我以前常常羡慕闻蕤有个妹妹——不过我得喊姐姐,说起来,我是不是也可以喊你一声姐姐?”

    正在画画的卢小莲微微愣了一下,纠结地问道:“我也不知道……四公子是属什么的?”

    崔洋道:“我属兔的哦!”

    卢小莲微微纠结了一下,道:“我大约是比四公子小……我属龙。”

    崔洋歪了歪头,道:“那就得喊妹妹了啊!那我喊你小莲妹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