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朱棣和朱元璋的微妙关系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既然沈从的目光放在了燕王朱棣身上,那么关于燕王朱棣的情况,他必须好好的调查一下。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而且燕王的能力毋庸置疑,否则他以后也不会成为皇帝。
但是根据史书来看,朱元璋生前,燕王朱棣在父亲面前似乎并不得志,无论他做的再怎么出色,父亲只是表扬一番,父亲的重心依然在大哥身上,燕王朱棣的心里难免有些不满。
按照他的能力来看,他的能力是最出众的,既然有如此超强的能力,野心自然就不小了,那么朱棣想要图谋皇位,那自然是无可厚非了,毕竟多劳多得嘛。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朱棣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长大的,一三六零年四月十七日出生于南京,正是陈友谅大举进攻南京的那一年。他十一岁封燕王,十七岁迎娶徐达的长女,二十岁就藩北平,可以说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一代“战神”。现在他三十多岁,正当青春年少。
论才能和胸襟,朱棣都胜过朱允炆,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没有打仗经验,所见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
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为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三千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两万多人。
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三十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一三九零年,一场战斗使年仅三十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三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安营扎寨,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
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一百万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晋王,生性怯懦,一踏上当年成吉思汗征战的土地,就两腿发虚,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连个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炆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生的,或许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有可能是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称朱棣的妈妈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根据管理宗庙祭祀、礼乐的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现已丢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标、秦王和晋王,跟马皇后没什么事儿,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朱棣称帝后纂改《太祖实录》,把能得到的资料全部纂改,拼命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生的,还拿出很多证据证明他当皇帝是合法的,证明朱元璋有意传皇位给他,当然这是后话。
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十六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炆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
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炆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炆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种种原因,朱元璋最终选择了朱允炆,上台后的建文帝面对国内种种问题,一心书生治国,重用帝师方孝孺、黄子澄等一干书生,最终因为削藩而身死,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仔细的分析了这段历史,沈从可以确定的是燕王朱棣的确有想当皇帝的想法,特别还是大哥已经去世的情况下。
从历史发展看,可以说燕王朱棣成为以后的皇帝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所以对沈从来说,当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燕王联手,快速把自己的产业和资金投资到燕王的封地里面,一方面可以保住自己的资金和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燕王的实力,对于这个大好的消息,估计燕王是不会拒绝的。
和燕王朱棣联手合作这并不难,毕竟很久以前燕王朱棣找过自己,希望自己可以帮助他提高实力,只是这如何在与燕王朱棣的合作中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才是最难的。
既然沈从的目光放在了燕王朱棣身上,那么关于燕王朱棣的情况,他必须好好的调查一下。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而且燕王的能力毋庸置疑,否则他以后也不会成为皇帝。
但是根据史书来看,朱元璋生前,燕王朱棣在父亲面前似乎并不得志,无论他做的再怎么出色,父亲只是表扬一番,父亲的重心依然在大哥身上,燕王朱棣的心里难免有些不满。
按照他的能力来看,他的能力是最出众的,既然有如此超强的能力,野心自然就不小了,那么朱棣想要图谋皇位,那自然是无可厚非了,毕竟多劳多得嘛。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朱棣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长大的,一三六零年四月十七日出生于南京,正是陈友谅大举进攻南京的那一年。他十一岁封燕王,十七岁迎娶徐达的长女,二十岁就藩北平,可以说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一代“战神”。现在他三十多岁,正当青春年少。
论才能和胸襟,朱棣都胜过朱允炆,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没有打仗经验,所见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
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为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三千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两万多人。
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三十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一三九零年,一场战斗使年仅三十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三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安营扎寨,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
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一百万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晋王,生性怯懦,一踏上当年成吉思汗征战的土地,就两腿发虚,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连个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炆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生的,或许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有可能是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称朱棣的妈妈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根据管理宗庙祭祀、礼乐的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现已丢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标、秦王和晋王,跟马皇后没什么事儿,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朱棣称帝后纂改《太祖实录》,把能得到的资料全部纂改,拼命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生的,还拿出很多证据证明他当皇帝是合法的,证明朱元璋有意传皇位给他,当然这是后话。
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十六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炆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
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炆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炆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种种原因,朱元璋最终选择了朱允炆,上台后的建文帝面对国内种种问题,一心书生治国,重用帝师方孝孺、黄子澄等一干书生,最终因为削藩而身死,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仔细的分析了这段历史,沈从可以确定的是燕王朱棣的确有想当皇帝的想法,特别还是大哥已经去世的情况下。
从历史发展看,可以说燕王朱棣成为以后的皇帝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所以对沈从来说,当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燕王联手,快速把自己的产业和资金投资到燕王的封地里面,一方面可以保住自己的资金和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燕王的实力,对于这个大好的消息,估计燕王是不会拒绝的。
和燕王朱棣联手合作这并不难,毕竟很久以前燕王朱棣找过自己,希望自己可以帮助他提高实力,只是这如何在与燕王朱棣的合作中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才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