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白衣渡江”之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晚,邓愈与叶德新商议一番后,决定采用‘白衣渡江’之计,准备快船三十余艘,以董清为统领,选取善水士卒扮作商人、脚夫蒙混过江,邓愈则率其余部将领兵接应。
董清接领军令,迅速选拔善水士卒,当晚便乘快船渡江,夜行昼赶,终于在第二天晌午时分抵达南岸。
江阴守江元军见有数十条快船迅速靠近,以为反元义军攻来,立即蜂拥赶到岸边,拧刀挺枪,张弓拉弦,只要来船有一丝异动,便发动猛攻。
吴军快船行驶到距岸一百五十步处时,便停了下来,守江元军见来船一副商船打扮,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随即派出五艘兵船拦截盘问。
董清身穿蜀锦长袍,面容带笑道:“各位军爷,莫要误会,我等都是良善百姓,平日里都在淮南、浙东一带行商,今天江上忽起大风,疑有暴雨,我等担心商物受潮,故而靠岸一避。”
董清说完,便向身旁两个随从打去眼色,那两人会意,当即从船舱内搬出两箱白银,乍看之下,足有数千两之多。
望着两箱银光闪闪的银锭,盘查的元兵个个都被迷昏了眼,董清笑容更胜,恭声说道:“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各位军爷多多通融!”
守江元兵闻言大喜,一时鬼迷心窍,任由董清的船队停泊在江边,董清见守江元兵收了贿赂,又派人搬来酒食进奉。
守江元兵大喜,与董清一行人大喝起来,到了夜晚二更时分,守江元兵大多已经醉倒,董清见时机成熟,借故离席。
夜风清凉,徐徐吹拂,江岸边一片死寂,只听得浪潮扑岸声响。
不一时,停泊在江边的商船内精兵齐出,迅疾冲往守江卫所,卫所内的元兵大多已醉,还没回过神来,便被纷纷缚倒,不曾走失一个。
拿下守岸元兵后,董清一面派人乘快船,通报位于江心处的邓愈大军,一面将所擒元兵全部集合在一起。
董清面色冷酷,命吴军将士排列成两队,一队手执刀枪,一队则手持金银。
董清先是指了指左侧那队手持刀枪的元兵,然后对一众元兵说道:“你们误了大事,如果被江阴守将得知,将必死无疑,既然你们迟早一死,还不如本将军当下便将你们一一处决,如此还能留下一具全尸!”
董清话音一落,一众元兵吓得魂不附体,不少元兵哭声求饶,董清见这些人大多都是贪生怕死的鼠辈,当即心中一定,手指右边那四五箱金银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你们愿意为我吴国大军赚开江阴县城城门,你们不但可以免去一死,更能得到一场富贵。是生是死,如何抉择,本将军绝不逼迫!”
此言一出,大部分元兵不假思索,高呼愿为内应,只有一小部分人对着倒戈的元兵高声怒骂。
董清冷然而笑,向左边那队兵马的统将投去一个眼色,那统将心领神会,一声令下,手持刀枪的吴军将士如饿虎扑食,只片刻功夫,便将不愿倒戈的元兵全部砍成肉酱。
活着的元兵看得心惊胆战,当即又纷纷跪地求饶,这时,董清却忽然变了一个表情,灿然笑起,好言安抚,取金银一一赠予,个个重赏。
这些投降的守江元兵方才暗暗庆幸保住小命,又骤然得到不少钱财,心中抗拒全无,各个直言愿效死命!
兵贵神速,整合好降卒后,董清统率近两千人之军,长驱大进,直取江阴县城,因无元兵传讯,加上夜色遮掩,董清所部横穿江阴地界,竟无人察觉。
到了五更时分,天色微亮,董清将吴军人手埋伏在城外,只留百余精兵身穿元军衣甲,控制一众降卒,命他们到城下叫门。
守城元兵认得城下的是己军兵马,不疑有他,当即打开城门,哪知城门刚开,这支‘己军兵马’便蜂拥杀入。
入得城门,大局已定,董清招来城外吴兵,径直杀向城中县衙,城内守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江阴守将见大势已去,当即率众投诚。
于是,通过“白衣渡江之计”,吴国大军兵不血刃,两日间暗渡长江,一举袭取江阴县城。
董清治军严明,为安抚城中百姓,当日便传令军中,军令如此:“如有妄杀一人,妄取民间一物者,无一例外,定斩不饶!”
董清的军令传出,忐忑不安的江阴百姓顿时心头大定,随后,董清又让江阴原来的官吏暂依旧职,江阴官吏齐齐大喜,都无反抗举动。
第二天中午时分,天降暴雨,董清正引数十骑巡视四处城门,这时,董清看到一个吴兵取用百姓蓑衣遮盖铠甲避雨,当即厉声大喝,呼令左右拿下审问。
那个吴兵恍然想起董清下达的军令,急忙告知董清,他是董清昔日血鹰寨的旧部,求董清看在追随已久的份上,饶他一死。
众人见那吴兵拿取的物品并不贵重,都来劝说,董清却是冷着脸,以一副大公无私的姿态厉声喝道:“你们无需再劝!这人虽是本将的旧部,但本将的军令已经发出,这人明知故犯,当按军法处置,何况军法之前,人人平等,今天纵使是本将犯了军法,也罪该当斩!”
那吴兵闻言如坠万丈冰渊,浑身冰寒,急忙跪地求饶道:“将军饶命呐,小人担心雨湿官铠,故而取百姓蓑衣遮盖,并不是私用,还请将军念僚属之情!”
董清眯着虎目,冷然喝道:“本将当然知道你是为了遮盖官铠,但军令如山,你怎么没看到其余将士官铠全湿,唯独你一人犯法!!!”
喝毕,董清命左右将违令吴兵斩首,并命人持违令吴兵的首级传示全军,之后却又收敛违令吴兵的尸首,悲戚着亲手将他埋葬。
此事一出,自是三军震肃,人人都是对董清心怀敬畏,董清深得军心,名望大涨,可以算是吴国诸将中最有威信的将领。
当晚,邓愈与叶德新商议一番后,决定采用‘白衣渡江’之计,准备快船三十余艘,以董清为统领,选取善水士卒扮作商人、脚夫蒙混过江,邓愈则率其余部将领兵接应。
董清接领军令,迅速选拔善水士卒,当晚便乘快船渡江,夜行昼赶,终于在第二天晌午时分抵达南岸。
江阴守江元军见有数十条快船迅速靠近,以为反元义军攻来,立即蜂拥赶到岸边,拧刀挺枪,张弓拉弦,只要来船有一丝异动,便发动猛攻。
吴军快船行驶到距岸一百五十步处时,便停了下来,守江元军见来船一副商船打扮,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随即派出五艘兵船拦截盘问。
董清身穿蜀锦长袍,面容带笑道:“各位军爷,莫要误会,我等都是良善百姓,平日里都在淮南、浙东一带行商,今天江上忽起大风,疑有暴雨,我等担心商物受潮,故而靠岸一避。”
董清说完,便向身旁两个随从打去眼色,那两人会意,当即从船舱内搬出两箱白银,乍看之下,足有数千两之多。
望着两箱银光闪闪的银锭,盘查的元兵个个都被迷昏了眼,董清笑容更胜,恭声说道:“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各位军爷多多通融!”
守江元兵闻言大喜,一时鬼迷心窍,任由董清的船队停泊在江边,董清见守江元兵收了贿赂,又派人搬来酒食进奉。
守江元兵大喜,与董清一行人大喝起来,到了夜晚二更时分,守江元兵大多已经醉倒,董清见时机成熟,借故离席。
夜风清凉,徐徐吹拂,江岸边一片死寂,只听得浪潮扑岸声响。
不一时,停泊在江边的商船内精兵齐出,迅疾冲往守江卫所,卫所内的元兵大多已醉,还没回过神来,便被纷纷缚倒,不曾走失一个。
拿下守岸元兵后,董清一面派人乘快船,通报位于江心处的邓愈大军,一面将所擒元兵全部集合在一起。
董清面色冷酷,命吴军将士排列成两队,一队手执刀枪,一队则手持金银。
董清先是指了指左侧那队手持刀枪的元兵,然后对一众元兵说道:“你们误了大事,如果被江阴守将得知,将必死无疑,既然你们迟早一死,还不如本将军当下便将你们一一处决,如此还能留下一具全尸!”
董清话音一落,一众元兵吓得魂不附体,不少元兵哭声求饶,董清见这些人大多都是贪生怕死的鼠辈,当即心中一定,手指右边那四五箱金银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你们愿意为我吴国大军赚开江阴县城城门,你们不但可以免去一死,更能得到一场富贵。是生是死,如何抉择,本将军绝不逼迫!”
此言一出,大部分元兵不假思索,高呼愿为内应,只有一小部分人对着倒戈的元兵高声怒骂。
董清冷然而笑,向左边那队兵马的统将投去一个眼色,那统将心领神会,一声令下,手持刀枪的吴军将士如饿虎扑食,只片刻功夫,便将不愿倒戈的元兵全部砍成肉酱。
活着的元兵看得心惊胆战,当即又纷纷跪地求饶,这时,董清却忽然变了一个表情,灿然笑起,好言安抚,取金银一一赠予,个个重赏。
这些投降的守江元兵方才暗暗庆幸保住小命,又骤然得到不少钱财,心中抗拒全无,各个直言愿效死命!
兵贵神速,整合好降卒后,董清统率近两千人之军,长驱大进,直取江阴县城,因无元兵传讯,加上夜色遮掩,董清所部横穿江阴地界,竟无人察觉。
到了五更时分,天色微亮,董清将吴军人手埋伏在城外,只留百余精兵身穿元军衣甲,控制一众降卒,命他们到城下叫门。
守城元兵认得城下的是己军兵马,不疑有他,当即打开城门,哪知城门刚开,这支‘己军兵马’便蜂拥杀入。
入得城门,大局已定,董清招来城外吴兵,径直杀向城中县衙,城内守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江阴守将见大势已去,当即率众投诚。
于是,通过“白衣渡江之计”,吴国大军兵不血刃,两日间暗渡长江,一举袭取江阴县城。
董清治军严明,为安抚城中百姓,当日便传令军中,军令如此:“如有妄杀一人,妄取民间一物者,无一例外,定斩不饶!”
董清的军令传出,忐忑不安的江阴百姓顿时心头大定,随后,董清又让江阴原来的官吏暂依旧职,江阴官吏齐齐大喜,都无反抗举动。
第二天中午时分,天降暴雨,董清正引数十骑巡视四处城门,这时,董清看到一个吴兵取用百姓蓑衣遮盖铠甲避雨,当即厉声大喝,呼令左右拿下审问。
那个吴兵恍然想起董清下达的军令,急忙告知董清,他是董清昔日血鹰寨的旧部,求董清看在追随已久的份上,饶他一死。
众人见那吴兵拿取的物品并不贵重,都来劝说,董清却是冷着脸,以一副大公无私的姿态厉声喝道:“你们无需再劝!这人虽是本将的旧部,但本将的军令已经发出,这人明知故犯,当按军法处置,何况军法之前,人人平等,今天纵使是本将犯了军法,也罪该当斩!”
那吴兵闻言如坠万丈冰渊,浑身冰寒,急忙跪地求饶道:“将军饶命呐,小人担心雨湿官铠,故而取百姓蓑衣遮盖,并不是私用,还请将军念僚属之情!”
董清眯着虎目,冷然喝道:“本将当然知道你是为了遮盖官铠,但军令如山,你怎么没看到其余将士官铠全湿,唯独你一人犯法!!!”
喝毕,董清命左右将违令吴兵斩首,并命人持违令吴兵的首级传示全军,之后却又收敛违令吴兵的尸首,悲戚着亲手将他埋葬。
此事一出,自是三军震肃,人人都是对董清心怀敬畏,董清深得军心,名望大涨,可以算是吴国诸将中最有威信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