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果敢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慈煊知道一件事。
近五百年来,华人到东南亚的大规模移民潮有三次,第一次是郑和下西洋,第二次为明末清初战乱,第三次则为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其中以后两次为主。
而明末清初这次移民,人数极其庞大,多达百万人之众,其中SC人又是极多,历史上所说的张献忠屠川,实际上是人口逃迁,若真按清史所言,大西贼过后川中仅剩“十几户”,那一口气杀绝近千万人,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笑话。
时至今日,几任泰国总理以及菲律宾总统,皆有汉人血脉(客家人),而历史上的郑氏暹罗(泰国古称),兰芳共和国,都是华人建立的异域国度。
当然,还包括所谓的果敢人。
如果这位老人家此话属实的话,他们便是明末迁徙于此的一支汉人族群,当初中原战乱,他们兜兜转转来到这里,几乎是在夹缝中开辟了一块生存家园,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汉族习惯。
朱慈煊没想到能在这个地方遇上天朝遗民,内心油然高兴,这个两个月他都快被缅人的杂毛口音憋疯了,除了王有德和自己便宜老爹永历帝,能常见面对话的人着实不多,但转念一想,他心中又闷了起来,古人讲少不离乡,这些人迁徙与此,远离故土,死后难保要成为化外野鬼,而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底苦了底层无辜百姓啊,朱慈煊不知是嗟叹还是唏嘘。
“阿叔公!”
一声大喊打断了朱慈煊的惆怅,周围的树林一阵耸动,紧接着几百个手持简陋长矛的青年汉子从密林中窜出,向朱慈煊等人逼来。
“保护主子!”
周凛反应最为及时,“蹭”的一声拔出刀来,挡在朱慈煊面前,其余人呈扇子型形状展开,此为锦衣卫十三战列中的“雁翎阵”。
“是九伢子吗?”老人家却无动于衷,站在远处,朝来人喊道。
“阿叔公,是我!”
“九伢子,你们终于来了!”
老人激动的浑身颤抖,没多时,就见到一位青年汉子奔上前来,他赤着上身,头发集在脑后,胸口还有几道蛇纹刺青,人虽然消瘦,但胸前的肌肉块却显得人很精实,想来也是多年修成的练家子。
“阿叔公,你们还好吧?”那名叫九伢子的汉子望了望老人身后的村民,原本还微笑的脸上又浮上两抹阴郁,“都怪我来晚了。”紧接着拳头就绷紧了,“叫大家受苦了。”
“九伢子,别这么说,他们是预谋好的,要不是你出主意让大家分着跑,全村人恐怕早就一网打尽了,嗐,我这把老骨头,也活不了几年了,你们年轻人没事就好。”
老人安慰了一句,马上又问:“九伢子,其他人还好吧?”
“附近的几个村子来人了,再加上咱们的村勇,掸族人讨不到什么便宜,都散了。”九伢子言简意赅地说道,盯着死去的村民,怔怔出神,想来还是在为刚才的话自责。
“太好了,大家没事了就好。”老人说完,这才注意到身旁满脸警觉的周凛等人,忙不好意思地说道:“壮士们不必惊扰,他们是村子里的勇卫队,专门抵抗缅人的,这位是韩家的老九,大家都叫他九伢子。”
老人介绍完,朱慈煊也大致清楚昨晚的情况了,昨晚村子遇袭,老者在内的这些人四下奔散,这才被朱慈煊等人碰上了,也阴差阳错救了他们。
摆摆手叫周凛散了阵势,朱慈煊心中放松了下来,反倒是这位九伢子,目光炯炯地打量朱慈煊等人,片刻后,他直接问道:“看公子的穿着,似乎不是附近村子里的人?”
“九伢子,不得无礼,他们可是咱们的大恩人,要不是这些壮士杀退掸族人,老朽儿和身后的小辈们恐怕早就归了西。”
老人家呵责一声,随后便吁气道:“快,都来拜谢大恩人。”老人说完,身后三三两两的响起感谢声,“大恩人”这三个字确确实实发自他们心底,阿叔公说的没错,没有这群壮士们慷慨相救,他们早就成了刀下鬼,即便能逃回去,也多半是女眷,被污了身子。
侍卫们散开,朱慈煊走了上来。
“老人家不必多礼,我们是到缅都经商的客旅,中途迷了路,这才阴差阳错的成了救命恩人,想来也是老天爷的安排。”朱慈煊身份特殊,不能轻易暴露,也就随便编了个理由,少顷,他又道:“在下叫做陈宁,这位是我的管家王有德,还有负责押运货品的一帮伙夫。”
“原来是陈公子。”
老人家倒没质疑什么,反倒是那位九伢子眼神有些古怪,他先是看了看躺在地上的掸人尸体,再看看钢刀在手的周凛等人,想说的话似乎不言而喻,这一幕入眼,朱慈煊顿时尴尬地轻咳一声。
旅客?哪有这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旅客?这谎撒的可不怎么圆满啊,好在这位九伢子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楞楞的单膝跪地,抱拳道:“恩人在上,受韩九一拜!”
九伢子相貌俊朗,皮肤发铜,一看干练果断的角色,相比之下,朱慈煊就有些过分白腻了,再加上一身暗绯锦衣,一看便知是贵族家的少爷,哎...这也没办法,谁叫他是前捧后拥的大明太子,不过,朱慈煊可不想随随便便给人留下脂粉袋的印象。
或许是这幅打扮太过出众,在旁人眼中,他自然是正主无疑。
朱慈煊正和韩九等人攀谈着,护卫队中,一双活灵活气的大眼正盯着朱慈煊。
这双眼睛的主人年纪不大,十二三岁,勉强算得上小女孩,头上扎着两个短马尾,短袖短衣的打扮也极为平常,腰间似乎还缠着一根小马鞭,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好奇,她先是蹑手蹑脚地挤了过来,从背后靠近朱慈煊,好不容易快要“得手”了,却忽然看见周凛从一旁闪出的宽面孔,顿时吓得缩了回去,期间还做了一个鬼脸。
“幺妹(小妹),你好生没礼貌,不晓得这是恩人!”韩九板着脸叱道,朱慈煊闻声望去,只见那小女孩冲两人龇了龇牙,蹦蹦跳跳跑远了。
“父母早亡,幺妹自小没人管,性子野得很,让恩人见笑了。”韩九不好意思的道,朱慈煊倒无所谓,他们这群人本来就是“不速之客”,被人关注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眼下村子恢复了平静,那些掸人想必近期也不会再来侵扰,公子救命之恩,老朽儿无以为报,只好请各位到村子来歇歇脚,洗洗衣物,吃上一顿热乎饭也好。”这却是阿叔公的声音。
“到村子?”
队伍里水食全无,人困马乏,朱慈煊当然接受。
“如此,叨扰了。”
.......
到了村子,朱慈煊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中原村落的翻版,除了建筑材料改成竹子以外,其余基本上与内地无异,主庙里供奉着土地神,中央的祠堂里摆放着入缅先民的牌位。
那位老人家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老,今年七十多岁了,不管男人女人,村里人都尊他一声阿叔公,见他回来,整个村都沸腾了,大人小孩都跑出来迎接,当然也有人是来迎接九伢子的,多是些二八年华的青春少女。
九伢子是护卫队的首领,却没有实实在在的名字,他父母死得早,八个哥姐也先后夭折,按照辈分被人叫做韩九,身后只有一个幺妹相依为命,听人说,他之所以二十多不娶,多半是因为他这个幺妹实在太闹腾,同龄的女娃子哪有像她这样的,男孩也野不过她,村子里的人都叫她“小玲珑”。
祭拜完死者后,庆祝活动也同期展开,简单来说便是一顿丰盛的大餐,入缅先民历经千辛万苦,才从这片蛮荒之地开辟出了一块粮食地,在他们看来,食物就是最好的恩赐,全村聚餐的传统也一直保持了下来。
夜,悄然降临,人群中央燃起篝火。
或许是因为劫后余生的兴奋与激动,年轻人开始学着掸族人围圈跳舞,而对叶开等人来说,这却是一次难得的休息。
当然,朱慈煊没有忘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绕过铁壁关,进入中国境内,寻找晋王李定国。
时间正好,朱慈煊起身去拜访村子里的乡老,从他们那里,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书已内签,大家伙儿放心阅读,求票票~)
朱慈煊知道一件事。
近五百年来,华人到东南亚的大规模移民潮有三次,第一次是郑和下西洋,第二次为明末清初战乱,第三次则为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其中以后两次为主。
而明末清初这次移民,人数极其庞大,多达百万人之众,其中SC人又是极多,历史上所说的张献忠屠川,实际上是人口逃迁,若真按清史所言,大西贼过后川中仅剩“十几户”,那一口气杀绝近千万人,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笑话。
时至今日,几任泰国总理以及菲律宾总统,皆有汉人血脉(客家人),而历史上的郑氏暹罗(泰国古称),兰芳共和国,都是华人建立的异域国度。
当然,还包括所谓的果敢人。
如果这位老人家此话属实的话,他们便是明末迁徙于此的一支汉人族群,当初中原战乱,他们兜兜转转来到这里,几乎是在夹缝中开辟了一块生存家园,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汉族习惯。
朱慈煊没想到能在这个地方遇上天朝遗民,内心油然高兴,这个两个月他都快被缅人的杂毛口音憋疯了,除了王有德和自己便宜老爹永历帝,能常见面对话的人着实不多,但转念一想,他心中又闷了起来,古人讲少不离乡,这些人迁徙与此,远离故土,死后难保要成为化外野鬼,而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底苦了底层无辜百姓啊,朱慈煊不知是嗟叹还是唏嘘。
“阿叔公!”
一声大喊打断了朱慈煊的惆怅,周围的树林一阵耸动,紧接着几百个手持简陋长矛的青年汉子从密林中窜出,向朱慈煊等人逼来。
“保护主子!”
周凛反应最为及时,“蹭”的一声拔出刀来,挡在朱慈煊面前,其余人呈扇子型形状展开,此为锦衣卫十三战列中的“雁翎阵”。
“是九伢子吗?”老人家却无动于衷,站在远处,朝来人喊道。
“阿叔公,是我!”
“九伢子,你们终于来了!”
老人激动的浑身颤抖,没多时,就见到一位青年汉子奔上前来,他赤着上身,头发集在脑后,胸口还有几道蛇纹刺青,人虽然消瘦,但胸前的肌肉块却显得人很精实,想来也是多年修成的练家子。
“阿叔公,你们还好吧?”那名叫九伢子的汉子望了望老人身后的村民,原本还微笑的脸上又浮上两抹阴郁,“都怪我来晚了。”紧接着拳头就绷紧了,“叫大家受苦了。”
“九伢子,别这么说,他们是预谋好的,要不是你出主意让大家分着跑,全村人恐怕早就一网打尽了,嗐,我这把老骨头,也活不了几年了,你们年轻人没事就好。”
老人安慰了一句,马上又问:“九伢子,其他人还好吧?”
“附近的几个村子来人了,再加上咱们的村勇,掸族人讨不到什么便宜,都散了。”九伢子言简意赅地说道,盯着死去的村民,怔怔出神,想来还是在为刚才的话自责。
“太好了,大家没事了就好。”老人说完,这才注意到身旁满脸警觉的周凛等人,忙不好意思地说道:“壮士们不必惊扰,他们是村子里的勇卫队,专门抵抗缅人的,这位是韩家的老九,大家都叫他九伢子。”
老人介绍完,朱慈煊也大致清楚昨晚的情况了,昨晚村子遇袭,老者在内的这些人四下奔散,这才被朱慈煊等人碰上了,也阴差阳错救了他们。
摆摆手叫周凛散了阵势,朱慈煊心中放松了下来,反倒是这位九伢子,目光炯炯地打量朱慈煊等人,片刻后,他直接问道:“看公子的穿着,似乎不是附近村子里的人?”
“九伢子,不得无礼,他们可是咱们的大恩人,要不是这些壮士杀退掸族人,老朽儿和身后的小辈们恐怕早就归了西。”
老人家呵责一声,随后便吁气道:“快,都来拜谢大恩人。”老人说完,身后三三两两的响起感谢声,“大恩人”这三个字确确实实发自他们心底,阿叔公说的没错,没有这群壮士们慷慨相救,他们早就成了刀下鬼,即便能逃回去,也多半是女眷,被污了身子。
侍卫们散开,朱慈煊走了上来。
“老人家不必多礼,我们是到缅都经商的客旅,中途迷了路,这才阴差阳错的成了救命恩人,想来也是老天爷的安排。”朱慈煊身份特殊,不能轻易暴露,也就随便编了个理由,少顷,他又道:“在下叫做陈宁,这位是我的管家王有德,还有负责押运货品的一帮伙夫。”
“原来是陈公子。”
老人家倒没质疑什么,反倒是那位九伢子眼神有些古怪,他先是看了看躺在地上的掸人尸体,再看看钢刀在手的周凛等人,想说的话似乎不言而喻,这一幕入眼,朱慈煊顿时尴尬地轻咳一声。
旅客?哪有这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旅客?这谎撒的可不怎么圆满啊,好在这位九伢子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楞楞的单膝跪地,抱拳道:“恩人在上,受韩九一拜!”
九伢子相貌俊朗,皮肤发铜,一看干练果断的角色,相比之下,朱慈煊就有些过分白腻了,再加上一身暗绯锦衣,一看便知是贵族家的少爷,哎...这也没办法,谁叫他是前捧后拥的大明太子,不过,朱慈煊可不想随随便便给人留下脂粉袋的印象。
或许是这幅打扮太过出众,在旁人眼中,他自然是正主无疑。
朱慈煊正和韩九等人攀谈着,护卫队中,一双活灵活气的大眼正盯着朱慈煊。
这双眼睛的主人年纪不大,十二三岁,勉强算得上小女孩,头上扎着两个短马尾,短袖短衣的打扮也极为平常,腰间似乎还缠着一根小马鞭,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好奇,她先是蹑手蹑脚地挤了过来,从背后靠近朱慈煊,好不容易快要“得手”了,却忽然看见周凛从一旁闪出的宽面孔,顿时吓得缩了回去,期间还做了一个鬼脸。
“幺妹(小妹),你好生没礼貌,不晓得这是恩人!”韩九板着脸叱道,朱慈煊闻声望去,只见那小女孩冲两人龇了龇牙,蹦蹦跳跳跑远了。
“父母早亡,幺妹自小没人管,性子野得很,让恩人见笑了。”韩九不好意思的道,朱慈煊倒无所谓,他们这群人本来就是“不速之客”,被人关注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眼下村子恢复了平静,那些掸人想必近期也不会再来侵扰,公子救命之恩,老朽儿无以为报,只好请各位到村子来歇歇脚,洗洗衣物,吃上一顿热乎饭也好。”这却是阿叔公的声音。
“到村子?”
队伍里水食全无,人困马乏,朱慈煊当然接受。
“如此,叨扰了。”
.......
到了村子,朱慈煊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中原村落的翻版,除了建筑材料改成竹子以外,其余基本上与内地无异,主庙里供奉着土地神,中央的祠堂里摆放着入缅先民的牌位。
那位老人家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老,今年七十多岁了,不管男人女人,村里人都尊他一声阿叔公,见他回来,整个村都沸腾了,大人小孩都跑出来迎接,当然也有人是来迎接九伢子的,多是些二八年华的青春少女。
九伢子是护卫队的首领,却没有实实在在的名字,他父母死得早,八个哥姐也先后夭折,按照辈分被人叫做韩九,身后只有一个幺妹相依为命,听人说,他之所以二十多不娶,多半是因为他这个幺妹实在太闹腾,同龄的女娃子哪有像她这样的,男孩也野不过她,村子里的人都叫她“小玲珑”。
祭拜完死者后,庆祝活动也同期展开,简单来说便是一顿丰盛的大餐,入缅先民历经千辛万苦,才从这片蛮荒之地开辟出了一块粮食地,在他们看来,食物就是最好的恩赐,全村聚餐的传统也一直保持了下来。
夜,悄然降临,人群中央燃起篝火。
或许是因为劫后余生的兴奋与激动,年轻人开始学着掸族人围圈跳舞,而对叶开等人来说,这却是一次难得的休息。
当然,朱慈煊没有忘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绕过铁壁关,进入中国境内,寻找晋王李定国。
时间正好,朱慈煊起身去拜访村子里的乡老,从他们那里,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书已内签,大家伙儿放心阅读,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