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文彦博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过悚然向太皇太后看去,只见她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呈现不正常的潮红,苍老而狭长的眼睛紧紧盯着文彦博,浑浊的眸子里露出希冀的光。很显然她自己已经做出了决定,只等着她最敬重的臣子给自己提供支持。
刘过又向文彦博看去,紧张的连呼吸都快要停止了,这时候只要文彦博说一句:“我觉得情况不容乐观,您老还是给我们再找个皇帝比较稳妥。”赵煦被废基本上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果然在听了太皇太后的话后文彦博那张泰山崩于前可以无动于衷地脸上终于出现了惊讶的神色,他眼中精光一闪,错愕地看了太皇太后一眼,然后收回了目光,脸上的表情回归平静,淡淡地说:“国有主君。”
太皇太后眼中的精光一下子暗淡了一下,就仿佛最后的一点儿生命力被人抽光,刘过则松了一口气,文彦博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你放心死去吧,国家还有皇帝在,不用你操心。”
这句话的杀伤力绝对够大,但是刘过略微一思索就明白了文彦博不支持换皇帝地原因,赵煦是对旧党没有好感,让他掌权后他们这些老臣的确很有可能要玩完,但是比起这些来,“易帝”的成本会更高。很明显,一旦太皇太后废帝的懿旨以下,朝臣立刻会分为支持易帝和反对易帝的两派,当然以太皇太后的权威和影响力最后肯定是易帝派占上风,但是造成国家动荡是必然的,而且被驱逐出朝堂,心怀怨恨的新党不可能不放过这个机会大做文章,为此引发战争和国家分裂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别忘了,宋国的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辽国和西夏,他们必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削弱大宋的机会。
除了以上两条,还有第三个原因,一旦开了这个先河,后面的人就会有样学样,那对于皇室的安宁,和国家的稳定都是不利的。那很有可能让大宋也陷入汉唐末期朝局长期动荡,直至灭亡的局面。
所以,这件事情的关键不是“易帝”的可操作性,而是由它造成的后果,国家和百姓能不能承受的了的问题,很显然,国家是没办法承受的,所以文彦博才反对换个皇帝。其实如果是其他时间,太皇太后即便心中有此想法,也不会付诸实践的,因为她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但是此刻她已经油尽灯枯,心智不可逆转的出现了下降,再加上对自己死后的身后名和对国家社稷的担忧,另外还有对亲生儿子楚王赵颢的愧疚,让她做出了这么个决定。但是她还能想到咨询一下文彦博的意见,可见她的心智和执政水平还是要高出大部分人的。
自然做出来决定,文彦博便开始垂目不语,刘过听到他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在自己敬重的太皇太后最脆弱的时候他没能支持她,反而反对她,不知道文彦博会不会感到难过,他会不会想到当初在英宗弥留之际逼着英宗留下遗诏时英宗眼角留下的眼泪?在大宋朝数次面临危机的时候,他选择了为了国家社稷放弃对君主个人的小忠,但是在面对器重自己的英宗、高后面前,文彦博的心中,一定也是有愧疚的吧?
刘过猜测着这时文彦博心中的想法,目光再次移到病床上,这时才觉得这位有着“女中尧舜”称号、干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驱逐霸占着国家权柄不可一世的新党的女强人,竟然有些可怜。不错,在刘过眼中,病榻上的那位这个帝国真正的统治者,不过只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而且是一个将要死的老太太。不管她曾经多么的辉煌,权势多么的不可一世,她终究还有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她无法阻止丈夫的早逝,无法避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现在临死了,还无法让自己认为正确的执政理念继续下去,无法让这个国家按照她预定的轨道走向富足、百姓安居乐业。
所有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人生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充满遗憾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场苦行!
对于自己最敬重的文太师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反对自己,太皇太后并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大吵大闹,而是选择了沉默,沉默着,沉默着,两行浑浊的眼泪沿着皱纹横流下来,打湿了头下如银的白发。
太皇太后和文彦博不说话,周围随侍的宫女太监自然不不会说话,他们不说话,刘过当然更没有说话的道理,小皇帝的皇位是保住了,但是刘过并不觉得高兴,他心中反而充满了悲伤。这悲伤,即有对一位自己尊敬的老者将要离开自己,也有对文彦博这样在关键时候总是站在国家社稷的角度坚持原则的人,尽管,他的角度只是一个封建士大夫的角度,而不是真的想要为老百姓谋福利。
沉默良久,太皇太后说话了,她这次是对刘过说,对文彦博她知道已经没必要多说了,说了也是些安慰她好好养病、国家离不开你之类的废话,而太皇天后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说废话的人。她想要听听这位自己给予了厚望的年轻人的说的话。不错,这个时候,能给她安慰的,只有自己当初布下的这枚暗棋,希望他能却是能在以后的岁月里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不至于让大宋这条千疮百孔的破船,自己撞到暗礁上去,撞的船毁人亡。
太皇太后问刘过:“你在天章阁也待了一个多月了,听说这一个多月来,你每天都在翻阅熙宁变法时的档案,那么对王相公的新法,你有什么看法?”
她说完微不可察地看了眼床尾的屏风,那后面有内侍会把他们的对话都记下来,她本人看不到,文彦博、刘过等相关人看不到,甚至连赵煦都不可能看到,但是后人会把这些记录拿出来作为资料,写进史书,任后人评说。
刘过当然也知道会有人把自己今天说的话记录下来,不过相对于后人的评论,他更注重活着的人的感受。其实经过一个多月努力,他基本上已经把前朝涉及新法的重要资料都看完了,对新法有了一个较为详实的了解。
说实话,他对新法的很对内容虽然不赞同,但是对其积极的一面也充分肯定,并且结合后世的经验对其改进,试图找出一条脱胎于王安石新法,但是与王安石新法有所不同,真正符合这个时代、符合北宋实际情况的新法来。这个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现在难就难在到目前为止,他没有任何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一旦推行,光有皇帝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是行不通的。一句话,时机还不对。
但是此刻对着一个生命垂危、随时都有可能逝去的老人,刘过觉得在为以后变法留下空间的同时,自己有义务安慰一下她,让她走的安宁一些,所以他拱了拱手道:“启禀太皇太后,这些天微臣确实是看了不好前朝新法的资料,对新法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臣以为,王相公等人变法,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我大宋更加富强,我大宋的百姓过的更好,我大宋的边防更加稳固,不受邻国威胁,总之一句话,王相公等人的出发点,同样是为了我大宋江山千秋万代,国祚绵长,我大宋百姓世世代代都能安居乐业。”
太皇太后脸上终于露出了意思笑容,道:“说什么千秋万代,到目前为止,国祚较长的朝代中,唐代不过三百年,两汉不过四百年,周朝最长,也不过八百年而已。别尽说这些没用的,老身要听你的实话。”
“是。”刘过又行了一礼,道:“虽然王相公等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措施却又是恰当,比如说青苗法,原本是为了让过不下去的老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向官府贷粮,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老百姓被高利贷者盘剥,同时也能让官府增加点儿收入,补充国家的财政不足。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活民的政策成了害民,这是为何?”
刘过看了太皇太后一眼,自问自答道:“有官员辩解说是因为下面的和尚把经念差了,使便民的好法变成了恶法,臣以为不然。如果一部经十个和尚里面有两个念歪了这很正常,但是如果十个和尚全都念歪了,这就不是和尚的问题,而是经出了问题。同样,青苗法的问题也不是下面的官吏,而是制度本身的问题。王相公等人的出发点是为了活民,顺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制定政策的时候,目的成了增加财政收入,活民这个出发点却变成次要的了,自然目的成了敛财,也就难怪各级官员以多放贷为务,多收利息为能,与民争利了。”
刘过悚然向太皇太后看去,只见她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呈现不正常的潮红,苍老而狭长的眼睛紧紧盯着文彦博,浑浊的眸子里露出希冀的光。很显然她自己已经做出了决定,只等着她最敬重的臣子给自己提供支持。
刘过又向文彦博看去,紧张的连呼吸都快要停止了,这时候只要文彦博说一句:“我觉得情况不容乐观,您老还是给我们再找个皇帝比较稳妥。”赵煦被废基本上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果然在听了太皇太后的话后文彦博那张泰山崩于前可以无动于衷地脸上终于出现了惊讶的神色,他眼中精光一闪,错愕地看了太皇太后一眼,然后收回了目光,脸上的表情回归平静,淡淡地说:“国有主君。”
太皇太后眼中的精光一下子暗淡了一下,就仿佛最后的一点儿生命力被人抽光,刘过则松了一口气,文彦博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你放心死去吧,国家还有皇帝在,不用你操心。”
这句话的杀伤力绝对够大,但是刘过略微一思索就明白了文彦博不支持换皇帝地原因,赵煦是对旧党没有好感,让他掌权后他们这些老臣的确很有可能要玩完,但是比起这些来,“易帝”的成本会更高。很明显,一旦太皇太后废帝的懿旨以下,朝臣立刻会分为支持易帝和反对易帝的两派,当然以太皇太后的权威和影响力最后肯定是易帝派占上风,但是造成国家动荡是必然的,而且被驱逐出朝堂,心怀怨恨的新党不可能不放过这个机会大做文章,为此引发战争和国家分裂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别忘了,宋国的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辽国和西夏,他们必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削弱大宋的机会。
除了以上两条,还有第三个原因,一旦开了这个先河,后面的人就会有样学样,那对于皇室的安宁,和国家的稳定都是不利的。那很有可能让大宋也陷入汉唐末期朝局长期动荡,直至灭亡的局面。
所以,这件事情的关键不是“易帝”的可操作性,而是由它造成的后果,国家和百姓能不能承受的了的问题,很显然,国家是没办法承受的,所以文彦博才反对换个皇帝。其实如果是其他时间,太皇太后即便心中有此想法,也不会付诸实践的,因为她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但是此刻她已经油尽灯枯,心智不可逆转的出现了下降,再加上对自己死后的身后名和对国家社稷的担忧,另外还有对亲生儿子楚王赵颢的愧疚,让她做出了这么个决定。但是她还能想到咨询一下文彦博的意见,可见她的心智和执政水平还是要高出大部分人的。
自然做出来决定,文彦博便开始垂目不语,刘过听到他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在自己敬重的太皇太后最脆弱的时候他没能支持她,反而反对她,不知道文彦博会不会感到难过,他会不会想到当初在英宗弥留之际逼着英宗留下遗诏时英宗眼角留下的眼泪?在大宋朝数次面临危机的时候,他选择了为了国家社稷放弃对君主个人的小忠,但是在面对器重自己的英宗、高后面前,文彦博的心中,一定也是有愧疚的吧?
刘过猜测着这时文彦博心中的想法,目光再次移到病床上,这时才觉得这位有着“女中尧舜”称号、干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驱逐霸占着国家权柄不可一世的新党的女强人,竟然有些可怜。不错,在刘过眼中,病榻上的那位这个帝国真正的统治者,不过只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而且是一个将要死的老太太。不管她曾经多么的辉煌,权势多么的不可一世,她终究还有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她无法阻止丈夫的早逝,无法避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现在临死了,还无法让自己认为正确的执政理念继续下去,无法让这个国家按照她预定的轨道走向富足、百姓安居乐业。
所有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人生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充满遗憾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场苦行!
对于自己最敬重的文太师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反对自己,太皇太后并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大吵大闹,而是选择了沉默,沉默着,沉默着,两行浑浊的眼泪沿着皱纹横流下来,打湿了头下如银的白发。
太皇太后和文彦博不说话,周围随侍的宫女太监自然不不会说话,他们不说话,刘过当然更没有说话的道理,小皇帝的皇位是保住了,但是刘过并不觉得高兴,他心中反而充满了悲伤。这悲伤,即有对一位自己尊敬的老者将要离开自己,也有对文彦博这样在关键时候总是站在国家社稷的角度坚持原则的人,尽管,他的角度只是一个封建士大夫的角度,而不是真的想要为老百姓谋福利。
沉默良久,太皇太后说话了,她这次是对刘过说,对文彦博她知道已经没必要多说了,说了也是些安慰她好好养病、国家离不开你之类的废话,而太皇天后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说废话的人。她想要听听这位自己给予了厚望的年轻人的说的话。不错,这个时候,能给她安慰的,只有自己当初布下的这枚暗棋,希望他能却是能在以后的岁月里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不至于让大宋这条千疮百孔的破船,自己撞到暗礁上去,撞的船毁人亡。
太皇太后问刘过:“你在天章阁也待了一个多月了,听说这一个多月来,你每天都在翻阅熙宁变法时的档案,那么对王相公的新法,你有什么看法?”
她说完微不可察地看了眼床尾的屏风,那后面有内侍会把他们的对话都记下来,她本人看不到,文彦博、刘过等相关人看不到,甚至连赵煦都不可能看到,但是后人会把这些记录拿出来作为资料,写进史书,任后人评说。
刘过当然也知道会有人把自己今天说的话记录下来,不过相对于后人的评论,他更注重活着的人的感受。其实经过一个多月努力,他基本上已经把前朝涉及新法的重要资料都看完了,对新法有了一个较为详实的了解。
说实话,他对新法的很对内容虽然不赞同,但是对其积极的一面也充分肯定,并且结合后世的经验对其改进,试图找出一条脱胎于王安石新法,但是与王安石新法有所不同,真正符合这个时代、符合北宋实际情况的新法来。这个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现在难就难在到目前为止,他没有任何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一旦推行,光有皇帝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是行不通的。一句话,时机还不对。
但是此刻对着一个生命垂危、随时都有可能逝去的老人,刘过觉得在为以后变法留下空间的同时,自己有义务安慰一下她,让她走的安宁一些,所以他拱了拱手道:“启禀太皇太后,这些天微臣确实是看了不好前朝新法的资料,对新法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臣以为,王相公等人变法,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我大宋更加富强,我大宋的百姓过的更好,我大宋的边防更加稳固,不受邻国威胁,总之一句话,王相公等人的出发点,同样是为了我大宋江山千秋万代,国祚绵长,我大宋百姓世世代代都能安居乐业。”
太皇太后脸上终于露出了意思笑容,道:“说什么千秋万代,到目前为止,国祚较长的朝代中,唐代不过三百年,两汉不过四百年,周朝最长,也不过八百年而已。别尽说这些没用的,老身要听你的实话。”
“是。”刘过又行了一礼,道:“虽然王相公等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措施却又是恰当,比如说青苗法,原本是为了让过不下去的老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向官府贷粮,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老百姓被高利贷者盘剥,同时也能让官府增加点儿收入,补充国家的财政不足。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活民的政策成了害民,这是为何?”
刘过看了太皇太后一眼,自问自答道:“有官员辩解说是因为下面的和尚把经念差了,使便民的好法变成了恶法,臣以为不然。如果一部经十个和尚里面有两个念歪了这很正常,但是如果十个和尚全都念歪了,这就不是和尚的问题,而是经出了问题。同样,青苗法的问题也不是下面的官吏,而是制度本身的问题。王相公等人的出发点是为了活民,顺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制定政策的时候,目的成了增加财政收入,活民这个出发点却变成次要的了,自然目的成了敛财,也就难怪各级官员以多放贷为务,多收利息为能,与民争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