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夺嫡叶娇李策 > 真假金牌

真假金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金牌比手掌略小,四角雕刻龙纹,正中阳刻四个大字。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那字体铁画银钩、刚柔相济,那是——

    如朕亲临!

    李策下意识便抬手入袖,以为叶娇送给他的金牌丢了。

    怎么可能?

    据他所知,圣上的信物有九样,无论是调兵遣将的虎符,还是斩杀奸佞的尚方宝剑,都只有一件。这样的金牌,也只有一块。

    愣神间,周赐已经开口说话。

    “圣上‘如朕亲临’金牌在此,还不快快跪下?”

    台上台下的人,大多都目瞪口呆,不知发生了什么。最先跪下的是郑奉安率领的府兵,他们放下兵刃,纷纷跪地,如倒伏的庄稼,被风吹得贴近地面,不能动弹。

    见此情景,百姓们虽心中激愤,也不得不哆哆嗦嗦,屈膝跪地。

    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心中的道理冤屈,只能先放在一边。首发

    蒲州官兵最初还在犹豫,后来被万民跪拜的气势影响,也三三两两跪下去。而高台上站着的人,只剩下李策、周赐,和河东道节度使郑奉安。

    郑奉安错愕地看着周赐。

    他的表情吃惊困惑,不明白为何周赐得到了圣上的信物,也不明白为何魏王事先没有告诉他这件事。

    周赐应该是为魏王做事的,魏王已经把臂张弩的事嫁祸给太子,还有什么事,要动用金牌?

    难道只是为了让周赐保命?

    绝无可能!

    郑奉安的心悬在空中,飘忽不定。

    享受着被军队百姓叩拜的快感,周赐激动兴奋,唇上的山羊胡颤动不停,环视四周。

    “奉太子殿下令,”他厉声道,“持此金牌,稳定晋州局势。自今日起,所有百姓归家耕种不得聚集;校尉彭金锐私募兵马,革职查办;蒲州反军杖责一百,关入蒲州监牢,听候发落!”

    人群哄然。

    这是圣上的金牌,却是太子的命令。

    太子要做什么?要掩盖自己在晋州的罪行吗?要庇护周赐这个草芥人命的狗官吗?

    狗官竟然手持金牌,要压下这件事?

    恶人要逍遥法外了!他们的亲人要沉冤难雪了!

    天理昭昭,天理昭昭?

    嘈杂的议论和愤而不敢声张的压抑中,一个声音高喊道:“我不服!”

    那人喊着,已经站起身,昂然而立,看向高台。

    他身披铠甲,虽然个头不高,却看起来精壮有力。浓眉漆黑、眼窝深陷,脸上的神情悲愤交加,声音响亮,歇斯底里。

    正是为子伸冤、拥兵在此的蒲州校尉彭金锐。

    “我不服!”他大声道,“私募兵马是我的不对,聚集百姓,更是有罪。大人可以关我,太子可以斩我,圣上可以屠我满门,但我不服!死也不服!太子私藏臂张弩,百姓蒙冤受屈又被毒杀在监牢里,最大的疑犯刺史周赐,却手持令牌,要让我们闭嘴受罚?天理何在?公道何在?我不服!我们不服!就算要死,也要先杀了周赐!”

    “先杀周赐!”

    “杀了周赐!”

    彭金锐的声音如雷贯耳,蒲州兵马率先响应,紧接着,那些冤死者的家人也纷纷起身。他们高举手中的兵器,向高台挤去。

    杀气腾腾,如同河水汹涌;刀枪林立,似要冲锋陷阵。

    周赐吓得连退几步,指挥郑奉安道:“郑节度使,快把他们拿下!拿下!太子有令,如有违者,视同谋逆!当场处死!”

    郑奉安僵硬地站在原地,如遭雷击,问道:“处死谁?”

    “处死彭金锐!处死这些反民!”周赐道,“这是太子的旨意,是圣上的旨意!”

    到底是谁的旨意?

    郑奉安紧抿唇角,心中如有响雷滚过。眼前的局势让他大惑不解。

    好在李策心中清醒万分。

    他们先用叶长庚,想阻止李策审案。若李策中计离开,这里必将血流成河。如今李策用舆图逼迫吐蕃,来到这里亲审,他们也不想让结局改变。

    他们就是要这样,要让晋州乱,要让百姓被杀,要把事情闹得天下皆知、九州震动。

    储君为遮掩罪行,冤杀百姓?

    这自然不是太子的旨意,也不是圣上的安排,恐怕李琛做了个假金牌,用来把太子李璋钉死在暴虐无德、僭越谋逆的柱子上,无法翻身。

    可金牌只有一块,圣上给了叶娇。

    到时候无论是太子还是叶娇,都说不清楚。

    晋州乱了,百姓死了,李琛高枕无忧,来看太子被斩,叶娇被疑,而李策因为失职被罚。

    这便是李琛的全部计谋,一箭三雕,可恶、可怕、可杀。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策却并未方寸大乱。他看着周赐如跳梁小丑般大喊,转身观察郑奉安。

    他呢?

    他听谁的,他要怎么做?

    郑奉安脸色惨白,额头青筋暴起。

    他想了很久,总算想出眉目,却不敢相信,李琛能可怕到这种地步。

    这可都是活生生的百姓,即便他们聚集在此耽误春耕,也罪不至死。

    “怎么?”周赐催促着他,“郑节度使,你难道要抗命吗?”

    郑奉安的几个手下已经着急了。

    “大人,这可是圣上的金牌,是太子的命令。”

    郑奉安看一眼翻上高台,又被卫士推下去的百姓。高台虽然只有丈余,可摔下去,也会摔断腿脚,更何况已经有卫士抽出大刀阻拦,可是即便这样,他们也绝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有令必行,令行禁止”是他训诫军队时,最常提的要求。可是,如果那命令违背良知律法呢?如果指挥他做事的人,不配称之为“人”呢?

    郑奉安犹豫着。

    他当然知道,今日如果拒绝周赐,会是什么后果。

    他为李琛做事。那些弓弩之所以能进河东道,便是因为拿着他的路引。

    与李琛合谋栽赃当朝太子,如果李琛输了,他也难逃一死。

    可是,要用这些百姓的血,铺一条上位的路吗?

    恍惚间,他想起那一年寒窗苦读、勤练武艺时,师父的话。

    ——献之,为师见你悬梁刺股、刻苦奋进,若他日武试高中,一定要做个好官啊。

    献之,是他的字。

    郑奉安那时点头承诺:“若有幸得中,学生一定做个好官,克己奉公、为国为民。”

    郑奉安后来才知道,做个好官,太难了。

    他家境贫寒没有靠山,在官场没有门路,被排挤打击甚至欺辱,想要多做一点事,都难于登天。

    娶鲁氏妻子,人人都嘲讽他攀附权势、结交高贵,为读书人所不齿。

    但也正因为此,他才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他镇守河东道,抵御匈奴,上阵杀敌从不惜命。他虽然为李琛做事,却一刻也不敢忘记本心。

    他要做好官,要克己奉公、为国为民。

    如果因此而死,因此灭门,他那出身名门的妻子,会理解吧?

    “周赐,”想到这里,郑奉安抬手摘掉官帽,拔出刀,“今日,你就算我违抗圣意,违抗太子令吧。我河东道的兵,可以杀匈奴、杀吐蕃、杀奸佞,绝不会,杀害大唐手无寸铁的百姓。”

    “你……”周赐挥动着那块金牌,看向郑奉安身后,对他的部下道,“郑节度使不想活了,你们呢?你们也要抗旨,要抄家灭门吗?”

    “我们……”

    那些人犹豫着,最终下定决心,喊道:“都起来!百人一组,驱散百姓!若遇抵抗,可用兵器!”

    “且慢!”一人高喊着,阻止了这场闹剧。

    李策已经等得够久,等到看清敌人的险恶用心,等到看明白郑奉安是否有救,才开口说话。

    “楚王殿下,”周赐看向李策,不无嘲讽道,“怎么?您不认识这块令牌吗?”

    “本王认识,”李策一面说,一面慢条斯理掏出自己的,“因为本王这里,也有一块。”

    他的声音郑重而清亮,取出那个黄色布袋,抚摸上面的纹路,持重肃穆,慢慢拉开抽绳,取出金牌,认真地看了一眼,才举起。

    “圣上钦赐令牌在此。”

    他站在高台上,站在越来越大的风中,玄色的衣袍飞扬,脸上神情坚毅,如皇帝般目光如炬,带着教化万民、守护河山的英勇,扬声道:“见此令牌,如见圣上。跪!”

    跪!

    那面金色的令牌上,写着同周赐手上令牌一模一样的字,虽然字体相同、字迹一致,可不知为何,这字却更有气度,仿佛裹挟着九州四海最狂暴的风、最震耳的雷、最炙热的火和最飞扬的铁蹄,震慑人心。

    周赐目瞪口呆,郑奉安更是瞠目结舌。

    “怎么有两块?”

    “快别打了!又来一块金牌!”

    “也是那四个字吗?”

    无论是蒲州兵马,还是河东道府兵,甚或那些根本不认识几个字的百姓,都惊怔在地,接着,缓缓跪倒。

    不必催促或者警告,那块金牌,那样的字,那手持金牌的人,便让他们失去站着的气力,倾心跪拜。

    就连一直未跪的节度使郑奉安,也似乎想明白了什么,跪下叩首。

    “为什么会有两块?”李策自问自答道,“因为周刺史你那块,是假的。”

    “怎么会?不可能?我这块是太子派人……”周赐浑身遍布冷汗,说话吞吞吐吐。

    “真的是太子吗?”李策大声质问,反驳他的话,“你能拿得出印鉴、凭信来证明吗?全凭你信口胡说,就想栽赃当朝太子?臂张弩虽然是西北军的,但藏匿臂张弩的人,朝廷已经查出是虎贲校尉王伯堂。而他说话颠三倒四、无法自圆其说,朝廷这才没有定案。说,你受谁指使,毒杀囚徒,又在此生事,掀起暴动?圣上仁心仁德,怎么会允许你杀伤百姓?”

    “我,我绝没有!你凭什么说你那块金牌是真的,我这块是假的?”周赐情绪激动,举止几乎失常。

    “就凭……”李策声音震耳,一字一句道,“就凭吾乃九皇子楚王李策,协理朝政,奉旨钦差。而你不过是晋州刺史,四品官员。”

    还凭……

    李策在心里道。

    还凭我是叶娇的未婚夫,嗯,她给我的。

    ……

    注:“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老子》,意思是当老百姓为了某一项追求,不再怕死了,那么统治者用剥夺其生命的方式来威吓人民,已经没有作用了。

    www.biqizw.com 比奇中文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