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三国之挣扎求活 > 第六十五章出海中

第六十五章出海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马淳计议已定,随后冶县开始发动起来。

    如今的冶县跟以往不一样了,不再是大猫小猫两三只。随着几次丰收,粮仓里也有了很多余粮。周围躲入深山的那些逃民和山越纷纷下山入籍,人口的增多使得闽水两岸荒地大量开垦。

    那些附近郡县的商人也纷纷过来寻找商机,贸易逐渐增多。当然还要得益于诸葛恪的山越攻略成功完成,这体型肥硕,好美食华服的货果然没有吹牛,他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

    随后,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

    山越人新谷无收,旧谷食尽,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诸葛恪下令:“山民扬弃恶习,接受教化,应当安抚。迁到外县的山民,官府不得随便怀疑,加以拘禁。”

    山民周遗,过去横暴为恶,如今困迫无路,只好出山,但心仍存异志,准备伺机为乱,臼阳县长胡伉知他心思,把他绑送到郡府。

    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了“不得拘禁山民”的教令,将其斩首。

    山民听说胡伉被杀经过,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出山,没有别的意思,于是大批山民扶老携幼,纷纷归降。

    就在今年六月,诸葛恪已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和预期的完全相同,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一万人,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

    孙权嘉赏诸葛恪的功绩,派尚书仆射薛综赴军慰劳,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山越大规模降服,也让冶县人口得到大量补充,毕竟冶县在马淳的治理下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让许多生活艰难的百姓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附近县乡的无产农户纷纷投奔冶县。

    幸亏这一年多粮食得到连续丰收,县寺粮仓储存的粮食足够赈济这些投奔过来的百姓,要不然马淳就会因为人口暴增再度陷入缺粮的危机当中了。

    人口多了,县寺可以征召的青壮劳力也充裕起来。马淳先前就和乡民们有过约定,凡是县寺征召百姓服劳役,必须提供衣食和酬劳。虽然酬劳不多,但跟别的郡县自备钱粮服劳役相比,简直是天大的善政。

    所以百姓们对响应县寺征召参与劳役并不抗拒,反而有许多刚投奔过来的农户,因为暂时还没有分配到耕种土地而积极报名参与劳役。反正只要能被选上,不但自己衣食无忧,县寺还有补贴发放到家里,这些补贴也能维持家人吃用,不至于挨饿。

    冶县一直以来除了粮食,并不缺少钱财,最开始剿灭老寨的山贼,甘瑰得到了大量的金银钱财。虽然为了结好随春,送了一部分给他,但随后奉令兵不血刃拿下随春,那些钱财又回到冶县钱库。

    而且随春祸乱冶县时,把当地的很多富商豪强都抢的一干二净,一县财富集于一人,可想而知他的富裕程度。甘瑰拿下随春以后这些财富也随之进入了冶县县寺之中,当然还上缴朝廷一部分。

    两千黄金,几十车布帛钱币送到会稽郡府,府君吾粲截留部分后又派人送入建业,使得孙权龙颜大悦,下旨进甘瑰为破贼校尉。虽然看上去甘瑰比较亏,这么多钱送进去就给了个校尉的官位,但有了这破贼校尉的名头,说明朝廷正是承认甘瑰有带兵的资格。

    每个校尉统帅一营五部,按照编制,配齐军官及后勤人员大概2266人。冶县初创,后勤保障武器装备一直没有得到上面的补充,根据东吴的规定,各部将军、校尉兼任郡县主官后人员武器装备需要各部自行配备。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冶县县卒也算是甘氏部曲,甘瑰目前只能保证五百亲信部曲的装备,至于那一千县卒,每人只能分配到一杆长枪,保证可以日常训练和维持县里的治安就行了。

    冶县境内并无铁矿,制作武器装备又需要大量的铁锭,甘瑰只好派出商队前往郡城采购铁锭,毕竟山阴城南马淳老家漓渚拥有一座大型铁矿。不过府君吾粲自己也叫苦不迭,原因就在于诸葛恪身上。

    这货征召了四万山越壮丁入伍,留了一万给自己,一万给至尊孙权,剩下的都分给了别的将领。这些人的装备就需要大量的铁矿,江东铁矿不足,规模稍大一点的就是漓渚铁矿和乌伤铁矿。

    需求大了供应难免不足,甘瑰只是个小小的校尉,上面还有一堆将军压着。孙权和各位将军对铁锭需求大增,吾粲没有办法,只好按爵位、军衔高低排队供应。

    迫不得已,甘瑰只好把目光转向海外。此次陆凯来信请甘瑰派出冶县壮丁帮助他修建夷洲港,甘瑰积极响应也有这个因素在内。毕竟海外岛屿众多,夷洲也是大岛,如果在那里找到铁矿,不就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嘛。

    马淳对甘瑰的窘境心知肚明,要是甘氏不能尽快恢复部曲武装,将来孙权北伐曹魏就不能随军获得军功。对于武将来说,没有军功意味着上升无门,就只能屈居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冶县,老死于此。对于东吴第一斗将甘宁嫡子来说,不能在战场上获取战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所以马淳积极请缨前往夷洲,他在随后几天和甘瑰的商谈中明确提出要在夷洲探查矿产,甚至如果有可能,会跟着柳氏商队搜索附近岛屿,以便找到冶县所缺的物资。

    甘瑰很是感动,把手下精于水战的十几个贴身部曲配给马淳。甘宁当年纵横大江,号称“锦帆贼”,他的手下基本上都是精于水战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征战,剩下来的那五十部曲更是精英中的精英。虽然内河和大海不太一样,但是比起马淳这几个菜鸟来说,这十几位甘氏部曲段位显然要高出至少五六层楼。

    马淳还在县里挑了几个年轻书吏,像农曹的万震和医署的董建都一起随军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