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怪人郭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秦先生听到这是就全明白了,这是要拿两浙路粮比帐多这样反常的常平仓,给横山县那两个师爷下套了。
朱参议介绍完,闪参议看着秦先生问道:“秦兄觉得怎么样?”
“什么时候发动?”
“一个月后。”
“那来得及了。”秦先生浑身放松,往后靠到椅背上。“别的都容易,就是后续接手的人,让人头疼,说到这个,正好请三位帮个忙,若有合适的人,还请推荐一二,我们三老爷虽说这前程上……不瞒三位说,这人,算是替五郎备下的。”
朱参议眼睛一亮,“要是这样,我这里,还真有一个。”朱参议顿住话,有几分迟疑,
秦先生立刻笑道:“朱兄只管说。”
“小郭?”姚参议反应极快,见朱参议点头,转向秦先生笑道:“我替朱兄说,朱兄说的,是他外甥郭胜,这是个奇才。只是,经历坎坷,很有几分性子。”
秦先生恍然明白了,“我知道他,是个奇才!他现在在杭城?只要他肯曲就,那是求之不得。”
朱参议这个外甥,他早有耳闻,是个极其不简单的,只要他肯帮忙,横山县和李县令身边那些小事,不值一提。
“五郎脾气好,本性忠厚,心地宽大,是个极好的东主。”秦先生看着朱参议,对李文山极口称赞。
“我看着五郎也极好。”闪参议忙接过话。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狠夸了一通李文山。
秦先生没敢多耽误,又说了一会儿话出来,到帅司府递了李漕司的拜帖,罗帅司正忙,只让人出来,嘱咐了他几句诸事经心的话。
秦先生出了帅司府,犹豫了片刻,让人赶着车,往城外请见关副使,关铨没见他,只让人传了话:用心侍候,好不好,他都知道。
秦先生纳闷之余,心里升起股寒意。这位关副使,到底和五郎……或者说是和李县令一家,是什么渊源?
秦先生跑了一天,度着李文山快到了,往西门迎出去。没多大会儿,就看到李文山纵马在前,梧桐紧跟在后,越来越近。
秦先生下了车,李文山看到秦先生,急忙勒住马,缓行几步到秦先生面前,翻身下马,“先生是来接我的?怎么敢劳动先生?”
“万松书院管得紧,一会儿进了书院,想出来可不容易。有几句话得交待交待你。”秦先生瞄了眼紧跟在李文山后面下了马,态度神态很有几分不一样的梧桐,示意李文山上车。
“三件事。”从西门到万松书院不算远,秦先生直入正题:“从明天起,你就算正式跟在王爷身边了,一是人,二是钱,都得跟上。”
秦先生顿了顿,看着李文山,“昨天夜里我去了趟江宁府。你得记着,你姓李,你的家,是京城的永宁伯府,不是横山县衙。”
李文山直身肃容,这样的话,阿夏也郑重交待过他。
秦先生满意的看着李文山的神情,这一件事不用多说了,“用人首重可靠,这事我就托付给你大伯父了,你大伯父能做到一品大官,眼光见识都极好。”
秦先生这话里的意思,一重接着一重,李文山连连点头,他只听懂了头一重:大伯父挑的人,不会差。
秦先生却以为他都听懂了,笑意从嘴角漫出来。
“银子上,你大伯父指了杭州城几间铺子给你用。这会儿你用不了几两银子,也不宜多用。这两件事,你心里先有个数,不过,暂时不宜为外人道。”
李文山点头表示听懂了。
“第二件。”秦先生欠身附耳,将闪参议要用常平仓算计那一对郎舅师爷的事说了。
“……这件事,我本来打算晚些告诉你,之所以这会儿就说了,是因为朱参议荐了位师爷,姓郭名胜,是朱参议嫡亲的外甥,这个郭胜,有几分不一般,得先跟五郎说一声,才敢定下来用不用。”
“先生看中了就行……”李文山是打心眼里把秦先生当先生信任尊敬。
“五郎,我知道这是你信得过我,可你得记住,别的事都能假手于人,只用人一件,一定要亲自过眼操心。”秦先生正色教导了一句,才接着道:“你先听听这个郭胜。
郭胜是朱参议大姐的女儿,两岁多不到三岁,就被人拐走了,卖到浙南一带。
十二岁那年,他一路要饭,回到了绍兴府。说是被人买去当独养儿子,养父母待他极好,十岁那年,养父母意外死了,嘱咐他回绍兴认祖归宗。
郭胜聪明天成,异于常人。
在浙南时,已经进了学,读过几本书,回到绍兴郭家后,读书极其刻苦,虽说晚了几年,可后来居上,二十岁那年,县试考了头名。
隔年,带足了银两去考府试。郭氏一族都对他寄以厚望,他却在赴考路上,失踪了。”
李文山呆了呆,仿佛想到了什么,瞪大双眼看着秦先生。
秦先生看着他点了点头,轻轻叹了口气,“两年后,郭胜自己回来了,怎么失踪的,这两年在哪儿,只字不提。
而且,再也不肯读书考试,说是决心已定,此生不入仕途。
他父亲和郭氏族长,将他捆在祠堂里对着祖宗思过,半夜里,他逃出来,找到舅舅朱参议……
这个郭胜,从十二岁回来,跟父母兄妹,以及郭家诸人,都极其疏离冷淡,只对朱参议这个舅舅,十分亲近。
就这样,郭胜就跟着朱参议,入了幕僚师爷这个行当,一入行就很不一般,只是,他隐在舅舅身后,声名不显。
就这样过了五六年,他已经将近三十岁,他爹娘,甚至朱参议,替他说了不知道多少门亲,他只是摇头,说不但绝了仕途之念,连成家这事,也是不想的了。
大约是被扰的烦了,隔年,他就离开朱参议,四处游荡。
正巧,他前些天经过杭城,这会儿正好在,朱参议拿他当儿子一样疼爱,虽说对他这任意妄为无可奈何,可还是盼着他能安稳下来,就荐了他。
这个人,若能长远的跟着五郎,极为难得。唉,只怕不能,不过,哪怕只是暂帮一时,能度过眼下这个难关,也是极好的事。五郎看呢?”
秦先生听到这是就全明白了,这是要拿两浙路粮比帐多这样反常的常平仓,给横山县那两个师爷下套了。
朱参议介绍完,闪参议看着秦先生问道:“秦兄觉得怎么样?”
“什么时候发动?”
“一个月后。”
“那来得及了。”秦先生浑身放松,往后靠到椅背上。“别的都容易,就是后续接手的人,让人头疼,说到这个,正好请三位帮个忙,若有合适的人,还请推荐一二,我们三老爷虽说这前程上……不瞒三位说,这人,算是替五郎备下的。”
朱参议眼睛一亮,“要是这样,我这里,还真有一个。”朱参议顿住话,有几分迟疑,
秦先生立刻笑道:“朱兄只管说。”
“小郭?”姚参议反应极快,见朱参议点头,转向秦先生笑道:“我替朱兄说,朱兄说的,是他外甥郭胜,这是个奇才。只是,经历坎坷,很有几分性子。”
秦先生恍然明白了,“我知道他,是个奇才!他现在在杭城?只要他肯曲就,那是求之不得。”
朱参议这个外甥,他早有耳闻,是个极其不简单的,只要他肯帮忙,横山县和李县令身边那些小事,不值一提。
“五郎脾气好,本性忠厚,心地宽大,是个极好的东主。”秦先生看着朱参议,对李文山极口称赞。
“我看着五郎也极好。”闪参议忙接过话。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狠夸了一通李文山。
秦先生没敢多耽误,又说了一会儿话出来,到帅司府递了李漕司的拜帖,罗帅司正忙,只让人出来,嘱咐了他几句诸事经心的话。
秦先生出了帅司府,犹豫了片刻,让人赶着车,往城外请见关副使,关铨没见他,只让人传了话:用心侍候,好不好,他都知道。
秦先生纳闷之余,心里升起股寒意。这位关副使,到底和五郎……或者说是和李县令一家,是什么渊源?
秦先生跑了一天,度着李文山快到了,往西门迎出去。没多大会儿,就看到李文山纵马在前,梧桐紧跟在后,越来越近。
秦先生下了车,李文山看到秦先生,急忙勒住马,缓行几步到秦先生面前,翻身下马,“先生是来接我的?怎么敢劳动先生?”
“万松书院管得紧,一会儿进了书院,想出来可不容易。有几句话得交待交待你。”秦先生瞄了眼紧跟在李文山后面下了马,态度神态很有几分不一样的梧桐,示意李文山上车。
“三件事。”从西门到万松书院不算远,秦先生直入正题:“从明天起,你就算正式跟在王爷身边了,一是人,二是钱,都得跟上。”
秦先生顿了顿,看着李文山,“昨天夜里我去了趟江宁府。你得记着,你姓李,你的家,是京城的永宁伯府,不是横山县衙。”
李文山直身肃容,这样的话,阿夏也郑重交待过他。
秦先生满意的看着李文山的神情,这一件事不用多说了,“用人首重可靠,这事我就托付给你大伯父了,你大伯父能做到一品大官,眼光见识都极好。”
秦先生这话里的意思,一重接着一重,李文山连连点头,他只听懂了头一重:大伯父挑的人,不会差。
秦先生却以为他都听懂了,笑意从嘴角漫出来。
“银子上,你大伯父指了杭州城几间铺子给你用。这会儿你用不了几两银子,也不宜多用。这两件事,你心里先有个数,不过,暂时不宜为外人道。”
李文山点头表示听懂了。
“第二件。”秦先生欠身附耳,将闪参议要用常平仓算计那一对郎舅师爷的事说了。
“……这件事,我本来打算晚些告诉你,之所以这会儿就说了,是因为朱参议荐了位师爷,姓郭名胜,是朱参议嫡亲的外甥,这个郭胜,有几分不一般,得先跟五郎说一声,才敢定下来用不用。”
“先生看中了就行……”李文山是打心眼里把秦先生当先生信任尊敬。
“五郎,我知道这是你信得过我,可你得记住,别的事都能假手于人,只用人一件,一定要亲自过眼操心。”秦先生正色教导了一句,才接着道:“你先听听这个郭胜。
郭胜是朱参议大姐的女儿,两岁多不到三岁,就被人拐走了,卖到浙南一带。
十二岁那年,他一路要饭,回到了绍兴府。说是被人买去当独养儿子,养父母待他极好,十岁那年,养父母意外死了,嘱咐他回绍兴认祖归宗。
郭胜聪明天成,异于常人。
在浙南时,已经进了学,读过几本书,回到绍兴郭家后,读书极其刻苦,虽说晚了几年,可后来居上,二十岁那年,县试考了头名。
隔年,带足了银两去考府试。郭氏一族都对他寄以厚望,他却在赴考路上,失踪了。”
李文山呆了呆,仿佛想到了什么,瞪大双眼看着秦先生。
秦先生看着他点了点头,轻轻叹了口气,“两年后,郭胜自己回来了,怎么失踪的,这两年在哪儿,只字不提。
而且,再也不肯读书考试,说是决心已定,此生不入仕途。
他父亲和郭氏族长,将他捆在祠堂里对着祖宗思过,半夜里,他逃出来,找到舅舅朱参议……
这个郭胜,从十二岁回来,跟父母兄妹,以及郭家诸人,都极其疏离冷淡,只对朱参议这个舅舅,十分亲近。
就这样,郭胜就跟着朱参议,入了幕僚师爷这个行当,一入行就很不一般,只是,他隐在舅舅身后,声名不显。
就这样过了五六年,他已经将近三十岁,他爹娘,甚至朱参议,替他说了不知道多少门亲,他只是摇头,说不但绝了仕途之念,连成家这事,也是不想的了。
大约是被扰的烦了,隔年,他就离开朱参议,四处游荡。
正巧,他前些天经过杭城,这会儿正好在,朱参议拿他当儿子一样疼爱,虽说对他这任意妄为无可奈何,可还是盼着他能安稳下来,就荐了他。
这个人,若能长远的跟着五郎,极为难得。唉,只怕不能,不过,哪怕只是暂帮一时,能度过眼下这个难关,也是极好的事。五郎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