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远和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忽悠了许如是,张晓夜前脚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声就已经响了起来,本来还想踹韩磊几脚鄙视他不够义气的行为,结果也只能作罢,转而比个中指了事。
韩磊摊摊手表示无辜,张晓夜已经懒得理他,老老实实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来。
云此方耸耸鼻子,闻到了他身上的烟味,又斜了他一眼之后没有表示什么。这一节是英语课,云此方听得很用心,背起单词来也很专心。
英语一直都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就算到了大学,这个时代想要拿到毕业证还需要英语过四级才行。
张晓夜前世上大学的时候,这个要求已经被取消了,所以就算国内的英语课程很坑,一直就只停留在书面的形式,他也一样应付不来。
不是他不用心,而是实在没有语言天赋,当初看过一本书叫《搭车去柏林》,讲得是两个小伙从BJ出发,用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这种方式,横穿欧亚行经十三个国家,一路到柏林的故事。
走遍了国内的大江南北,他也憧憬着能在国外留下足迹,所以也狠下心来学过英语,结果然并卵,理想最终败给了现实,他真不是那块料。
现在对于英语的态度他是无所谓了,而在这个出国热的年代里,云此方的想法跟很多人都一样,所以学习得很刻苦。
都是想出国,性质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张晓夜是想去徒步旅行,看看异国风光。而对云此方来讲,出国是去追逐梦想。
永昭元年之后,帝国前所未有的开放,同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外界的一切对国人来讲都是新鲜的,都是先进而美好的。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是普遍的心态,无数人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充满了向往,云此方也不能免俗。
不过她距离这个梦想还太远,张晓夜也没想过要劝导什么,现在还是考虑现在的事情,扫了老师一眼,他就低声道:“此方,听说要分班了,你知道吗?”
“嗯。”云此方轻轻应了一声,头也没抬。
快慢班、重点班、火箭班等等,也都算是帝国初高中的一个特色,本身就是应试教育,学校为了升学率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既然是重点班,肯定是重点培养的对象,而像张晓夜这种特长生,如果高考失利的话是不计入升学率统计的,如果侥幸考取了,那倒是会计算在内。
“如果分班了,我们就不能再做同桌了。”张晓夜故意苦着一张脸给云此方看,后者又斜了他一眼,以此表示根本就不稀罕。
“我舍不得你。”他这么一说云此方就翻了个白眼砸过来。
这都在意料之中,然而张晓夜依旧乐此不疲,本身就觉得这很有趣,即使并不是真的失望,还是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趴在桌子上。
好玩是好玩,不过她也知道适可而止,转而就道:“此方,把你的诗刊给我看看吧。”
云此方翻了一下抽屉悄悄塞过来,张晓夜也就不打扰她了。
《诗刊》上登载的诗包罗万象,什么主题都有,缠绵悱恻的情诗虽然不是主流,但为数也不少,更多的还是对于人生、生活的探索。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歌颂祖国的类型,体裁上则都是现代诗。
张晓夜很喜欢诗歌那种平仄韵律带来的朗朗上口唇齿留香的感觉,精彩的诗歌读起来都是一种享受。
而不管是读还是写,他都会一字一字的去品味,即使那首诗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也是如此。就算是抄,也会细细的将诗的韵味品上好几遍。
不过平心而论,就算是个资深文青,有些现代诗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或许“不喜欢”这个评价本身也才是最切实的。
每一个爱书的人都很珍惜书,这本《诗刊》在云此方手里,除了少数做记号的折痕之外就跟全新的一样,没有任何的注释标记。
遇到喜欢的诗句,云此方就会抄录在笔记本里,这年头很多学生都有这爱好,甚至笔记本里还会贴上卡通贴画。
“此方,把你的笔记本借我看看呗?”张晓夜得寸进尺。
班上的同学经常会经常传阅笔记本,在别人的笔记本上写自己的个人档案什么的,但有的也很私密不愿意让人看到,云此方就属于这种。
转头过来瞪了张晓夜一眼,云此方就转头看向了窗外,碧蓝如洗的天空不时飘过几朵白云,她手拄着下巴将后脑勺留给张晓夜。
虽然看不到表情,看可以肯定她必定看得很入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此方,我写了一首诗,你要不要听?”
云此方没有回应,不过张晓夜还是很装逼的,深情款款的念了出来。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云此方听后一怔,转头过来看着张晓夜的眼神很是复杂,带上了莫名的情绪,难得的主动开口了一次,吐气如兰的道:“你写的?”
果然对付女文青,就应该用文青的方式,张晓夜大言不惭的点点头,一点都不脸红的道:“是,给现在的你写的。”
“哼。”云此方哼了一声,道:“把诗刊还给我。”
张晓夜不明所以的将《诗刊》从桌子底下还回去,云此方接过就低头翻看起来,不过不是细细的品,看得速度和动作都很快。
“你不会是觉得是上面的诗,你看漏了吧?”张晓夜明白过来,忍不住直翻白眼。
云此方根本就不相信真是他写的,以为他是现学现卖,然而自己有对这首诗没有印象,于是还以为自己是看漏了,又复习一遍想要找出来。
结果当然是徒劳无功,她倒是猜对了,只不过这首诗不是出自《诗刊》而已,也幸好张晓夜之前没有投过这首诗,要不然就真的要被鄙夷了。
就算署上他的名字,云此方只怕也会很坚定的认为是个同名同姓的人,张晓夜哭笑不得。
想要虏获云此方,依旧任重道远呐。
忽悠了许如是,张晓夜前脚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声就已经响了起来,本来还想踹韩磊几脚鄙视他不够义气的行为,结果也只能作罢,转而比个中指了事。
韩磊摊摊手表示无辜,张晓夜已经懒得理他,老老实实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来。
云此方耸耸鼻子,闻到了他身上的烟味,又斜了他一眼之后没有表示什么。这一节是英语课,云此方听得很用心,背起单词来也很专心。
英语一直都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就算到了大学,这个时代想要拿到毕业证还需要英语过四级才行。
张晓夜前世上大学的时候,这个要求已经被取消了,所以就算国内的英语课程很坑,一直就只停留在书面的形式,他也一样应付不来。
不是他不用心,而是实在没有语言天赋,当初看过一本书叫《搭车去柏林》,讲得是两个小伙从BJ出发,用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这种方式,横穿欧亚行经十三个国家,一路到柏林的故事。
走遍了国内的大江南北,他也憧憬着能在国外留下足迹,所以也狠下心来学过英语,结果然并卵,理想最终败给了现实,他真不是那块料。
现在对于英语的态度他是无所谓了,而在这个出国热的年代里,云此方的想法跟很多人都一样,所以学习得很刻苦。
都是想出国,性质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张晓夜是想去徒步旅行,看看异国风光。而对云此方来讲,出国是去追逐梦想。
永昭元年之后,帝国前所未有的开放,同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外界的一切对国人来讲都是新鲜的,都是先进而美好的。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是普遍的心态,无数人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充满了向往,云此方也不能免俗。
不过她距离这个梦想还太远,张晓夜也没想过要劝导什么,现在还是考虑现在的事情,扫了老师一眼,他就低声道:“此方,听说要分班了,你知道吗?”
“嗯。”云此方轻轻应了一声,头也没抬。
快慢班、重点班、火箭班等等,也都算是帝国初高中的一个特色,本身就是应试教育,学校为了升学率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既然是重点班,肯定是重点培养的对象,而像张晓夜这种特长生,如果高考失利的话是不计入升学率统计的,如果侥幸考取了,那倒是会计算在内。
“如果分班了,我们就不能再做同桌了。”张晓夜故意苦着一张脸给云此方看,后者又斜了他一眼,以此表示根本就不稀罕。
“我舍不得你。”他这么一说云此方就翻了个白眼砸过来。
这都在意料之中,然而张晓夜依旧乐此不疲,本身就觉得这很有趣,即使并不是真的失望,还是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趴在桌子上。
好玩是好玩,不过她也知道适可而止,转而就道:“此方,把你的诗刊给我看看吧。”
云此方翻了一下抽屉悄悄塞过来,张晓夜也就不打扰她了。
《诗刊》上登载的诗包罗万象,什么主题都有,缠绵悱恻的情诗虽然不是主流,但为数也不少,更多的还是对于人生、生活的探索。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歌颂祖国的类型,体裁上则都是现代诗。
张晓夜很喜欢诗歌那种平仄韵律带来的朗朗上口唇齿留香的感觉,精彩的诗歌读起来都是一种享受。
而不管是读还是写,他都会一字一字的去品味,即使那首诗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也是如此。就算是抄,也会细细的将诗的韵味品上好几遍。
不过平心而论,就算是个资深文青,有些现代诗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或许“不喜欢”这个评价本身也才是最切实的。
每一个爱书的人都很珍惜书,这本《诗刊》在云此方手里,除了少数做记号的折痕之外就跟全新的一样,没有任何的注释标记。
遇到喜欢的诗句,云此方就会抄录在笔记本里,这年头很多学生都有这爱好,甚至笔记本里还会贴上卡通贴画。
“此方,把你的笔记本借我看看呗?”张晓夜得寸进尺。
班上的同学经常会经常传阅笔记本,在别人的笔记本上写自己的个人档案什么的,但有的也很私密不愿意让人看到,云此方就属于这种。
转头过来瞪了张晓夜一眼,云此方就转头看向了窗外,碧蓝如洗的天空不时飘过几朵白云,她手拄着下巴将后脑勺留给张晓夜。
虽然看不到表情,看可以肯定她必定看得很入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此方,我写了一首诗,你要不要听?”
云此方没有回应,不过张晓夜还是很装逼的,深情款款的念了出来。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云此方听后一怔,转头过来看着张晓夜的眼神很是复杂,带上了莫名的情绪,难得的主动开口了一次,吐气如兰的道:“你写的?”
果然对付女文青,就应该用文青的方式,张晓夜大言不惭的点点头,一点都不脸红的道:“是,给现在的你写的。”
“哼。”云此方哼了一声,道:“把诗刊还给我。”
张晓夜不明所以的将《诗刊》从桌子底下还回去,云此方接过就低头翻看起来,不过不是细细的品,看得速度和动作都很快。
“你不会是觉得是上面的诗,你看漏了吧?”张晓夜明白过来,忍不住直翻白眼。
云此方根本就不相信真是他写的,以为他是现学现卖,然而自己有对这首诗没有印象,于是还以为自己是看漏了,又复习一遍想要找出来。
结果当然是徒劳无功,她倒是猜对了,只不过这首诗不是出自《诗刊》而已,也幸好张晓夜之前没有投过这首诗,要不然就真的要被鄙夷了。
就算署上他的名字,云此方只怕也会很坚定的认为是个同名同姓的人,张晓夜哭笑不得。
想要虏获云此方,依旧任重道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