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帝女词 > 第2章 宫学

第2章 宫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宫学位于皇宫的最南面。

    在里面进学的是皇子皇女、皇亲国戚,当然也有作为伴读的官宦子弟。宫学,其实是比不上京师里的国子学的,但能成为皇子皇女的伴读,本身就是一种荣宠的体现,被选中的自然没有不乐意的。

    长安今日在芙蓉殿耽搁的有些久,同窗们基本都已到了。

    “长安,快来!”她的伴读周漪看到她来了,笑嘻嘻的招呼道。

    说起来挺奇怪,长安幼时的这些玩伴,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习惯直呼她的小字“长安”,甚少有叫尊称的,彼此也没有太多身份上的隔阂疏离。这使得很多年后,当这些孩子都纷纷长成国之栋梁之时,除了尊卑上的敬畏外,依然还与她保持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上的牵绊。

    周漪小姑娘与长安同岁,是宋国公周敞的嫡幼女,她的姐姐周渝正是子渭未来的太子妃。只等她后年及笄后,就与子渭成婚。

    长安从随身布兜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点心盒子,塞给周漪:“母后宫里今早刚做出来的,快吃吧!”

    周漪闻着香味,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的:“长安,你真好!”

    周漪跟长安一样都是圆滚滚的小丫头,最喜甜食。两个志同道合的小丫头常常会互赠自己觉着好吃的甜食。

    见长安不住的往后面打量,周漪嘻嘻笑道:“找璟和哥哥呢吧?”

    长安点了点头:“是啊,璟和哥哥呢,今日没来吗?”

    周漪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朝外面努了努嘴:“早来啦,约莫是嫌里面吵闹,去殿外看书去啦!”

    长安拿起布兜里的另一盒点心往殿外走去。

    严格说来,璟和算是长安的表兄。他的母亲乐平长公主,是瑞庆帝一母同胞的妹妹。安肃侯常年带兵在外,瑞庆帝因不舍最疼爱的妹妹跟着风餐露宿颠沛流离,就把母子两人留在了都城。璟和更是像皇子皇女一样,几乎从小就是在宫中被教养长大的。

    宫学主殿的外头有一小片梅林。如今真是腊梅开的最好的时候,一出大殿,腊梅的馨香便扑面而来。

    长安看到璟和的时候,他正倚靠着梅树,微微仰头,遥望着摇曳在宫墙之外的纸鸢,嘴角带着一丝清浅的笑,皎如玉树临风前。

    长安看呆了眼,那时候的她尚不会使用太多的词藻,只知道那一刻的璟和,特别特别的好看。

    “璟和哥哥,吃点心吗?”长安讨好地递过手中精致的点心盒,脸上有几分得意,周漪那么赞不绝口的点心,璟和哥哥也必定会喜欢的。

    璟和道了谢,客气地拒绝了,眼神却还是一刻不离地望着宫墙外的方向。

    长安不高兴地撅起了嘴:“璟和哥哥,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宫外的纸鸢。”

    “纸鸢有什么好看的?”长安疑惑地挠了挠头,“尚造司去岁上贡的纸鸢才好看呢!你若是喜欢,我明日带给你玩可好?”

    “不用。”璟和轻轻叹了口气,抿嘴笑了笑,“走吧,先生该到了,回去上课吧!”

    长安茫然又无措的眨了眨眼,那时的她看不懂璟和,仿佛在他尚且单薄的身体里,有着一个长安所不了解的世界。

    她的这位表兄,外貌肖似乐平长公主,少有的俊秀,性情却是像极了她那位素味谋面的姑父,沉稳多智。他仅年长长安四岁,却有着在长安看来不可思议的老成和敏慧。

    在她刚刚开始有记忆的时候,璟和还是不折不扣的孩子王,总喜欢笑嘻嘻地拉扯着她的发辫叫她“小长安”。他会用竹子为她编最精致的竹蜻蜓,用木头为她做最好用的小弹弓,长安对他最初的崇拜可能是来源于此。那时的长安是他的小尾巴,总是跟着他在一群孩子中间冲锋陷阵。

    等长安的年龄够入宫学的时候,璟和已经是宫学里年纪比较大的孩子了。那时的他已甚少再与长安这些小家伙玩在一起了,鸡飞狗跳的宫学里总有那么一块他们祸及不到的清静地,那里必然有璟和埋头苦读的身影。

    长安并不像其他跟她一般大的孩子那样,好奇他为何总是看书,嘲笑他是不会玩的书呆子。在长安的心里总是记得那段他带着一大群孩子冲锋陷阵的日子。她想,他必是玩腻味了所有的游戏才爱上看书的。

    渐渐知事的长安,并不是没听过那些诸如庶人之子之类的冷言冷语,也隐隐感觉到,璟和的改变可能与此有关。但对于长安来说,这些都丝毫影响不了她对璟和的喜爱。

    那时的长安对他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允文允武的璟和哥哥,机变善谋的璟和哥哥,风采卓然的璟和哥哥,是永远镌刻在长安整个童年与少女时代不灭的神迹。

    长安他们回到殿里没多久,太傅就到了。太傅本是专给太子讲学的。太子结束课业后,他又回到了宫学讲课。太傅名青云,字进得,出身琅琊王氏,家学渊源,又自幼敏而好学,十四岁就以科科第一的成绩完成了国子学的课业,继而出仕。

    这些官谍上的文字长安自是浑不在意的,对她而言,王青云就是一个顶有意思的老头。

    少时的长安思维颇有些不同于常人的怪异,偏偏又是被宠得无所顾忌的性子,所以常常会因为问一些角度奇特思维怪诞的问题,而把夫子气得鼻孔生烟。

    而王青云绝对是个异类,被问及此类奇奇怪怪的问题时,他从不会像他的前几任那样被她气得跳脚,反而双眼冒着兴奋的光,与她讨论的兴致勃勃。

    王青云是极少数的在长安幼年的时候就看出了她身上政治天赋的人。那时的长安算得上不学无术,弹起琴来像弹棉花,背起书来张冠李戴,写起文章错字连篇。前几任夫子都因长安的顽劣调皮却又无法施以薄罚的高贵身份,而视她为洪水猛兽。但王青云却从不像以前的夫子那般视她如朽木,他每次看到长安都双眼发光,恍若她便是世间最完美的璞玉。

    瑞庆帝每每向他问起长安的课业情况时,他总是难掩兴奋地大赞:“此子是个成大事的!”

    惊得已经习惯了夫子频频告状的瑞庆帝,一时难以适应,一度怀疑他王青云其实就一迎需拍马趋炎附势的沽名钓誉之徒。

    王太傅的课总是颇为随性,并不拘泥于某本书。五经、诗道、琴道、茶道、香道信手而来。有时,仅仅是让学生讲讲各自的所见所闻,或是他自己的人生体悟。

    今日课上,一学生讲起近日听来的一桩奇事。听说国子学有一学子,不擅诗文,不通玄学。素日只爱研习国策,与人言谈句句不离国事民生,如今已是被各类宴饮、诗会孤立在外。

    说到此处,下面已窃笑声四起。都言此人有辱斯文、粗鄙不堪。

    时人尚清谈,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专谈老庄玄理,论政则流俗。

    只有璟和一言不发。他面带忧色地看着那些一边窃笑一边高谈阔论着的皇亲国戚、士族子弟,只觉得满心的悲哀和无力。

    长安疑惑地听着大家的讨论,她年岁尚小,所学还仅是一些启蒙性质的经史,也还未曾受邀参与过任何的宴饮、集会,因此还未受到时下风尚的影响。今日听着大伙的议论,却颇有几分不解之处。

    “先生,大家都说议政是不受欢迎的俗事,那大家为何还要争着抢着当官,当官的不就是帮着父皇处理政务的人吗?如果他们自己都厌弃政务,如何能当得好官?”长安用自己有限的辞藻尽量表达着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此话一出,闹哄哄的学堂里突然安静了下来。这个稚气孩童的童言童语,仿佛无意间敲开了一扇他们都不曾留意过的门,里面有他们不敢深想的东西。

    璟和有些吃惊地看着长安,眉间的郁色微微散了些。

    一直垂目不语的王太傅却突然看着长安笑了,眼里有显而易见的欣慰。他叹了口气,缓缓道:“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清谈误国啊!”

    凤子龙孙们一片哗然,这种有别于他们周边几乎所有主流意识的观念,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冲击,却又让他们一时无法辨别对错。

    长安喜欢王青云,他身上有一种超脱于时代之外的清醒,从不人云亦云的附庸风雅。他出身世家大族,却是门阀政治最坚定的反对者,他的忠心没有给家族甚至也没有给国主,他只忠于自己心中的理想以及他所认为的正义。

    他政治上的这种天真和理想化,与他卓著的才能一样凸显而绝对。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在这个时代里逃不开的最终结局。

    当天晚上,长安跟瑞庆帝聊起了今日课上的情况。瑞庆帝久久不能言语,过了好一会,才叹息道:“王进得,可惜了……”

    当时的长安并不能理解父皇的未尽之言。直到很多很多年后,长安回忆起当日的场景,才恍然到,当时的父皇眼中分明饱含的悲意,那是他已经看出的大厦将倾!

    那一年,长安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