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八零年代致富记 > 第29章 外商(二〕

第29章 外商(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三清晨7点半,外商团乘坐的火车即将抵达宁城,王市长领着林锦平等十来号工作人员在火车站的月台旁等候迎接。他和林锦平都穿着黑色西服,焦急的望着铁轨的远方。

    王丽芸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女士套装,安静的在他们身后站着。她把卷发盘了起来,露出一张圆圆的略显稚嫩的脸,这形象倒是显得比平常清爽了许多。王丽芸此刻的心情不免有几分小雀跃,倒不是因为陪父亲出来接待重要人物——这早就不是她第一次了,而是又有机会能够跟林锦平一起,虽然只是这么看着他的背影,她就感到很满足了。

    前排,王市长压低了声音问林锦平:“以前接待过老外吗?”

    林锦平把拳头放在嘴前,干咳了一声:“咳——在江州读大学的时候听过一个访问教授的英文课,听得一知半解的,后来就再也没机会了。”

    王市长哈哈一笑:“那我还比你强点,以前去首都学习的时候接待过老外,不过他们说啥我一句都听不懂,鸡同鸭讲的。”

    林锦平浅笑:“市长您不用担心,有好多翻译在呢。”

    随着一声声汽笛的轰鸣,火车准点进站,火车停稳后,一行人陆续步下火车。

    先下来的是省领导和几个随行人员。接着,下来几个欧美人长相的男性外商,个子很高,卷曲的头发,蓝色或绿色的眼睛,穿着质地优良的黑、灰色西服或大衣。又下来了七个华人外商,来自香港、印尼等地,看长相和中国人区别不大,但衣着上还是看得出略有不同,西服款式更为精致、洋气。最后下来一个白人女士。

    省里的随行人员立刻向王市长一一介绍,王市长和他们一一握手,他格外注意其中的两个人。

    其一是那位唯一的女士——洁宝集团的亚洲区副总裁兰登夫人,她四十多岁年纪,穿着米色套装、戴着一顶精致的贝雷帽,在一片黑色和灰色的男士中显得格外抢眼。

    另一位就是何氏集团的代表——何氏集团的四公子何士超,这个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他个子中等,长着一对很有特色的丹凤眼和高挺的鹰勾鼻,一对薄唇,这长相颇为亮眼,却透着一股子桀骜不驯。一身典型的香港二世祖打扮——梳着油头,穿着一身贴身的格子西服,操着不熟练的普通话——更是让他在平均年龄四十岁以上的外商团中显得十分出挑。

    王市长心想,洁宝是全球知名的老牌日化企业,如果能对宁城日化厂投资,那将为宁城、甚至全省中外合作的一个好典范,而这个何氏集团的知名度虽然还赶不上洁宝,但毕竟是做纺织和服装起家的知名华商,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两天的访问,这两个人可是至关重要啊!

    *

    会议室里,冯笑笑正端坐着等待着外商团的到来,她今天穿着一身月牙白的女士套装,脚下踩着一双七八厘米的米色高跟鞋,头发高高的盘在脑后,十足的职场女精英的样子模样。

    她的座位在u型会议桌的角落,是个很好的隐藏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安排让冯笑笑不免放心了一些,对于参加这样正经八百的会议,她心里一直打鼓,生怕自己因为过于显眼而漏了怯。

    会议室里还围坐着一群正襟危坐的老头子,除了崔厂长,她几乎都没见过——崔厂长正一脸阴鸷的看着她——可能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在这么重要的政府会议里见到裴家二丫头的身影。

    冯笑笑有些心虚的躲避过崔厂长的眼神,低头看着放在会议桌上的资料,最上面就是一张宁城代表企业的名单——果然如林锦平所说,宁城最大的企业都派了代表来,其中就包括宁城纺织厂、日化厂等她曾经耳熟能详的企业。只可惜,在冯笑笑的印象里,这些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国有企业,在二十一世纪都基本已经消失了。

    时针指向9点,外商团和接待人员们准时到了,熙熙攘攘的二十来号人鱼贯进入。冯笑笑见到,林锦平站在队伍的最前边,而崔志奇和王丽芸居然也在队伍里。

    崔志奇在政府工作的事,她似乎早就听外婆提起过(外婆画外音:志奇这年轻人不错,怎么好久没见到你们在一块儿啦,他不是挺喜欢你的吗?听说他去政府工作了!),王丽芸却像个新来的小干事模样,怯生生跟在后面——冯笑笑心想,原来她也是经济局的人,那应该是林锦平的下属啊?可为什么上次见到时,林锦平要对她毕恭毕敬的?

    会议没过多久就开始了,先是王市长讲话。他的稿子明显是很典型的官腔风格,表达欢迎和溢美之词的空话套话比较多,王市长说起话来十分平缓,几乎没有抑扬顿挫。让冯笑笑想起了当年的催眠达人高数老师。她忍得十分辛苦才能不睡着,又见访问团的老外们也打起了瞌睡,心里偷偷窃笑。

    王市长啰啰嗦嗦的讲了四十多分钟,终于轮到了林锦平讲话。

    冯笑笑拖着下巴,眼泛花痴的看着林锦平——他穿着在她店里买的黑色西装,头发显然不久前才修理过,十分干净利落,他挺直了腰杆坐着,偶尔低头看一眼讲稿,抬眼时,满眼的自信与锐利,这场景让冯笑笑一时间有些恍惚,明明是个八十年代老干部,可怎么竟然有了几分霸道总裁的既视感。

    冯笑笑很少听林锦平一下子说这么多话,如今侧耳细听,他的声线是典型的男士低音炮,带着吸引人的磁性——这就是传说中的让人耳朵怀孕的声音吧。

    他的稿子写得很平实,大多是举事实和列数字,内容较王市长比起来更加枯燥,可她竟然分不了半点神,一字一句声声入耳,简直余音绕梁。

    冯笑笑环绕四周,见刚才和她一起打瞌睡的老外们也都醒了,精神奕奕的看着林锦平,尤其是那个四十多岁的兰登夫人,正用一副“微笑加点头”的赞赏表情看着林锦平,还不时低头做做笔记,听得那叫一个认真!

    冯笑笑在心里“切”了一下,不屑的想,演讲者的演讲效果果真和内容无关,只和魅力有关,就算真让林锦平来讲高等数学,你们这些色女人估计都听得认认真真的!(她自己不也是么?)

    *

    会议结束之后,冯笑笑就开始了随外商团的参观行程,首站就是她最熟悉的纺织厂。

    纺织厂主要的产品是棉纺、涤纶、锦纶等布料,在六七十计划经济年代,这些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料,不知道有多抢手好卖了。下游企业曾经为了搞到棉纺配额,到处托门路、找关系,可到了八十年代下旬以后,随着产品地位的变化,纺织厂的效益下行,利润不断亏空……

    最终,纺织厂在九十年代初被转卖给了私人,裁减了大量的工人。这在当时对冯笑笑一家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就是那年,外公和大舅双双下岗,家里的经济一下子陷入困境。外公年纪不小了,就干脆过起了退休的生活,可大舅拿了一笔下岗安置费之后,接连做了几个小生意都没有成功,一辈子过得紧紧巴巴的。

    此刻,厂房里机器声轰鸣,工人们穿着白色的工服在机器旁辛勤的劳作。崔厂长一脸笑容的陪着两位领导和年轻的何士超走在最前面。冯笑笑则远远的跟在队尾。

    崔厂长一脸谄媚的望着何士超,问:“何总,不知您对我们厂房有什么指教?”

    何士超回想这十几天在内地参观的日子,也算是见惯了这些当地官员和商人的嘴脸——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外商极尽谄媚之能事。他刚踏足内地时,还心想自己毕竟是晚辈,对他们倒也客客气气,可时间久了,心里忍不住便开始看低这些人。

    何士超语气颇为傲慢的问:“这些机器是德国产的?”

    崔厂长很得意的说:“是,何总好眼光,这都是前年才从德国引进的机器,花了2000多万美元呢!”

    何士超冷哼了一声:“2000多万?”

    他心想,这机器虽然是德国的,可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快要被淘汰的型号,明显是德国人用旧了的二手货。这崔厂长年纪不小了,居然连这点眼光都没有。他们何氏去年从美国进口新机器都比这便宜了三四成。

    这不冤大头么!真是人傻钱多啊!

    他也不愿戳破,只是应付的答道:“好好……”

    王市长蒙在鼓里,不明就里的在一旁附和道:“这纺织厂可是我们宁城的纳税大户,厂区现在就占地30亩,如果何氏有兴趣投资,我们宁城政府不仅能提供三年的税收减免,能能把城郊工业区的一块地划拨过来……”

    何士超根本对宁城和纺织厂毫无兴趣,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向家族建议在毗邻香港的江州建立合营企业,如今还一路跟着外商团继续参观,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他漫不经心听着王市长和崔厂长在耳边无休止的夸夸而谈,心中忍不住涌起一阵鄙夷。

    何士超是留英的留学生,平时一向崇洋媚外惯了。他刚从英国的商科硕士毕业不久,回何氏集团工作不过一年有余。父亲这次让他来内地参加这个外商团,一来,因为他不过挂了个经理的闲职,在兄弟中最有时间,二来,让他多增长见闻,为集团以后进军内地做好准备,

    他以前听家族的人说内地穷了好些年,这几年发展迅速,还以为已经多繁华了,可如今亲眼见到,觉得不过就是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不仅基础设施跟不上,官员又迂腐,纺织厂的厂长看起来更像是酒囊饭袋。看来内地所谓的发展,不过也只是吹出来的而已。他真想不通父亲和兄长们天天嘴里嚷嚷着“进军内地”究竟是为了什么!在他眼里,这里远远比不上南部沿海的大城市,更不用说是繁华的香港、伦敦了。

    林锦平一直在他们身后跟着,暗中观察着何士超的态度,只见他眼神飘忽不定,对崔市长的态度颇为冷淡,隐隐觉得并不乐观。他早就觉得这个香港二世祖显然过于年轻,心高气傲,看来想要在他身上寻求突破,似乎并不容易。

    *

    紧接着,一行人参观了宁城日化厂。日化厂的厂房设施比纺织厂更为简陋了,虽然厂房内十分干净整齐,工人们工作起来也有条不紊,但很多制造流程还是依赖简单的人工操作。许多外商见状,都是一副兴趣索然的样子。

    冯笑笑却睁大了眼睛四处张望。

    厂房里这些复古的包装和熟悉的味道,勾起了冯笑笑儿时的美好回忆——当她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宁城日化厂生产的香皂、蛤蜊油、花露水都是抢手货。她还记得,母亲常常用这家的香皂给她洗澡,不仅可以洗出很多泡泡,洗完了还会在皮肤上留下一层淡淡的桂花香。还有蛤蜊油,洗完澡之后涂在身上,润润滑滑的十分舒服。不知道比后来昂贵的“名牌”的日化品好用多少。

    可到了九十年代后,随着大量新兴日化品牌的出现,以及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人们越来越图新鲜、看表面功夫,而像宁城日化这种不会搞包装、做广告的低调企业就被时代的浪潮无情的淘汰了。

    现在想想,这样无情的工业化进程,有时候真的挺残忍的。

    因此,如今又见到这些复古包装的化妆品,她觉得十分新奇,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好奇的四处张望,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闻闻那儿的。

    王丽芸见冯笑笑这幅样子,忍不住捂嘴窃笑,笑她少见多怪,连见到这些日常的化妆品都这么好奇。对她这样一个大小姐来说,她早就用上了欧美的大牌产品,宁城日化的品牌对她而言,早就土的掉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