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华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东沓杀了这么多人,杨岳也不想在开杀戒了,打着旗号,大摇大摆的往襄平走去,一路倒也无事,那些想打他们主意的人,看到高顺那八百多人全副武装的精锐,也都息了那份心思。
东沓县作为辽东和和各地的交通枢纽,杨岳自然是十分重视的,除了把张明留下来当东沓县的县令之外,杨岳还请管承派陈辰过来协助张明稳固东沓的治安。
如今管承和杨岳是利益共同体,也乐于让陈辰去和张明打好关系。在得到杨岳的书信之后,管承大手一挥,把三百多老海盗拨给陈辰,让他带着这支武装力量去协助张明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维持东沓的稳定。
有了这三百多见过血的海盗相助,张明做起事来,就少了很多顾忌,贯彻杨岳的新政策时,阻碍也小了很多,面对这些杀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很少有人兴起反抗的念头。
张明在东沓施行杨岳的新政很顺利,但杨岳到襄平之后却愁眉不展的,原因是这辽东好是好,但却缺了最重要的一个资源,那就是人口,诺大的一个辽东郡就只有八万多人。
刚开始,杨岳已经觉得有五十七万的河东郡已经是地广人稀了,现在的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地广人稀。
作为辽东郡织的襄平,竟然只有区区三千多人口,和后世的一个中学的学生人数差不多。
城墙矮小,房屋破旧,百姓衣不覆体,面有菜色,还经常遭受游牧民族的劫掠,这就是杨岳到达襄平之后所了解的情况。
让杨岳惊讶的是,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十分的恶劣,但在管承等人截断北海商道之前,还是有很多的人从青州渡海到这片土地上来求生存。
“苛政猛于虎,区区严寒和偶遭异族的劫掠又算得了什么!”
沮授长叹道:“要不是被逼得没有生路,有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到这苦寒之地求生存啊!”
“如今我杨岳到了这辽东,就不会再让百姓穿不暖衣,吃不饱饭,更不会让那些草原鞑子在踏入这辽东郡半步!”
杨岳站了起来大声的宣誓,眼中满是坚定的神色。
“文候好气魄!辽东能有文候这样为百姓着想的太守,乃是辽东百姓之福也!”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声音中气十足且有磁性,来人想必是个雄辩之才。这声音的主人给了杨岳这样的印象。
杨岳和沮授一起迎了出去,这一到襄平杨岳就发布了求贤令,但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才前来,虽然如此,杨岳仍然打开大门,欢迎前来自荐的人才,只要认为自己有才之人,不必通报,直接到衙门里来找杨岳就行了,每一次不管谁来,杨岳都拉着沮授和他一起去迎接来人。
杨岳认为敢到衙门里来自荐的人,最起码都是一个自信且有勇气的人才,只要具备了自信和勇气这样的勇气,就是目前能力有限,经过学习锻炼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杨岳很乐意给这样的人一个机会。
“华歆华子鱼,见过文候!”
来人见杨岳亲自来迎自己,有点受宠若惊。
华歆?杨岳一惊,这回可钓到大鱼了!
关于这华歆,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把这个才德并重的高人给摸黑了。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割袍断义”的出处,也称“管宁割席”。
话说,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下来,他却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对管宁的德行杨岳是非常敬佩的,但杨岳也并不认为华歆有什么不对。锄地锄出一块金子,也算是无主之物,捡起来用就是了,干嘛要视而不见。
譬如,你在地上看到一百块钱,把它捡起来就是了,而不是视而不见或者把他踢到一边去。你把那钱捡起来之后,找到失主就还给失主,找不到就拿去做善事也是好的啊!
至于华歆向往做大官,那也没有什么不好!这说明他的心里是有渴望有最求的。说明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这样的人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当年,陈胜吴广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也没见有人笑话他们。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的时候,也说过取而代之的话。
华歆看到大官路过,忍不住像往之情,跑到大街上去观看,那也是人之常情。而发生在华歆身上的另一些故事,却可以看得出,华歆其实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政治家,只是因为不忠于汉室而被别人狂贬而已。
在东沓杀了这么多人,杨岳也不想在开杀戒了,打着旗号,大摇大摆的往襄平走去,一路倒也无事,那些想打他们主意的人,看到高顺那八百多人全副武装的精锐,也都息了那份心思。
东沓县作为辽东和和各地的交通枢纽,杨岳自然是十分重视的,除了把张明留下来当东沓县的县令之外,杨岳还请管承派陈辰过来协助张明稳固东沓的治安。
如今管承和杨岳是利益共同体,也乐于让陈辰去和张明打好关系。在得到杨岳的书信之后,管承大手一挥,把三百多老海盗拨给陈辰,让他带着这支武装力量去协助张明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维持东沓的稳定。
有了这三百多见过血的海盗相助,张明做起事来,就少了很多顾忌,贯彻杨岳的新政策时,阻碍也小了很多,面对这些杀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很少有人兴起反抗的念头。
张明在东沓施行杨岳的新政很顺利,但杨岳到襄平之后却愁眉不展的,原因是这辽东好是好,但却缺了最重要的一个资源,那就是人口,诺大的一个辽东郡就只有八万多人。
刚开始,杨岳已经觉得有五十七万的河东郡已经是地广人稀了,现在的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地广人稀。
作为辽东郡织的襄平,竟然只有区区三千多人口,和后世的一个中学的学生人数差不多。
城墙矮小,房屋破旧,百姓衣不覆体,面有菜色,还经常遭受游牧民族的劫掠,这就是杨岳到达襄平之后所了解的情况。
让杨岳惊讶的是,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十分的恶劣,但在管承等人截断北海商道之前,还是有很多的人从青州渡海到这片土地上来求生存。
“苛政猛于虎,区区严寒和偶遭异族的劫掠又算得了什么!”
沮授长叹道:“要不是被逼得没有生路,有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到这苦寒之地求生存啊!”
“如今我杨岳到了这辽东,就不会再让百姓穿不暖衣,吃不饱饭,更不会让那些草原鞑子在踏入这辽东郡半步!”
杨岳站了起来大声的宣誓,眼中满是坚定的神色。
“文候好气魄!辽东能有文候这样为百姓着想的太守,乃是辽东百姓之福也!”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声音中气十足且有磁性,来人想必是个雄辩之才。这声音的主人给了杨岳这样的印象。
杨岳和沮授一起迎了出去,这一到襄平杨岳就发布了求贤令,但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才前来,虽然如此,杨岳仍然打开大门,欢迎前来自荐的人才,只要认为自己有才之人,不必通报,直接到衙门里来找杨岳就行了,每一次不管谁来,杨岳都拉着沮授和他一起去迎接来人。
杨岳认为敢到衙门里来自荐的人,最起码都是一个自信且有勇气的人才,只要具备了自信和勇气这样的勇气,就是目前能力有限,经过学习锻炼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杨岳很乐意给这样的人一个机会。
“华歆华子鱼,见过文候!”
来人见杨岳亲自来迎自己,有点受宠若惊。
华歆?杨岳一惊,这回可钓到大鱼了!
关于这华歆,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把这个才德并重的高人给摸黑了。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割袍断义”的出处,也称“管宁割席”。
话说,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下来,他却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对管宁的德行杨岳是非常敬佩的,但杨岳也并不认为华歆有什么不对。锄地锄出一块金子,也算是无主之物,捡起来用就是了,干嘛要视而不见。
譬如,你在地上看到一百块钱,把它捡起来就是了,而不是视而不见或者把他踢到一边去。你把那钱捡起来之后,找到失主就还给失主,找不到就拿去做善事也是好的啊!
至于华歆向往做大官,那也没有什么不好!这说明他的心里是有渴望有最求的。说明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这样的人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当年,陈胜吴广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也没见有人笑话他们。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的时候,也说过取而代之的话。
华歆看到大官路过,忍不住像往之情,跑到大街上去观看,那也是人之常情。而发生在华歆身上的另一些故事,却可以看得出,华歆其实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政治家,只是因为不忠于汉室而被别人狂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