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奇怪的口令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立正!”随着赵国华的口令,“哗”的一声,几千人整齐的收回出了右脚。
杨廷麟和杨守光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向右看齐!……向前看!……”赵国华依次喊着口令,几千人随着的口令,整齐的转动着身体和头部。
这一下更是看得杨廷麟和杨守光目瞪口呆
“这些人他娘的真是民团吗,这行动太整齐了,就是九边的精兵也不一定做的到如此快速整齐啊,还有那奇怪的口令是从哪里学来的?”杨守光暗自嘀咕:
看着这依令而动的队伍,卢象升也是目闪异彩,暗自赞叹不已:“如此精兵,足可抵一万普通官兵,张凤翼调他们过来,也许是他亲自见过这支队伍的缘故吧。”
正想着,见杨廷麟的目光转了过来,探询的看着自己,卢象升捋着胡须,点了点头。
见卢象升对这支队伍也很满意,杨廷麟笑了。
看着五千名精壮的队员,卢象升微笑着道:“赵大队长,让大家休息吧……”
“按中队建制,坐下!”赵国华下令道。
队员们“哗”的一声,又整齐坐下。
待队员们坐下后,赵国华才笑着道:“天气燥热,请卢大帅和这位先生进帐篷里休息一下吧。”
那帐篷是赵国华的行军指挥部,一路上他的吃住都在里面。
看了一眼那小小的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帐篷,卢象升笑着说道:“算了,还是你跟我们回城里去吧,有些事我想了解一下。”
知道他是嫌弃帐篷太简陋,赵国华心里也不生气。
毕竟人家是军委副主席一类的人物,吃的东西和住房子的都是有点讲究的,他看不上那小帐篷也没什么奇怪的。
牵了几匹马过来,赵国华就和程冲、张顺及杨守光上了马,跟着卢象升和杨廷麟及一百多总督亲兵,“哒哒哒哒”的走向了南阳城。
进了南阳城,来到了总督行辕,停住了脚。大家下了马,卢象升叫赵国华跟着进去,程冲、张顺及杨守光则留在了外面。
“看座!”卢象升坐在帅案后,吩咐亲兵为赵国华搬椅子。
亲兵搬来了椅子,赵国华笑着躬身拱手道:“在下谢大帅赐坐!”说完这才坐下。杨廷麟站在卢象升身边,微笑的看着赵国华。
见他举止大方自然,不卑不亢,卢象升心里暗自点头。
在明末诸将中,以治军论,卢象升位居第一。除了从严要求部属外,最主要的是时时能以忠义激励士气。
每次作战,他都是一马当先,冲锋最前悍勇力战,外号卢阎王。
有一次,他不要命地挥刀与敌人格斗,敌人的刀砍到了他的马鞍,他连看都不看,若无其事地继续战斗;战马死了就开展步战,将敌人逼到了山崖,他额头中了一箭,依然不管不顾,越战越勇,骇得敌人四散奔走。
而在平时,他又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在HN七顶山追剿高迎祥时,卢象升军中一度断粮,他和军士一起,三天三夜都是水米不沾。
一支军队,在断粮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三昼夜不喧哗、不解散,这支军队的凝聚力是何等强大?!
能够打造出这样军队的这样一个人,自然喜欢赵国华这样的人。
“赵大队长,本官想问你一下,你那稍息、立正的口令是从哪里学来的?我看不似大明军队的。”卢象升捻着胡须微笑着问道。
听了这话,看了卢象升和杨廷麟一眼,赵国华说道:“这口令确实不是大明军队的,它来自于海外一个国家的军队。”
“海外国家的军队?是哪一个国家?南洋的还是西洋的?”卢象升好奇的问道。
赵国华笑着说道:“既不是西洋,也不是南洋,而是东洋。”
“东洋?难道是倭国?”杨廷麟问道。
不屑的一笑,赵国华说道:“倭国?那狗屁的倭寇国有什么资格做我中华的师傅。”
听他如此说,卢象升和杨廷麟知道赵国华仇视倭国,那就肯定不会是倭国了,只是东洋除了倭国,就没听过还有其他国家了。
卢象升捻着胡须看着赵国华,心里有些怀疑他说的话,他心想:“老夫也曾听人说过海外的奇闻怪事,海外的国家也大致的知道一些,除了倭国以外,还从没听过东洋还有国家。”想到这,他看向赵国华的目光里就有了几丝怀疑。
察言观色,赵国华知道卢象升心里对自己说的话有怀疑。
于是笑着说道:“大人,我说的这个国家离大明有五万里,坐大船的话,要三年才可以到达……”他又把原来对鸣凤村的村民以及和吉安兵备道陈晟、吉安知府孟良臣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
谎言重复多次就变成了真话,再次说这番话时,赵国华是一点不自然的表情都没有。
“太平洋?华夏国?”卢象升念叨着,杨廷麟也听的目瞪口呆。
看赵国华自然而然的表情,杨廷麟又有点半信半疑,思索了一阵,他笑着道:“赵队长,你说的事实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你可有什么来自华夏国的东西让在下见识一番。”他说的很客气,但是目光里却有一丝怀疑之色。
“还好老子有先见之明把照片带来了。”赵国华心里暗自道。
两次拿出照片让人看的效果,赵国华明白了照片对自己在明朝的发展,是一种极好的道具,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出征,为了能让自己这个小人物,尽快结识一些值得结识的文武大员,赵国华出来时就特意把照片,这种对大明来说是神奇之物的东西带在了身上,这东西可以有效的提升自己身上的光环,帮助自己结识想要结识的人。
后世的许多挂着大师名头的江湖骗子如王林,张捂本等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不仅没人怀疑,而且还引来了许多高官和明星的顶礼膜拜,在社会上混的人模狗样的,吃香的喝辣的,风光无限。
看了两人一眼,赵国华微笑着拿出了自封塑料袋,拉开封口,把自己在瑞丽街头和公园里拍的照片递给了卢象升。
卢象升接了过来,他是文武兼备之人,在琴棋书画上的造诣也深。
一看这照片,立时惊的从帅案上站了起来,大张着嘴,一副见了怪异之事的表情。见状,杨廷麟也好奇的凑了过去,一看照片,也吃惊的张大了嘴。
照片上那清晰的人物表情,那干净平直宽阔漂亮的道路,路两边怒放的鲜花,高大的二十多层高的瑞丽大厦在阳关的照耀下,闪耀着迷人的乳白色光泽。
“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国家?……这华夏国的城市太漂亮了,宛如仙境,宛如仙境啊!……”杨廷麟兴奋的喃喃道。
对比大明的城市,这一切看的两人是意动神摇,目射异彩。
杨廷麟一边贪婪的看着照片,一边好奇的追问:“那么高的房子是如何建造的?这些小画是怎样画上去的?
这些话也是卢象升想说的,只是碍于身份,不好说出来,他饶有兴趣的捻着颏下那丛山羊胡,看着赵国华,等他解说。
“这些不是画出来的…”赵国华说着,便为两人大概的介绍了照片的制作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又为两人介绍了华夏国的风土人情,听的两人啧啧称赞不已。
此时两人对赵国华说的话,早已没有了丝毫的怀疑。
想到他为了报效大明,甘愿放弃华夏国舒适富足的生活回来为大明效劳,两人心里更是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欣赏的看着赵国华,卢象升微笑着道:“国华,不知你可有字?”
抱拳行了个礼,赵国华说道:“劳大帅动问,卑职字明远。”
“明远……”卢象升念了一遍,正要说话,这时一个中军官快步走了进来,单腿跪下大声说道:“禀报大帅,京师急报……”
卢象升急忙问道:“急报何在?拿来我看。”
“大帅请看。”中军官急忙双手递上了来自京师的急报。
看完后,卢象升气的脸色铁青,咬牙说道:“鞑子屡次进犯,欺我太甚……”
“大帅,是不是让我们带兵进京勤王?”杨廷麟问道。
看了他一眼,卢象升点了点头,心情沉重的望向了北方,不知道这一次,又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了。
见状,赵国华说道:“大帅,我能看看这京师来的急报吗?”
“我大明简直成了鞑子的后花园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卢象升说着,就把京师来的急报递给了赵国华。
赵国华接过来看了起来:崇祯九年六月二十七日,鞑子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率领十万大军分三路奔向冀北,攻破独石口,八天后,又越过保定到达安州从雕鹗堡进入长安岭,逼近延庆。三路大军会于YQ县败明军七次。现在鞑子大军正在往京师方向进军,兵部调各镇军队前去勤王。
看过了京师急报,赵国华问道:“大帅打算怎么办?”
“立正!”随着赵国华的口令,“哗”的一声,几千人整齐的收回出了右脚。
杨廷麟和杨守光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向右看齐!……向前看!……”赵国华依次喊着口令,几千人随着的口令,整齐的转动着身体和头部。
这一下更是看得杨廷麟和杨守光目瞪口呆
“这些人他娘的真是民团吗,这行动太整齐了,就是九边的精兵也不一定做的到如此快速整齐啊,还有那奇怪的口令是从哪里学来的?”杨守光暗自嘀咕:
看着这依令而动的队伍,卢象升也是目闪异彩,暗自赞叹不已:“如此精兵,足可抵一万普通官兵,张凤翼调他们过来,也许是他亲自见过这支队伍的缘故吧。”
正想着,见杨廷麟的目光转了过来,探询的看着自己,卢象升捋着胡须,点了点头。
见卢象升对这支队伍也很满意,杨廷麟笑了。
看着五千名精壮的队员,卢象升微笑着道:“赵大队长,让大家休息吧……”
“按中队建制,坐下!”赵国华下令道。
队员们“哗”的一声,又整齐坐下。
待队员们坐下后,赵国华才笑着道:“天气燥热,请卢大帅和这位先生进帐篷里休息一下吧。”
那帐篷是赵国华的行军指挥部,一路上他的吃住都在里面。
看了一眼那小小的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帐篷,卢象升笑着说道:“算了,还是你跟我们回城里去吧,有些事我想了解一下。”
知道他是嫌弃帐篷太简陋,赵国华心里也不生气。
毕竟人家是军委副主席一类的人物,吃的东西和住房子的都是有点讲究的,他看不上那小帐篷也没什么奇怪的。
牵了几匹马过来,赵国华就和程冲、张顺及杨守光上了马,跟着卢象升和杨廷麟及一百多总督亲兵,“哒哒哒哒”的走向了南阳城。
进了南阳城,来到了总督行辕,停住了脚。大家下了马,卢象升叫赵国华跟着进去,程冲、张顺及杨守光则留在了外面。
“看座!”卢象升坐在帅案后,吩咐亲兵为赵国华搬椅子。
亲兵搬来了椅子,赵国华笑着躬身拱手道:“在下谢大帅赐坐!”说完这才坐下。杨廷麟站在卢象升身边,微笑的看着赵国华。
见他举止大方自然,不卑不亢,卢象升心里暗自点头。
在明末诸将中,以治军论,卢象升位居第一。除了从严要求部属外,最主要的是时时能以忠义激励士气。
每次作战,他都是一马当先,冲锋最前悍勇力战,外号卢阎王。
有一次,他不要命地挥刀与敌人格斗,敌人的刀砍到了他的马鞍,他连看都不看,若无其事地继续战斗;战马死了就开展步战,将敌人逼到了山崖,他额头中了一箭,依然不管不顾,越战越勇,骇得敌人四散奔走。
而在平时,他又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在HN七顶山追剿高迎祥时,卢象升军中一度断粮,他和军士一起,三天三夜都是水米不沾。
一支军队,在断粮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三昼夜不喧哗、不解散,这支军队的凝聚力是何等强大?!
能够打造出这样军队的这样一个人,自然喜欢赵国华这样的人。
“赵大队长,本官想问你一下,你那稍息、立正的口令是从哪里学来的?我看不似大明军队的。”卢象升捻着胡须微笑着问道。
听了这话,看了卢象升和杨廷麟一眼,赵国华说道:“这口令确实不是大明军队的,它来自于海外一个国家的军队。”
“海外国家的军队?是哪一个国家?南洋的还是西洋的?”卢象升好奇的问道。
赵国华笑着说道:“既不是西洋,也不是南洋,而是东洋。”
“东洋?难道是倭国?”杨廷麟问道。
不屑的一笑,赵国华说道:“倭国?那狗屁的倭寇国有什么资格做我中华的师傅。”
听他如此说,卢象升和杨廷麟知道赵国华仇视倭国,那就肯定不会是倭国了,只是东洋除了倭国,就没听过还有其他国家了。
卢象升捻着胡须看着赵国华,心里有些怀疑他说的话,他心想:“老夫也曾听人说过海外的奇闻怪事,海外的国家也大致的知道一些,除了倭国以外,还从没听过东洋还有国家。”想到这,他看向赵国华的目光里就有了几丝怀疑。
察言观色,赵国华知道卢象升心里对自己说的话有怀疑。
于是笑着说道:“大人,我说的这个国家离大明有五万里,坐大船的话,要三年才可以到达……”他又把原来对鸣凤村的村民以及和吉安兵备道陈晟、吉安知府孟良臣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
谎言重复多次就变成了真话,再次说这番话时,赵国华是一点不自然的表情都没有。
“太平洋?华夏国?”卢象升念叨着,杨廷麟也听的目瞪口呆。
看赵国华自然而然的表情,杨廷麟又有点半信半疑,思索了一阵,他笑着道:“赵队长,你说的事实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你可有什么来自华夏国的东西让在下见识一番。”他说的很客气,但是目光里却有一丝怀疑之色。
“还好老子有先见之明把照片带来了。”赵国华心里暗自道。
两次拿出照片让人看的效果,赵国华明白了照片对自己在明朝的发展,是一种极好的道具,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出征,为了能让自己这个小人物,尽快结识一些值得结识的文武大员,赵国华出来时就特意把照片,这种对大明来说是神奇之物的东西带在了身上,这东西可以有效的提升自己身上的光环,帮助自己结识想要结识的人。
后世的许多挂着大师名头的江湖骗子如王林,张捂本等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不仅没人怀疑,而且还引来了许多高官和明星的顶礼膜拜,在社会上混的人模狗样的,吃香的喝辣的,风光无限。
看了两人一眼,赵国华微笑着拿出了自封塑料袋,拉开封口,把自己在瑞丽街头和公园里拍的照片递给了卢象升。
卢象升接了过来,他是文武兼备之人,在琴棋书画上的造诣也深。
一看这照片,立时惊的从帅案上站了起来,大张着嘴,一副见了怪异之事的表情。见状,杨廷麟也好奇的凑了过去,一看照片,也吃惊的张大了嘴。
照片上那清晰的人物表情,那干净平直宽阔漂亮的道路,路两边怒放的鲜花,高大的二十多层高的瑞丽大厦在阳关的照耀下,闪耀着迷人的乳白色光泽。
“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国家?……这华夏国的城市太漂亮了,宛如仙境,宛如仙境啊!……”杨廷麟兴奋的喃喃道。
对比大明的城市,这一切看的两人是意动神摇,目射异彩。
杨廷麟一边贪婪的看着照片,一边好奇的追问:“那么高的房子是如何建造的?这些小画是怎样画上去的?
这些话也是卢象升想说的,只是碍于身份,不好说出来,他饶有兴趣的捻着颏下那丛山羊胡,看着赵国华,等他解说。
“这些不是画出来的…”赵国华说着,便为两人大概的介绍了照片的制作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又为两人介绍了华夏国的风土人情,听的两人啧啧称赞不已。
此时两人对赵国华说的话,早已没有了丝毫的怀疑。
想到他为了报效大明,甘愿放弃华夏国舒适富足的生活回来为大明效劳,两人心里更是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欣赏的看着赵国华,卢象升微笑着道:“国华,不知你可有字?”
抱拳行了个礼,赵国华说道:“劳大帅动问,卑职字明远。”
“明远……”卢象升念了一遍,正要说话,这时一个中军官快步走了进来,单腿跪下大声说道:“禀报大帅,京师急报……”
卢象升急忙问道:“急报何在?拿来我看。”
“大帅请看。”中军官急忙双手递上了来自京师的急报。
看完后,卢象升气的脸色铁青,咬牙说道:“鞑子屡次进犯,欺我太甚……”
“大帅,是不是让我们带兵进京勤王?”杨廷麟问道。
看了他一眼,卢象升点了点头,心情沉重的望向了北方,不知道这一次,又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了。
见状,赵国华说道:“大帅,我能看看这京师来的急报吗?”
“我大明简直成了鞑子的后花园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卢象升说着,就把京师来的急报递给了赵国华。
赵国华接过来看了起来:崇祯九年六月二十七日,鞑子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率领十万大军分三路奔向冀北,攻破独石口,八天后,又越过保定到达安州从雕鹗堡进入长安岭,逼近延庆。三路大军会于YQ县败明军七次。现在鞑子大军正在往京师方向进军,兵部调各镇军队前去勤王。
看过了京师急报,赵国华问道:“大帅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