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汉鼎 > 第291章 (1)

第291章 (1)

作者:南海十四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91章(1)

    刘鼎自然知道王承颜是谁,在他手下当差的确不是一件好事情,他和崔碣都是一等一的难伺候,他们都是绝对有能力做事的人,想要在他们手下混日子,是不可能的。当初他们两个都被手下撵走,就是因为对手下的要求太高。现在他们两个有刘鼎的支持,自然是恨不得将个个手下都变成超人,难怪董立国要如此着急。想了想说道:“董大人,您们延陵县的劳动力都去哪里了?”董立国摇摇头说道:“战乱一起,这里就成了战场,两军相互厮杀,弄得赤地千里。乾符初年,延陵县有人口十一万,现在全县的人口还不到三万人,都剩下了老弱妇孺,劳动力都没有了。”

    刘鼎有些诧异的说道:“诸葛斌……诸葛大人不是制定了移民政策了吗?要从北方南下的难民中安排一部分劳动力充实简渎河和溧水河两岸的,还有从舒州迁徙部分的人口,另外从大别山也要迁徙部分人口,你们延陵县,应该是从……舒州太湖县迁徙五千人口过来的,难道还没有来吗?可是这份命令已经发下去有两个月了啊!”

    董立国头次开始注意刘鼎,有些惊讶的说道:“舒公子,你这消息是从哪里听来的?不错,诸葛大人的确有这样的安排,但是执行起来需要时间,原来居住在大别山地区的居民还不习惯农耕生活,农业技术掌握的不多,必须进行一定的开导教育和技术培养才可以迁徙过来。何况,太湖的居民,又怎么会愿意迁徙到这里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延陵县只有两千多人迁徙了过来,我都安排在下游的王家镇了,那里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只是,公子府上是哪里呢?为何对迁徙计划了解的如此透彻呢?”

    刘鼎笑了笑,没有回答,他当然不能告诉董立国这份移民计划乃是自己亲笔签署的。刘蒙说道:“这是我家公子的一位朋友无意中说起的,董大人,这应该不算什么军事秘密吧?”董立国说道:“不算秘密,只是一般人都不知道详细内容罢了。”心底却也是释然,刘鼎看起来像是富家公子,可能结交权贵,无意中听来自然不算奇怪的事情。

    刘蒙自然不能让董立国对刘鼎的身份充满了怀疑,因此转换了话题说道:“董大人,现在整个延陵县的马匹还有多少?能用作劳动力和运输的牲畜有多少?”

    董立国说道:“很少了,不超过两百头,都在去年的内乱中被当作食物杀掉了。如果有足够的牲畜,耕地也不会这么辛苦了。现在开荒主要还是依靠人力,白天干,晚上干,干到举不起锄头为止。节度使大人有令,唯伤残和女子可以坐轿,其余皆骑马,又严禁杀牛,希望随着时间的过去,牲畜的数量能渐渐的增加。”

    刘鼎笑了笑道:“没什么,其实也就是限制某些人贪图享乐罢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不行,居安思危,卧薪尝胆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是说轿子不好,只是不如马匹催人上进。”

    董立国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么说来,我总算有点明白了,为什么润州出产的绫罗绸缎不允许在舒州出售,原来是要限制奢侈品的消费。我还误解了刘大人的意思,以为刘大人是要囤积这些绫罗绸缎上缴国库呢!我就说没有那么回事,我们辛辛苦苦出产的东西,怎么能让朝廷说拿走就拿走呢,绝对不行!王大人曾经表达过进贡的意思,可是我们都不同意,朝廷多年不管我们的死活,现在开口就问我们要东西,真是荒唐!”

    对于董立国的坦白,众人都深有好感,他们都对朝廷没有什么好感,事实上,鹰扬军内部,一千人里面至少有九百九十九个对朝廷都是不满的。朝廷除了给鹰扬军很多空头衔之外,一点实质性的好处都没有,反倒是经常伸手要钱。崔碣和王承颜原来是朝廷的死忠,在鹰扬军内部一直叫喊着要报效朝廷,后来大概是意识到民心不可违,才渐渐的有所改观,现在很少提向朝廷进贡的事情了。

    除了刘鼎之外,其余人都在用力的推车,瞬间聊天打发时间。这时候天色快黑了,如果没有刘蒙等人的帮忙,董立国肯定不能按时的回到延陵。这些人和他挺聊得来,相互间倒是融洽,延陵的大大小小事情,董立国也没有隐瞒。说话间,刘蒙随意说道:“董大人,听你的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啊!”董立国说道:“我不是本地人,六年前才迁居到延陵县的,我的家乡,在遥远的瓜州……”

    刘蒙惊疑的说道:“什么?你的家乡在庞右道的瓜州?张义潮、张淮深你认识不?”

    董立国挽起袖子,大家都清晰的看到上面数道深可见骨的疤痕,他们都是战场出来的,一看就知道是战斗留下的伤痕。而且从结疤的情况来看,至少有十来年的时间了。董立国沉默片刻,最后悲苦的说道:“当然认识……以前我就在归义军里面,跟着少帅张淮深杀吐蕃人,那时候,我一场战斗能杀十几个吐蕃人……”

    刘蒙举起大拇指,由衷敬佩的说道:“董大人,你好样的!杀吐蕃狗子一点都不含糊!我要是早生三十年,一定和你并肩作战!”

    董立国幽暗的脸色似乎恢复了一些神采,大该是想起了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往事,当年的归义军,杀起吐蕃人来,那真的是砍瓜切菜,痛快万分啊,可是不久以后,他的脸色又逐渐的幽暗起来,心灰意冷的说道:“那又能怎么样?后来,后来……唉,后来的事情,就不是我们英勇厮杀可以左右的,朝廷让张大人入朝,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归义军……也渐渐的变了味道。现在的庞右道是回鹘人的天下,我有心无力,只好……唉!”

    对于庞右道的这段历史,刘鼎是听艾飞雨和李怡禾详细解说的。安史之乱时,唐朝征调陇右﹑河西诸军入援内地,吐蕃乘虚进攻陇右﹑河西,约在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或稍后攻陷凉州(今甘肃武威),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又陷甘州(今甘肃张掖)﹑肃州(今甘肃酒泉),唐移河西节度使治沙州。沙州和内地的交通被阻绝,但沙州人民仍坚守其地,直到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才投降,从此沙州被吐蕃贵族统治六十余年。吐蕃人在庞右道欺压汉人,让汉人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以为汉人是懦弱的,以为汉人是不敢起来反抗的,那时候的吐蕃人,在庞右道过的乃是神仙日子,直到有一天,他们终于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非常厉害。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汉族人民趁吐蕃势力衰弱时,在张议潮的领导下举行起义,赶走吐蕃镇将,并遣使取道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东南缘)上表唐朝,报告沙州的归复。接着,张议潮又遣兄张议潭携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十一州的地图﹑户籍奉献给朝廷,这表明河西地区又重为唐有。大中五年朝廷才得到表奏,决定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咸通初年张议潮又收复凉州,将这里作为归义军的核心统治区。咸通八年(公元867年),议潮入朝长安,行前命其侄张淮深主持归义军军政事务,其时吐蕃势力逐渐衰微,回鹘势力暴涨,张淮深继续抗击回鹘的骚扰。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归义军辖区的安定,可是,随着张义潮的入朝,最终被朝廷羁押不能返回,归义军的实力就每况愈下,而且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自从张义潮走了以后,回鹘人就加紧了反扑和渗透,最终控制了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区域,就连归义军的核心控制区凉州,也被回鹘人渗透。如果说张义潮在的时候,河西走廊是归义军做主,那么在张义潮被朝廷羁押以后,河西走廊就是回鹘人做主了。

    至于朝廷为什么要羁押张义潮,这是老问题了,明眼人都明白,就不解说了,董立国也是因此而心灰意冷,最终离开了河西走廊,迁居内地。昔日的战火纷飞,已经渐渐的成为往事,那一段段的惨叫和呻吟,也只有梦中才能见到了。瓜州是他的故乡,可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什么时候才能给家乡的人们带来永久的和平和稳定?

    刘鼎好奇的说道:“董大哥,听你的口气,似乎还有一段伤心往事呢!”

    董立国脸色冷峻的说道:“唉,往事不堪回首啊!朝廷实在令人失望,好好的河西走廊,又被他们自己丢弃了,真是……我在失魂落魄的时候来到了这里,就在这里生存了下来,有时间就教导这里的小孩子认几个字,又或者到周围去走走,几年下来,认识我的人也不少了,庞右道的事情,也就渐渐的忘记了。”

    刘蒙说道:“难怪,你身上一点官吏的味道都还没有呢!”

    董立国有些苦笑的说道:“我本来就是粗人,以前在部队的时候,上官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这身官服,唉,来的活该。那天王大人到这里来视察工作,由于地方上都没有什么人了,于是就推举我给王大人汇报情况,都怪我口快,将这里的大小事情乱七八糟的说了一通,还夹带了一些自己的意见,结果……这身衣服就给王大人给套上来了。”

    刘鼎饶有兴趣的说道:“你都给王大人说些什么了?”

    董立国搔搔脑袋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唉,说来惭愧,有些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

    刘鼎说道:“不妨说说,我们也长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