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隐天子 > 第51章 明亡于谁?

第51章 明亡于谁?

作者:老衲硬了千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呜呜,水……!”

    “叶胜、木头,快……”

    十几人抓着馒头就往嘴里塞,有两三个小孩立即咽着了。不等朱由崧吩咐完,三角眼王建义和庄木头就率先一把将篮子里的罐子抢着拎了出来。

    看着孩子们的狼吞虎咽,朱由崧的心在悸动。

    除了四个小孩,余下的十男三女都是三十二三岁,俱是处于一生中最为强壮的年龄阶段,他们能忍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设身处地的想,如若是自己能忍得住吗,能不去偷,不去骗、不去抢么?

    脸上神色变幻,朱由崧最终还是颓丧的确定——忍不住呐。

    曾经挨罚被姚氏饿了一顿,只是一顿而已,当时,自己就想着去偷点东西吃。

    看着他们一手一个拼命的往嘴里塞,拳头大的馒头三嘴两口就吃下了肚,朱由崧不由感到一阵庆幸,庆幸自己带得够多。

    “呼!谢谢,真得谢谢您!这位少爷,要是没有您,我们几个很难挨得到明天。”

    “是啊,是啊,好久没吃得这么饱了。”

    “不用不用,都起来吧!”

    不一会儿十几人都吃饱了,四个篮子,整整一百个馒头居然吃得只剩下七个不到。

    “呜呜,民妇谢谢小少爷!”

    中年妇女吃了后不竟哭了起来,悲凄声音直透人心。

    “孩子,我那两个可怜的孩子,要是能早一步到洛阳就好了,呜呜……”

    “是啊,我那老母亲,死得连张席子都没有哇,老天,孩儿不孝啊!”

    “我的孩儿也是活活饿死,才四岁,呜呜……”

    悲呼泣吟,空气中弥漫了凄凉,人人抹眼泪,朱由崧亦是一句也说不出来,只觉得着喉咙似被什么堵住了一般,酸涩得难受,一时间根本开不了口。

    听了哭诉,叶胜和庄木头脸上忍不住动容,至始至终他们也没想到灾荒已然到了如此地步。然而让人异外的是,秀才王建义居然也在偷偷的抹眼泪,他好像也有自己的故事。

    不过这一切朱由崧并没多注意,他的心神全放在这十几个难民身上:“别哭了,都别哭了,刚吃下饭太悲伤对身体不好,听小子说两句好么。”

    “小少爷,您讲,我们听着。”

    悲凄终于被强行按捺了下去,他们尽管还是忍不住微微哽咽,却也都看向了他。

    “嗯,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大家要向前看。对了,今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看着一双双悲凄的面孔,朱由崧心里也不好受,不过事情总归要解决,他已经在打算着安置他们了。

    官员们的责任推卸,养济院也不会收留,虽然这些人挨过了今天,但明天呢?后天呢?他们又该怎么办?当然,朱由崧可以用王府的权威身份进行施压,十几人,数目并不是很多,洛阳府衙肯定会给这个面子,但是后来者呢?

    朱由崧可以想象得到,至今往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逃?荒者朝洛阳这边跑来,更何况本地也在遭荒,恐怕到时连自家这地块也搞不定了,那时养济院又该怎么办?

    仅仅一两次的救助又能救得了多少人呢?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

    “小少爷,民妇把自己卖给您,只要能活下去,做什么都行。”

    就在他脑子里想着,眼前这位中年妇女抱着女孩屈膝跪了下来,看了一眼怀里的女童,目光里流露出少有的坚韧,咬牙道:“民妇只剩下唯一一个孩子,只要少爷好好对待我的孩儿,民妇就算是做牛做马也会报答您。”

    “我们也是!”

    就在这时,又有三个长相差不多的青年上前了一步对朱由崧坚定的道:“小少爷,我们三兄弟都有两把子力气,您让我们干什么都行。”

    “是啊,还有我们,对,还有我们,家里老人都饿死了,孩子也死了,婆娘也逃了,只要不饿死,让我们干什么都可以。”

    一张张菜色的脸,认真的眼神,期待中带着彷徨,无助中带着一丝希望,活下去的希望……

    朱由崧默然了,这就是百性啊,朴实的百姓。他们不曾做过山大头,也没经过权力的熏陶,只是一群希望活下去的人,活下去,就这么简单。

    “小少爷,看你穿戴家境应该不错,你就收留了他们吧,怪可怜的,唉,都是命啊!”

    百年老樟树底下的那老人叹了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是人间沧桑。朱由崧心里一颤,是啊,都是命,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少爷,收留他们吧。”

    “是啊,少爷!”

    “我有说过不收留他们吗?”

    朱由崧淡淡地扫了他们三人一眼,看向了众人,小脸儿一紧,道:“本王,乃是福王世子,三月二十四日,也就是今天入主了洛阳封国,既然收留了你们,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才好。”

    “福王世子?”

    那三兄弟俱是双眼微缩,禁不住相互对视了一眼,朱由崧目光掠过,当作没看见,继续说道:

    “从现在开始,本世子保证你们每一个人能吃得饱。不过,任何事儿也都要听从本世子的吩咐,不管你们曾经身为何人,做过什么,本世子一概不过问,但今后一定得有规矩……”

    朱由崧三人带着一行人离开了养济院,准备回府。

    虽然王府才刚刚入住,很多事情都在理顺当中,但不管如何,人总归要收留,以他的心性也是放不下的,那可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生命。

    生命,是做人的底线!

    偌大的王府要安置几个人,到也不是个问题,但他们都是不知根底的人,放在王府怎么感觉都不像那么回事,因此朱由崧了不得不把丑话说在前头。

    如若他们真的不老实,那自个儿也必然会心狠手辣,这也是他的底线。

    善心、仁慈不能被怜悯遮去了睿智。

    人性本是复杂,贪欲在环境的变化中增浮,因此必定要有规矩,不束缚等于自我伤害,自取灭亡。

    一路上通过交淡了解,朱由崧的脸色愈加的沉凝,内心竟是一片焦虑。

    他们一路乞讨着过来,也有家里殷实富户,抑或是地主、士商都会施舍些,但这仅仅只是一面。

    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吃不饱,只能挖野菜充饥,或是进山打猎,甚至也有人开始吃树皮了,甚至卖儿卖女,也有当山大王的,劫持富商。虽然这些到目前为止还不多见,但何尝不是一种事态状况呢?

    如此看来,陕西那边百姓已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还没有听说有什么造反之类的事情发生,但事实上那里就是一个火药桶,只要一丁点的星火就会彻底引爆。

    说不定那边早有一小撮人造反了,只不过成不了什么气候,也没什么大能力的人来领导,因此一起来就被扑灭,连点浪花都没得翻腾。

    看来历史上最早起义的肯定不是李自诚、张献忠这些家伙。陕西,特别是陕北那边,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而且又是西北边关地区,赋税和徭役极及严重,如此天灾,人活不下去不反了才怪。

    越是想,朱由崧心里越是焦虑。如果真如崇祯历史上出现的那种太规模起义,哪怕最后被自己掌权平灭了,可是在那恐怖的破坏性下还能剩下什么呢?

    “不行,一定要想办法尽快组织工厂,哪怕自家填钱进去也要扩大规模,为以后尽量安置流民作准备。”

    “还有陕西那边要全力兴修水利,粮食方面也得尽早实施蕃薯、玉米的大规模播种,只有竭尽全力才有可能抑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哪怕是少个三分之一也好。”

    “可惜啊,陕西那边不是自家的地盘,不好插手。要是等到13年后自己当上皇帝,很可能一切都晚了。”

    朱由崧想想这事儿就感到头痛,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光靠自个的一家之力,在如此大范围的天灾面前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这一切都是官员治理不力的结果。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看来这句话并不是说万历一个人,而是这个时期的所有上层阶?级,他们的不作为给这个社会带来了惨痛的后果。

    朱由崧突然产生了太祖朱元嶂的那种思想,商不应入朝为官,应压制,不然会对最为社?会竭泽而渔,致使民不了生,普通百姓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富被压榨一空。

    或许今后自己掌了权更应该像太祖一样大杀四方,杀尽一切贪官污吏,还有重新拾起严酷的律法——连坐法。一人贪杀全家,杀得贪官丧胆。

    就是因为利益,朝臣党争,置民于不顾,为了权力又参杂了皇室承袭,一切皆是欲?望作祟。

    朱由崧的心里千思百转,天灾虽然可怕,可人心更胜之。欲?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却也是毁灭的根源,如不节制必然导致社?会体制的彻底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