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老宅(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大人们谈话的时候,桌子的另一端小家伙们也在相互间联络者感情。只不过相比之下就可笑多了,也天真多了。
比如柳邕五伯伯家的八哥儿和六伯伯家的十哥儿在打赌谁见到的“长虫”更长,结果两个人都说服不了对方,便开始了“别手腕”比赛,从三局两胜加到了五局三胜,后来又变成七局五胜......而赌注,则是一盒冷元子。
再比如,两个柳邕也说不上是哪位伯伯家的小姑娘,正敞开肚皮比谁吃的更多。柳邕很是无语的看着两个小逗比,脑海里浮现了西门外那位至少有两百斤重的卖炊饼的大娘,心里默默的祝福着两位小妹妹——至少,吃那么胖,轻易没有人敢欺负了。
而柳邕,则是一直和七姐儿胡扯个不停,听众还有一个单名一个洵字的小弟弟。
“九哥儿,你说柳永词填的那么厉害,为什么官家还不让他做进士呢?”
七姐儿听柳邕讲柳永的故事,讲到仁宗初年柳永再次参加科举,本已榜上有名,却被仁宗皇帝黜落了时,两眼闪着泪花,忍不住问道。
柳邕暗自翻了个白眼,心想瓦子里说书的是这么讲的,原因我怎么知道?不过眼睛一转,微微顿了顿,继续道。
“也许是官家觉得柳永词填的太好,如果考中进士当官了,就要把大把时间放在公务上,就没时间填词了。这世上就会少了很多绝句,所以才告诉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吧......还有,别叫我九哥儿,听着总让我想起屈原那个不知道从哪个疙瘩角里找了跟画符似的字的老头,鬼都不认识,更别说写了!我叫柳邕,以后叫我邕哥儿,明白吗。”
“邕哥儿...柳邕...柳永?”
洵哥儿喃喃的念叨了会,睁大眼睛突然问道:“那个柳永不会是你吧,故事都是你编的?”
“怎么可能?这些都是先生教的。读过书没有...你识字?我还识字呢,识字就念过书?哪门子的歪道理...叫我邕哥儿,记住没?”
柳邕把眼睛瞪了回去,样子很严肃的说道。
“记住了,九...邕哥儿。”
太阳落下一半的时候,柳邕被父亲从田边水渠的一处闸口中找到,找到他时,他正和几个年岁差不多的兄弟们在水渠里捞田螺,手里拿着一个不知谁家灌醋用的瓷瓶子被拿来装着半个下午的战果——三条一寸多长的“小鱼”,二十多条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鱼苗,以及半缸子看着就脏兮兮的田螺了。
从水渠里爬上岸,才烫熨整齐的襕衫才半天功夫便被弄得满是泥巴,宽广的袖子被捋的很高,用一条腰带从腋下穿过固定着。长及脚踝的袍子被从一边掀起,塞到腰间,新买的布鞋找了许久才从一个荒草堆里找到。
被父亲训斥了几句,柳邕悻悻的跟在他后面回到了老宅院子中。
上马车的时候,车厢里除了柳邕和母亲沐氏,又多出了一个一个人,那个叫柳洵的男孩。他是柳邕本家三伯父的小儿子,比柳邕小了几岁。
车厢里一股水腥味,原本还算宽敞的车厢因为多了一个人和让人难受的腥味显得有些拥挤。回到开封城以后,天刚擦黑,热了一天的开封凉快了许多,开封城里的百姓大都走出了家门,在大街小巷里散步纳凉。
疯了一天的柳邕刚一回到家中便想倒头就睡,但遂及又被沐氏拽了起来,满不情愿的从床上爬起来,拿着母亲给的几枚铜钱往巷子外跑去。不多会,柳邕便回来了,身后跟着一辆独轮车由一个壮汉推着,车上有一个足足能装下一头猪的大桶,里面装满了热水。
“二百斤热水,老规矩,桶明天早上来收。”
壮汉同柳清之合力将热水桶卸到厨屋旁边的小隔间旁,用袖子擦了擦汗说道。
“知道知道,辛苦了——慢走!”
不一会的功夫,厨屋外的充做澡房的小隔间里便摆好了洗澡用的木桶,兑好温水之后,柳邕便被剥光扔了进去。
洗澡桶是并不是一般的木桶,而是东水门外曹家澡桶铺子特制的。木桶内侧标有很多刻度,每一个高度都代表着不同斤数的水量。木桶下方则有一个排水洞,洗澡时用布裹着木头做成的塞子塞住,需要放水时拔开即可,水会从排水洞流出,顺着澡房特意挖凿的带有盖板的排水沟流到屋外,和厨房还有水井旁的排水沟在盖板下汇合,排到院子外面的排水渠里。
洗干净一身的泥渍,柳邕换了一身干净的裋褐,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睡意全无。他搬了个小马扎,坐在正厅门前,看着爹爹给洗澡桶排水、清洗,然后在兑满热水,直勾勾的发着呆。他并不开心,因为刚刚爹爹告诉他,从今天往后的几天里,洵哥儿要和自己挤一张床睡。
柳邕的睡姿并不太好。五尺宽的床都难以装下他。果不其然,第二天沐氏推开门叫两个小孩起床时,只见柳邕摆了个“大”字趴在床的正中间,双腿还向上翘起。被子被完全踢到了地上,刘洵则是半个身子可怜的悬在空中,随时有步被子后尘的迹象。
不得已,柳清之夫妇只好从储物堆里扒出一张废弃不用许久的小床,花了不少功夫清洗干净后搬到了柳邕的房间,铺上了褥子。接下来的几天,刘洵都睡在这张床上。
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之后下了几场雨,不过时间都并不长,但早晚的天气明显的不如前些日子那般闷热,微微有丝凉意。
柳清之并没有彻底辞去账房的工作,在处理完所有货物之后便回到了王家的商铺消了假,不过因为王东家仍在西京没有回来,生意也落下了大半,柳清之倒是每天很是清闲。
过两日便是七夕,街上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年轻的未婚姑娘们这两日也得家中许准,不再整日在家做女红,放了假来,三五成群的结伴在街市上选购着一些过节用的小玩意。
例如潘楼前,设有专门买卖七夕乞巧物什的“乞巧市,从七月初一开始便是车马嗔咽,到了这时,更是车马不能通行,行人摩肩接踵,直到深夜才会散去。
沐氏买来许多莲花骨朵,两两附在一起做了几个“双头莲”交由孩子们玩去,其他的则都插在装着清水的花瓶里,摆在正厅的案子上。
不到旬休的日子,柳邕依旧每天都要去通御街上学。而柳洵白天则待到家中,晚上吃过饭后则由柳邕带着在城南一代玩耍,不过时间并不长,沐氏只批准了一个时辰。
孟先生对柳邕的关注明显松了一些,但柳邕仍然不敢松懈,从母亲哪里要了钱买了两本字贴和厚厚一摞练字纸,每日都“勤奋”的练习几张,不过短时间还没有见到丝毫成效。
未完待续......
在大人们谈话的时候,桌子的另一端小家伙们也在相互间联络者感情。只不过相比之下就可笑多了,也天真多了。
比如柳邕五伯伯家的八哥儿和六伯伯家的十哥儿在打赌谁见到的“长虫”更长,结果两个人都说服不了对方,便开始了“别手腕”比赛,从三局两胜加到了五局三胜,后来又变成七局五胜......而赌注,则是一盒冷元子。
再比如,两个柳邕也说不上是哪位伯伯家的小姑娘,正敞开肚皮比谁吃的更多。柳邕很是无语的看着两个小逗比,脑海里浮现了西门外那位至少有两百斤重的卖炊饼的大娘,心里默默的祝福着两位小妹妹——至少,吃那么胖,轻易没有人敢欺负了。
而柳邕,则是一直和七姐儿胡扯个不停,听众还有一个单名一个洵字的小弟弟。
“九哥儿,你说柳永词填的那么厉害,为什么官家还不让他做进士呢?”
七姐儿听柳邕讲柳永的故事,讲到仁宗初年柳永再次参加科举,本已榜上有名,却被仁宗皇帝黜落了时,两眼闪着泪花,忍不住问道。
柳邕暗自翻了个白眼,心想瓦子里说书的是这么讲的,原因我怎么知道?不过眼睛一转,微微顿了顿,继续道。
“也许是官家觉得柳永词填的太好,如果考中进士当官了,就要把大把时间放在公务上,就没时间填词了。这世上就会少了很多绝句,所以才告诉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吧......还有,别叫我九哥儿,听着总让我想起屈原那个不知道从哪个疙瘩角里找了跟画符似的字的老头,鬼都不认识,更别说写了!我叫柳邕,以后叫我邕哥儿,明白吗。”
“邕哥儿...柳邕...柳永?”
洵哥儿喃喃的念叨了会,睁大眼睛突然问道:“那个柳永不会是你吧,故事都是你编的?”
“怎么可能?这些都是先生教的。读过书没有...你识字?我还识字呢,识字就念过书?哪门子的歪道理...叫我邕哥儿,记住没?”
柳邕把眼睛瞪了回去,样子很严肃的说道。
“记住了,九...邕哥儿。”
太阳落下一半的时候,柳邕被父亲从田边水渠的一处闸口中找到,找到他时,他正和几个年岁差不多的兄弟们在水渠里捞田螺,手里拿着一个不知谁家灌醋用的瓷瓶子被拿来装着半个下午的战果——三条一寸多长的“小鱼”,二十多条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鱼苗,以及半缸子看着就脏兮兮的田螺了。
从水渠里爬上岸,才烫熨整齐的襕衫才半天功夫便被弄得满是泥巴,宽广的袖子被捋的很高,用一条腰带从腋下穿过固定着。长及脚踝的袍子被从一边掀起,塞到腰间,新买的布鞋找了许久才从一个荒草堆里找到。
被父亲训斥了几句,柳邕悻悻的跟在他后面回到了老宅院子中。
上马车的时候,车厢里除了柳邕和母亲沐氏,又多出了一个一个人,那个叫柳洵的男孩。他是柳邕本家三伯父的小儿子,比柳邕小了几岁。
车厢里一股水腥味,原本还算宽敞的车厢因为多了一个人和让人难受的腥味显得有些拥挤。回到开封城以后,天刚擦黑,热了一天的开封凉快了许多,开封城里的百姓大都走出了家门,在大街小巷里散步纳凉。
疯了一天的柳邕刚一回到家中便想倒头就睡,但遂及又被沐氏拽了起来,满不情愿的从床上爬起来,拿着母亲给的几枚铜钱往巷子外跑去。不多会,柳邕便回来了,身后跟着一辆独轮车由一个壮汉推着,车上有一个足足能装下一头猪的大桶,里面装满了热水。
“二百斤热水,老规矩,桶明天早上来收。”
壮汉同柳清之合力将热水桶卸到厨屋旁边的小隔间旁,用袖子擦了擦汗说道。
“知道知道,辛苦了——慢走!”
不一会的功夫,厨屋外的充做澡房的小隔间里便摆好了洗澡用的木桶,兑好温水之后,柳邕便被剥光扔了进去。
洗澡桶是并不是一般的木桶,而是东水门外曹家澡桶铺子特制的。木桶内侧标有很多刻度,每一个高度都代表着不同斤数的水量。木桶下方则有一个排水洞,洗澡时用布裹着木头做成的塞子塞住,需要放水时拔开即可,水会从排水洞流出,顺着澡房特意挖凿的带有盖板的排水沟流到屋外,和厨房还有水井旁的排水沟在盖板下汇合,排到院子外面的排水渠里。
洗干净一身的泥渍,柳邕换了一身干净的裋褐,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睡意全无。他搬了个小马扎,坐在正厅门前,看着爹爹给洗澡桶排水、清洗,然后在兑满热水,直勾勾的发着呆。他并不开心,因为刚刚爹爹告诉他,从今天往后的几天里,洵哥儿要和自己挤一张床睡。
柳邕的睡姿并不太好。五尺宽的床都难以装下他。果不其然,第二天沐氏推开门叫两个小孩起床时,只见柳邕摆了个“大”字趴在床的正中间,双腿还向上翘起。被子被完全踢到了地上,刘洵则是半个身子可怜的悬在空中,随时有步被子后尘的迹象。
不得已,柳清之夫妇只好从储物堆里扒出一张废弃不用许久的小床,花了不少功夫清洗干净后搬到了柳邕的房间,铺上了褥子。接下来的几天,刘洵都睡在这张床上。
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之后下了几场雨,不过时间都并不长,但早晚的天气明显的不如前些日子那般闷热,微微有丝凉意。
柳清之并没有彻底辞去账房的工作,在处理完所有货物之后便回到了王家的商铺消了假,不过因为王东家仍在西京没有回来,生意也落下了大半,柳清之倒是每天很是清闲。
过两日便是七夕,街上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年轻的未婚姑娘们这两日也得家中许准,不再整日在家做女红,放了假来,三五成群的结伴在街市上选购着一些过节用的小玩意。
例如潘楼前,设有专门买卖七夕乞巧物什的“乞巧市,从七月初一开始便是车马嗔咽,到了这时,更是车马不能通行,行人摩肩接踵,直到深夜才会散去。
沐氏买来许多莲花骨朵,两两附在一起做了几个“双头莲”交由孩子们玩去,其他的则都插在装着清水的花瓶里,摆在正厅的案子上。
不到旬休的日子,柳邕依旧每天都要去通御街上学。而柳洵白天则待到家中,晚上吃过饭后则由柳邕带着在城南一代玩耍,不过时间并不长,沐氏只批准了一个时辰。
孟先生对柳邕的关注明显松了一些,但柳邕仍然不敢松懈,从母亲哪里要了钱买了两本字贴和厚厚一摞练字纸,每日都“勤奋”的练习几张,不过短时间还没有见到丝毫成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