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凡这等做熟了的生意,有经验,有人脉,所欠缺者,不过本钱。如今妙玉和黛玉慷慨解囊,本钱勉强是足了,宝钗就又想办法走北静王的门路,言说只求北静王入局挂个名字,不必出什么本钱,年终之时自会奉上分红若干,其实是求他庇佑而已。
虽说不必北静王府出什么本钱,但似宝钗这等情愿给干股求显贵豪门庇佑的,实在不胜枚举,倘若不清楚这里头的路数,贸然过去,也是不能如愿的。好在宝钗从前参加过京城贵女们的宴会,见过北静王妃几面,虽未说得几句话,但也算有了这么一层交情。那北静王妃起先不欲见时,她身边丫鬟受了宝钗的好处,从旁提醒说:“这薛大姑娘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如今名声不大好听,却也是她亲娘太过狠心糊涂,为了眼馋自家女儿的嫁妆,脸面都顾不得了的缘故。此事京城之中传得沸沸扬扬,一时笑谈。故而娘娘断然不可因了此事,将她拒之门外。况且她那意思,娘娘只消在王爷身边说几句话,便有银子入账,是稳赚不赔的。娘娘前些日子不是还发愁说王爷太过礼贤下士,府里养了一票闲人不事生产,一味奢侈无度,这分红来了也正好稍稍补些亏空。再说我听说这薛大姑娘从前是跟着那什么长公主殿下的,据说连王爷也见过的,王爷当日对她的才华性格赞不绝口呢。如今她不直接去求王爷,反来求娘娘,可见是个聪明懂事的姑娘,知道规矩,颇懂避讳。娘娘断然不可拂了她这番心意。”
北静王妃家学渊源,从小受诗文熏陶,颇为清高自傲,原本是不屑这些金银俗器的,但她一向颇为在意北静王,闻说北静王曾对宝钗赞不绝口,心中就起了心思,笑着说道:“原来王爷也是见过她面的。既是如此,少不得今日我也见识见识了。”
故而北静王妃见了宝钗。先前京城贵女宴会之时,北静王妃身居高位,只管跟那些诰命夫人应酬,如今方有闲暇仔细打量宝钗,见宝钗这等相貌,不觉暗道一声可惜,又同宝钗说了几句话,果见宝钗博闻强记,她引经据典,宝钗竟然全然接得上来,却都点到为止,绝不故意卖弄,顿时令人平添了几分好感。故而便一口答应下来。
宝钗告辞后,北静王妃就叫人去打探北静王爷的动向,听闻北静王这日又和几个年轻清俊的公子混在一道,不觉暗骂几声,同心腹婢女抱怨说:“如今王府之中子息不盛,外面的人多有疑心我善妒专宠的,进宫时候,两位圣人并皇太妃娘娘也劝着我为他多纳些侧妃小老婆,好分担重任。谁知我心里的苦处,替他纳了这么多房姬妾,也不过新鲜几日,等到新鲜劲儿过了也就撂开手去了。整日里只管同那些臭男人在一起厮混,又从哪里变出孩子来!”
北静王妃在外头看着腼腆,不言不语的,可是心里明白着呢,那几个年轻清俊的公子,她都是叫得上名字的。因想起那几个人中有个贾家的贾宝玉,又突然想起宝钗和贾家从前有亲,不觉抱怨道:“可见龙生九子,各自的秉性都不同。便是这同气连枝的亲戚们,也有高下之分。方才那薛大姑娘,那般品貌,为人那般稳重,却又那样的能干。这贾府传说里衔玉所生的公子哥儿呢,就一味只知道同王爷一起玩乐,正经的事情一概做不来。我看这老天爷想是差了,他们两个人,还不如阴阳颠倒一下的好。薛大姑娘那样的,正好顶天立地,支撑家业,似那姓贾的,若是女儿家,我便索性秉明宫里,纳了她当个妾室,将来也好生出一男半女来,算得是我的功绩,岂不比眼下同王爷不清不白的胡闹要好上许多?”
北静王妃向来治家甚言,凡事讲究规矩。故而她手下的人也极是谨言慎行。若非北静王妃实在看不起贾宝玉,一时触动心事,断然不至于如此抱怨。只是这等内帷之事,涉及北静王爷辛密,北静王妃抱怨得,底下的人却不好轻易附和,免得被王妃一时翻脸说没有规矩。故而那心腹大婢女只是眼中带笑恭维道:“这天底下的女子,妻妾不和的多,又有谁能像娘娘这般贤良淑德呢。”
北静王妃被她一顿不痛不痒的恭维,说得火气全没了,打听得北静王那边玩乐之事暂时告一段落,外面请的戏子们都已经退去了,正好是个时机,就带着人浩浩荡荡赶过去请安,却见北静王在他小书房的一张榻上歪着,仿佛是在轻声读一幅扇面上头的字,在旁伺候的人好巧不巧正是贾宝玉,正拿了个美人锤替北静王捶腿。
北静王妃定睛看时,见北静王微微眯着眼睛,神态慵懒,斜倚于榻前,颇有几分浊世佳公子的形容,心中不由得便是一动,情愫暗生。却听北静王双唇轻吐,似在念一首诗:“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好诗!好诗!”一抬眼看见北静王妃扶着个贴身丫鬟进来了,忙向她招手道:“你也过来瞧瞧这扇子上头的诗!”同宝玉使了个眼色。
宝玉见状,慌忙把手中的美人锤放在一边,见北静王手中拿着那把扇子不肯撤手,立即会意,转手从桌上取了另一把扇子,恭恭敬敬递给北静王妃,说话的时候却头也不敢抬,只敢用眼睛看底下,唯恐人说对北静王妃不敬,被揪住把柄:“都是舍妹闺阁之中的信笔之作,倒让娘娘见笑了。”
北静王妃面上含笑,心中却颇为不屑。
但凡讲究一点的人家,闺中女儿也有擅长舞文弄墨的,偶有佳句,也不过是于亲友女眷之间互相品评一番了,便如她一向以才名称道,但除了几首诗入了宫里圣人的眼,因而四处流传外,其余的笔墨皆好好收着。似傅秋香那样写了几首诗词就忙不迭传给不相干的人看的,任什么人都晓得她是想谋些才名,好嫁一个顺心如意的贵婿了,有些身份的女儿家,又有谁肯真正看上她的?
如今贾宝玉也如同当年傅秋香的哥哥傅试一般,忙不迭拿了自家妹子的墨宝给陌生男子看,这里头的用意再明白不过了,北静王妃最看不惯这般赶着巴结的。故而连带着对贾宝玉口中的“舍妹”也没什么好印象。
不过北静王妃刚刚接过那扇子,就被上头的墨迹看得一愣。见一把素白折扇上头,龙飞凤舞写着一首诗词,北静王妃尚未读那诗句,先觉得笔意风流,秀美之中不失爽朗豁达,令人隐隐心折,不由得赞了一声:“好字!”
北静王见自家王妃这一副模样,先笑了起来:“我方才也是这般说的。宝玉说正是他家妹子的墨宝。”
宝玉听北静王这般说,当着北静王妃的面,越发诚惶诚恐,小心翼翼道:“当年家中老人教养姐妹们甚严,觉得虽说女孩家以贞静贤良淑德为上,但到底也有略通些才艺,方见意趣。这个妹妹行三,琴棋书画这般排下去,合该学书,久而久之,就有一手好字。”
北静王妃听了感叹道:“怪不得宫中传闻说贾贵妃是最善琴的,原来竟从这里头来。”
北静王却只管含笑催促北静王妃:“你且莫要说别的。先看看这诗究竟如何?”
北静王妃因扇面上的一手好字,失了轻视之心,此时听北静王催促,把目光朝那扇面仔细看去,不觉念道:“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果真有几分意思。”
北静王大笑道:“非但只是有几分意思。宝玉,依我看,令妹单凭诗文而论,已是超过你这个做兄长的多了。你要好好努力,莫要给本王丢人才好。”
原来自探春发觉婚事艰难之后,就动了自救的心思。虽说按女德的说法,女孩家以贞静为上,断然不好整日里想着嫁个如意郎君的,但探春是个聪明人,自然晓得这里头的利害关系。因知道宝玉同北静王爷有些关系,时常走动,少不得在宝玉面前好话说尽,死磨硬泡,宝玉实在推辞不过,方勉强答应带了几把扇子请北静王爷赏玩品评一番,心中已是将探春埋怨了好几回,觉得她贪慕富贵,有损贾家女孩的名声,却全然不想自己其实一直在做同探春类似的事情。
这时宝玉见北静王称赞探春,又说自己不如她,口上称是,心中却老大不以为然,若论大观园中女儿家的才学,他最服的就是林黛玉,便是宝钗,虽然也是有才之人,奈何两人志向相差太多,彼此颇看不惯,便也不觉得宝钗有多好。宝玉心中想起林黛玉,不觉信口答道:“王爷说的极是。我家中几个姐妹,确实长于诗文,若要认真说起来,舍妹还不算其中最出挑的呢。”
北静王闻言,不免来了兴趣,追问道:“既如此说,难道你还见过更出挑的女子?”
宝玉脸上忍不住带出笑意:“不瞒王爷说,我有一个表妹,姓林,父亲是从科举出身,当年考中探花的,家学渊源之下,极有学问。”他原本还想炫耀说他同这个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即将成为夫妻,只是虽然知道不日即将颁下指婚的圣旨,到底涉及儿女私情,不好在此时公然吐露的,因此把后面半句话咽回去不提。
因北静王妃猝不及防赶来,宝玉自然不好久留,又说了几句话,全了礼数,就匆匆告辞离开了。宝玉走后,北静王妃见北静王用手轻抚着那把折扇若有所思,不免生出几丝醋意,嗔道:“到底是贾家的姑娘,未出阁的小姐,她在闺阁里的文字,这般轻易被王爷赏玩,难道就不嫌唐突?”
北静王唇角带笑,起身携了北静王妃的手,拉她在自己身边坐好,温言道:“莫非你醋了不成?既是醋了,日后就莫要每每张罗着替小王纳什么姬妾,日夜谋划操劳,反而累坏了自己身子。”
北静王天生好相貌,风流倜傥,这般柔声说来,当真是令人心动神摇,北静王妃虽知他的话没一句坐实的,却也忍不住芳心可可。夫妻两个温存少许,北静王妃才想起来意,道:“常言道,一样米水养百样人,古人诚不欺我。说起这贾家的公子来,我还要向王爷禀告一件事。”遂将原先贾家的亲戚薛宝钗诚意邀请北静王府入局的事情简明扼要说了,末了道:“我见那薛大姑娘,确乎是明事理、知进退的好姑娘,可惜只是女儿之身,在外头抛头露面的,自家亲娘又那般心狠,致使名声不大好听。她如今没了身份,在外头做事,必是艰难的。既是听说了王爷礼贤下士、乐善好施的名声,诚意求上门来,所求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倒不如王爷就允了?”
北静王妃这话也说得巧妙。明明是北静王府开销极大,入不敷出,正愁着无处生息,偏生宝钗要仰仗王府的名头,原本是两全其美,珠联璧合的美事,说在北静王妃口中,却成了北静王乐善好施的慈悲之举了。北静王先前带了宝玉去参加长公主的宴会,原本就是因府上开销大,想谋些钱财之意,后来因海运上头出了一回杀人越货的海盗,那吴贵妃吴家遭了大难,吓得长公主立即怂了,缩了回去。北静王正在腹诽着长公主一介无知女流,果然难成大事,懊恼着要如何才能弥补府里用度上头的亏空,不意宝钗竟在此时送上门来。更何况北静王妃会说话,北静王听了不觉心中大悦,眉目含笑替北静王妃理了理额前的一缕乱发,轻声道:“既是爱妃看重她,与她说项,小王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都依爱妃了。”
原本就是双方一拍即合之时,办起来自是雷厉风行。不过数日之后,北静王府的管事就唤了宝钗过去,转述北静王的意思,敲定细节。北静王是个好面子的人,虽然极力想弥补王府的亏空,却不愿被别人说占了宝钗这个女流之辈的便宜,故而好说歹说,拿了二百两银子出来,算作占了一成的本钱。又有韩奇等人闻风而动,重新赶着来凑份子,也凑了一两千银子出来,算作两成。宝钗等人虽然足足拿出来六七千两银子,却因自身没有门路,又是女流之辈,一介平民,少不得要在这上头吃些亏。不过背地无人之时,孙穆等人和宝钗团团围坐一堂算账,却都欣慰不已,言说这般一闹,虽有长公主殿下在要紧关头退缩,但却引了北静王入局,更为稳妥,几相算计下来,反而比先前更好了,一个个喜之不尽。
宝钗自哥哥薛蟠将绸缎庄等铺子盘出去以后,就有一大票原先的部属赶来投奔,一个两个历练多年,自是精明强干,只恨场子太小,施展不开能耐。如今长公主退出之后,失了桑落等天理教一干部众从旁襄助,浑水摸鱼,北静王和韩奇等人又都乐得甩手掌柜,故而这海运之事,正是宝钗一手料理,这些旧时部属正愁着手头没事干,见状精神抖擞,不过数日工夫,就装束妥当,一众人押送着船队顺运河而下,打算从南方口岸出海,一路下南洋。
海运之事既然已经妥当,宝钗心中又少却一桩心事。正好贾芸那边庄园已渐落成,赶着送了图纸过来,孙穆等人一起观看,又说要择了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备了车子,出城实地勘察一番。一众人正展望未来,憧憬无限之际,宝钗突然开口说道:“只可惜我是不能同大家一起亲往庄子里探看了。”
姚静听她说的奇怪,忙追问其中缘故,就见孙穆在旁叹息一声道:“是来不及了。此事颇为可惜。”遂向众人徐徐言道,不为别的,却是宝钗的婚期已是近了。
因众人看不起冯渊乡下土包子,又觉得这个男人没什么背景来历,好拿捏的缘故,一应备嫁诸物皆是张嬷嬷在张罗,虽然也颇为尽心尽力,但若追究其中底细,一应嫁妆不过是为了宝钗平日的饮食起居不至于太过委屈。至于冯渊这个便宜姑爷会怎么想,无人放在心上。倒是宝钗碍于面子,还时常过问几句,劝说张嬷嬷也要顾全道义。然而除了张嬷嬷外,其余诸人皆是有意无意间忽略宝钗即将嫁给冯渊之事。她们都觉得似宝钗这样的女子,下嫁于冯渊是大大委屈,最无可奈何之举,每每想起这个来,都忍不住要在心中把薛姨妈等人怨上一番。然而薛姨妈到底是宝钗的亲娘,众人看在宝钗面上,也不好过于腹诽,故而为清净起见,索性连冯渊都不提起了。
此时孙穆把事情挑明,言说宝钗婚期就是这几日,众人心中都颇有依依不舍之意。孙穆身为宝钗师父,纵使心中多么不情愿,少不得替她过问一二的,就把张嬷嬷请过来,向她询问宝钗备嫁之事,闻说宝钗已是说定由莺儿陪她嫁入冯家,小红留在这里替宝钗打理生意,心中也不禁赞许宝钗想得周到。
孙穆和张嬷嬷两人说了好一阵子的话,一问一答,众人原本还聚精会神听着,然而想起宝钗不日即将嫁到冯家去,心中都颇不自在,不愿意深想。姚静百无聊赖之间,只管嗅那园子里菊花的清香,暗自默念着孙穆夜里总睡不着觉,是否要晒些干菊花做个菊花枕头助她安眠。正在想这些有的没的心事间,突然见张嬷嬷向她使了个眼色,姚静一惊之下立即会意,两个人绕到一棵大树后头。
姚静忙问张嬷嬷缘故,见张嬷嬷欲言又止,末了像下定了决心似的说道:“有件事情我一直瞒着宝姑娘,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妥当。”
姚静好奇追问时,张嬷嬷方说,两天前薛家遣了人来寻宝钗了。
姚静不听尚可,一听就气恼道:“把一个好好的女儿逼得净身出户,京城里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是这做娘的心狠,若是那不明白事理,偏生喜欢造谣乱嚼舌根的人见了,背地里还不定怎么编排宝钗如何如何不孝,如何如何不守妇德,如何见了个男人就把亲娘忘了呢。如今宝钗在京城中的名声如同冰火两重天,还不是拜薛家人所赐。事情已经闹到这步田地,薛家人又巴巴赶来寻宝钗做什么?难道是觉得当日对宝钗太过苛刻,赶着来赔礼道歉来了?”
张嬷嬷摇头叹息道:“若是果真如此,姑娘若是听了,还不定有多开心呢,我又怎么会瞒着我们家姑娘?”方压低声音告诉姚静:“薛家有了□□烦了。这次太太打发人来,却为的是求姑娘帮忙的。”
姚静忙问其中缘故,方知道就在宝钗为了海运之事焦头烂额、四处奔走间,薛家出了大事。
任谁也想不到,薛蟠同贾珍、冯紫英等人交好,竟是被人彻彻底底当肥羊给宰了。贾珍和冯紫英等人都算是忠孝老亲王的人,忠孝王爷犯了事没了之后,他们还不死心,又暗中辅佐忠孝王爷的嗣子。常言道兵马未至粮草先行,这谋划夺嫡的事情也是如此。似薛蟠这样不学无术的呆霸王,贾珍肯带契他,也不过是想让他做个出钱的冤大头。偏生薛蟠非但不生气,反而以为这是他们看重他,常向薛姨妈吹嘘着自己虽然不如宝钗善经营,但是却是个能做大事的,将来少不得给薛姨妈挣个诰命夫人来。
薛姨妈嘴上虽然笑言薛蟠糊涂不知轻重,心中到底还是憧憬期盼着的。天底下的无知妇人,因为愚蠢无知,更是把夫死从子的那套言论奉为至宝,因薛蟠支吾着说银钱周转不开,她就动了心思将宝钗的嫁妆谋夺过来,替薛蟠娶了夏金桂做老婆。谁知道夏金桂是薛姨妈拍马也赶不上的厉害人物,算计好的绝户财没入账,不过一个月的工夫,家里的底细反而被夏金桂翻得一清二楚,成为不折不扣的管家奶奶。也正因为管家当权,被夏金桂查出薛家号称的百万之富其实已经所剩无几,遂闹将起来。薛姨妈也慌了神,忙盘问儿子时候,薛蟠起初不甚在意,语焉不详,待到看夏金桂闹得厉害,实在糊弄不住了,方吞吞吐吐说都拿去筹谋大事了,气得薛姨妈直骂他缺心眼。
开弓没有回头箭。薛蟠一口咬定这些银子都是拿去做大事了,又将贾珍他们忽悠他时候,所谓奇货可居的典故颠三倒四说出,薛姨妈是个糊涂耳根子软的人,听了薛蟠的话,当真以为自家儿子便如同战国时候的吕不韦那般,有上商谋国的气势了。她这般怀着渺茫的期盼,横竖也知道那些银子怕是要不回来了,还不如盼着将来事成之后,如同薛家祖宗紫薇舍人一般,有百倍千倍的回报。只是家中银钱将尽,夏金桂不依不饶闹个不停,又该如何是好?
到了这般难以支持的时候,薛姨妈终于忆起当年宝钗在家时候的好处了。从前宝钗在家时候,薛蟠闯了祸,每每都是她对外百般周全,对内百般抚慰,哪里要薛姨妈费神?薛姨妈被夏金桂逼得手足无措之时,打听得宝钗是被孙穆收留下来了,就遣了人过来打探,希望宝钗仍旧如过去那般好说话,肯在关键时候出个主意,把她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
大凡这等做熟了的生意,有经验,有人脉,所欠缺者,不过本钱。如今妙玉和黛玉慷慨解囊,本钱勉强是足了,宝钗就又想办法走北静王的门路,言说只求北静王入局挂个名字,不必出什么本钱,年终之时自会奉上分红若干,其实是求他庇佑而已。
虽说不必北静王府出什么本钱,但似宝钗这等情愿给干股求显贵豪门庇佑的,实在不胜枚举,倘若不清楚这里头的路数,贸然过去,也是不能如愿的。好在宝钗从前参加过京城贵女们的宴会,见过北静王妃几面,虽未说得几句话,但也算有了这么一层交情。那北静王妃起先不欲见时,她身边丫鬟受了宝钗的好处,从旁提醒说:“这薛大姑娘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如今名声不大好听,却也是她亲娘太过狠心糊涂,为了眼馋自家女儿的嫁妆,脸面都顾不得了的缘故。此事京城之中传得沸沸扬扬,一时笑谈。故而娘娘断然不可因了此事,将她拒之门外。况且她那意思,娘娘只消在王爷身边说几句话,便有银子入账,是稳赚不赔的。娘娘前些日子不是还发愁说王爷太过礼贤下士,府里养了一票闲人不事生产,一味奢侈无度,这分红来了也正好稍稍补些亏空。再说我听说这薛大姑娘从前是跟着那什么长公主殿下的,据说连王爷也见过的,王爷当日对她的才华性格赞不绝口呢。如今她不直接去求王爷,反来求娘娘,可见是个聪明懂事的姑娘,知道规矩,颇懂避讳。娘娘断然不可拂了她这番心意。”
北静王妃家学渊源,从小受诗文熏陶,颇为清高自傲,原本是不屑这些金银俗器的,但她一向颇为在意北静王,闻说北静王曾对宝钗赞不绝口,心中就起了心思,笑着说道:“原来王爷也是见过她面的。既是如此,少不得今日我也见识见识了。”
故而北静王妃见了宝钗。先前京城贵女宴会之时,北静王妃身居高位,只管跟那些诰命夫人应酬,如今方有闲暇仔细打量宝钗,见宝钗这等相貌,不觉暗道一声可惜,又同宝钗说了几句话,果见宝钗博闻强记,她引经据典,宝钗竟然全然接得上来,却都点到为止,绝不故意卖弄,顿时令人平添了几分好感。故而便一口答应下来。
宝钗告辞后,北静王妃就叫人去打探北静王爷的动向,听闻北静王这日又和几个年轻清俊的公子混在一道,不觉暗骂几声,同心腹婢女抱怨说:“如今王府之中子息不盛,外面的人多有疑心我善妒专宠的,进宫时候,两位圣人并皇太妃娘娘也劝着我为他多纳些侧妃小老婆,好分担重任。谁知我心里的苦处,替他纳了这么多房姬妾,也不过新鲜几日,等到新鲜劲儿过了也就撂开手去了。整日里只管同那些臭男人在一起厮混,又从哪里变出孩子来!”
北静王妃在外头看着腼腆,不言不语的,可是心里明白着呢,那几个年轻清俊的公子,她都是叫得上名字的。因想起那几个人中有个贾家的贾宝玉,又突然想起宝钗和贾家从前有亲,不觉抱怨道:“可见龙生九子,各自的秉性都不同。便是这同气连枝的亲戚们,也有高下之分。方才那薛大姑娘,那般品貌,为人那般稳重,却又那样的能干。这贾府传说里衔玉所生的公子哥儿呢,就一味只知道同王爷一起玩乐,正经的事情一概做不来。我看这老天爷想是差了,他们两个人,还不如阴阳颠倒一下的好。薛大姑娘那样的,正好顶天立地,支撑家业,似那姓贾的,若是女儿家,我便索性秉明宫里,纳了她当个妾室,将来也好生出一男半女来,算得是我的功绩,岂不比眼下同王爷不清不白的胡闹要好上许多?”
北静王妃向来治家甚言,凡事讲究规矩。故而她手下的人也极是谨言慎行。若非北静王妃实在看不起贾宝玉,一时触动心事,断然不至于如此抱怨。只是这等内帷之事,涉及北静王爷辛密,北静王妃抱怨得,底下的人却不好轻易附和,免得被王妃一时翻脸说没有规矩。故而那心腹大婢女只是眼中带笑恭维道:“这天底下的女子,妻妾不和的多,又有谁能像娘娘这般贤良淑德呢。”
北静王妃被她一顿不痛不痒的恭维,说得火气全没了,打听得北静王那边玩乐之事暂时告一段落,外面请的戏子们都已经退去了,正好是个时机,就带着人浩浩荡荡赶过去请安,却见北静王在他小书房的一张榻上歪着,仿佛是在轻声读一幅扇面上头的字,在旁伺候的人好巧不巧正是贾宝玉,正拿了个美人锤替北静王捶腿。
北静王妃定睛看时,见北静王微微眯着眼睛,神态慵懒,斜倚于榻前,颇有几分浊世佳公子的形容,心中不由得便是一动,情愫暗生。却听北静王双唇轻吐,似在念一首诗:“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好诗!好诗!”一抬眼看见北静王妃扶着个贴身丫鬟进来了,忙向她招手道:“你也过来瞧瞧这扇子上头的诗!”同宝玉使了个眼色。
宝玉见状,慌忙把手中的美人锤放在一边,见北静王手中拿着那把扇子不肯撤手,立即会意,转手从桌上取了另一把扇子,恭恭敬敬递给北静王妃,说话的时候却头也不敢抬,只敢用眼睛看底下,唯恐人说对北静王妃不敬,被揪住把柄:“都是舍妹闺阁之中的信笔之作,倒让娘娘见笑了。”
北静王妃面上含笑,心中却颇为不屑。
但凡讲究一点的人家,闺中女儿也有擅长舞文弄墨的,偶有佳句,也不过是于亲友女眷之间互相品评一番了,便如她一向以才名称道,但除了几首诗入了宫里圣人的眼,因而四处流传外,其余的笔墨皆好好收着。似傅秋香那样写了几首诗词就忙不迭传给不相干的人看的,任什么人都晓得她是想谋些才名,好嫁一个顺心如意的贵婿了,有些身份的女儿家,又有谁肯真正看上她的?
如今贾宝玉也如同当年傅秋香的哥哥傅试一般,忙不迭拿了自家妹子的墨宝给陌生男子看,这里头的用意再明白不过了,北静王妃最看不惯这般赶着巴结的。故而连带着对贾宝玉口中的“舍妹”也没什么好印象。
不过北静王妃刚刚接过那扇子,就被上头的墨迹看得一愣。见一把素白折扇上头,龙飞凤舞写着一首诗词,北静王妃尚未读那诗句,先觉得笔意风流,秀美之中不失爽朗豁达,令人隐隐心折,不由得赞了一声:“好字!”
北静王见自家王妃这一副模样,先笑了起来:“我方才也是这般说的。宝玉说正是他家妹子的墨宝。”
宝玉听北静王这般说,当着北静王妃的面,越发诚惶诚恐,小心翼翼道:“当年家中老人教养姐妹们甚严,觉得虽说女孩家以贞静贤良淑德为上,但到底也有略通些才艺,方见意趣。这个妹妹行三,琴棋书画这般排下去,合该学书,久而久之,就有一手好字。”
北静王妃听了感叹道:“怪不得宫中传闻说贾贵妃是最善琴的,原来竟从这里头来。”
北静王却只管含笑催促北静王妃:“你且莫要说别的。先看看这诗究竟如何?”
北静王妃因扇面上的一手好字,失了轻视之心,此时听北静王催促,把目光朝那扇面仔细看去,不觉念道:“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果真有几分意思。”
北静王大笑道:“非但只是有几分意思。宝玉,依我看,令妹单凭诗文而论,已是超过你这个做兄长的多了。你要好好努力,莫要给本王丢人才好。”
原来自探春发觉婚事艰难之后,就动了自救的心思。虽说按女德的说法,女孩家以贞静为上,断然不好整日里想着嫁个如意郎君的,但探春是个聪明人,自然晓得这里头的利害关系。因知道宝玉同北静王爷有些关系,时常走动,少不得在宝玉面前好话说尽,死磨硬泡,宝玉实在推辞不过,方勉强答应带了几把扇子请北静王爷赏玩品评一番,心中已是将探春埋怨了好几回,觉得她贪慕富贵,有损贾家女孩的名声,却全然不想自己其实一直在做同探春类似的事情。
这时宝玉见北静王称赞探春,又说自己不如她,口上称是,心中却老大不以为然,若论大观园中女儿家的才学,他最服的就是林黛玉,便是宝钗,虽然也是有才之人,奈何两人志向相差太多,彼此颇看不惯,便也不觉得宝钗有多好。宝玉心中想起林黛玉,不觉信口答道:“王爷说的极是。我家中几个姐妹,确实长于诗文,若要认真说起来,舍妹还不算其中最出挑的呢。”
北静王闻言,不免来了兴趣,追问道:“既如此说,难道你还见过更出挑的女子?”
宝玉脸上忍不住带出笑意:“不瞒王爷说,我有一个表妹,姓林,父亲是从科举出身,当年考中探花的,家学渊源之下,极有学问。”他原本还想炫耀说他同这个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即将成为夫妻,只是虽然知道不日即将颁下指婚的圣旨,到底涉及儿女私情,不好在此时公然吐露的,因此把后面半句话咽回去不提。
因北静王妃猝不及防赶来,宝玉自然不好久留,又说了几句话,全了礼数,就匆匆告辞离开了。宝玉走后,北静王妃见北静王用手轻抚着那把折扇若有所思,不免生出几丝醋意,嗔道:“到底是贾家的姑娘,未出阁的小姐,她在闺阁里的文字,这般轻易被王爷赏玩,难道就不嫌唐突?”
北静王唇角带笑,起身携了北静王妃的手,拉她在自己身边坐好,温言道:“莫非你醋了不成?既是醋了,日后就莫要每每张罗着替小王纳什么姬妾,日夜谋划操劳,反而累坏了自己身子。”
北静王天生好相貌,风流倜傥,这般柔声说来,当真是令人心动神摇,北静王妃虽知他的话没一句坐实的,却也忍不住芳心可可。夫妻两个温存少许,北静王妃才想起来意,道:“常言道,一样米水养百样人,古人诚不欺我。说起这贾家的公子来,我还要向王爷禀告一件事。”遂将原先贾家的亲戚薛宝钗诚意邀请北静王府入局的事情简明扼要说了,末了道:“我见那薛大姑娘,确乎是明事理、知进退的好姑娘,可惜只是女儿之身,在外头抛头露面的,自家亲娘又那般心狠,致使名声不大好听。她如今没了身份,在外头做事,必是艰难的。既是听说了王爷礼贤下士、乐善好施的名声,诚意求上门来,所求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倒不如王爷就允了?”
北静王妃这话也说得巧妙。明明是北静王府开销极大,入不敷出,正愁着无处生息,偏生宝钗要仰仗王府的名头,原本是两全其美,珠联璧合的美事,说在北静王妃口中,却成了北静王乐善好施的慈悲之举了。北静王先前带了宝玉去参加长公主的宴会,原本就是因府上开销大,想谋些钱财之意,后来因海运上头出了一回杀人越货的海盗,那吴贵妃吴家遭了大难,吓得长公主立即怂了,缩了回去。北静王正在腹诽着长公主一介无知女流,果然难成大事,懊恼着要如何才能弥补府里用度上头的亏空,不意宝钗竟在此时送上门来。更何况北静王妃会说话,北静王听了不觉心中大悦,眉目含笑替北静王妃理了理额前的一缕乱发,轻声道:“既是爱妃看重她,与她说项,小王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都依爱妃了。”
原本就是双方一拍即合之时,办起来自是雷厉风行。不过数日之后,北静王府的管事就唤了宝钗过去,转述北静王的意思,敲定细节。北静王是个好面子的人,虽然极力想弥补王府的亏空,却不愿被别人说占了宝钗这个女流之辈的便宜,故而好说歹说,拿了二百两银子出来,算作占了一成的本钱。又有韩奇等人闻风而动,重新赶着来凑份子,也凑了一两千银子出来,算作两成。宝钗等人虽然足足拿出来六七千两银子,却因自身没有门路,又是女流之辈,一介平民,少不得要在这上头吃些亏。不过背地无人之时,孙穆等人和宝钗团团围坐一堂算账,却都欣慰不已,言说这般一闹,虽有长公主殿下在要紧关头退缩,但却引了北静王入局,更为稳妥,几相算计下来,反而比先前更好了,一个个喜之不尽。
宝钗自哥哥薛蟠将绸缎庄等铺子盘出去以后,就有一大票原先的部属赶来投奔,一个两个历练多年,自是精明强干,只恨场子太小,施展不开能耐。如今长公主退出之后,失了桑落等天理教一干部众从旁襄助,浑水摸鱼,北静王和韩奇等人又都乐得甩手掌柜,故而这海运之事,正是宝钗一手料理,这些旧时部属正愁着手头没事干,见状精神抖擞,不过数日工夫,就装束妥当,一众人押送着船队顺运河而下,打算从南方口岸出海,一路下南洋。
海运之事既然已经妥当,宝钗心中又少却一桩心事。正好贾芸那边庄园已渐落成,赶着送了图纸过来,孙穆等人一起观看,又说要择了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备了车子,出城实地勘察一番。一众人正展望未来,憧憬无限之际,宝钗突然开口说道:“只可惜我是不能同大家一起亲往庄子里探看了。”
姚静听她说的奇怪,忙追问其中缘故,就见孙穆在旁叹息一声道:“是来不及了。此事颇为可惜。”遂向众人徐徐言道,不为别的,却是宝钗的婚期已是近了。
因众人看不起冯渊乡下土包子,又觉得这个男人没什么背景来历,好拿捏的缘故,一应备嫁诸物皆是张嬷嬷在张罗,虽然也颇为尽心尽力,但若追究其中底细,一应嫁妆不过是为了宝钗平日的饮食起居不至于太过委屈。至于冯渊这个便宜姑爷会怎么想,无人放在心上。倒是宝钗碍于面子,还时常过问几句,劝说张嬷嬷也要顾全道义。然而除了张嬷嬷外,其余诸人皆是有意无意间忽略宝钗即将嫁给冯渊之事。她们都觉得似宝钗这样的女子,下嫁于冯渊是大大委屈,最无可奈何之举,每每想起这个来,都忍不住要在心中把薛姨妈等人怨上一番。然而薛姨妈到底是宝钗的亲娘,众人看在宝钗面上,也不好过于腹诽,故而为清净起见,索性连冯渊都不提起了。
此时孙穆把事情挑明,言说宝钗婚期就是这几日,众人心中都颇有依依不舍之意。孙穆身为宝钗师父,纵使心中多么不情愿,少不得替她过问一二的,就把张嬷嬷请过来,向她询问宝钗备嫁之事,闻说宝钗已是说定由莺儿陪她嫁入冯家,小红留在这里替宝钗打理生意,心中也不禁赞许宝钗想得周到。
孙穆和张嬷嬷两人说了好一阵子的话,一问一答,众人原本还聚精会神听着,然而想起宝钗不日即将嫁到冯家去,心中都颇不自在,不愿意深想。姚静百无聊赖之间,只管嗅那园子里菊花的清香,暗自默念着孙穆夜里总睡不着觉,是否要晒些干菊花做个菊花枕头助她安眠。正在想这些有的没的心事间,突然见张嬷嬷向她使了个眼色,姚静一惊之下立即会意,两个人绕到一棵大树后头。
姚静忙问张嬷嬷缘故,见张嬷嬷欲言又止,末了像下定了决心似的说道:“有件事情我一直瞒着宝姑娘,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妥当。”
姚静好奇追问时,张嬷嬷方说,两天前薛家遣了人来寻宝钗了。
姚静不听尚可,一听就气恼道:“把一个好好的女儿逼得净身出户,京城里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是这做娘的心狠,若是那不明白事理,偏生喜欢造谣乱嚼舌根的人见了,背地里还不定怎么编排宝钗如何如何不孝,如何如何不守妇德,如何见了个男人就把亲娘忘了呢。如今宝钗在京城中的名声如同冰火两重天,还不是拜薛家人所赐。事情已经闹到这步田地,薛家人又巴巴赶来寻宝钗做什么?难道是觉得当日对宝钗太过苛刻,赶着来赔礼道歉来了?”
张嬷嬷摇头叹息道:“若是果真如此,姑娘若是听了,还不定有多开心呢,我又怎么会瞒着我们家姑娘?”方压低声音告诉姚静:“薛家有了□□烦了。这次太太打发人来,却为的是求姑娘帮忙的。”
姚静忙问其中缘故,方知道就在宝钗为了海运之事焦头烂额、四处奔走间,薛家出了大事。
任谁也想不到,薛蟠同贾珍、冯紫英等人交好,竟是被人彻彻底底当肥羊给宰了。贾珍和冯紫英等人都算是忠孝老亲王的人,忠孝王爷犯了事没了之后,他们还不死心,又暗中辅佐忠孝王爷的嗣子。常言道兵马未至粮草先行,这谋划夺嫡的事情也是如此。似薛蟠这样不学无术的呆霸王,贾珍肯带契他,也不过是想让他做个出钱的冤大头。偏生薛蟠非但不生气,反而以为这是他们看重他,常向薛姨妈吹嘘着自己虽然不如宝钗善经营,但是却是个能做大事的,将来少不得给薛姨妈挣个诰命夫人来。
薛姨妈嘴上虽然笑言薛蟠糊涂不知轻重,心中到底还是憧憬期盼着的。天底下的无知妇人,因为愚蠢无知,更是把夫死从子的那套言论奉为至宝,因薛蟠支吾着说银钱周转不开,她就动了心思将宝钗的嫁妆谋夺过来,替薛蟠娶了夏金桂做老婆。谁知道夏金桂是薛姨妈拍马也赶不上的厉害人物,算计好的绝户财没入账,不过一个月的工夫,家里的底细反而被夏金桂翻得一清二楚,成为不折不扣的管家奶奶。也正因为管家当权,被夏金桂查出薛家号称的百万之富其实已经所剩无几,遂闹将起来。薛姨妈也慌了神,忙盘问儿子时候,薛蟠起初不甚在意,语焉不详,待到看夏金桂闹得厉害,实在糊弄不住了,方吞吞吐吐说都拿去筹谋大事了,气得薛姨妈直骂他缺心眼。
开弓没有回头箭。薛蟠一口咬定这些银子都是拿去做大事了,又将贾珍他们忽悠他时候,所谓奇货可居的典故颠三倒四说出,薛姨妈是个糊涂耳根子软的人,听了薛蟠的话,当真以为自家儿子便如同战国时候的吕不韦那般,有上商谋国的气势了。她这般怀着渺茫的期盼,横竖也知道那些银子怕是要不回来了,还不如盼着将来事成之后,如同薛家祖宗紫薇舍人一般,有百倍千倍的回报。只是家中银钱将尽,夏金桂不依不饶闹个不停,又该如何是好?
到了这般难以支持的时候,薛姨妈终于忆起当年宝钗在家时候的好处了。从前宝钗在家时候,薛蟠闯了祸,每每都是她对外百般周全,对内百般抚慰,哪里要薛姨妈费神?薛姨妈被夏金桂逼得手足无措之时,打听得宝钗是被孙穆收留下来了,就遣了人过来打探,希望宝钗仍旧如过去那般好说话,肯在关键时候出个主意,把她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