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栗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栗山老人?”
罗老夫子是一脸茫然。
他当然不可能听过栗山老人。栗山老人只是李廷的杜撰,后世倒出现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杨栗山,对伤寒和温病颇有研究,但现在杨栗山还未出世。李廷的栗山老人灵感也正是由此而来。
罗老夫子细窄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想起了李廷辍学的缘故,不正是为了种几株草药,当初他得知这件事心里很愤慨,李廷区区李家一庶子,却玩性难改,无求学之志。正所谓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胸无理想,枉活一世,现在科举才是正途,他还忍不住骂了李廷朽木不可雕也。
李廷笑说:“遇见栗山老人,那也是一个巧合罢了。就是这一个月,在李府外数里的街头,我好几次遇到了一个老人家。他慈眉善目,仙风道骨,是一位四方游医,已有四十年的行医经历,给人家看病没有不药到病除的,想来是悬壶济世的神医。这几日,我再也没见过他,大抵是离开闽地了。”
说到这里,李廷仔细瞧着罗家父女的脸色。
罗老夫子听得很认真,并无异色,只是听说栗山老人离开,脸庞有些失望。罗青珊却浅眉蹙起,一双带泪的眸子充斥着怀疑,显然心里不太信李廷的话。
这是自然的。
偶遇栗山老人,得到栗山老人的传授,这完全是李廷所杜撰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就像武侠小说里,主角掉落悬崖,遇到了失传已久的绝学,或是玄幻小说中,主角被雷劈大难不死,却发现原是神器出世,于是丹田里多了个逆天神器。李廷想着他和栗山老人这一段也有这样的感觉,难怪罗家小姑娘一副不相信的神色了。
来大明编故事已经成了日常,李廷腹诽了一下,就继续厚颜无耻编故事:“我对医学很感兴趣,就向栗山老人讨教。那时有一个人也有失眠症状,前来向栗山老人求医,他开了一个方子,名为升降散。我向他询问个中缘由,他倒是极为大方,耐心解释:夜不能寐,责于肝火郁热不得宣散。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木旺,心火忧,肝火郁热,木火同盛,神魂难以安宁。升降散便是能梳调气机,宣疏肝火之热。”
罗老夫子听了这段话,特别是李廷说的药方道理明明白白,已是全然信了李廷的杜撰。
罗青珊却不太相信,瞧着李廷说话的神色,心里总感觉有些奇怪,便有些怀疑地问:“爹,你可曾听说过栗山老人?”
“这……倒是不曾听说。”罗老夫子摇了摇头,“是我孤陋寡闻了。”
李廷听了就笑着说:“栗山老人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往何处去,走遍天南地北,为的是收集天下名方,济世救人。若是给穷苦人家看病,诊费不收也是常有的事。他一生救人无数,不想他人今后来报恩,所以行医从不愿留下姓名。大抵是这样,名声并不显赫。他心思全在救人上,从未想过像华佗扁鹊那般流芳千古。”
罗老夫子一听心中震惊,世上竟然有这样高义之人,脑海中满是活脱脱的神医形象,在栗山老人博爱精神的感召下,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
罗青珊依旧在窥探李廷说话的神色,心里嘀咕:真有这样的人?我读书虽然少,但你也别想要骗我,像那些庸医一般给我爹乱抓药。
故事越讲越生动,说的李廷自己都快要信了,但是罗家小姑娘还是不太信的样子。
李廷轻咳了一声,接着说:“他行医多年,深知凡人疾苦,见我天天来向他求问,有向医之心,便给了我本小册子。我也是从那本小册中知道他来自栗山,于是我便称呼他为栗山老人。”
罗老夫子惊道:“小册子?”
“嗯……”李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本小册子上记录了他多年的行医经验,是他终日钻研得到的成果,对经典的解读,对伤寒与温病的研究都在里面。不过几日,他便非常赞赏我的天赋,才给我了他的小册子。我辍学,也有这几分缘故在。”
罗老夫子沉默,他原来是看不起看杂书的李廷,如今想着李廷大概是很早对医学有兴趣,才看许多杂书。想起他曾经痛骂李廷朽木不可雕也,觉得他好像有些过分。人各有志,况且科举之路也未必是所谓的坦途。
此时罗青珊依旧不太信,轻轻地哼了一声:“你说的栗山老人的升降散,册子上有记录吗?你自己开的药,我爹可不敢吃。”
李廷笑着点头:“升降散,册子上确有记录。”
罗青珊看着李廷,无话可说。
至少到现在看来李廷的话是没有露出马脚。罗青珊依旧是持着怀疑的态度,不过李廷真能治好父亲,对无计可施的她而言当然是大恩,到时候无论真假她都会心存感激。
罗老先生看着女儿对李廷很不服,也知女儿性子素来这样,对外头杜撰的事情从来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只是微微摇头。
李廷又对着罗老先生道:“老师,请让我诊下脉,栗山老人也教过我诊脉之法。”
罗老先生当然没有拒绝。
李廷微微笑,诊脉出弦滑数,心里有了定数。
于是李廷一撩衣袖,走在案几旁,在纸上写下:“蝉衣六克,僵蚕十克,片姜黄六克,大黄三克,柴胡六克,……钩藤十克。”
罗青珊看李廷写方子很熟练,心里已有些惊讶,然后她迫不及待拿起纸,却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克?克是什么?”
李廷一怔,顿时有点汗颜,想起这时候好像计量单位是钱来着,只好说:“四克约莫一钱左右,如此换算下。”
罗青珊轻轻哦了一声,转过头瞧着李廷,只见李廷面容青涩,穿着一件淡色直裰,并无因她咄咄逼人而改了脸色,言语说不出的温婉平易,让她有些转不开视线。片刻之后她才回过神,发觉她有些在陌生男子面前有些过于随便,于礼不合,一时心中直跳。
李廷没注意到罗青珊的小心思,脾气很好:“若是按照这药方所熬制的药服用,七付升降散下去便可立竿见影了。”
罗青珊撇了撇嘴:“口气真大。”
这是李廷在大明第一次为人看病,心情还不错,自信十足地笑着说:“这药我亲自去药铺抓,有没有药效,到时候便知道了。”
“栗山老人?”
罗老夫子是一脸茫然。
他当然不可能听过栗山老人。栗山老人只是李廷的杜撰,后世倒出现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杨栗山,对伤寒和温病颇有研究,但现在杨栗山还未出世。李廷的栗山老人灵感也正是由此而来。
罗老夫子细窄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想起了李廷辍学的缘故,不正是为了种几株草药,当初他得知这件事心里很愤慨,李廷区区李家一庶子,却玩性难改,无求学之志。正所谓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胸无理想,枉活一世,现在科举才是正途,他还忍不住骂了李廷朽木不可雕也。
李廷笑说:“遇见栗山老人,那也是一个巧合罢了。就是这一个月,在李府外数里的街头,我好几次遇到了一个老人家。他慈眉善目,仙风道骨,是一位四方游医,已有四十年的行医经历,给人家看病没有不药到病除的,想来是悬壶济世的神医。这几日,我再也没见过他,大抵是离开闽地了。”
说到这里,李廷仔细瞧着罗家父女的脸色。
罗老夫子听得很认真,并无异色,只是听说栗山老人离开,脸庞有些失望。罗青珊却浅眉蹙起,一双带泪的眸子充斥着怀疑,显然心里不太信李廷的话。
这是自然的。
偶遇栗山老人,得到栗山老人的传授,这完全是李廷所杜撰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就像武侠小说里,主角掉落悬崖,遇到了失传已久的绝学,或是玄幻小说中,主角被雷劈大难不死,却发现原是神器出世,于是丹田里多了个逆天神器。李廷想着他和栗山老人这一段也有这样的感觉,难怪罗家小姑娘一副不相信的神色了。
来大明编故事已经成了日常,李廷腹诽了一下,就继续厚颜无耻编故事:“我对医学很感兴趣,就向栗山老人讨教。那时有一个人也有失眠症状,前来向栗山老人求医,他开了一个方子,名为升降散。我向他询问个中缘由,他倒是极为大方,耐心解释:夜不能寐,责于肝火郁热不得宣散。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木旺,心火忧,肝火郁热,木火同盛,神魂难以安宁。升降散便是能梳调气机,宣疏肝火之热。”
罗老夫子听了这段话,特别是李廷说的药方道理明明白白,已是全然信了李廷的杜撰。
罗青珊却不太相信,瞧着李廷说话的神色,心里总感觉有些奇怪,便有些怀疑地问:“爹,你可曾听说过栗山老人?”
“这……倒是不曾听说。”罗老夫子摇了摇头,“是我孤陋寡闻了。”
李廷听了就笑着说:“栗山老人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往何处去,走遍天南地北,为的是收集天下名方,济世救人。若是给穷苦人家看病,诊费不收也是常有的事。他一生救人无数,不想他人今后来报恩,所以行医从不愿留下姓名。大抵是这样,名声并不显赫。他心思全在救人上,从未想过像华佗扁鹊那般流芳千古。”
罗老夫子一听心中震惊,世上竟然有这样高义之人,脑海中满是活脱脱的神医形象,在栗山老人博爱精神的感召下,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
罗青珊依旧在窥探李廷说话的神色,心里嘀咕:真有这样的人?我读书虽然少,但你也别想要骗我,像那些庸医一般给我爹乱抓药。
故事越讲越生动,说的李廷自己都快要信了,但是罗家小姑娘还是不太信的样子。
李廷轻咳了一声,接着说:“他行医多年,深知凡人疾苦,见我天天来向他求问,有向医之心,便给了我本小册子。我也是从那本小册中知道他来自栗山,于是我便称呼他为栗山老人。”
罗老夫子惊道:“小册子?”
“嗯……”李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本小册子上记录了他多年的行医经验,是他终日钻研得到的成果,对经典的解读,对伤寒与温病的研究都在里面。不过几日,他便非常赞赏我的天赋,才给我了他的小册子。我辍学,也有这几分缘故在。”
罗老夫子沉默,他原来是看不起看杂书的李廷,如今想着李廷大概是很早对医学有兴趣,才看许多杂书。想起他曾经痛骂李廷朽木不可雕也,觉得他好像有些过分。人各有志,况且科举之路也未必是所谓的坦途。
此时罗青珊依旧不太信,轻轻地哼了一声:“你说的栗山老人的升降散,册子上有记录吗?你自己开的药,我爹可不敢吃。”
李廷笑着点头:“升降散,册子上确有记录。”
罗青珊看着李廷,无话可说。
至少到现在看来李廷的话是没有露出马脚。罗青珊依旧是持着怀疑的态度,不过李廷真能治好父亲,对无计可施的她而言当然是大恩,到时候无论真假她都会心存感激。
罗老先生看着女儿对李廷很不服,也知女儿性子素来这样,对外头杜撰的事情从来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只是微微摇头。
李廷又对着罗老先生道:“老师,请让我诊下脉,栗山老人也教过我诊脉之法。”
罗老先生当然没有拒绝。
李廷微微笑,诊脉出弦滑数,心里有了定数。
于是李廷一撩衣袖,走在案几旁,在纸上写下:“蝉衣六克,僵蚕十克,片姜黄六克,大黄三克,柴胡六克,……钩藤十克。”
罗青珊看李廷写方子很熟练,心里已有些惊讶,然后她迫不及待拿起纸,却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克?克是什么?”
李廷一怔,顿时有点汗颜,想起这时候好像计量单位是钱来着,只好说:“四克约莫一钱左右,如此换算下。”
罗青珊轻轻哦了一声,转过头瞧着李廷,只见李廷面容青涩,穿着一件淡色直裰,并无因她咄咄逼人而改了脸色,言语说不出的温婉平易,让她有些转不开视线。片刻之后她才回过神,发觉她有些在陌生男子面前有些过于随便,于礼不合,一时心中直跳。
李廷没注意到罗青珊的小心思,脾气很好:“若是按照这药方所熬制的药服用,七付升降散下去便可立竿见影了。”
罗青珊撇了撇嘴:“口气真大。”
这是李廷在大明第一次为人看病,心情还不错,自信十足地笑着说:“这药我亲自去药铺抓,有没有药效,到时候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