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天道】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道德经》和《司马法》、《孙子兵法》有关军事思想来看,三部书有许多共通之处,以田穰苴、孙子在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老子对军事的理解能和二位大军事家并列,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老子的军事能力非同一般。甚至可以假想一下,如果老子和田穰苴调换一下,老子同样有可能做出相同的成绩。
老子来到东周雒邑做守藏史,不仅仅是为了谋一个铁饭碗,更希望能依托周王室这个政治平台,来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理想总是那样美好,现实总是那样残酷,甚至可以这么讲,老子来雒邑寻找政治平台,就像诸葛亮去投奔张秀一样荒谬。
周王室自东迁雒邑以来,诸侯争霸,周王室只能尴尬地站在一边当观众。诸侯有给面子的,扔给王室仨葱俩窝头,有不给面子的,一毛不拔。从综合国力上讲,东周只相当于陈、蔡这样的酱油国,连宋、卫、郑这样的中等诸侯都敢理直气壮的欺负王室。
老子在雒邑出任守藏史的三十多年中,所侍奉的君主是周景王姬贵(公元前544至公元前520年在位),且不说周景王有什么能耐,只说东周王室的经济窘迫,如果周公姬旦地下有知,一定会心酸落泪的。
堂堂周天子为了王室的生计,不得不厚着老脸问诸侯国讨要财物,没少受诸侯奚落。有一次晋国不给天子脸面,气得周景王破口大骂晋国“数典而忘其祖”。在这种尴尬地历史环境中,东周王室已经自身难保,哪里还能给志向远大的老子提供政治平台?
虽然司马迁说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但隐居于野,不代表在政治上没有理想。何况司马迁的下一句话是“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如果老子自甘无名,又何必见东周衰落而亡去?历代高隐之士很多都是政治思想破灭而遁入荒山野林中的,老子也不会例外。
既然东周无法给老子提供施政空间,老子为何不学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老子在学术界的大宗师地位,并非没有机会求得一飞冲天的机会。究其原因,于史无考,但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诸侯无论大小,卿相位置早就被贵族公子哥占满了,哪还有老子的位置?利益集团一旦抱成团,就是水泼不进的铜墙铁壁,与其四处碰运气,不如留在雒邑等机会。
只是可惜老子整整守了四十年,坐看青丝变白发,丝毫看不到彼岸,希望慢慢变成了绝望,当人在绝望的时候,往往是人生大彻大悟的时候。老子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五十而知天命”,黄土已经埋到脖子了,再恋栈于此,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在政治上,老子已经注定无所作为,但在学术上,老子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或者说老子还有一个梦想没有实现,就是他需要一处安静的所在,把他关于“道”的腹稿整理出来,就是影响历史两千多年的伟大哲学经籍《道德经》。
据学者考证,老子离开雒邑的时间应该是公元516年,而此时正是东周王室为了争权夺利厮杀最为惨烈的时期。周景王于公元前520年死后,三位王子,即姬朝、姬猛、姬匄互相厮咬,而晋国又深度介入周王室权力之争,雒邑血光冲天。
在此之前,雒邑虽处天下之中,但却少见兵火,老子可以大隐隐于朝。而诸子争位后,雒邑变得极不安全,刀兵无情,难免玉石俱焚,老子可不想陪这几个公子哥殉葬。以老子的智慧,他当然不会留在雒邑等死,所以就有了道教史上著名的传奇——老子骑牛入函谷关,紫气西去,所有的故事都变成了传说。
说到老子骑入函谷,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就是前函谷关令尹喜。此人的姓名、生卒年已不可考,西汉学者刘向说“关尹子名喜,号关尹子,或曰关令子”。
尹喜的从政经历不甚清楚,但尹喜有一点和老子相同,就是都看破了世事红尘,有了隐于山野的打算。后人多知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其实尹喜的哲学思想同样博大精深,而尹喜之所以能得“道”,是因为老子的点拨。
老子骑牛西行,应该是去寻找一处远离尘世喧嚣的深山野林,至于老子为什么去西方,原因不详,分析起来大致有两个原因:
一、西方只有秦国,经济相对落后,名山大川人迹罕至,很适合老子隐居求道。
二、秦国内政相对平稳,名君辈出,属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排除老子去秦国寻找发展机会。
从雒邑去秦国,就必须经过著名的函谷关,所以事先得到消息的尹喜就在关下截住了骑牛老子,拜老子为师,云游至终南山下归隐。关于老子见尹喜,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尹喜截住老子后,用尽各种手段,强迫老子写书,就是后来的《道德经》。
二、晋人葛洪《抱朴子》所说,老子和尹喜相遇的地点是在散关,强迫老子写《道德经》一卷。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神奇的传说,也有另外一种神奇的说法,认为尹喜是前一年(公元517年)就已经辞官隐居终南山,尹喜于某天夜观星象,看到一团紫气从东方缓缓而来,尹喜认为有圣人将路过函谷关,所以尹喜提前一步回到函谷关,迎到了老子。
老子崇尚“道”,但有史可考的学生却几乎没有,要是论影响力,孔子算半个,但老子与孔子所追求的道并不一致,所以孔子化鹤而去。失一孔子、得一尹喜,其实更值得老子高兴。尹喜名望不如孔子,但尹喜追求的是“天道”,符合老子的三观,所以老子很自然的就和尹喜走到了一起,并相伴终生。
甚至单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尹喜的历史贡献要远大于孔子吸引传播道家学说的贡献,因为从某种角度讲,没有尹喜,就没有《道德经》。《道德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丝毫不逊于《论语》。
至于老子的下落,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学界普遍认为是归隐终南山,并倾终生之力,将五千言《道德经》付之青简。自此之后,江湖上只存在有关周守藏史老聃的神秘传说。
二、有人说老子骑青牛,携尹喜,背《道德经》,消失在流河之西的时空之中。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在过函谷关(或散关)与尹喜相会之后,继续向西游走,最终在河西某地飞升,应该就是根据“俱之流沙之西”而推测出来的。
三、《后汉书.襄楷传》记载,东汉末年就有传说,认为老子“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去印度参拜释迦牟尼做了和尚。
第三条几乎不可信,且不说老子和释迦牟尼同时代,以当时的信息传输能力,老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西天还有个佛祖。何况老子本身就是得道之神,他追求的天道与佛教格格不入,而佛、儒两家有关“人道”的研究倒有些接近。孔子不能放弃儒家而归入道家,老子又怎么可能放弃道家而归入佛家?
老子消失在历史的茫茫迷雾之中,对后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这给了后人对老子这位至圣先师以无尽的遐想。神话中许多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神仙,他们在真实的历史中许多都是“下落不明”,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心态:越神秘,越好奇。
在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唯一被后世各种传说拜为神仙的,数来数去,也只有老子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太上老君。诸子封神,是孔子都没享受到的“待遇”,当然历代儒学信徒对孔子的造神运动也足以让历史叹为观止。
虽然道教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影响可能略逊于儒家思想,这可能和道家的出世情结有关,但老子从来没有宣扬过避世,相反,老子的用世之心是非常积极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道家思想的始祖是老子,但道教的一些理论杂揉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就如同东亚汉文化圈中的儒教和儒家思想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中国的宗教起源相对较晚,老子也不会知道他死后,会被后世信教尊奉为围着个炉子炼丹的太上老君,因为老子更在意的是他的思想能否教化传世。不过老子也应该明白一点,哲学不是人人都有兴趣学的,“天道”也不是人人都能看懂的,不像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儒学比较通俗易懂。
《道德经》的相当篇幅也是在讲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为什么自汉武帝以后,历代皆以儒为尊,即使是道教盛行的时代也是如此,比如北魏、唐、北宋末期。前面讲过,道家着重讲“天道”,儒家着重讲“人道”,其实道家也讲“人道”,只不过道家的“人道”对执行人的自身修养过高。
从《道德经》和《司马法》、《孙子兵法》有关军事思想来看,三部书有许多共通之处,以田穰苴、孙子在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老子对军事的理解能和二位大军事家并列,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老子的军事能力非同一般。甚至可以假想一下,如果老子和田穰苴调换一下,老子同样有可能做出相同的成绩。
老子来到东周雒邑做守藏史,不仅仅是为了谋一个铁饭碗,更希望能依托周王室这个政治平台,来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理想总是那样美好,现实总是那样残酷,甚至可以这么讲,老子来雒邑寻找政治平台,就像诸葛亮去投奔张秀一样荒谬。
周王室自东迁雒邑以来,诸侯争霸,周王室只能尴尬地站在一边当观众。诸侯有给面子的,扔给王室仨葱俩窝头,有不给面子的,一毛不拔。从综合国力上讲,东周只相当于陈、蔡这样的酱油国,连宋、卫、郑这样的中等诸侯都敢理直气壮的欺负王室。
老子在雒邑出任守藏史的三十多年中,所侍奉的君主是周景王姬贵(公元前544至公元前520年在位),且不说周景王有什么能耐,只说东周王室的经济窘迫,如果周公姬旦地下有知,一定会心酸落泪的。
堂堂周天子为了王室的生计,不得不厚着老脸问诸侯国讨要财物,没少受诸侯奚落。有一次晋国不给天子脸面,气得周景王破口大骂晋国“数典而忘其祖”。在这种尴尬地历史环境中,东周王室已经自身难保,哪里还能给志向远大的老子提供政治平台?
虽然司马迁说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但隐居于野,不代表在政治上没有理想。何况司马迁的下一句话是“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如果老子自甘无名,又何必见东周衰落而亡去?历代高隐之士很多都是政治思想破灭而遁入荒山野林中的,老子也不会例外。
既然东周无法给老子提供施政空间,老子为何不学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老子在学术界的大宗师地位,并非没有机会求得一飞冲天的机会。究其原因,于史无考,但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诸侯无论大小,卿相位置早就被贵族公子哥占满了,哪还有老子的位置?利益集团一旦抱成团,就是水泼不进的铜墙铁壁,与其四处碰运气,不如留在雒邑等机会。
只是可惜老子整整守了四十年,坐看青丝变白发,丝毫看不到彼岸,希望慢慢变成了绝望,当人在绝望的时候,往往是人生大彻大悟的时候。老子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五十而知天命”,黄土已经埋到脖子了,再恋栈于此,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在政治上,老子已经注定无所作为,但在学术上,老子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或者说老子还有一个梦想没有实现,就是他需要一处安静的所在,把他关于“道”的腹稿整理出来,就是影响历史两千多年的伟大哲学经籍《道德经》。
据学者考证,老子离开雒邑的时间应该是公元516年,而此时正是东周王室为了争权夺利厮杀最为惨烈的时期。周景王于公元前520年死后,三位王子,即姬朝、姬猛、姬匄互相厮咬,而晋国又深度介入周王室权力之争,雒邑血光冲天。
在此之前,雒邑虽处天下之中,但却少见兵火,老子可以大隐隐于朝。而诸子争位后,雒邑变得极不安全,刀兵无情,难免玉石俱焚,老子可不想陪这几个公子哥殉葬。以老子的智慧,他当然不会留在雒邑等死,所以就有了道教史上著名的传奇——老子骑牛入函谷关,紫气西去,所有的故事都变成了传说。
说到老子骑入函谷,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就是前函谷关令尹喜。此人的姓名、生卒年已不可考,西汉学者刘向说“关尹子名喜,号关尹子,或曰关令子”。
尹喜的从政经历不甚清楚,但尹喜有一点和老子相同,就是都看破了世事红尘,有了隐于山野的打算。后人多知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其实尹喜的哲学思想同样博大精深,而尹喜之所以能得“道”,是因为老子的点拨。
老子骑牛西行,应该是去寻找一处远离尘世喧嚣的深山野林,至于老子为什么去西方,原因不详,分析起来大致有两个原因:
一、西方只有秦国,经济相对落后,名山大川人迹罕至,很适合老子隐居求道。
二、秦国内政相对平稳,名君辈出,属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排除老子去秦国寻找发展机会。
从雒邑去秦国,就必须经过著名的函谷关,所以事先得到消息的尹喜就在关下截住了骑牛老子,拜老子为师,云游至终南山下归隐。关于老子见尹喜,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尹喜截住老子后,用尽各种手段,强迫老子写书,就是后来的《道德经》。
二、晋人葛洪《抱朴子》所说,老子和尹喜相遇的地点是在散关,强迫老子写《道德经》一卷。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神奇的传说,也有另外一种神奇的说法,认为尹喜是前一年(公元517年)就已经辞官隐居终南山,尹喜于某天夜观星象,看到一团紫气从东方缓缓而来,尹喜认为有圣人将路过函谷关,所以尹喜提前一步回到函谷关,迎到了老子。
老子崇尚“道”,但有史可考的学生却几乎没有,要是论影响力,孔子算半个,但老子与孔子所追求的道并不一致,所以孔子化鹤而去。失一孔子、得一尹喜,其实更值得老子高兴。尹喜名望不如孔子,但尹喜追求的是“天道”,符合老子的三观,所以老子很自然的就和尹喜走到了一起,并相伴终生。
甚至单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尹喜的历史贡献要远大于孔子吸引传播道家学说的贡献,因为从某种角度讲,没有尹喜,就没有《道德经》。《道德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丝毫不逊于《论语》。
至于老子的下落,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学界普遍认为是归隐终南山,并倾终生之力,将五千言《道德经》付之青简。自此之后,江湖上只存在有关周守藏史老聃的神秘传说。
二、有人说老子骑青牛,携尹喜,背《道德经》,消失在流河之西的时空之中。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在过函谷关(或散关)与尹喜相会之后,继续向西游走,最终在河西某地飞升,应该就是根据“俱之流沙之西”而推测出来的。
三、《后汉书.襄楷传》记载,东汉末年就有传说,认为老子“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去印度参拜释迦牟尼做了和尚。
第三条几乎不可信,且不说老子和释迦牟尼同时代,以当时的信息传输能力,老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西天还有个佛祖。何况老子本身就是得道之神,他追求的天道与佛教格格不入,而佛、儒两家有关“人道”的研究倒有些接近。孔子不能放弃儒家而归入道家,老子又怎么可能放弃道家而归入佛家?
老子消失在历史的茫茫迷雾之中,对后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这给了后人对老子这位至圣先师以无尽的遐想。神话中许多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神仙,他们在真实的历史中许多都是“下落不明”,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心态:越神秘,越好奇。
在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唯一被后世各种传说拜为神仙的,数来数去,也只有老子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太上老君。诸子封神,是孔子都没享受到的“待遇”,当然历代儒学信徒对孔子的造神运动也足以让历史叹为观止。
虽然道教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影响可能略逊于儒家思想,这可能和道家的出世情结有关,但老子从来没有宣扬过避世,相反,老子的用世之心是非常积极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道家思想的始祖是老子,但道教的一些理论杂揉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就如同东亚汉文化圈中的儒教和儒家思想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中国的宗教起源相对较晚,老子也不会知道他死后,会被后世信教尊奉为围着个炉子炼丹的太上老君,因为老子更在意的是他的思想能否教化传世。不过老子也应该明白一点,哲学不是人人都有兴趣学的,“天道”也不是人人都能看懂的,不像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儒学比较通俗易懂。
《道德经》的相当篇幅也是在讲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为什么自汉武帝以后,历代皆以儒为尊,即使是道教盛行的时代也是如此,比如北魏、唐、北宋末期。前面讲过,道家着重讲“天道”,儒家着重讲“人道”,其实道家也讲“人道”,只不过道家的“人道”对执行人的自身修养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