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陷入绝境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风见粟的话点醒了原味馒头,反正逃不出去,如今有了辽军和风见粟的人马归队,多少有了一战之力,不如干脆和清军拼了,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厘清了思路后,原味馒头开始布阵,??而辽军此时也十分配合,因为辽王系的玩家也都知道,论起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原味馒头是玩家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他先是将体力相对较为充沛的风见粟手底下的五千人以及辽军安排到了第一线,让一直苦战的其余晋军将士暂时休息一下,??好恢复恢复体力。
而那些老百姓,??则是将他们保护在后方,但继续派人坚定地阻挡住他们混乱的冲击,??保证明军的阵型不被打乱。但由于清军是四面包围之势,因此也不可能完全替他们遮挡住所有的清军,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很快,清军的进攻便开始了。
首先对明军发起攻击的是蒙古的弓骑兵,他们依然是灵活地在战马上驰骋,不断朝着天空抛射,用箭雨来消耗明军。但这一次,有了辽军在,情况变得不一样了。
辽军派出大批的燧发枪火枪手和蒙古人对射。虽然弓箭的精度和范围都比燧发枪要更强,但这些燧发枪手排成极为紧密的线列,拥有密集火力这一巨大的优势。
反观蒙古骑兵,因为要不断骑马来回奔跑,因此阵型非常松散,这样一来能够直接参战的兵力很少,大部分都被自己人给阻拦在外面,无法实际参加战斗。
这样一来,使用燧发枪的辽军反而相比蒙古弓骑兵拥有更强的火力,??加上燧发枪是密集开枪,虽然蒙古人骑着马具有很高的机动性,但也架不住自己的前后左右数十米的范围内全都被火力所覆盖,因此他们引以为豪的机动性反而变成了一种累赘。
每一次燧发枪的齐射,都伴随着无数蒙古骑兵的落马,虽然蒙古骑兵相当英勇,即使伤亡惨重也不愿意后撤,仿佛是为了在火枪面前捍卫骑射的荣誉似地,前仆后继地向辽军冲杀上来,但这一切在更为先进的战法面前都是徒劳无功的。
到了后来,见互相对射自己不是对手,蒙古人便也不再使用骑射的方式作战了,而是举起弯刀发动了决死冲锋。可惜辽军早已十分熟悉如何应对骑兵的冲锋,因此丝毫不慌乱。
他们立即变换阵型,以三段击来迎接这些勇猛的骑士。
结果不言而喻,在燧发枪的面前,骑兵如果玩正面冲锋这一套,那就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最终,??蒙古八旗被多尔衮强令退场的时候,几乎已经伤亡过半。
但除了辽军的火器对抗蒙古骑兵有奇效外,??面对其他的清军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以满洲八旗为主的清军其他各路军队,采取多面合围的态势,向明军发起了猛攻。
八旗的人数依然占据优势,因此在每一条线上都压制住了晋军。而辽军的对手也换成了满洲步弓手。步弓手同样可以结成紧密的战阵,在单位密度上并不输给燧发枪多少,因此辽军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这一时期火枪和弓箭相比,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火枪手不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便可以快速成军,如果遇到了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且双方人数持平甚至弓箭手人数占优的情况,那么火枪手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遭遇压制的明军陷入了苦战,而多尔衮也亲自出城,指挥八旗逐步蚕食明军的阵地,对明军步步紧逼。
清军对于这次歼灭明军是志在必得,明军为了求生也爆发出了全部的战斗力,双方都杀红了眼,战况异常惨烈。
一连厮杀了一天一夜,双方也依然没有罢兵停战的意思,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在依靠着意志力死撑,比拼着谁先到极限。
虽然明军非常顽强,但终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而且还被包围,阵型上也十分不利。而且明军的背后就是百姓,这些百姓简直就像是一堵墙,天然地阻断了明军的退路。
而清军则可以利用这一点,只将兵力集中到三面,从而更好地打击明军。
至于老百姓那一边,只要随便安排百来号人挥舞着马刀恐吓一下,老百姓就根本不敢乱跑,只能乖乖地待在原地瑟瑟发抖。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终于渐渐露出了颓势。原本密不透风、进退有度的阵型开始出现了破绽,虽然明军很努力地去填补那些漏洞,但却是左支右绌,疲态尽显。
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清军方面倾斜,多尔衮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因为连续对明朝战争的失利而蒙在他头上的那层阴影终于要散去了。只要全歼了晋辽两军,大明就又变回了曾经那个任由八旗拿捏的软柿子。
而朝鲜也自然会重新落入大清的掌控之中。作为这一系列战争的总策划和总指挥,如此巨大的功劳将会让他的地位迅速稳固,甚至再进一步......多尔衮的脑海里闪过了那个一直都有,但却不敢实施的念头。
就在此时,一直被软禁在郑军大营中的郑森,正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明清交战的方向。
虽然郑军一直作壁上观,但派出去观摩战场形势的探子一直没断,所有的探子回来后便第一时间被郑森找来询问最新的战况。
每当明军转危为安的时候,他便喜悦地手舞足蹈,而一旦明军陷入危局,他便提心吊胆地咬紧下唇,一言不发地默默凝视远方,在心中为明军祈祷。
当他听到晋王因为不忍伤害百姓而彻底陷入包围,辽王义无反顾地冲入敌阵去援救晋王,然后明军和清军激烈地厮杀之时,心中再也按捺不住,他冲到士兵们面前,拔出腰间的佩剑,朗声问道:
“诸位弟兄!你们可是大明的子民?”
他的声音十分洪亮,清晰地传入了在场的士兵们的耳中。
士兵们都纳闷地看着自己的少主,不知道他这话究竟是何意,长久以来,他们都一直是给郑家打工,全然不知道朝廷或者是大明对自己有何意义。
不过他们确实都是土生土长的明朝人,因此一个大胆的士兵回答道:“少主,咱们弟兄大多是福建人士,这福建归大明管,那我们自然就是大明的子民了。”
此时,发现郑森的异样,郑军的将领们纷纷也都跑了过来,见情况不对,他们连忙拦住郑森,不让他再继续说话。一名将领上前对郑森道:
“少主,明军要完了,咱们赶紧撤吧,不然战事恐怕会波及到我们呐。”
风见粟的话点醒了原味馒头,反正逃不出去,如今有了辽军和风见粟的人马归队,多少有了一战之力,不如干脆和清军拼了,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厘清了思路后,原味馒头开始布阵,??而辽军此时也十分配合,因为辽王系的玩家也都知道,论起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原味馒头是玩家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他先是将体力相对较为充沛的风见粟手底下的五千人以及辽军安排到了第一线,让一直苦战的其余晋军将士暂时休息一下,??好恢复恢复体力。
而那些老百姓,??则是将他们保护在后方,但继续派人坚定地阻挡住他们混乱的冲击,??保证明军的阵型不被打乱。但由于清军是四面包围之势,因此也不可能完全替他们遮挡住所有的清军,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很快,清军的进攻便开始了。
首先对明军发起攻击的是蒙古的弓骑兵,他们依然是灵活地在战马上驰骋,不断朝着天空抛射,用箭雨来消耗明军。但这一次,有了辽军在,情况变得不一样了。
辽军派出大批的燧发枪火枪手和蒙古人对射。虽然弓箭的精度和范围都比燧发枪要更强,但这些燧发枪手排成极为紧密的线列,拥有密集火力这一巨大的优势。
反观蒙古骑兵,因为要不断骑马来回奔跑,因此阵型非常松散,这样一来能够直接参战的兵力很少,大部分都被自己人给阻拦在外面,无法实际参加战斗。
这样一来,使用燧发枪的辽军反而相比蒙古弓骑兵拥有更强的火力,??加上燧发枪是密集开枪,虽然蒙古人骑着马具有很高的机动性,但也架不住自己的前后左右数十米的范围内全都被火力所覆盖,因此他们引以为豪的机动性反而变成了一种累赘。
每一次燧发枪的齐射,都伴随着无数蒙古骑兵的落马,虽然蒙古骑兵相当英勇,即使伤亡惨重也不愿意后撤,仿佛是为了在火枪面前捍卫骑射的荣誉似地,前仆后继地向辽军冲杀上来,但这一切在更为先进的战法面前都是徒劳无功的。
到了后来,见互相对射自己不是对手,蒙古人便也不再使用骑射的方式作战了,而是举起弯刀发动了决死冲锋。可惜辽军早已十分熟悉如何应对骑兵的冲锋,因此丝毫不慌乱。
他们立即变换阵型,以三段击来迎接这些勇猛的骑士。
结果不言而喻,在燧发枪的面前,骑兵如果玩正面冲锋这一套,那就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最终,??蒙古八旗被多尔衮强令退场的时候,几乎已经伤亡过半。
但除了辽军的火器对抗蒙古骑兵有奇效外,??面对其他的清军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以满洲八旗为主的清军其他各路军队,采取多面合围的态势,向明军发起了猛攻。
八旗的人数依然占据优势,因此在每一条线上都压制住了晋军。而辽军的对手也换成了满洲步弓手。步弓手同样可以结成紧密的战阵,在单位密度上并不输给燧发枪多少,因此辽军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这一时期火枪和弓箭相比,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火枪手不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便可以快速成军,如果遇到了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且双方人数持平甚至弓箭手人数占优的情况,那么火枪手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遭遇压制的明军陷入了苦战,而多尔衮也亲自出城,指挥八旗逐步蚕食明军的阵地,对明军步步紧逼。
清军对于这次歼灭明军是志在必得,明军为了求生也爆发出了全部的战斗力,双方都杀红了眼,战况异常惨烈。
一连厮杀了一天一夜,双方也依然没有罢兵停战的意思,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在依靠着意志力死撑,比拼着谁先到极限。
虽然明军非常顽强,但终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而且还被包围,阵型上也十分不利。而且明军的背后就是百姓,这些百姓简直就像是一堵墙,天然地阻断了明军的退路。
而清军则可以利用这一点,只将兵力集中到三面,从而更好地打击明军。
至于老百姓那一边,只要随便安排百来号人挥舞着马刀恐吓一下,老百姓就根本不敢乱跑,只能乖乖地待在原地瑟瑟发抖。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终于渐渐露出了颓势。原本密不透风、进退有度的阵型开始出现了破绽,虽然明军很努力地去填补那些漏洞,但却是左支右绌,疲态尽显。
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清军方面倾斜,多尔衮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因为连续对明朝战争的失利而蒙在他头上的那层阴影终于要散去了。只要全歼了晋辽两军,大明就又变回了曾经那个任由八旗拿捏的软柿子。
而朝鲜也自然会重新落入大清的掌控之中。作为这一系列战争的总策划和总指挥,如此巨大的功劳将会让他的地位迅速稳固,甚至再进一步......多尔衮的脑海里闪过了那个一直都有,但却不敢实施的念头。
就在此时,一直被软禁在郑军大营中的郑森,正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明清交战的方向。
虽然郑军一直作壁上观,但派出去观摩战场形势的探子一直没断,所有的探子回来后便第一时间被郑森找来询问最新的战况。
每当明军转危为安的时候,他便喜悦地手舞足蹈,而一旦明军陷入危局,他便提心吊胆地咬紧下唇,一言不发地默默凝视远方,在心中为明军祈祷。
当他听到晋王因为不忍伤害百姓而彻底陷入包围,辽王义无反顾地冲入敌阵去援救晋王,然后明军和清军激烈地厮杀之时,心中再也按捺不住,他冲到士兵们面前,拔出腰间的佩剑,朗声问道:
“诸位弟兄!你们可是大明的子民?”
他的声音十分洪亮,清晰地传入了在场的士兵们的耳中。
士兵们都纳闷地看着自己的少主,不知道他这话究竟是何意,长久以来,他们都一直是给郑家打工,全然不知道朝廷或者是大明对自己有何意义。
不过他们确实都是土生土长的明朝人,因此一个大胆的士兵回答道:“少主,咱们弟兄大多是福建人士,这福建归大明管,那我们自然就是大明的子民了。”
此时,发现郑森的异样,郑军的将领们纷纷也都跑了过来,见情况不对,他们连忙拦住郑森,不让他再继续说话。一名将领上前对郑森道:
“少主,明军要完了,咱们赶紧撤吧,不然战事恐怕会波及到我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