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击(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号角呜咽,鼓声隆隆,参加大阅的人马是渡海明军中的最精锐的一部分,共计六千人。甲仗齐整,装备精良,颇有点排山倒海的气势。
很多官员和士绅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规模的大阅,都激动不已,纷纷说道:“官军如此精锐,贼人必败无疑……”
接下来是演练阵法。随着锣鼓旗号的变化,这几千人不断的变化队形。鼓声时起时伏,阵法也一变再变,时而一字长蛇阵,时而两仪阵,时而太极阵,时而连环阵,时而车悬阵,一连变了十几种式样。
几千名顶盔贯甲的士兵扛着武器在飞扬的灰尘中来回奔跑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脸上灰扑扑地都是灰尘,汗水又冲刷出了一道道痕迹,像个大花脸。阅兵台上,何如宾满意地捋了捋胡须,部下对阵法的熟稔让他很高兴。
冗长的大阅结束后,三日后大军就要渡海了。
渡海的当天,广东珠江口海面一个小岛停泊着一艘修长的风帆船,警惕地监视着海面的船只。这正是“扬明”号飞剪船。
威廉站在船头眺望,旁边是林传宗和刘黑子。由于这次行动太过重要,威廉不放心别人来执行,于是亲自来了。反正以飞剪船的速度,观测到官军船队的踪迹后掉头返航,时间也足够他重新登上“临高”号指挥舰队战斗。
林传宗在船头看不到什么船队的踪迹,忍不住就爬上了桅杆,以期早点发现目标。
船头的刘黑子偷偷撇了撇嘴——土包子就是土包子,都当上什么水手长了,还一副打杂小厮的做派,一点派头都没有。他们两人一个是本地渔民出身,一个是盘踞珠江口岛屿多年的海盗,因为对广东海域很熟悉,被威廉带来侦察敌情。刘黑子投降之后因为出卖同行有功,颇得威廉赞赏,他虽然是海盗头子,但平时自诩半个秀才,平日里对上窜下跳爬桅杆的林传宗有点看不上。
广阔的海面时而有渔船经过,但始终看不到大规模的船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威廉渐渐焦躁起来,对刘黑子说:“你确定你得到的消息是可靠的?”
刘黑子点头哈腰道:“可靠,绝对可靠。那些人跟我都是多少年的老交情了。”
他在沱泞岛的老巢虽然都被掀了个底朝天,但是广州一带的“窝主”还在,能够提供官军的动向。这次正是依靠“窝主”的线报,得知大军三日前祭旗,今日渡海的消息——其实虎门大营一万五千大军的动静太大,根本不用刻意打听,就能知道大军何日大阅,何日出海。
威廉看了看太阳的角度,应该是8点到9点的样子,按理说这么大规模的船队,不会太晚出发才对。虽然从广州到琼山的航程不远,但是紧赶慢赶也要一两天时间,如果天黑后才到达,那么以这个时代的照明条件和航海技术,多达三百艘船的靠岸登陆就是一场悲剧。
难道船队避过了自己的视线,已经驶过了珠江口?威廉狐疑起来,随即又摇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两天,他指挥“扬明”号在珠江口巡视了一圈,发现为了避开暗礁,正常航行的船只都会经过这个名叫内伶仃岛的小岛与邻近陆地的淇澳岛之间的航道。两岛之间相距只有7海里,那么官军船队航行路线离内伶仃岛大约只有3海里左右,在没有任何遮蔽物的辽阔海面上,庞大的船队应该逃不掉自己的眼睛。
就在这时,桅杆上的林传宗叫了起来:“来了来了!官军的船队!”
威廉一听赶紧用手伸到额头上挡住阳光,往西边眺望,海平面上果真隐约出现了一串黑点。
“上帝保佑,我们捕捉到了船队的踪迹。”威廉庆幸不已,当即下令:“起航,跟上他们。”
飞剪船解开锚索,借着风力箭一般窜了出去。
而此时,大军的主帅何如宾正在一艘福船上与众幕僚讨论渡海之后的部署,甚至提到了战斗结束后的厘清事宜。
有幕僚建议:“贼人盘踞博辅已久,虽为海贼,但陆上总有与其暗中勾结之辈,大军取胜之后,应该彻底清查一番,凡结交匪类者,一律以从贼论处,家财充公……”
何如宾频频点头,击败贼人之后,对勾结贼人的当地士绅进行清查是惯例,至于勾结是否属实,勾结程度多深,全在于官军的心情了。若是知情识趣,孝敬到位,就可躲过一劫,否则就免不了从贼的罪名,轻则破财,重则倾家荡产。
临高虽称不上富裕,但是敲打一番,总还是有点油水的。想到这里,何如宾和众幕僚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名兵士进入舱中,禀报道:“前方船只传来消息,左侧出现一艘古怪的西夷帆船,在我大军船队附近游弋,意图不明。”
“哦,待本官去看看。”何如宾起身出舱,幕僚们紧随其后。
何如宾看到左前方的确有一艘白色的狭长的船只,以很快的速度来回穿梭,似乎在观察船队的情形。
“这是什么船?怎么从没见过,而且速度如此之快?”何如宾询问道。
众幕僚纷纷摇头,他们多是文人出身,出海能够不晕船就不错了,哪里还认识这种怪船。
“扬明”号来回游弋,官军船队的船型、吨位、数量尽收眼底。威廉不时发出感叹:“我的上帝啊!明帝国就是用这样的船发动一场跨海战争,而且没有任何武装船只的保护?”
这些临时抽调来的船大小不一,但排水量多数在一百到两百吨之间,其中一些船甚至还不到一百吨,这已经是广东沿海能找到的大型船只了。为了凑足足够运输大军渡海的船,王尊德在沿海封船,无论商船还是货船,只要能拉人都征用了。他不信任广东水师的战力,加上水师十几艘旧船还要防备海贼,干脆一艘都没有调来护航。
(未完待续。)
号角呜咽,鼓声隆隆,参加大阅的人马是渡海明军中的最精锐的一部分,共计六千人。甲仗齐整,装备精良,颇有点排山倒海的气势。
很多官员和士绅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规模的大阅,都激动不已,纷纷说道:“官军如此精锐,贼人必败无疑……”
接下来是演练阵法。随着锣鼓旗号的变化,这几千人不断的变化队形。鼓声时起时伏,阵法也一变再变,时而一字长蛇阵,时而两仪阵,时而太极阵,时而连环阵,时而车悬阵,一连变了十几种式样。
几千名顶盔贯甲的士兵扛着武器在飞扬的灰尘中来回奔跑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脸上灰扑扑地都是灰尘,汗水又冲刷出了一道道痕迹,像个大花脸。阅兵台上,何如宾满意地捋了捋胡须,部下对阵法的熟稔让他很高兴。
冗长的大阅结束后,三日后大军就要渡海了。
渡海的当天,广东珠江口海面一个小岛停泊着一艘修长的风帆船,警惕地监视着海面的船只。这正是“扬明”号飞剪船。
威廉站在船头眺望,旁边是林传宗和刘黑子。由于这次行动太过重要,威廉不放心别人来执行,于是亲自来了。反正以飞剪船的速度,观测到官军船队的踪迹后掉头返航,时间也足够他重新登上“临高”号指挥舰队战斗。
林传宗在船头看不到什么船队的踪迹,忍不住就爬上了桅杆,以期早点发现目标。
船头的刘黑子偷偷撇了撇嘴——土包子就是土包子,都当上什么水手长了,还一副打杂小厮的做派,一点派头都没有。他们两人一个是本地渔民出身,一个是盘踞珠江口岛屿多年的海盗,因为对广东海域很熟悉,被威廉带来侦察敌情。刘黑子投降之后因为出卖同行有功,颇得威廉赞赏,他虽然是海盗头子,但平时自诩半个秀才,平日里对上窜下跳爬桅杆的林传宗有点看不上。
广阔的海面时而有渔船经过,但始终看不到大规模的船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威廉渐渐焦躁起来,对刘黑子说:“你确定你得到的消息是可靠的?”
刘黑子点头哈腰道:“可靠,绝对可靠。那些人跟我都是多少年的老交情了。”
他在沱泞岛的老巢虽然都被掀了个底朝天,但是广州一带的“窝主”还在,能够提供官军的动向。这次正是依靠“窝主”的线报,得知大军三日前祭旗,今日渡海的消息——其实虎门大营一万五千大军的动静太大,根本不用刻意打听,就能知道大军何日大阅,何日出海。
威廉看了看太阳的角度,应该是8点到9点的样子,按理说这么大规模的船队,不会太晚出发才对。虽然从广州到琼山的航程不远,但是紧赶慢赶也要一两天时间,如果天黑后才到达,那么以这个时代的照明条件和航海技术,多达三百艘船的靠岸登陆就是一场悲剧。
难道船队避过了自己的视线,已经驶过了珠江口?威廉狐疑起来,随即又摇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两天,他指挥“扬明”号在珠江口巡视了一圈,发现为了避开暗礁,正常航行的船只都会经过这个名叫内伶仃岛的小岛与邻近陆地的淇澳岛之间的航道。两岛之间相距只有7海里,那么官军船队航行路线离内伶仃岛大约只有3海里左右,在没有任何遮蔽物的辽阔海面上,庞大的船队应该逃不掉自己的眼睛。
就在这时,桅杆上的林传宗叫了起来:“来了来了!官军的船队!”
威廉一听赶紧用手伸到额头上挡住阳光,往西边眺望,海平面上果真隐约出现了一串黑点。
“上帝保佑,我们捕捉到了船队的踪迹。”威廉庆幸不已,当即下令:“起航,跟上他们。”
飞剪船解开锚索,借着风力箭一般窜了出去。
而此时,大军的主帅何如宾正在一艘福船上与众幕僚讨论渡海之后的部署,甚至提到了战斗结束后的厘清事宜。
有幕僚建议:“贼人盘踞博辅已久,虽为海贼,但陆上总有与其暗中勾结之辈,大军取胜之后,应该彻底清查一番,凡结交匪类者,一律以从贼论处,家财充公……”
何如宾频频点头,击败贼人之后,对勾结贼人的当地士绅进行清查是惯例,至于勾结是否属实,勾结程度多深,全在于官军的心情了。若是知情识趣,孝敬到位,就可躲过一劫,否则就免不了从贼的罪名,轻则破财,重则倾家荡产。
临高虽称不上富裕,但是敲打一番,总还是有点油水的。想到这里,何如宾和众幕僚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名兵士进入舱中,禀报道:“前方船只传来消息,左侧出现一艘古怪的西夷帆船,在我大军船队附近游弋,意图不明。”
“哦,待本官去看看。”何如宾起身出舱,幕僚们紧随其后。
何如宾看到左前方的确有一艘白色的狭长的船只,以很快的速度来回穿梭,似乎在观察船队的情形。
“这是什么船?怎么从没见过,而且速度如此之快?”何如宾询问道。
众幕僚纷纷摇头,他们多是文人出身,出海能够不晕船就不错了,哪里还认识这种怪船。
“扬明”号来回游弋,官军船队的船型、吨位、数量尽收眼底。威廉不时发出感叹:“我的上帝啊!明帝国就是用这样的船发动一场跨海战争,而且没有任何武装船只的保护?”
这些临时抽调来的船大小不一,但排水量多数在一百到两百吨之间,其中一些船甚至还不到一百吨,这已经是广东沿海能找到的大型船只了。为了凑足足够运输大军渡海的船,王尊德在沿海封船,无论商船还是货船,只要能拉人都征用了。他不信任广东水师的战力,加上水师十几艘旧船还要防备海贼,干脆一艘都没有调来护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