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20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明遥不动声色地看了看张蔚恭。他的引导究竟是出于揭示真相精忠报国?还是想利用自己的这些疑神疑鬼来陷他人于不义?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张蔚恭都是有理由也都是符合的,因此他的目的更让人无可琢磨。
李明遥想了想,觉得有趣——恐怕连皇上也以为,吴庸这些日子老实巴交的蛰伏是明白他的一片苦心安排,谁知这狼子野心胆大包天的东西如此不走寻常路,专闯这作死的地狱之门。
这件事情的疑点太多了,可是鉴于张阁老在此事中究竟是什么意图还未可知,很多疑点二世子都是不能直白的问出口的,只有一样儿,很符合二世子长久以来表现在外的直眉楞眼。
张阁老对肃亲王府一向秉持视而不见的态度,这次居然特意跑来提醒李明遥安慰,二世子总觉得这有点儿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意思,而张阁老给的答案很有道理很简单也很富有亲情——他是不想让李明远难做。
二世子勉强接受了这个答案,装傻充楞感激涕零地谢过,又向张阁老虚心求教,他该怎么做。
张蔚恭这时候给出的建议实在算得上中肯,他劝李明遥明哲保身——吴庸行动之前必会试探各方反应,李明遥如今虽然在京中是个败家纨绔,但到底代表着肃亲王府,吴庸必然不会错过他这一方,因此装聋作哑的糊弄过去,不表态支持也不明着反对,让吴庸以为他李明遥并不是个障碍,如此方为上策。
这简直说到了二世子心坎儿里。
让二世子拍着惊堂木说书或者粉墨登场地去票戏,他恐怕是个外行,若让李明遥装病,这简直是手到擒来的绝技,不说别的,跟着肃亲王李熹这些年,好的也许也学了不少,但是这偷懒耍滑的技巧简直是耳濡目染外加与生俱来。
因此二世子当机立断,回府放飞了给萧禹的鸽子,一伸腿儿就装起了病,装的浑然忘我。
少有人知,李明遥早已与宋国公府通气,由宋国公安排御林军的部署以便压制京城驻军的动作,再由萧禹飞鸽传书至江陵,赶紧把秦风和李明远催回来,如果吴庸真的胆大包天到策划这种事情的地步,就给吴庸来个内外夹击的包饺子。
御林军虽说得力但到底人少,如果京城驻军叛乱发狠,御林军也难以抵挡。
萧禹和李明遥从来没有那么希望江陵驻军能够一日千里。
前几天的时候,李明遥不是没想过自己的猜测可能多余了,可是时至此时,李明遥才觉得,这乱七八糟的开局,仿佛早就是注定了的,根本没容下他那点谨小慎微的侥幸。
——————————————————————————————————————————
李明遥和萧禹无畏却不无知地往这里一站,已经平白惹得吴庸有几分不舒服了。这种不舒服很好理解,本就类似于“你我说好互不相干,此时倒出来做拦路虎。”
可是二世子分明不准备理解他。
腰间一把长剑抽出,心中提着一口气,一点也不敢松,横眉冷道:“吴相,裴将军,刺客不过区区几人,御林军顷刻之下便可平乱,而您二位此时坚持要皇上未完成祭天之礼就迅速离开,敢问你们是要皇上离到哪儿去?!”
吴庸像是想到了人数两倍之重于御林军的京城驻军,顿时心里多了不止一分的底气,又想到被囚多日生死不知的皇后,一时激愤,一时连早就不敢说的实话都吐露了出来:“陛下残杀手足,鸟尽弓藏,猜忌功臣;如今更因未有明察之视以致引来外乱内忧;皇后忠心耿耿,却因莫须有之罪被陛下囚禁宫廷!昏庸至此,还如何让天下臣民顺服?”
“如何让天下臣民顺服?”李煦一笑,原本不动声色的面部表情随着这一点微不足道却震慑天地的笑,陡然出现了如山川变色般的更替。
李煦讥讽地扯了扯嘴角:“吴庸,当年京中世家林立,四大世家之中独你吴家一无权臣二无战功,世家地位岌岌可危,先帝做主为朕选妃时,甚至一度将你吴家的女儿排除在外。是朕说服太后,坚持纳了你吴家的女儿为妃,一手提携你,放任你官居高位,你知道为什么吗?”
吴庸闻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当年吴家在京中世家之中隐隐有没落之势,全因吴庸叔伯一辈儿不太中用,屡试不第者有,烂泥扶不上墙者亦有,偌大一个宅邸放眼望去全是败家子儿,歪瓜裂枣得令人堪忧,家业眼看就要败在这几个不成器的后辈手中。
吴庸接手的吴家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若非当年意料之外地攀上皇子李煦的姻亲,吴家如今恐怕最多算一只百足之虫,养着一群不求上进只会张嘴的倒霉亲戚,何来如今权倾朝野的枝繁叶茂。
细究起来,李煦对吴府堪称有再造之恩。
皇权与世家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皇权离不开各大世家的扶持,而各大世家仰仗的从来都是皇恩,一旦在某方面出了差错,惹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然而无论这恩与怨,都是此一时彼一时的。
吴庸早年坚决不肯与家中的一众败家子儿同流合污,是吴家小辈儿中最上劲的一个,一向自我感觉良好,非常有一种“我与你们那些妖艳的贱货不一样”的读书人清流之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吴庸虽然没秀的独行特立,但到底与吴家当年那股死气沉沉的氛围格格不入,哪怕后来入朝为官,都还动不动地被那群不成器的叔伯拿辈分儿说事儿,哪怕他在外面已经炙手可热,一回到吴府,他就还是那个吃吴家喝吴家仰仗吴家的孙子。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当年的吴家大小姐,如今的吴皇后嫁给李煦为正室后,才稍微好一点。
李煦当年就是夺嫡的热门人选,自身实力不俗,母亲贵为中宫皇后,娘家也深得先帝信任。
吴家人隐隐从中看出了日后兴旺的端倪,巴结吴庸都来不及,终于没人再敢给他脸色。
这桩联姻是他吴庸的一个转折点。
他一直以为当年是李煦看中了自己的才华,又看中了吴皇后出身大家端庄贤淑,才肯与吴家互相扶持。后来官居高位多年,早就将当年结亲时那隐隐约约的侥幸因素当成了天边儿一朵浮云,忘了个干净,如今在这乌七八糟的情境中被李煦陡然提起,几十年前那谨小慎微地支持一个行将就木、气息奄奄的家族时,那劳心费力的压抑与屈辱,突然又记忆如新地涌上了吴庸的心头,几乎将他压得喘不过气。
可他不甘心在这种场合之下失了气势,冷哼了一声:“皇上得登大宝,吴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您自然是看上我家的用处,怎么?如今才终于想起了过河拆桥?”
然而李煦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轻蔑一笑,那一笑端的让吴庸觉得刺眼。
“功劳?”李煦哼笑一声,“朕当初和太后说,四大世家中,独吴家如枯木朽株,因此众皇子夺位寻求盟友时,皆称其蠢若木鸡,不愿与之为伍,只有朕认为,蠢材未必不得用——因为它蠢,所以它更可控。”
李煦说着,神情自若地抬头向吴庸望来,帝王之威如九天之上的龙气一般冲开云霄:“时至今日,到底证明了朕是对的!昔日朕拿你当一把听话的刀,用过了也算好好养护过。只可惜,蠢物就是蠢物,谁捡到了都想比划比划,可怜你吴家,替谁做了凶器都不知道。”
吴庸闻言,心里一沉,右眼皮“腾腾”直跳,直觉听懂了什么,却一时心乱的什么都抓不住。
他身边的裴庆是个行伍出身的粗人,本就是个莽撞脾气此时更加沉不住气,像是根本听不懂李煦和吴庸话语中的弯弯绕:“皇上!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臣得罪了!”
话音未落,他猛然起身,反手抽出腰间长刀,一个冲撞就向李煦冲去。
李煦身边的李明遥反应迅速,翻手一个剑花挽得如奔走的游龙,刀光剑影之中夹杂的风声尖锐如鹤唳。
二世子身手了得,一脚横扫,重重踹在裴庆荷甲的胸上,铿然一声,踹得裴庆后退了十余步才勉强站稳,忍了一忍,一口血被他强咽了回去。
李明遥的突然发难让裴庆大受打击,睚眦欲裂,满面通红地瞪了李明遥一眼:“二世子!当年王爷率军出征却险些丢了性命!此后二十年遭此昏君猜疑!如今他挨了蛮子那喂不饱的白眼狼的暗算!才又把王爷抬了出来!……就是这么一个昏君,二世子你糊涂了还要护他!”
李明遥近距离被他吼得直掏耳朵,心说这到底是他父王操练出来的老家伙,一把年纪了还这么皮糙肉厚中气之足,刚才那一脚踹轻了,早知道多用点儿劲儿。
任谁也想不到二世子这满腹诽谤,毕竟他从表面上看去还是非常正经的,虽然说话的语气又带出了平时那烂泥扶不上墙的吊儿郎当:“乱臣贼子!小爷凭什么听你胡扯!你目无尊上是我父王没教好!小爷今天替他教教你!你今天反的是我李家的江山!你今天刺的皇上是小爷的伯父!我脑子不蠢!不会跟你穿一条裤子!”
“没血性的东西!”裴庆啐出一口血低骂道,“王爷一世英雄,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吃里扒外的废物!”
李明遥一笑,一双杏眼烨烨生辉,带出一种痞气与傲气:“血性?敢问裴将军,你口口声声奉我父王为帅,事事声称为我父王不平,却扶持着吴家造李家的反?如此‘忠肝义胆’,不仅我李明遥不敢苟同,倒更想替我父王问一句,你裴庆处心积虑挑拨他与皇上关系,究竟是何居心?”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闻言神色各异。
吴庸的表情之复杂已经难以用言语形容,不知是惊觉稀里糊涂为他人做嫁衣,还是混沌愚昧的被人当了枪使。
张蔚恭脸色变了变,丝毫没料到这看起来混吃混喝儿的李明遥竟然能敏锐到这个地步,隐隐有一种失控的预感,仿佛自己之前某些举动更像是画蛇添足。
裴庆闻言心头一沉,不好的预感升腾而起,终于悟透了“多说多错”的本质,眼神露出凶光,直直一刀砍了过来,他身后几个武将早就与他通气,从这一刀里看出了分明的杀意,纷纷亮出兵器拼杀起来。
兵器冲撞的频率越来越快,攻势凌厉地让人眼花缭乱,几个武将都是五大三粗的粗人,李明遥那少爷一样的小身板儿在一众莽汉间显得尤为纤细婀娜,几个人身材高大动作却不含糊,不算最快却刀刀如雷霆,轰然同时砍下,被李明遥出手如电地悉数挡住,那一撑之力也压得二世子想翻白眼儿。
萧禹原本冷眼在一边护着李煦,眼见李明遥被几个行伍出身的大汉砍得双拳难敌四手,正在犹豫要不要帮忙,却听李明遥一边儿抵挡一边儿破口大骂:“萧时文!杂耍好看吗?!守望相助的道理被你吃到狗肚子里了?!他妈的再不来帮小爷下一个砍得就是你!”
萧禹:“……”
宋国公世子突然觉得李二世子应该还能多撑一会儿。
李明遥不动声色地看了看张蔚恭。他的引导究竟是出于揭示真相精忠报国?还是想利用自己的这些疑神疑鬼来陷他人于不义?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张蔚恭都是有理由也都是符合的,因此他的目的更让人无可琢磨。
李明遥想了想,觉得有趣——恐怕连皇上也以为,吴庸这些日子老实巴交的蛰伏是明白他的一片苦心安排,谁知这狼子野心胆大包天的东西如此不走寻常路,专闯这作死的地狱之门。
这件事情的疑点太多了,可是鉴于张阁老在此事中究竟是什么意图还未可知,很多疑点二世子都是不能直白的问出口的,只有一样儿,很符合二世子长久以来表现在外的直眉楞眼。
张阁老对肃亲王府一向秉持视而不见的态度,这次居然特意跑来提醒李明遥安慰,二世子总觉得这有点儿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意思,而张阁老给的答案很有道理很简单也很富有亲情——他是不想让李明远难做。
二世子勉强接受了这个答案,装傻充楞感激涕零地谢过,又向张阁老虚心求教,他该怎么做。
张蔚恭这时候给出的建议实在算得上中肯,他劝李明遥明哲保身——吴庸行动之前必会试探各方反应,李明遥如今虽然在京中是个败家纨绔,但到底代表着肃亲王府,吴庸必然不会错过他这一方,因此装聋作哑的糊弄过去,不表态支持也不明着反对,让吴庸以为他李明遥并不是个障碍,如此方为上策。
这简直说到了二世子心坎儿里。
让二世子拍着惊堂木说书或者粉墨登场地去票戏,他恐怕是个外行,若让李明遥装病,这简直是手到擒来的绝技,不说别的,跟着肃亲王李熹这些年,好的也许也学了不少,但是这偷懒耍滑的技巧简直是耳濡目染外加与生俱来。
因此二世子当机立断,回府放飞了给萧禹的鸽子,一伸腿儿就装起了病,装的浑然忘我。
少有人知,李明遥早已与宋国公府通气,由宋国公安排御林军的部署以便压制京城驻军的动作,再由萧禹飞鸽传书至江陵,赶紧把秦风和李明远催回来,如果吴庸真的胆大包天到策划这种事情的地步,就给吴庸来个内外夹击的包饺子。
御林军虽说得力但到底人少,如果京城驻军叛乱发狠,御林军也难以抵挡。
萧禹和李明遥从来没有那么希望江陵驻军能够一日千里。
前几天的时候,李明遥不是没想过自己的猜测可能多余了,可是时至此时,李明遥才觉得,这乱七八糟的开局,仿佛早就是注定了的,根本没容下他那点谨小慎微的侥幸。
——————————————————————————————————————————
李明遥和萧禹无畏却不无知地往这里一站,已经平白惹得吴庸有几分不舒服了。这种不舒服很好理解,本就类似于“你我说好互不相干,此时倒出来做拦路虎。”
可是二世子分明不准备理解他。
腰间一把长剑抽出,心中提着一口气,一点也不敢松,横眉冷道:“吴相,裴将军,刺客不过区区几人,御林军顷刻之下便可平乱,而您二位此时坚持要皇上未完成祭天之礼就迅速离开,敢问你们是要皇上离到哪儿去?!”
吴庸像是想到了人数两倍之重于御林军的京城驻军,顿时心里多了不止一分的底气,又想到被囚多日生死不知的皇后,一时激愤,一时连早就不敢说的实话都吐露了出来:“陛下残杀手足,鸟尽弓藏,猜忌功臣;如今更因未有明察之视以致引来外乱内忧;皇后忠心耿耿,却因莫须有之罪被陛下囚禁宫廷!昏庸至此,还如何让天下臣民顺服?”
“如何让天下臣民顺服?”李煦一笑,原本不动声色的面部表情随着这一点微不足道却震慑天地的笑,陡然出现了如山川变色般的更替。
李煦讥讽地扯了扯嘴角:“吴庸,当年京中世家林立,四大世家之中独你吴家一无权臣二无战功,世家地位岌岌可危,先帝做主为朕选妃时,甚至一度将你吴家的女儿排除在外。是朕说服太后,坚持纳了你吴家的女儿为妃,一手提携你,放任你官居高位,你知道为什么吗?”
吴庸闻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当年吴家在京中世家之中隐隐有没落之势,全因吴庸叔伯一辈儿不太中用,屡试不第者有,烂泥扶不上墙者亦有,偌大一个宅邸放眼望去全是败家子儿,歪瓜裂枣得令人堪忧,家业眼看就要败在这几个不成器的后辈手中。
吴庸接手的吴家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若非当年意料之外地攀上皇子李煦的姻亲,吴家如今恐怕最多算一只百足之虫,养着一群不求上进只会张嘴的倒霉亲戚,何来如今权倾朝野的枝繁叶茂。
细究起来,李煦对吴府堪称有再造之恩。
皇权与世家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皇权离不开各大世家的扶持,而各大世家仰仗的从来都是皇恩,一旦在某方面出了差错,惹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然而无论这恩与怨,都是此一时彼一时的。
吴庸早年坚决不肯与家中的一众败家子儿同流合污,是吴家小辈儿中最上劲的一个,一向自我感觉良好,非常有一种“我与你们那些妖艳的贱货不一样”的读书人清流之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吴庸虽然没秀的独行特立,但到底与吴家当年那股死气沉沉的氛围格格不入,哪怕后来入朝为官,都还动不动地被那群不成器的叔伯拿辈分儿说事儿,哪怕他在外面已经炙手可热,一回到吴府,他就还是那个吃吴家喝吴家仰仗吴家的孙子。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当年的吴家大小姐,如今的吴皇后嫁给李煦为正室后,才稍微好一点。
李煦当年就是夺嫡的热门人选,自身实力不俗,母亲贵为中宫皇后,娘家也深得先帝信任。
吴家人隐隐从中看出了日后兴旺的端倪,巴结吴庸都来不及,终于没人再敢给他脸色。
这桩联姻是他吴庸的一个转折点。
他一直以为当年是李煦看中了自己的才华,又看中了吴皇后出身大家端庄贤淑,才肯与吴家互相扶持。后来官居高位多年,早就将当年结亲时那隐隐约约的侥幸因素当成了天边儿一朵浮云,忘了个干净,如今在这乌七八糟的情境中被李煦陡然提起,几十年前那谨小慎微地支持一个行将就木、气息奄奄的家族时,那劳心费力的压抑与屈辱,突然又记忆如新地涌上了吴庸的心头,几乎将他压得喘不过气。
可他不甘心在这种场合之下失了气势,冷哼了一声:“皇上得登大宝,吴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您自然是看上我家的用处,怎么?如今才终于想起了过河拆桥?”
然而李煦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轻蔑一笑,那一笑端的让吴庸觉得刺眼。
“功劳?”李煦哼笑一声,“朕当初和太后说,四大世家中,独吴家如枯木朽株,因此众皇子夺位寻求盟友时,皆称其蠢若木鸡,不愿与之为伍,只有朕认为,蠢材未必不得用——因为它蠢,所以它更可控。”
李煦说着,神情自若地抬头向吴庸望来,帝王之威如九天之上的龙气一般冲开云霄:“时至今日,到底证明了朕是对的!昔日朕拿你当一把听话的刀,用过了也算好好养护过。只可惜,蠢物就是蠢物,谁捡到了都想比划比划,可怜你吴家,替谁做了凶器都不知道。”
吴庸闻言,心里一沉,右眼皮“腾腾”直跳,直觉听懂了什么,却一时心乱的什么都抓不住。
他身边的裴庆是个行伍出身的粗人,本就是个莽撞脾气此时更加沉不住气,像是根本听不懂李煦和吴庸话语中的弯弯绕:“皇上!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臣得罪了!”
话音未落,他猛然起身,反手抽出腰间长刀,一个冲撞就向李煦冲去。
李煦身边的李明遥反应迅速,翻手一个剑花挽得如奔走的游龙,刀光剑影之中夹杂的风声尖锐如鹤唳。
二世子身手了得,一脚横扫,重重踹在裴庆荷甲的胸上,铿然一声,踹得裴庆后退了十余步才勉强站稳,忍了一忍,一口血被他强咽了回去。
李明遥的突然发难让裴庆大受打击,睚眦欲裂,满面通红地瞪了李明遥一眼:“二世子!当年王爷率军出征却险些丢了性命!此后二十年遭此昏君猜疑!如今他挨了蛮子那喂不饱的白眼狼的暗算!才又把王爷抬了出来!……就是这么一个昏君,二世子你糊涂了还要护他!”
李明遥近距离被他吼得直掏耳朵,心说这到底是他父王操练出来的老家伙,一把年纪了还这么皮糙肉厚中气之足,刚才那一脚踹轻了,早知道多用点儿劲儿。
任谁也想不到二世子这满腹诽谤,毕竟他从表面上看去还是非常正经的,虽然说话的语气又带出了平时那烂泥扶不上墙的吊儿郎当:“乱臣贼子!小爷凭什么听你胡扯!你目无尊上是我父王没教好!小爷今天替他教教你!你今天反的是我李家的江山!你今天刺的皇上是小爷的伯父!我脑子不蠢!不会跟你穿一条裤子!”
“没血性的东西!”裴庆啐出一口血低骂道,“王爷一世英雄,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吃里扒外的废物!”
李明遥一笑,一双杏眼烨烨生辉,带出一种痞气与傲气:“血性?敢问裴将军,你口口声声奉我父王为帅,事事声称为我父王不平,却扶持着吴家造李家的反?如此‘忠肝义胆’,不仅我李明遥不敢苟同,倒更想替我父王问一句,你裴庆处心积虑挑拨他与皇上关系,究竟是何居心?”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闻言神色各异。
吴庸的表情之复杂已经难以用言语形容,不知是惊觉稀里糊涂为他人做嫁衣,还是混沌愚昧的被人当了枪使。
张蔚恭脸色变了变,丝毫没料到这看起来混吃混喝儿的李明遥竟然能敏锐到这个地步,隐隐有一种失控的预感,仿佛自己之前某些举动更像是画蛇添足。
裴庆闻言心头一沉,不好的预感升腾而起,终于悟透了“多说多错”的本质,眼神露出凶光,直直一刀砍了过来,他身后几个武将早就与他通气,从这一刀里看出了分明的杀意,纷纷亮出兵器拼杀起来。
兵器冲撞的频率越来越快,攻势凌厉地让人眼花缭乱,几个武将都是五大三粗的粗人,李明遥那少爷一样的小身板儿在一众莽汉间显得尤为纤细婀娜,几个人身材高大动作却不含糊,不算最快却刀刀如雷霆,轰然同时砍下,被李明遥出手如电地悉数挡住,那一撑之力也压得二世子想翻白眼儿。
萧禹原本冷眼在一边护着李煦,眼见李明遥被几个行伍出身的大汉砍得双拳难敌四手,正在犹豫要不要帮忙,却听李明遥一边儿抵挡一边儿破口大骂:“萧时文!杂耍好看吗?!守望相助的道理被你吃到狗肚子里了?!他妈的再不来帮小爷下一个砍得就是你!”
萧禹:“……”
宋国公世子突然觉得李二世子应该还能多撑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