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北魏异闻录 > 第六章 箭矢如蝗

第六章 箭矢如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狐假虎威的小连长崔堆一声令下,严阵以待的少年营弓箭手们居中骑在马上,弯弓搭箭,斜四十五度角向上,等长弓组负责人刚刚大声喊出一个“放”字,紧接着,数百只副牛皮包裹的复核弓弓弦几乎同一时间发出“嗡”响。但只见,约三尺长(1尺等于30厘米)的箭矢争先恐后的轻摇着尾巴飞射出去,瞬间遮蔽了蓝汪汪的天空。随后才听见一片“嗖嗖嗖”的破空之声划过耳际,中间还夹杂着响箭发出的“吱儿吱儿”声。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少年营战士也如法炮制。于是乎,狭长闷热的山谷间,河岸旁,两个方向同时抛射起的数百锋芒落向同一地方。

    一般而言,弓箭的有效杀伤距离根据弓矢的制作不同,杀伤距离亦不尽相同。其中,复合弓和长弓的最大射程可达六百米以上。由于多采用抛射,效果最佳的杀伤距离在二百米以上,三百米以下。超出这个距离,针对没有防护的人体仍然有效。对于装备了皮甲以上防护能力的目标,大部分只可能是轻伤。如果是皮糙肉厚的战马,这个距离基本无大碍,不影响战斗力。当然,如果遇到射雕手级别的弓箭手,结果就不同了。好的射雕手,五百米以上依然能够射杀轻防护力的目标。另外,除了弓箭手个人身体素质外,箭杆和尾羽的制作是否笔直匀称,也是重要原因。至于古代骑兵装备弓箭,大多以形体略小的角弓和猎弓为主。这样的弓箭,最有效的杀伤距离约在百米之内。蠕蠕骑兵手里的弓箭就是角弓和树木和灌木制作的箭杆。比如松木、红柳、杨柳等。条件好的,用铁簇箭头。条件不好的只能用狼牙、犬牙等动物犬齿做箭头。再次等级的,直接将箭杆头部削成箭头式样,凑合着用。

    武器装备是要花钱的。何况南北朝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有钱也未必能得到足够的制作材料。

    弩箭的杀伤距离同样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最袖珍的手弩约为二十米。连弩的杀伤距离二十至四十米左右。蹶张弩、神臂弓(其实是弩)、踏弩之类的大型弩机可以达到五百米以上的射程。由于弩箭没有尾羽,小型弩箭超过百米就很难有准头了,只能靠集体齐射,加大杀伤面。

    少年营装备的弓弩是根据少年营战士身材瘦小的特点而制作的。其中的复合弓,弓长一米至一米一,臂力足够者可使用一米四左右的复合长弓。少年营的复合弓,有效杀伤距离约二百五十米至三百米左右。弩机是经过改进的连弩,有效杀伤距离在八十米至一百二十米之间。所以,关于弓弩的杀伤距离不能一概而论,因人而异,因器而异。也就是说,少年营的武器装备比现代工艺制作的弓弩相差不少,但比古代的弓弩强悍一倍有余。

    话说夹在河谷中间的蠕蠕骑兵,与少年营之间相隔百步左右,双方距离最近的兵卒都能看清对方的胡须。

    少年营这边,虽在马上,但队形整齐,锦旗森森。战士们个个披甲执锐,目光平静,俨然一副随时发起冲锋的架势。

    蠕蠕这边正好想反。两千人马密集的拥挤在长不足千步,宽不足百步的河滩地上,进退维谷。饥疲交加的兵卒,一个个有心杀敌,却无力挺直。有的伏在马背上小憩,有的撕撕打打的抢食物,有的自顾自闭目养神,积蓄最后的一点气力。主帅莫何去汾和几位将校身处阵地中间,心浮气躁的商量着突围计划。

    经过比较,莫何去汾认为,从态势上看,两千对两千,双方兵力不相伯仲。从士气上看,追击而来的这帮不知死活的娃娃兵显然更胜一筹。从兵刃护具等装备上看,野狗日下的小崽子们同样略胜一筹。但有一点是这帮小崽子们不具备的,那就是战场经验。所以,集中力量从一个方向突击是最有效的办法。另一位将军则认为不可能成功。眼下最好的选择是分散突围,约定一个地方集结,逃出一个算一个,总比全军覆没强。也有人提出,不如投降算了。依附谁不是依附,婆罗门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选择。几位中心人物还在商量的当口,少年营的第一波箭矢攻击已经毫无征兆的发起了。所幸蠕蠕骑兵队形长约千步,只有两侧各三分之一部分处在箭矢覆盖之下,中间部分暂时无碍。

    少年营发起攻击之前,蠕蠕人大多心存侥幸,甚至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知道弓箭的有效杀伤距离有多远。但他们不知道少年营的弓弩杀伤距离可以超出他们预想的一倍以上。印象中,弓箭在百步之内能准确射杀目标就很牛逼了。两百步能射杀目标者,至少需要三石以上的力道。四五百步中标者,那是妥妥的射雕手,十年未必能练出一个合格者。或许他们也知道,工具的改进可以提高效能,只是他们无法改进而已。所以,当漫天飞蝗一样的箭矢飞来时,靠近少年营一侧的蠕蠕骑兵纷纷举起盾牌防护,距离较远的蠕蠕人则以为箭矢根本伤不到他们,一个个傻不拉几的仰望天空,静等箭矢由远及近,直到扎进他们的身体后方才清醒。

    斜四十五度角高空抛射,重力加速度,可比一般意义上的直射厉害多了。一瞬间,两侧合计上千支三尺长的特制箭矢从天而降,锋利的箭头无差别的扎进人体马身。一连串的“噗噗”声过后,蠕蠕骑兵队形开始大乱。有人肩头中箭,有人大腿受伤,有人连人带马被穿了糖葫芦。最悲催的是门面中箭者,瞬间满脸桃花开,嘶声力竭的哭爹喊娘也不管用。最好玩的是爬在马背上那些个休憩者,凌空掉下来的箭矢直接从后背将他们钉在马背上。有幸被当场社死者,就当睡过去了。不幸被射中却死不了的那个,接下来又被惊马摔下马背,痛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第一波攒射过后,蠕蠕这边连人带马少说也有一两百人马死伤。但不管怎么说,森严的军令还是压制住了部分骑兵逃遁的念头。可战马毕竟是畜生,箭矢钉进身体的一刹那,它们可不管什么狗屁命令。于是,拥挤在河滩地上的蠕蠕阵营,在受伤战马的奔突、踩踏、拖拽之下,不受控制的乱了起来。

    就在这时,第二波,第三波的箭矢攻击接踵而至。根本不像小连长崔堆,绰号锤子的家伙所说的那样,要等蠕蠕骑兵发出是否投降的意愿,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攻击计划。实际情况是,长弓组第三波攻击还未穷尽,这小子立刻下令弩机组开始进行覆盖射击。由于弩机的杀伤距离在百米左右,若想大面积覆盖,弩机手必须靠近敌人。如此,崔堆的命令刚一下达,已经准备就绪的弩机组立刻策马向靠近五十步左右,或平射,或仰角发射,几乎同一时间,铁质箭柄催动三角箭头,蝗虫一样射进混乱的敌人阵地。

    三波弩箭攻击接二连三,一气呵成。每一部弩机十连装,百人一组,三三制无死角射击,密集程度想都不用想,中箭者大多成了刺猬。即使用盾牌防护,蒙着牛皮的木质盾牌上同样钉满铁箭。

    此时若有一部高空摄像机便不难发现,蠕蠕阵地上除了聚集在中间的那部分蠕蠕人外,阵地两头的骑兵已十不存三。即便有生还者,也大多受伤不轻。更有甚者,有人被这样密集的箭雨吓破了胆,烂泥一样瘫软在河滩上,双眼呆滞,已然魂飞魄散。也有机灵者,用受伤的战马作掩护,鸵鸟一样窝屈在马身后,头也不敢抬。

    如果少年营的攻击就此罢手,相信剩下的蠕蠕骑兵会毫不犹豫的举手投降。问题的关键在于,少年营的总教头吕二说了,除了莫何去汾,其余蠕蠕人都可以享受“战场人道主义待遇”。可高欢那厮给出的“战场人道主义”定义是,让没有放下武器的敌人痛快的去死!高欢的说法是让敌人“痛快的去死”。吕二的做法是让敌人“死的不痛快”!两相比较,吕二真的是心狠手辣没人性!当然,高欢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高欢这样的意识形态教师爷,有吕二这样的总教头,真不知道少年营未来会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吕二以及少年营这两千战士被莫何去汾牵制鼻子戏耍了十个昼夜,说怒不可遏那是谦虚,说气急败坏,怒火中烧才准确。于是,从吕二到每一名战士,大家不约而同的产生出一种不便言说的默契。如此便能理解那个小连长崔堆急不可耐的下令完成弓弩手急速射、覆盖射的同时,后续跟进的陌刀队随之而来,根本没给敌人留下思考时间。上上下下的默契,就是一鼓作气将眼前这帮惹他们生气的蠕蠕爬虫斩尽杀绝。

    相比弓弩杀伤的痛苦,陌刀队的杀戮那才叫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