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汇—姑嫂同日出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且说有个女子
一年之内,母亲、哥哥都相继亡故了
家里就剩下他跟嫂子,俩人相依为命
这女子呢
有个喜欢的人
希望呢,对方能向自己提亲
可没想到啊
对方竟然跟嫂子提亲了
最终姑嫂二人同日出嫁
全都嫁得了如意郎君
这是怎么回子事呢
话说在元朝的至元年间
清河呀有个泥瓦匠,名字叫苗德义
父亲去世很早
母亲徐氏含辛茹苦把他和妹妹苗德蕊拉扯大
俗话说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个苗得义是个孝顺孩子
见母亲徐氏太过操劳
他就自己呀
找到邻村的泥瓦匠
周扬,跟他说
自己要拜师学艺3年
不要工钱
管饭就行
以后学成了手艺呢
也绝不另立门户
愿意跟着师傅一起做工赚钱
周阳一看这孩子不过十三四岁
身板儿不错
说话又诚恳,就答应了
周扬也是个心善的人
孩子跟着他,那不可能真的不给工钱
他教会了苗得意泥瓦匠手艺
后来呢,有活就带着苗得意一块干
挣了钱也会分给他一些
苗德义拿了钱自己一分不留,全都交给母亲
以此减轻母亲肩上的担子
这苗得义干活也是不惜力
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学手艺的时候也十分认真
不过45年
苗德义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泥瓦匠师傅
谁家盖房子都愿意来找他
师傅周阳呢,对自己这徒弟就十分喜爱
等苗得意18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女儿周秀梅许给了他
周秀梅长得十分的俊俏
性格呢,温柔贤惠
手也巧得很
针线刺绣啊都非常好
苗得意在师傅家学艺几年
跟周秀梅很熟
自然他愿意娶,徐氏
也很喜欢这个儿媳妇
周秀梅嫁到苗家以后啊
跟婆婆跟小姑都相处融洽
眼瞧着这苗家的苦日子就熬到头了
总算可以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
可是啊
这徐氏操办婚礼的时候累着了
赶上天冷,又受了寒
就一直咳嗽
不过他也并不上心
他怕花钱呢
也没吃药
结果这病啊,越来越严重
熬到开春儿的时候,竟然开始咳血
苗德义一看母亲病成这样
就要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积蓄给他看病
徐氏说,呀
唉,算了
我如今也时日无多了
就别糟蹋银子了
过几年呐
你们好,生给妹妹德蕊找个好人家嫁了
我死也瞑目
苗得意一看,母亲心意已决了
只能含泪答应
几天以后,这徐氏就去世了
苗得义安葬了母亲
和师傅一起接了外出的活儿
想要多赚点钱给德蕊呢
多攒点嫁妆,让她嫁得好一点
周秀梅此时已经有了身孕
大概有三四个月了
就在家里养胎
闲时呢做些针线刺绣
让这小姑子苗得蕊啊
拿到集市上去卖贴补家用
到年底
苗得义结算了工钱
和师父一起赶回家过年
路上啊,出事儿了
师徒俩在一个小旅店投宿
吃晚饭的时候拿出随身这荷包结算饭钱
夜里呀
周阳出来解手
再回屋的时候
发现苗得义被人杀死在房间里
放在屋里,那荷包也不见了
周阳赶紧叫醒旅店老板,一起报了官
官府没怎么费事就破案了
原来呀
这师徒俩一起吃饭的时候漏了腹了
被旁边那桌两个地痞给盯上了
夜里呢
这两个地痞就埋伏在旅店后墙
想着等夜深人静的时候进去偷钱
正想动手呢
周扬出门上茅房
俩人儿呢
一看出来,一个
趁此机会就溜进这房间
谁知啊
这苗得意,他睡得轻
周扬起身的时候啊
他醒了,一看
俩陌生人进屋就要喊叫
俩人怕事情败露
情急之下就杀了他
这时周扬听见有点什么脚步声
看两人慌了慌张,拿了荷包就跑了
在屋里留下很多痕迹
捕快呢,就根据这个痕迹
很快就抓住两名案犯搜出荷包,还给了周扬
周阳带了苗得益的尸体回了家
周秀梅一看呢
当场就昏过去了
苗德瑞呢
接连丧母,丧兄也是痛不欲生啊
他看着病倒在床的嫂子呀
还有这旁边儿嗷嗷待哺的小侄子
没办法
只能强打精神
主动担起了照料嫂子和侄子的责任
周扬就跟女儿说
孩子
苗得义已经死了
你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将来了
要不你也跟我回去吧
重新再找个人家嫁喽
孩子呢
你愿意带就带着,你要不愿意带我来养也行
周扬这想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可这周秀梅呢
顾念这苗德蕊尚未及吉,还没成年呢
她要回家了
这苗得蕊就成孤儿了
她也愧对亡夫和钱婆婆呀
而且呀
姑嫂俩人一直关系很好
从感情上也过不去
周扬一想
那就这样
他提出啊
他可以收养苗得瑞
让这苗得瑞跟着一块回周家
姑嫂两人商量一番就答应了
收拾了家中细软
跟周洋一起回了周家
这苗得蕊为什么愿意跟嫂子去周家呀
因为啊
苗得瑞喜欢周扬的小徒弟骆光远
就是他哥哥的师弟
他想着呀
自己吉吉之后
也就是成年以后
就可以拜托嫂子还有嫂子的父亲做主嫁给这骆光远
所以呢
他还挺高兴
就跟着嫂子一起回了周家
周扬觉得苗得蕊一个小姑娘老住在自己家呢
还是有点不大合适
那她将来总得嫁人呢
就跟邻居李裁缝商量好
让这苗得蕊呀过去做学徒
跟着李裁缝学习做衣服
这样又有了一技之长
将来嫁人的时候呢
也能抬高一些身价
苗德蕊觉得这是好事啊
很感谢周扬替自己着想
就每天去李裁缝家学手艺
再说这骆光远就这小徒弟
他是个孤儿
当初要饭的时候啊
苗得意觉得他可怜
叫裘师傅收下来做了徒弟
如今也17了
这小子为人呐,十分活泛呆不住
整天就喜欢往外跑
喜欢做生意
不爱学泥瓦匠
周扬为这个没少跟他生气
周秀梅就劝父亲算了
别跟骆光远置气了
他喜欢做生意,你就让她做去呗
能挣口饭不也挺好的
周扬想也对
他渐渐也不怎么管这骆光远
转过年来,苗得瑞15了
他就跑来跟这嫂子说呀
自己喜欢骆光远,想让嫂子给自己做主
周秀梅就跑去跟父亲说
让周阳啊,问问骆光远的意思
周阳就去问了
结果骆光远说什么说我喜欢师姐周秀梅
如今我已经存了52银子
我愿意拿出来做聘礼求娶师姐
周阳是大吃一惊啊
他还以为这小子整天往外跑
不务正业,干不成什么事呢
没想到比自己还能挣,这才多长时间
就挣了52
但这事儿有点为难呐
正在这时啊
李裁缝来了,跟周扬说了件事
儿,这周阳啊
嘴巴张得更大了
什么事,儿啊
这李裁缝家呀
也有个儿子
如今已经20了
还没娶亲
李裁缝每天教苗得蕊做衣服
看这小姑娘十分勤快,又很聪明
就想让她给自己做儿媳妇
这不上门找周扬提亲来了
周扬想,这怎么办呢
那也得说呀
就把这事儿跟周秀梅说了
周秀梅一听,那把苗得瑞叫过来吧
这事儿啊
咱得放明面上说
把骆光远和李裁缝的意思就都说了
苗得蕊一听就哭了
抽抽搭搭就回了自己的屋
周扬跟女儿大眼儿瞪
小眼,儿
嗨
这怎么办呀
算了,明天再说吧
先睡觉
第二天一早
苗得瑞早早的就起了床
一看这眼睛还红的
但精神不错
给全家人都做了早饭
周秀梅就问他说
蕊啊
你怎么样
想的如何呀
苗得蕊说
嫂子,我想好了
骆光远喜欢你
我就是强嫁给他,以后那日子也不会好过
李师傅的儿子喜欢我,我是知道的
就是当初啊,一心都放在骆光远身上
忽视了他
现在一想呢
他做衣服的手艺比李师傅还好
心又细
对我也很关心
他才是我良配呢
周秀梅一听这高兴
这不什么事都解决了
这小姑子的婚事一直都是她的一桩心事
如今一听,苗德蕊愿意嫁到李裁缝家
两家还是邻居,可以经常见面
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周秀梅是热泪盈眶啊
一个月以后
周扬请了村长出面主持婚礼
同日之内姑嫂二人同时出嫁
可说是出嫁呀
那自家姑娘还是嫁到自家儿啊
没动地方,小姑子呢
嫁到隔壁,花轿都省了
村里人都来参加这两家人的婚礼宴会,办得十分的热闹
婚后姑嫂两人也是分别过得十分幸福
与丈夫琴瑟和鸣两家呢
亲亲热热,这个故事啊
是个记录在县志上的民间故事
为什么这样的姑娘会记录在县志上呢
因为啊
婚礼当天
县太爷正好是微服私访
在乡下到处体察民情
正巧就赶上这么个姑嫂同嫁,县太爷呀
也没亮明身份
就假装是个路过的客人
还跟着蹭了一顿酒席,回去呀
挺高兴就把这事记下来了
后来有人编县志的时候就发现了县太爷的日记啊
不就算是记录,就该编到县志里去
且说有个女子
一年之内,母亲、哥哥都相继亡故了
家里就剩下他跟嫂子,俩人相依为命
这女子呢
有个喜欢的人
希望呢,对方能向自己提亲
可没想到啊
对方竟然跟嫂子提亲了
最终姑嫂二人同日出嫁
全都嫁得了如意郎君
这是怎么回子事呢
话说在元朝的至元年间
清河呀有个泥瓦匠,名字叫苗德义
父亲去世很早
母亲徐氏含辛茹苦把他和妹妹苗德蕊拉扯大
俗话说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个苗得义是个孝顺孩子
见母亲徐氏太过操劳
他就自己呀
找到邻村的泥瓦匠
周扬,跟他说
自己要拜师学艺3年
不要工钱
管饭就行
以后学成了手艺呢
也绝不另立门户
愿意跟着师傅一起做工赚钱
周阳一看这孩子不过十三四岁
身板儿不错
说话又诚恳,就答应了
周扬也是个心善的人
孩子跟着他,那不可能真的不给工钱
他教会了苗得意泥瓦匠手艺
后来呢,有活就带着苗得意一块干
挣了钱也会分给他一些
苗德义拿了钱自己一分不留,全都交给母亲
以此减轻母亲肩上的担子
这苗得义干活也是不惜力
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学手艺的时候也十分认真
不过45年
苗德义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泥瓦匠师傅
谁家盖房子都愿意来找他
师傅周阳呢,对自己这徒弟就十分喜爱
等苗得意18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女儿周秀梅许给了他
周秀梅长得十分的俊俏
性格呢,温柔贤惠
手也巧得很
针线刺绣啊都非常好
苗得意在师傅家学艺几年
跟周秀梅很熟
自然他愿意娶,徐氏
也很喜欢这个儿媳妇
周秀梅嫁到苗家以后啊
跟婆婆跟小姑都相处融洽
眼瞧着这苗家的苦日子就熬到头了
总算可以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
可是啊
这徐氏操办婚礼的时候累着了
赶上天冷,又受了寒
就一直咳嗽
不过他也并不上心
他怕花钱呢
也没吃药
结果这病啊,越来越严重
熬到开春儿的时候,竟然开始咳血
苗德义一看母亲病成这样
就要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积蓄给他看病
徐氏说,呀
唉,算了
我如今也时日无多了
就别糟蹋银子了
过几年呐
你们好,生给妹妹德蕊找个好人家嫁了
我死也瞑目
苗得意一看,母亲心意已决了
只能含泪答应
几天以后,这徐氏就去世了
苗得义安葬了母亲
和师傅一起接了外出的活儿
想要多赚点钱给德蕊呢
多攒点嫁妆,让她嫁得好一点
周秀梅此时已经有了身孕
大概有三四个月了
就在家里养胎
闲时呢做些针线刺绣
让这小姑子苗得蕊啊
拿到集市上去卖贴补家用
到年底
苗得义结算了工钱
和师父一起赶回家过年
路上啊,出事儿了
师徒俩在一个小旅店投宿
吃晚饭的时候拿出随身这荷包结算饭钱
夜里呀
周阳出来解手
再回屋的时候
发现苗得义被人杀死在房间里
放在屋里,那荷包也不见了
周阳赶紧叫醒旅店老板,一起报了官
官府没怎么费事就破案了
原来呀
这师徒俩一起吃饭的时候漏了腹了
被旁边那桌两个地痞给盯上了
夜里呢
这两个地痞就埋伏在旅店后墙
想着等夜深人静的时候进去偷钱
正想动手呢
周扬出门上茅房
俩人儿呢
一看出来,一个
趁此机会就溜进这房间
谁知啊
这苗得意,他睡得轻
周扬起身的时候啊
他醒了,一看
俩陌生人进屋就要喊叫
俩人怕事情败露
情急之下就杀了他
这时周扬听见有点什么脚步声
看两人慌了慌张,拿了荷包就跑了
在屋里留下很多痕迹
捕快呢,就根据这个痕迹
很快就抓住两名案犯搜出荷包,还给了周扬
周阳带了苗得益的尸体回了家
周秀梅一看呢
当场就昏过去了
苗德瑞呢
接连丧母,丧兄也是痛不欲生啊
他看着病倒在床的嫂子呀
还有这旁边儿嗷嗷待哺的小侄子
没办法
只能强打精神
主动担起了照料嫂子和侄子的责任
周扬就跟女儿说
孩子
苗得义已经死了
你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将来了
要不你也跟我回去吧
重新再找个人家嫁喽
孩子呢
你愿意带就带着,你要不愿意带我来养也行
周扬这想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可这周秀梅呢
顾念这苗德蕊尚未及吉,还没成年呢
她要回家了
这苗得蕊就成孤儿了
她也愧对亡夫和钱婆婆呀
而且呀
姑嫂俩人一直关系很好
从感情上也过不去
周扬一想
那就这样
他提出啊
他可以收养苗得瑞
让这苗得瑞跟着一块回周家
姑嫂两人商量一番就答应了
收拾了家中细软
跟周洋一起回了周家
这苗得蕊为什么愿意跟嫂子去周家呀
因为啊
苗得瑞喜欢周扬的小徒弟骆光远
就是他哥哥的师弟
他想着呀
自己吉吉之后
也就是成年以后
就可以拜托嫂子还有嫂子的父亲做主嫁给这骆光远
所以呢
他还挺高兴
就跟着嫂子一起回了周家
周扬觉得苗得蕊一个小姑娘老住在自己家呢
还是有点不大合适
那她将来总得嫁人呢
就跟邻居李裁缝商量好
让这苗得蕊呀过去做学徒
跟着李裁缝学习做衣服
这样又有了一技之长
将来嫁人的时候呢
也能抬高一些身价
苗德蕊觉得这是好事啊
很感谢周扬替自己着想
就每天去李裁缝家学手艺
再说这骆光远就这小徒弟
他是个孤儿
当初要饭的时候啊
苗得意觉得他可怜
叫裘师傅收下来做了徒弟
如今也17了
这小子为人呐,十分活泛呆不住
整天就喜欢往外跑
喜欢做生意
不爱学泥瓦匠
周扬为这个没少跟他生气
周秀梅就劝父亲算了
别跟骆光远置气了
他喜欢做生意,你就让她做去呗
能挣口饭不也挺好的
周扬想也对
他渐渐也不怎么管这骆光远
转过年来,苗得瑞15了
他就跑来跟这嫂子说呀
自己喜欢骆光远,想让嫂子给自己做主
周秀梅就跑去跟父亲说
让周阳啊,问问骆光远的意思
周阳就去问了
结果骆光远说什么说我喜欢师姐周秀梅
如今我已经存了52银子
我愿意拿出来做聘礼求娶师姐
周阳是大吃一惊啊
他还以为这小子整天往外跑
不务正业,干不成什么事呢
没想到比自己还能挣,这才多长时间
就挣了52
但这事儿有点为难呐
正在这时啊
李裁缝来了,跟周扬说了件事
儿,这周阳啊
嘴巴张得更大了
什么事,儿啊
这李裁缝家呀
也有个儿子
如今已经20了
还没娶亲
李裁缝每天教苗得蕊做衣服
看这小姑娘十分勤快,又很聪明
就想让她给自己做儿媳妇
这不上门找周扬提亲来了
周扬想,这怎么办呢
那也得说呀
就把这事儿跟周秀梅说了
周秀梅一听,那把苗得瑞叫过来吧
这事儿啊
咱得放明面上说
把骆光远和李裁缝的意思就都说了
苗得蕊一听就哭了
抽抽搭搭就回了自己的屋
周扬跟女儿大眼儿瞪
小眼,儿
嗨
这怎么办呀
算了,明天再说吧
先睡觉
第二天一早
苗得瑞早早的就起了床
一看这眼睛还红的
但精神不错
给全家人都做了早饭
周秀梅就问他说
蕊啊
你怎么样
想的如何呀
苗得蕊说
嫂子,我想好了
骆光远喜欢你
我就是强嫁给他,以后那日子也不会好过
李师傅的儿子喜欢我,我是知道的
就是当初啊,一心都放在骆光远身上
忽视了他
现在一想呢
他做衣服的手艺比李师傅还好
心又细
对我也很关心
他才是我良配呢
周秀梅一听这高兴
这不什么事都解决了
这小姑子的婚事一直都是她的一桩心事
如今一听,苗德蕊愿意嫁到李裁缝家
两家还是邻居,可以经常见面
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周秀梅是热泪盈眶啊
一个月以后
周扬请了村长出面主持婚礼
同日之内姑嫂二人同时出嫁
可说是出嫁呀
那自家姑娘还是嫁到自家儿啊
没动地方,小姑子呢
嫁到隔壁,花轿都省了
村里人都来参加这两家人的婚礼宴会,办得十分的热闹
婚后姑嫂两人也是分别过得十分幸福
与丈夫琴瑟和鸣两家呢
亲亲热热,这个故事啊
是个记录在县志上的民间故事
为什么这样的姑娘会记录在县志上呢
因为啊
婚礼当天
县太爷正好是微服私访
在乡下到处体察民情
正巧就赶上这么个姑嫂同嫁,县太爷呀
也没亮明身份
就假装是个路过的客人
还跟着蹭了一顿酒席,回去呀
挺高兴就把这事记下来了
后来有人编县志的时候就发现了县太爷的日记啊
不就算是记录,就该编到县志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