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讲道理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所以,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李淳风说道。
范大福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啊!”
老子说:不固执己见,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能长久。
老子这几句话是教导人们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主观和自以为是,而是应该宽厚谦虚待人。
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要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要以古人圣君为榜样,“功在天下”,“功在国家”,而且为人谦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贡献似的,这样的人才真正达到了道德修为的至高境界,而且众人雪亮的眼睛也会看到他的才学修为。
所以一切就如佛家说的那样:“我度众生,众生亦度我。”
在华夏国古代,像老子口中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人物就有一个很值得我们效法,他就是被尊称为“大树将军”的冯异。
冯异,字公孙,是颍川父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他早年曾为王莽效力,后来投降刘秀并立下汗马功劳。
据史书记载:“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因从平河北。”
地皇三年,刘秀起兵,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守五县,跟着父城长苗萌共同守卫城池,抵抗刘秀。
没过多久,刘秀就带着大队人马来到颍川,但是攻打几次父城都没有成功,便屯兵巾车乡。
期间,冯异出巡属县时,被刘秀手下的兵士抓住,当时正好他的堂兄冯孝和同乡丁琳、吕晏都在刘秀手下,在二人的推荐下,刘秀召见了冯异,希望他能留下帮助自己。
这时,冯异对刘秀说:“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刘秀点头应允,放他回去了。
冯异一回到父城,就去拜见了苗萌,并对他说:“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掳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
苗萌说:“死生同命,敬从子计”。
不久,刘秀率领大军南还宛地,更始帝前后派十几名将领来攻打父城,冯异都坚守城邑,绝不投降。
而等到刘秀升任司隶校尉,再过父城时,他则大开城门,献上牛酒,欢迎他的到来。
于是,刘秀就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
之后,冯异又推荐了自己的同乡,如铫期、段建、叔寿、左隆等人,刘秀一律任命他们为掾吏,并把这些人带回了洛阳。
后来,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朝中的大臣们都表示反对。
当时曹竟为左丞相,他的儿子曹诩任尚书,父子都是朝中的肱股之臣,在朝中的地位很高。
冯异就劝刘秀跟他们深相结纳。
正是有了曹氏父子的力劝,更始帝才命刘秀持节渡河,镇抚河北诸郡。
新莽地皇四年六月,刘秀的兄长被更始帝杀死。
刘秀表面上不敢表现出伤感之色,但是心里却非常难过。
冯异就单独拜见他,以便宽慰他,并趁机谏言道:“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刘秀正是因为采纳了冯异的建议,才在日后为自己网络了一大批忠心的人才。
冯异虽然才略俱佳,又很受刘秀的赏识,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凡事都表现得很谦虚,如果他在路上遇见其他的将领,就会主动让路。
论功行赏的时候,他总是爱躲在大树下,不想参与其中,所以军士们都称他为“大树将军”,以称赞他的德行。
李白曾写道:“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看似赞竹实则誉人,而冯异便是这样一位有气节、谦虚待人的尚德名士,他以待己之心待人,以度己之心度人,不但成就了一代帝王刘秀,也成就了他自己。
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很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李淳风说道。
范大福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啊!”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生栏里。
有一天,主人将猪从畜生栏里捉了出去。
这只猪大声号叫,强烈反抗。
绵羊和奶牛非常讨厌它的叫声,就抱怨说:“我们也经常被主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能一样吗?捉你们,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捉我是要我的命啊!”
绵羊和奶牛呆呆地望着猪,一脸茫然。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众生因为所处的立场与环境不同,彼此之间是很难相互理解的。在这个时候,换位思考正是一条通向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换位思考提醒我们,理解至上,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凡夫常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但很少考虑怎样去理解别人、体恤别人。
然而,要想与人融洽相处,就需要用一份慈爱之心、宽容之念,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孟子说:“仁者爱人。”
有慈爱之心的人能够将心比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佛教讲慈悲,经云:“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菩萨平等怜念一切众生,即使是对自己不友善的人,也能放下芥蒂,以德抱怨,平等济度。
让我们在生活中落实换位思考、理解至上,用一颗慈爱豁达的心胸来包容异己,友善待人,和谐共处!
“所以,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李淳风说道。
范大福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啊!”
然后,让玄奘法师来讲经说法。
预知后事如何?下集更精彩。
“所以,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李淳风说道。
范大福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啊!”
老子说:不固执己见,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能长久。
老子这几句话是教导人们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主观和自以为是,而是应该宽厚谦虚待人。
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要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要以古人圣君为榜样,“功在天下”,“功在国家”,而且为人谦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贡献似的,这样的人才真正达到了道德修为的至高境界,而且众人雪亮的眼睛也会看到他的才学修为。
所以一切就如佛家说的那样:“我度众生,众生亦度我。”
在华夏国古代,像老子口中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人物就有一个很值得我们效法,他就是被尊称为“大树将军”的冯异。
冯异,字公孙,是颍川父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他早年曾为王莽效力,后来投降刘秀并立下汗马功劳。
据史书记载:“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因从平河北。”
地皇三年,刘秀起兵,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守五县,跟着父城长苗萌共同守卫城池,抵抗刘秀。
没过多久,刘秀就带着大队人马来到颍川,但是攻打几次父城都没有成功,便屯兵巾车乡。
期间,冯异出巡属县时,被刘秀手下的兵士抓住,当时正好他的堂兄冯孝和同乡丁琳、吕晏都在刘秀手下,在二人的推荐下,刘秀召见了冯异,希望他能留下帮助自己。
这时,冯异对刘秀说:“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刘秀点头应允,放他回去了。
冯异一回到父城,就去拜见了苗萌,并对他说:“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掳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
苗萌说:“死生同命,敬从子计”。
不久,刘秀率领大军南还宛地,更始帝前后派十几名将领来攻打父城,冯异都坚守城邑,绝不投降。
而等到刘秀升任司隶校尉,再过父城时,他则大开城门,献上牛酒,欢迎他的到来。
于是,刘秀就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
之后,冯异又推荐了自己的同乡,如铫期、段建、叔寿、左隆等人,刘秀一律任命他们为掾吏,并把这些人带回了洛阳。
后来,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朝中的大臣们都表示反对。
当时曹竟为左丞相,他的儿子曹诩任尚书,父子都是朝中的肱股之臣,在朝中的地位很高。
冯异就劝刘秀跟他们深相结纳。
正是有了曹氏父子的力劝,更始帝才命刘秀持节渡河,镇抚河北诸郡。
新莽地皇四年六月,刘秀的兄长被更始帝杀死。
刘秀表面上不敢表现出伤感之色,但是心里却非常难过。
冯异就单独拜见他,以便宽慰他,并趁机谏言道:“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刘秀正是因为采纳了冯异的建议,才在日后为自己网络了一大批忠心的人才。
冯异虽然才略俱佳,又很受刘秀的赏识,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凡事都表现得很谦虚,如果他在路上遇见其他的将领,就会主动让路。
论功行赏的时候,他总是爱躲在大树下,不想参与其中,所以军士们都称他为“大树将军”,以称赞他的德行。
李白曾写道:“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看似赞竹实则誉人,而冯异便是这样一位有气节、谦虚待人的尚德名士,他以待己之心待人,以度己之心度人,不但成就了一代帝王刘秀,也成就了他自己。
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很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李淳风说道。
范大福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啊!”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生栏里。
有一天,主人将猪从畜生栏里捉了出去。
这只猪大声号叫,强烈反抗。
绵羊和奶牛非常讨厌它的叫声,就抱怨说:“我们也经常被主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能一样吗?捉你们,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捉我是要我的命啊!”
绵羊和奶牛呆呆地望着猪,一脸茫然。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众生因为所处的立场与环境不同,彼此之间是很难相互理解的。在这个时候,换位思考正是一条通向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换位思考提醒我们,理解至上,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凡夫常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但很少考虑怎样去理解别人、体恤别人。
然而,要想与人融洽相处,就需要用一份慈爱之心、宽容之念,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孟子说:“仁者爱人。”
有慈爱之心的人能够将心比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佛教讲慈悲,经云:“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菩萨平等怜念一切众生,即使是对自己不友善的人,也能放下芥蒂,以德抱怨,平等济度。
让我们在生活中落实换位思考、理解至上,用一颗慈爱豁达的心胸来包容异己,友善待人,和谐共处!
“所以,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李淳风说道。
范大福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啊!”
然后,让玄奘法师来讲经说法。
预知后事如何?下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