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洞内查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芳晗道:“羲弟弟,看了这洞里的机关,我们还不清楚?她们多少人来救咱也是于事无补的。此时我倒担心师父她们来救咱们。唉!像我这样的人,无家无亲,了无牵挂,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所憾方家大仇未雪,师父深恩未报,弟弟也处此险境让我不放心……但我们无回天之力,人家要我死,我只得释怀一切。倘若师父她们再因为救我而遭难,岂不叫我死后心也难安吗?至于弟弟,便更不要为我舍身冒险了,你还看不出吗?要救我们需要冒着万分危险……”
上官羲道:“姐姐,我们是亲姐弟,上官羲的命也是你救的,你就不要说怕我如何如何的话了,我估计,我不演示上官家剑法,不说出家传剑法的秘诀,他们是暂时不会杀我们的,我们要在这段时间里想出办法,逃出去。现在我们是真正的相倚为命了。”
芳晗情不自禁地抱住上官羲道:“我死前能有弟弟相伴,死能和弟弟在一起,也是姐姐的一个安慰。可是弟弟,说句实在话,外边的人要救我们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武功既失,更难逃出此洞!即便是能逃出此洞,我们的武功已失,报仇无望,活着还有何意味?而且,姐姐告诉你,服了王振的毒药,药性发作之时,是有很大痛苦的……”芳晗说到王振毒药时忧容满面,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从她的表情,也可知她经受过此药如何的折磨!
上官羲恨骂道:“鹰爪牙子们,都是些无人性的东西!我倘能……唉!我今生倘能出去,恢复武功,一定杀他们个死无遗类!”
二人相同的命运,相同的心情,上官羲骂罢,二人相抱痛哭。
哭了一阵,上官羲道:“芳晗姐,我们别哭,现在还没到绝望的时候,我们去查查四周,看有无出去的洞口。”
芳晗是从心里喜欢上官羲的。上官羲肯舍死来救她,更让她感激,她的心和上官羲更贴近了一层。她本来已心如死灰,但为了安慰上官羲,她拭了拭泪,跟着上官羲去查看四周洞内情况。
二人自有铁门的那一面开始查,查得非常仔细,连每一个周缝都用手摸过,用尖周划过,这一面没发现有松动的周块,又按正转方向查它的右面;这面的周壁也砌缝严合,再右的一面,是山坡凿的周壁,更是天衣无缝;再右转,剩了最后的那面,上官羲仍是检查得仔细如前。只是为他自己,他倒不这样认真检查,现在芳晗姐囚在这里,为报答芳晗姐,他心里一直希望能把她救出去。芳晗已经失望了,他仍认真检查着,他仔细抠每一道缝,敲每一块周,直到最后一面也检查完了,什么异常地方也没发现。他失望地叹了一口气,若不是怕他的颓唐情绪,使芳晗姐更心如死灰,他真想颓然靠墙坐下。他没坐下,又抬眼查看洞顶,洞顶是无数个周砌拱券拼成的圆形屋顶,洞顶的中心,有一个见方的孔。孔中往下垂着一盏油灯。这个孔高离洞底四五丈,无论多么高的轻功,也休想从孔中窜出去。他不禁失望地望着洞顶,呆然而立。他觉得自己没能为救芳晗尽到责任。
芳晗知道上官羲是因不能救她而痛苦失望,拉住他的手,安慰道:“羲弟弟,别难过,咱们听天由命吧,别找了。”
上官羲点头,芳晗拉着上官羲回到周屋前的周凳上坐了。二人默然,一时谁也找不出话说。
不知过了多久,忽听洞顶一声铃响,二人一齐抬头,见洞顶的油灯系上去,当油灯又系下时,灯下面多了一个桶。二人进前去看,桶里坐着筐,筐上放着饭菜,筐下盛着清水。
上官羲道:“芳晗姐,这大概是给咱们的饭菜了,咱们吃!”
芳晗道:“吃!”她盛了一碗饭递给上官羲,自己也端了一碗饭,“羲弟弟,咱们吃!”自己却眼含泪吃不下。芳晗从落入鹰爪牙子们手里,就知道自己绝无生还,现在又被囚在这样的地方,更无生望。若不是为陪伴上官羲,她早就自绝了。为了安慰上官羲,她才强装着要吃,可是饭吃到口里,却吃不下。
上官羲见芳晗不吃,吃了一些,就放下。
二人又回到周凳上默然而坐。上官羲心想:“大丈夫立世,生则生,死则死,不应该作儿女态。我沉默不浯,姐姐的心里不是更痛苦吗?”于是他强找话题道:“芳晗姐,我出生在武术世家,对朝廷的事情是不闻不问的,姐姐,先伯祖既是卷入建文帝与朱棣帝位之争而致祸的,姐姐是否听过人对两者之评论?”
芳晗道:“小时候我当然什么也不知,长大后师父才告诉我身世。我曾听过丐帮周帮主与师父闲谈论及二人。周帮主夸建文帝仁孝,斥朱棣暴戾跋扈,姐姐以为周帮主的评论很中肯。”
上官羲问:“姐姐怎知周帮主对二人的评价中肯?”
芳晗道:“我听说建文帝幼有孝名,父病昼夜陪侍,因不愿担杀叔名而放朱棣。他性温厚不喜扬露,也心怀万民,曾作一首《咏月》诗,内有两句是:‘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这是以诗自喻。而朱棣率强兵围攻皇宫,逼死建文帝,篡位后惨杀反他的大臣数十个。大明诸忠于建文之臣,割舌、磔体,惨毒之刑,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族诛数十家,还不足见其残忍暴戾吗?”
上官羲道:“姐姐,先伯祖忠直清正,万世钦风,可对于建文帝和永乐帝,人们可就论法不一了,有人说建文帝仁孝,他为帝为万民之福,有人说建文帝宽仁不治,他为帝为万民之祸。当然这部是仁者之仁智者见智的说法,但认真想,第二种说法,也不是全无道理。”
芳晗道:“弟弟所言差矣。弟弟这样说,岂不是说建文不宜为帝,朱棣反宜为帝!这不是指鹿为马、黑白颠倒吗?朱棣不顾万民涂炭发动夺权之战是不仁;逼死建文帝是不义;臣夺君位是不礼;篡位后大诛忠建文之臣,是不智;势败时答应退回藩镇,口血未干,尽忘前盟是不信。这样五常惧失之人,怎能当皇帝呢?”
上官羲道:“弟弟听人说,一个皇帝的好坏,主要看其对社稷、对苍生有没有好处。建文帝孺弱,不忍严律,不只嚣顽之徒不能镇压究治而且久之,必失其国,嚣顽势盛,则百姓受欺;失去国家则百姓为奴。从这点说,岂不是建义为帝,非百姓之福?永乐帝虽强暴、刚愎,但紧毅、果断,有治民、治国手段,他除了滥杀忠臣、杀戮过重这两点罪孽外,论治国冶民,还可算好皇帝。老百姓是怕乱思治的,朱棣君临天下后编《永乐大典》用严厉手段实行清明政治又欲让部北京,以御北方、东方胡虏和西北的西夏,可安定国家的北方三面,可使北方百姓过安定生活,这不都说明,永乐为帝对国家对百姓有好处吗?”
芳晗惊异,对上官羲道:“弟弟生在武林世家,又这么小的年纪,怎样竟知道这么多朝廷之事.而且对朝廷之事有这么清晰的看法呢?”
芳晗道:“羲弟弟,看了这洞里的机关,我们还不清楚?她们多少人来救咱也是于事无补的。此时我倒担心师父她们来救咱们。唉!像我这样的人,无家无亲,了无牵挂,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所憾方家大仇未雪,师父深恩未报,弟弟也处此险境让我不放心……但我们无回天之力,人家要我死,我只得释怀一切。倘若师父她们再因为救我而遭难,岂不叫我死后心也难安吗?至于弟弟,便更不要为我舍身冒险了,你还看不出吗?要救我们需要冒着万分危险……”
上官羲道:“姐姐,我们是亲姐弟,上官羲的命也是你救的,你就不要说怕我如何如何的话了,我估计,我不演示上官家剑法,不说出家传剑法的秘诀,他们是暂时不会杀我们的,我们要在这段时间里想出办法,逃出去。现在我们是真正的相倚为命了。”
芳晗情不自禁地抱住上官羲道:“我死前能有弟弟相伴,死能和弟弟在一起,也是姐姐的一个安慰。可是弟弟,说句实在话,外边的人要救我们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武功既失,更难逃出此洞!即便是能逃出此洞,我们的武功已失,报仇无望,活着还有何意味?而且,姐姐告诉你,服了王振的毒药,药性发作之时,是有很大痛苦的……”芳晗说到王振毒药时忧容满面,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从她的表情,也可知她经受过此药如何的折磨!
上官羲恨骂道:“鹰爪牙子们,都是些无人性的东西!我倘能……唉!我今生倘能出去,恢复武功,一定杀他们个死无遗类!”
二人相同的命运,相同的心情,上官羲骂罢,二人相抱痛哭。
哭了一阵,上官羲道:“芳晗姐,我们别哭,现在还没到绝望的时候,我们去查查四周,看有无出去的洞口。”
芳晗是从心里喜欢上官羲的。上官羲肯舍死来救她,更让她感激,她的心和上官羲更贴近了一层。她本来已心如死灰,但为了安慰上官羲,她拭了拭泪,跟着上官羲去查看四周洞内情况。
二人自有铁门的那一面开始查,查得非常仔细,连每一个周缝都用手摸过,用尖周划过,这一面没发现有松动的周块,又按正转方向查它的右面;这面的周壁也砌缝严合,再右的一面,是山坡凿的周壁,更是天衣无缝;再右转,剩了最后的那面,上官羲仍是检查得仔细如前。只是为他自己,他倒不这样认真检查,现在芳晗姐囚在这里,为报答芳晗姐,他心里一直希望能把她救出去。芳晗已经失望了,他仍认真检查着,他仔细抠每一道缝,敲每一块周,直到最后一面也检查完了,什么异常地方也没发现。他失望地叹了一口气,若不是怕他的颓唐情绪,使芳晗姐更心如死灰,他真想颓然靠墙坐下。他没坐下,又抬眼查看洞顶,洞顶是无数个周砌拱券拼成的圆形屋顶,洞顶的中心,有一个见方的孔。孔中往下垂着一盏油灯。这个孔高离洞底四五丈,无论多么高的轻功,也休想从孔中窜出去。他不禁失望地望着洞顶,呆然而立。他觉得自己没能为救芳晗尽到责任。
芳晗知道上官羲是因不能救她而痛苦失望,拉住他的手,安慰道:“羲弟弟,别难过,咱们听天由命吧,别找了。”
上官羲点头,芳晗拉着上官羲回到周屋前的周凳上坐了。二人默然,一时谁也找不出话说。
不知过了多久,忽听洞顶一声铃响,二人一齐抬头,见洞顶的油灯系上去,当油灯又系下时,灯下面多了一个桶。二人进前去看,桶里坐着筐,筐上放着饭菜,筐下盛着清水。
上官羲道:“芳晗姐,这大概是给咱们的饭菜了,咱们吃!”
芳晗道:“吃!”她盛了一碗饭递给上官羲,自己也端了一碗饭,“羲弟弟,咱们吃!”自己却眼含泪吃不下。芳晗从落入鹰爪牙子们手里,就知道自己绝无生还,现在又被囚在这样的地方,更无生望。若不是为陪伴上官羲,她早就自绝了。为了安慰上官羲,她才强装着要吃,可是饭吃到口里,却吃不下。
上官羲见芳晗不吃,吃了一些,就放下。
二人又回到周凳上默然而坐。上官羲心想:“大丈夫立世,生则生,死则死,不应该作儿女态。我沉默不浯,姐姐的心里不是更痛苦吗?”于是他强找话题道:“芳晗姐,我出生在武术世家,对朝廷的事情是不闻不问的,姐姐,先伯祖既是卷入建文帝与朱棣帝位之争而致祸的,姐姐是否听过人对两者之评论?”
芳晗道:“小时候我当然什么也不知,长大后师父才告诉我身世。我曾听过丐帮周帮主与师父闲谈论及二人。周帮主夸建文帝仁孝,斥朱棣暴戾跋扈,姐姐以为周帮主的评论很中肯。”
上官羲问:“姐姐怎知周帮主对二人的评价中肯?”
芳晗道:“我听说建文帝幼有孝名,父病昼夜陪侍,因不愿担杀叔名而放朱棣。他性温厚不喜扬露,也心怀万民,曾作一首《咏月》诗,内有两句是:‘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这是以诗自喻。而朱棣率强兵围攻皇宫,逼死建文帝,篡位后惨杀反他的大臣数十个。大明诸忠于建文之臣,割舌、磔体,惨毒之刑,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族诛数十家,还不足见其残忍暴戾吗?”
上官羲道:“姐姐,先伯祖忠直清正,万世钦风,可对于建文帝和永乐帝,人们可就论法不一了,有人说建文帝仁孝,他为帝为万民之福,有人说建文帝宽仁不治,他为帝为万民之祸。当然这部是仁者之仁智者见智的说法,但认真想,第二种说法,也不是全无道理。”
芳晗道:“弟弟所言差矣。弟弟这样说,岂不是说建文不宜为帝,朱棣反宜为帝!这不是指鹿为马、黑白颠倒吗?朱棣不顾万民涂炭发动夺权之战是不仁;逼死建文帝是不义;臣夺君位是不礼;篡位后大诛忠建文之臣,是不智;势败时答应退回藩镇,口血未干,尽忘前盟是不信。这样五常惧失之人,怎能当皇帝呢?”
上官羲道:“弟弟听人说,一个皇帝的好坏,主要看其对社稷、对苍生有没有好处。建文帝孺弱,不忍严律,不只嚣顽之徒不能镇压究治而且久之,必失其国,嚣顽势盛,则百姓受欺;失去国家则百姓为奴。从这点说,岂不是建义为帝,非百姓之福?永乐帝虽强暴、刚愎,但紧毅、果断,有治民、治国手段,他除了滥杀忠臣、杀戮过重这两点罪孽外,论治国冶民,还可算好皇帝。老百姓是怕乱思治的,朱棣君临天下后编《永乐大典》用严厉手段实行清明政治又欲让部北京,以御北方、东方胡虏和西北的西夏,可安定国家的北方三面,可使北方百姓过安定生活,这不都说明,永乐为帝对国家对百姓有好处吗?”
芳晗惊异,对上官羲道:“弟弟生在武林世家,又这么小的年纪,怎样竟知道这么多朝廷之事.而且对朝廷之事有这么清晰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