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 第49章 唐朝李白竟然是茅山道士!

第49章 唐朝李白竟然是茅山道士!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元1076年3月16日,晨曦初露,阳光撒在安时湖上,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虽然清晨的湖风还有些微凉,但修缮后的安时湖无疑变得更加美丽动人,尤其是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湖边的花儿竞相绽放,五彩斑斓,宛如一处无人知晓的小秘境,令人心旷神怡。

    赵令畤今日搬入了晏几道曾经住过的二进宅院,将老宅院让给了娄家接亲。庞安时家也临时搬回了老宅院的正屋居住,而东厢房则预留给了茅白,西厢房则留给了茅白遁入空门的父母和妹妹。娄家人一大早就忙碌起来,几十辆马车满载着各种物品和人员,浩浩荡荡地来到宅院前。他们忙着布置宅院,为明日认义父仪式和结婚做准备,繁忙的车流使得城东这一带更加热闹起来。

    安时湖的宁静与尘世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宅院的后门处,春媚正指挥着下人们搬运走各种行李和物资。为了不打扰公子的清静,他们小心翼翼地做事,连说话都是压低了声音。冬雪见公子有些空闲,便从怀中抽出几封信件,用她那酥软的声音对公子说道:“京城来信了,分别是家里和右武卫大将军的信件。”

    赵令畤闭目躺在躺椅上,轻轻摆动手说:“念!”冬雪小心拆开每一份信,扫过一眼后,开始轻声念道:“家里的信是大夫人写的,说家里一切安好!听闻三儿要在颍州开钱庄,家中为你大哥令率、二哥令瑀凑了1万两银钱,不日就由20名侍卫顺水押运过来。钱多了要注意安全,这20名侍卫都是家中老人,可以放心使用。”

    接着,冬雪又拿起右武卫大将军赵令蠙的信件念道:“令畤兄弟!经吾从谨十脉京城兄弟商议,均支持钱庄事宜。吾将押送10万两银钱,来颍州与兄弟一叙。”

    赵令畤接过信件,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快速地扫视了几眼,随即眉头微挑,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他沉声道:“钱庄的事情终于要走上正轨了,是时候展开我们的计划了!冬雪!”

    冬雪立刻屈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奴婢在!请公子吩咐!”

    赵令畤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冬雪,语气坚定地说:“冬雪,你是我最放心的人。钱庄的事务,我交给你去坐镇。务必要用心办好,不能有丝毫差错。钱庄才是本公子的核心产业,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本公子的未来成败。”

    冬雪听闻此言,心中虽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坚定与自豪。她小声地回应道:“公子,可是您这里无人照料,奴婢实在放心不下。”赵令畤闻言,微微一笑,安慰道:“冬雪,你无需担心。我会让李师师先暂时顶替你的位置,等钱庄走上正轨,你再回来也不迟。”

    冬雪听了公子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她深知公子的信任和器重,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点了点头,说道:“一切听从公子的就是。不知公子对钱庄之事还有何具体的安排?”

    赵令畤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钱庄的发展,我打算分三步走。第一步,我们要在本月底之前,熟练掌握梵文数字和复式记账法,以及从左往右的书写方式。这些新的记账方法,将大大提高我们的记账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我们还要编制详细的账本,记录每一笔银钱的收支情况,确保账目清晰明了。”

    “第二步,我们要开放城东的借贷业务。初期阶段,我们主要针对与我们有往来的普通民众进行借贷。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借贷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例如,我们可以采用速写和素描的方式,对借贷人的信息进行采集和记录;同时,我们也要熟悉借贷业务的全过程,不断磨合和优化。”

    “第三步,才是我们真正的重点。我们要推广我们自己的交子!我们将要求所有与我们有往来的商家和民户,都必须使用我们的交子进行交易。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流通的效率,还可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颍州商贸的地位。”

    赵令畤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他继续说道:“除了以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外,我们还需要围绕钱庄开展一系列相关事务。首先,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特纸张和墨水,以确保账本和交子的质量和独特性。其次,我们还要建立自己的雕版印刷坊,用于印制交子和其他重要文件。这三者缺一不可,是我们钱庄发展的重要支撑。”

    冬雪听完公子的话,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她自信地说道:“公子放心!奴婢一定会办好这些事情的!我会找老夫人帮忙,共同推动钱庄的发展。”赵令畤听了冬雪的话,无比舒心地点了点头,并向她比了个大拇指。他躺在躺椅上上,闭目养神起来,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

    不知过了多久,赵令畤蒙蒙睡梦中,忽然感觉有一双轻柔而有力的小手在他的肩膀处轻轻按摩,手法既不轻浮也不沉重,恰到好处,让人舒适无比。一股淡淡的香气萦绕在他的鼻端,他用力嗅了嗅,嗯,这是李师师独特的香气,那种淡雅而又不失温柔的气息,让他感到格外安心。于是,他继续闭目养神,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然而,事与愿违,就在他沉浸在这份宁静中时,李师师悄声贴在他的耳边说道:“公子!庞神医和一名和尚过来了。”赵令畤闻言,缓缓睁开眼睛,望向那两位不速之客。他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其中一人并非他熟悉的资福禅寺寺主宗本禅师,而是一个陌生的面孔。这人是谁呢?

    二人走近后,那位和尚双手合十,鞠躬行礼道:“贫僧资福禅寺普觉见过小施主。”赵令畤疑惑地问道:“为何未见宗本禅师?”普觉和尚回答道:“寺主忙于寺中之事,暂不得闲管理寺外事务。”赵令畤心中虽有些不解,但也没有深究,转而问道:“不知普觉禅师有何指教?

    庞安时见两人半天没有切入正题,便直接插嘴道:“他是茅白他爹,俗世名为茅子元。”赵令畤闻言恍然大悟,连忙说道:“哦!久仰久仰!来来来!都坐都坐!吾等坐下慢慢详谈。”

    众人纷纷入座后,普觉禅师双手合十,面带微笑,以平和的语调开口道:“感谢施主为茅白谋得此姻缘。贫僧深感荣幸,却无以为报。听闻施主对道门经典颇有兴趣,贫僧这有两篇《黄庭经》,分别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愿赠予施主,以表谢意。。

    说完,普觉禅师从怀中缓缓拿出两本古旧经书,轻轻地放于桌上。赵令畤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之情,这两部经书究竟有何妙处,竟能让普觉禅师如此珍视?

    此时,庞安时突然惊呼道:“此乃茅山派的道门重宝,被誉为‘寿世长生之妙典’,如何会在你手中?”他的声音充满了惊讶与疑惑。

    普觉禅师闻言,闭目沉思片刻,右手轻轻转动着佛珠,口中默念着佛经。过了一会儿,他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吾祖上本不姓茅,而是先师葛洪的亲传弟子。”

    赵令畤闻言更是疑惑不解,问道:“是那个编写《肘后备急方》的葛洪?他不是医学大家吗?何时又成了茅山道士了?”

    普觉禅师微微一笑,开始追忆起过往的往事。他缓缓说道:“茅山派,又名上清派,因坐落在茅山而得名。茅山派分为南北两派,北茅山为创始地,而南派茅山则位于广东罗浮山,其创始人为葛洪。而上清派则是由南梁的陶弘景在茅山所创。”

    赵令畤听后惊讶不已,说道:“原来葛洪、陶弘景都是茅山派的!”

    普觉禅师颇为自豪地说道:“不仅如此,茅山派的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先秦时期有仙人展上公、郭四朝等,秦汉时期则有高道李明、左慈等人。到了两晋时期,更是涌现出祖师魏华存、杨羲、许谧、许翙等杰出人物。南北朝时期,又有科仪大师陆修静、孙游岳等人。到了隋唐时期,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以及着名诗人李白等都曾与茅山派有着深厚的渊源。”

    赵令畤听得目瞪口呆,说道:“李白居然也是茅山道士?”

    普觉禅师看着赵令畤惊讶的表情,更加得意地说道:“没错,李白确实与茅山派有着不解之缘。茅山派、龙虎山、合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号称三山符箓。”

    赵令畤的兴致愈发浓厚,他好奇地追问道:“这符箓究竟是何物?

    普觉禅师见赵令畤如此感兴趣,便谈兴大发,他早已将原本的目的抛诸脑后,开始详细解释起来:“符箓,乃是道家的一种神秘符号与图形,它们记录了天神的名讳秘文,通常书写于黄色的纸张或丝帛之上。在道家体系中,茅山的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以及龙虎山的正一箓被誉为符箓三宗,各自拥有独特的功效与传承。”

    赵令畤听得津津有味,他问道:“那么这些符箓究竟有何用途呢?”

    普觉禅师回答道:“茅山符箓与龙虎山符箓主要用于驱邪、治病、祈福等。它们的信仰核心在于‘驱邪治病’,即通过符箓的力量来驱除邪恶、治愈疾病。茅山符箓的种类繁多,有镇宅符、驱邪符、治病符等,每一种符箓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功效。”

    赵令畤惊叹不已,他接着问道:“那么这些符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普觉禅师解释道:“在使用符箓时,需要配合一定的咒语和仪式,才能发挥其神奇的力量。符箓的书写也有讲究,需要由道行高深的法师亲自书写,并注入法力。这样,符箓才能成为连接人与天神的桥梁,传达人们的祈求和愿望。”

    赵令畤听得如痴如醉,他感慨道:“原来符箓还有如此深奥的学问和神奇的力量!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普觉禅师放下茶杯,稍作停顿,便继续娓娓道来:“在灵宝箓中,九天太素阳生符箓堪称重中之重。这符箓需用朱笔书写在五寸见方的白素绢或黄色纸上,每一笔每一划都需精心勾勒,方可发挥出其强大的威力。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三天太玄阴生符箓,它则需用墨笔书写在黄缯之上,两者配合使用,能够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他继续解释道:“除此之外,还有八威策文箓,这是一种极具神秘色彩的符箓。佩带此箓的人,据说能够召唤天下神灵,摄地束灵,甚至能够呼风唤雨,展现出不可思议的力量。而九天玉真长安神飞符箓,则被视为避灾的法宝,佩带此箓可避免水火之灾及诸劫难,是修行者极为珍视的宝物。”

    普觉禅师又说:“而三天真生飞神符箓更是神奇无比,箓文中蕴藏着五方帝君的元符,佩戴之后能够禳灾除难,保国安民,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

    (灵宝箓就与妖道林灵蘁有关,《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是林灵蘁编的。)

    赵令畤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是,对普觉禅师的讲解深感敬佩。他哈哈大笑道:“多谢普觉禅师为吾讲解!真是让吾有醍醐灌顶之感!今日听禅师一席话,着实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啊!”

    普觉禅师谦虚地摆了摆手,笑道:“阿弥陀佛!赵施主言重了!贫僧不过是尽自己所能,为施主解答疑惑罢了。其实,贫僧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还望赵施主能够应允。”

    赵令畤连忙问道:“禅师有何事相求?只要吾能办到,一定尽力相助。”

    普觉禅师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吾与观音庵庵主预往东行,欲将茅莲还俗,托庇于公子处。有公子和茅白共同照顾,吾二人便可了无牵挂了。还望公子能够成全。”

    赵令畤听后,沉思片刻,随即点头应允道:“让其在吾身边做个侍女,若有合适的人选,再将其嫁出。这样可好?”

    普觉禅师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如此甚好!只要茅莲愿意,吾等皆无不可。”

    接着,赵令畤好奇地问道:“禅师,这茅白、茅莲的名字有何说法吗?”

    普觉禅师静静地凝望着远方,那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回到了他修行的起点。他轻声地说道:“吾出自茅山派,这一脉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以修炼道法、探求真理为己任。而我,更是师承于佛门天台宗,深受佛法熏陶,一直在苦寻属于自己的道。”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执着,仿佛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准备踏上一条新的道路。他继续说道:“茅白、茅莲两人已安置妥当,吾心甚慰。然吾之修行之路,尚需继续探索。因此,吾预去淀山湖建白莲忏堂,用毕生所学,自成一派,名曰白莲宗!”

    赵令畤听完普觉禅师的话,不禁咂了咂嘴,似乎被禅师的决心和魄力所震撼。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那就恭贺大师开派成功了!相信在您的带领下,白莲宗必将成为修行界的一股清流。”

    之后,三人开始详细谈论关于明日认义父仪式的事宜。赵令畤和普觉禅师都表示,一切事宜应由庞安时来定夺。庞安时听了,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信任我,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明日之事,我会安排妥当,确保一切顺利。”

    随着谈话的深入,三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发融洽。他们分享着彼此的修行心得和人生感悟,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格外缓慢,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静好。

    ………………………………………………………………………………………

    宋政和三年(1113年),禁止僧尼称寺主、院主,后来以“住持”为名。

    ………………………………………………………………………………………

    道教茅山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分内外两篇,全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黄庭经》是茅山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是前代修炼养生经验的总结,又为后世的内修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

    葛洪(约283年-约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时期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科学家。

    葛洪撰有《玉函方》、《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碑颂诗赋》、《军书檄移章表笺记》、《神仙传》、《隐逸传》、《金匮药方》、《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及治病作用等,均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发明,就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其着作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化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认为“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撰成《真灵位业图》,排列了包括天神、地只、人鬼以及群仙众真在内的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他还整理《神农本草经》,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还有《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药总诀》、《华阳陶隐居集》等。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等。

    陶弘景是上清派的重要承传人。在茅山正式为上清道士期间,为了弘扬上清经法,撰作了大量的道书,特别是撰写了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该书对上清经的传授历史作了系统的叙述,对上清经的来源、出世作了种种神化的描写。由于陶弘景在茅山期间主要传授上清经法,并对上清经法的弘扬作了不少工作,加上他本人的名气很大,甚至在朝野中有很多信仰者,所以从他开始,茅山实际上成了上清派的中心。再加上继陶弘景之后的茅山历代传人,大都是较有学问和名气的上清道士,所以茅山一直保持着它在上清派中的中心地位。这样,从陶弘景开始,茅山实际上代表了上清派,于是人们便将这之后的上清派径称为茅山宗,并以陶弘景为茅山宗的创始人。茅山派自陶弘景开创以后,历经隋、唐,直至两宋,人才辈出,在道教诸派别中一直占居重要地位。

    ………………………………………………………………………………………

    茅山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时常被礼请入京,或问道,或建醮,备受皇室礼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首《渡荆门送别》,正是年轻的李白离开四川时所作。行至江陵时,偶遇年长他62岁的司马承祯。

    二人虽然年龄差距巨大,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司马承祯连连称赞李白有“仙根”,并邀其一同修道……李白诗兴大发,出口就是《大鹏遇希有鸟赋》,将自己比作志向远大的大鹏,将司马承祯比作昆仑山上的希有鸟,一起俯瞰凡间的燕雀。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为方便随时召见、请教,唐玄宗命司马承祯在王屋山选地修建道观,始名“阳台观”。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又结识了与司马承祯同修于茅山上清派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门下的吴筠。吴筠同样深得玄宗器重,新旧唐书的《李白传》中说,李白由吴筠推荐进京,两人“俱待诏翰林”。

    隐居王屋山的司马承祯因为修仙奉道声名大噪。但当李白再次来到王屋山阳台观,想见一见这位老朋友时,却被告知道长已经驾鹤西去。

    李白感慨万千,作《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这也是李白留在世间的唯一真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句容市道教协会会长杨世华说,李白不仅与几位茅山道长有缘,还是一位茅山道士,正式在茅山受过法箓。“授法箓,类似于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李白终身学道,孜孜不倦炼丹、受箓,甚至“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在他求仙问道的生涯中,结交了很多道友,除了司马承祯、吴筠、贺知章,还有元丹丘、胡紫阳等人,他们都是茅山上清派的宗师或传人。这些道友,频频出现在李白的诗作之中,其中最着名的一位,当属《将进酒》中的元丹丘。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宋孝宗在《原道辩》中曾对儒释道三教给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功能定位,指出了三大学术流派的主要特征。

    本想写中医源于道教的,但想想可能也融入古巫术,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