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说来话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句话虽然说得混账,但是还挺有道理——要想俏,一身孝。高克明现在看着眼前人,就觉得真俏啊。老师的话是怎么描述这样的美人的呢?
青丝如瀑,直垂柳腰;星目剑眉,自有一股巾帼飒爽,偏偏那剪水秋眸里又有三分哀怨,配上那微微低垂的眉角,让人心底不经升起一种怜爱。玉鼻挺润,朱唇如樱,嘴角勾起时自有万千风情。
等等,不对啊,少女的眼神看着是——
高克明看了看一边的玄悯,我去!这小子什么时候下的手?人家姑娘居然看着他笑。有奸情啊。真是的,到了郡城这么长时间,遇见的都是些大妈阿姨老婆婆,好不容易有个顺眼的,居然看上了这家伙。他不是脸白一点,人帅一点,个高一点吗?有什么好的,真是的,只注重皮囊的肤浅之人。算了,玄悯也算自己兄弟,肥水不流外人田,郎才女貌,也算一对。少年的心性就是这么跳脱,不论他看上去多么成熟稳重,平时办事有多么牢靠,人的内心在这个年纪,始终带一份欢脱。
玄悯倒是没注意到,他现在正和几位师兄低声讨论之后的讲经,刚才被高克明打断了,现在他重新加入,热烈地说着。其实不只是玄悯热切,其他几位师兄对此也是非常关注。除了他们本身对道家典籍的理解各有不同,互有深浅外,还和一桩观内的事情有关。观主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已经不能再担任这个职务了,所以他打算从几个嫡传弟子中找出一个继承这个位置。当然,院子里的这几个自然没这个资格,他们之所以热切,是因为观主打算卸任之前,带着传人和两三个杰出的弟子去走访一些老友,交代一下俗事,顺便探讨一下近年在大道方面的研究和理解。这些弟子想的是如果这次在这位夫人面前表现好了,说不定观主内心会欣赏自己几分,之后出去拜访名家,见识风土人情,自己就多一分机会。
高克明不知道这些出家人的心事,知道他也不会在意,不久之后他就要去剿匪了,对于高克明来说,求神仙保佑自己无病无伤更重要一些。在草原上,人们一般是祭拜雪山女神和长生天。不过,入乡随俗,加上高克明本来就是姚人,所以他觉得对这些神明够恭敬和虔诚,他们一定会保佑自己的。
稍微留恋地看了一下姑娘,高克明就转身去了偏殿,进去扑通一下跪在席子上,心中默默祈祷:解忠义大神啊,我高克明从小就是个孤儿,虽然现在还没长大吧,不过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我现在孤身一人,放眼周围没几个亲近的人,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咎由自取,抛弃了草原上对自己不错的老师和那几个人,可是我实在是没办法啊。乌头汗看老师看的那么紧,我不可能带着他跑,而且他心中有愧,自己也不想不敢回来了。阿兰是个好姑娘,可是不能好姑娘喜欢我我就得带她跑吧,而且我也不想抢劫打仗,用这种手段发财成为头领。我抛弃她是我的不对,你要是有怨气,惩罚我我也无话可说,不过千万别惩罚死,嗯……还有别惩罚我再被劫掠回去。我觉得自己是个小人,跑回来不是因为爱国什么的,也不是因为自己是个姚人,纯粹是因为北边住不惯,我想去南边,在中原也挺好,天天吹沙子放羊的日子我受够了,不求能像老师做官那么轻松,我心不大,能做一个州郡的小官就行,每天看看书,练练字,偶尔办公,有两三个仆人就好了。对了,还有这次剿匪,您可要保佑我们成功啊,我有罪,可弟兄们都是些过苦日子的人,他们生活不容易,您总不能因为生我的气而迁怒他们吧。还有,要是之后我能去中原,我肯定先来烧香感谢您。嗯,要是您把阿兰送来,我肯定娶她,像刚才那种看着就漂亮的姑娘最多也只能做小。对,我不贪心,一妻一妾就行,多了身子也受不了。
不知道这世上是否真的有生灵,有的话是否又真的听到少年那一番奇怪的话,听到了又会作何反应。少年又虔诚地拜了两拜,准备起身。却听到屋外一个非常温柔的声音,平缓而且让人舒心。
“那就有劳道长费心了。”
“夫人哪里的话,昔年桓大人也与我是老友,如今故人远去,我自当尽心。这便是当初桓大人建立的正气殿,外观还和当年一模一样。只是近些年里边的泥塑有些残缺,而且又添了一位文正公。”一个苍老的声音。
“物是人非啊,道长,咱们进去看看吧。”那温柔的声音里多了几丝感慨。
然后就是脚步声。
高克明三人跪拜完起身之后,正好是屋外几人进来之时。
看见屋里有人,道长和夫人都很平静,道长甚至还有些欣慰地说:“桓大人建好这间偏殿后,虽然香火并不算旺盛,但是四时都有人前来叩拜许愿,教化民众,这也是一桩善政。”
高克明侧身看去,道长旁边是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虽然没有涂脂抹粉,也未穿戴什么首饰,可是眉宇间自有一股气度,不过就是面容略带些憔悴,就像曾大病一场。
“这样好,家父曾说过:圣人有云,死而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如今还有人到这偏殿参拜,家父也算是立德了。道长,不妨事的话,我也敬一炷香吧。”夫人说道。
“这个自然,夫人请便。”道长说道。
本来三人参拜完了就要走,可是高克明起了些小心思,于是留下等着妇人参拜结束,另外两人见状也不好意思离开,便在门旁等候。
妇人参拜完起身,高克明便凑上前去,行了一礼,而后恭敬地问道:“妇人难道是解忠义公的外姓子孙吗?方才听夫人与观主交谈,晚辈不由心生激动,多有唐突,还望见谅。”
妇人微微摇头,说道:“我家并不是解公后裔的外孙,只是家父生平崇敬忠义之辈,解公乃是忠义正直之人,为了推广教化,故而在此建立殿庙,供奉香火。”
“那更加令人钦佩了,子孙祭祀先祖是本分,后辈推崇先贤乃是德政。我读前代史书,每每为忠义公生不逢时却敢为人先而感动,虽知道泰阿将倾倒,大江要东去,却为了理想奋不顾身,力挽狂澜。做人忠善,即使是面对袁叡那样的奸雄,他也是做到无所亏欠后抛弃荣华,继续寻找当时下落不明的昭烈王。真是解公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啊。”高克明感叹道。
“是啊,家父也曾说过,解公一人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妇人也是有些感慨,眼圈红红的。
“小子也是外人来此,年少无知,不知道令尊有何德政,我想敬佩解忠义公并身体力行的,定然也是超世之英杰。”高克明夸赞道。
“那时候夫人年纪还尚小,怕是记事不清,就由我来说吧。”道长说道。
“那就有劳道长了。”妇人说道。
道长看向高克明:“老友姓桓,讳矻,字兢业,是天正四年来娄云城做县令的。下车伊始,不是去拜访郡守,不是去见下官,而是先跑到城外看农桑水利,之后又跑到集市观货殖买卖,托他的福,他担任知县的那三年,虽有天灾人祸,但是咱们娄云城这一片,终究是没几家百姓受苦。之后他大兴教化,向当时的郡守建议兴学,咱们燕止郡就是在那之后才出了十几个进士,之前一百多年,咱们郡加起来才不过五十余人。桓大人还关爱孤寡,逢年过节,就让人带着米肉去慰问娄云县里的这些可怜人。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老道也就不多废话了。还望夫人见谅。”
妇人微笑道:“道长说的已经够多了,唉,这也是家父平生的志愿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今想来,他算是做到了。”
“如此听闻,这位桓大人真有古之圣贤的遗风啊。”高克明抚掌说道,“追求世间的大道理,跟随先代贤人,并且身体力行,真是我辈楷模啊!”
“小兄弟谬赞了。”妇人笑意盈盈。
“只可惜不能平生不能相见,听闻两位刚才的谈论,这位桓大人似乎已经与解忠义公同游而去了?”高克明小心地问道。
“人生无常,生前身后,皆是浮尘,家父还有德行能遗泽他人,我就开心不已了。”妇人幽幽地说道。
“桓大人高雅,死而不朽,只可惜我不能亲临坟茔,为他添一抔黄土。”高克明摇头长叹。
妇人刚想开始说什么,话到了嘴边,又变成了另外的内容:“说起来我还不知道小兄弟是何方人士,怎么又会来此?”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可能会耽误夫人不少时间。”高克明说道。
“哦,难道小兄弟有什么难言之隐?”妇人温柔地说道。
“那倒不是。”高克明摇摇头,“只是我本飘零人,身世坎坷,说出来让人心酸。很久之前,咱们燕止郡有这么一个孩子……”
有句话虽然说得混账,但是还挺有道理——要想俏,一身孝。高克明现在看着眼前人,就觉得真俏啊。老师的话是怎么描述这样的美人的呢?
青丝如瀑,直垂柳腰;星目剑眉,自有一股巾帼飒爽,偏偏那剪水秋眸里又有三分哀怨,配上那微微低垂的眉角,让人心底不经升起一种怜爱。玉鼻挺润,朱唇如樱,嘴角勾起时自有万千风情。
等等,不对啊,少女的眼神看着是——
高克明看了看一边的玄悯,我去!这小子什么时候下的手?人家姑娘居然看着他笑。有奸情啊。真是的,到了郡城这么长时间,遇见的都是些大妈阿姨老婆婆,好不容易有个顺眼的,居然看上了这家伙。他不是脸白一点,人帅一点,个高一点吗?有什么好的,真是的,只注重皮囊的肤浅之人。算了,玄悯也算自己兄弟,肥水不流外人田,郎才女貌,也算一对。少年的心性就是这么跳脱,不论他看上去多么成熟稳重,平时办事有多么牢靠,人的内心在这个年纪,始终带一份欢脱。
玄悯倒是没注意到,他现在正和几位师兄低声讨论之后的讲经,刚才被高克明打断了,现在他重新加入,热烈地说着。其实不只是玄悯热切,其他几位师兄对此也是非常关注。除了他们本身对道家典籍的理解各有不同,互有深浅外,还和一桩观内的事情有关。观主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已经不能再担任这个职务了,所以他打算从几个嫡传弟子中找出一个继承这个位置。当然,院子里的这几个自然没这个资格,他们之所以热切,是因为观主打算卸任之前,带着传人和两三个杰出的弟子去走访一些老友,交代一下俗事,顺便探讨一下近年在大道方面的研究和理解。这些弟子想的是如果这次在这位夫人面前表现好了,说不定观主内心会欣赏自己几分,之后出去拜访名家,见识风土人情,自己就多一分机会。
高克明不知道这些出家人的心事,知道他也不会在意,不久之后他就要去剿匪了,对于高克明来说,求神仙保佑自己无病无伤更重要一些。在草原上,人们一般是祭拜雪山女神和长生天。不过,入乡随俗,加上高克明本来就是姚人,所以他觉得对这些神明够恭敬和虔诚,他们一定会保佑自己的。
稍微留恋地看了一下姑娘,高克明就转身去了偏殿,进去扑通一下跪在席子上,心中默默祈祷:解忠义大神啊,我高克明从小就是个孤儿,虽然现在还没长大吧,不过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我现在孤身一人,放眼周围没几个亲近的人,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咎由自取,抛弃了草原上对自己不错的老师和那几个人,可是我实在是没办法啊。乌头汗看老师看的那么紧,我不可能带着他跑,而且他心中有愧,自己也不想不敢回来了。阿兰是个好姑娘,可是不能好姑娘喜欢我我就得带她跑吧,而且我也不想抢劫打仗,用这种手段发财成为头领。我抛弃她是我的不对,你要是有怨气,惩罚我我也无话可说,不过千万别惩罚死,嗯……还有别惩罚我再被劫掠回去。我觉得自己是个小人,跑回来不是因为爱国什么的,也不是因为自己是个姚人,纯粹是因为北边住不惯,我想去南边,在中原也挺好,天天吹沙子放羊的日子我受够了,不求能像老师做官那么轻松,我心不大,能做一个州郡的小官就行,每天看看书,练练字,偶尔办公,有两三个仆人就好了。对了,还有这次剿匪,您可要保佑我们成功啊,我有罪,可弟兄们都是些过苦日子的人,他们生活不容易,您总不能因为生我的气而迁怒他们吧。还有,要是之后我能去中原,我肯定先来烧香感谢您。嗯,要是您把阿兰送来,我肯定娶她,像刚才那种看着就漂亮的姑娘最多也只能做小。对,我不贪心,一妻一妾就行,多了身子也受不了。
不知道这世上是否真的有生灵,有的话是否又真的听到少年那一番奇怪的话,听到了又会作何反应。少年又虔诚地拜了两拜,准备起身。却听到屋外一个非常温柔的声音,平缓而且让人舒心。
“那就有劳道长费心了。”
“夫人哪里的话,昔年桓大人也与我是老友,如今故人远去,我自当尽心。这便是当初桓大人建立的正气殿,外观还和当年一模一样。只是近些年里边的泥塑有些残缺,而且又添了一位文正公。”一个苍老的声音。
“物是人非啊,道长,咱们进去看看吧。”那温柔的声音里多了几丝感慨。
然后就是脚步声。
高克明三人跪拜完起身之后,正好是屋外几人进来之时。
看见屋里有人,道长和夫人都很平静,道长甚至还有些欣慰地说:“桓大人建好这间偏殿后,虽然香火并不算旺盛,但是四时都有人前来叩拜许愿,教化民众,这也是一桩善政。”
高克明侧身看去,道长旁边是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虽然没有涂脂抹粉,也未穿戴什么首饰,可是眉宇间自有一股气度,不过就是面容略带些憔悴,就像曾大病一场。
“这样好,家父曾说过:圣人有云,死而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如今还有人到这偏殿参拜,家父也算是立德了。道长,不妨事的话,我也敬一炷香吧。”夫人说道。
“这个自然,夫人请便。”道长说道。
本来三人参拜完了就要走,可是高克明起了些小心思,于是留下等着妇人参拜结束,另外两人见状也不好意思离开,便在门旁等候。
妇人参拜完起身,高克明便凑上前去,行了一礼,而后恭敬地问道:“妇人难道是解忠义公的外姓子孙吗?方才听夫人与观主交谈,晚辈不由心生激动,多有唐突,还望见谅。”
妇人微微摇头,说道:“我家并不是解公后裔的外孙,只是家父生平崇敬忠义之辈,解公乃是忠义正直之人,为了推广教化,故而在此建立殿庙,供奉香火。”
“那更加令人钦佩了,子孙祭祀先祖是本分,后辈推崇先贤乃是德政。我读前代史书,每每为忠义公生不逢时却敢为人先而感动,虽知道泰阿将倾倒,大江要东去,却为了理想奋不顾身,力挽狂澜。做人忠善,即使是面对袁叡那样的奸雄,他也是做到无所亏欠后抛弃荣华,继续寻找当时下落不明的昭烈王。真是解公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啊。”高克明感叹道。
“是啊,家父也曾说过,解公一人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妇人也是有些感慨,眼圈红红的。
“小子也是外人来此,年少无知,不知道令尊有何德政,我想敬佩解忠义公并身体力行的,定然也是超世之英杰。”高克明夸赞道。
“那时候夫人年纪还尚小,怕是记事不清,就由我来说吧。”道长说道。
“那就有劳道长了。”妇人说道。
道长看向高克明:“老友姓桓,讳矻,字兢业,是天正四年来娄云城做县令的。下车伊始,不是去拜访郡守,不是去见下官,而是先跑到城外看农桑水利,之后又跑到集市观货殖买卖,托他的福,他担任知县的那三年,虽有天灾人祸,但是咱们娄云城这一片,终究是没几家百姓受苦。之后他大兴教化,向当时的郡守建议兴学,咱们燕止郡就是在那之后才出了十几个进士,之前一百多年,咱们郡加起来才不过五十余人。桓大人还关爱孤寡,逢年过节,就让人带着米肉去慰问娄云县里的这些可怜人。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老道也就不多废话了。还望夫人见谅。”
妇人微笑道:“道长说的已经够多了,唉,这也是家父平生的志愿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今想来,他算是做到了。”
“如此听闻,这位桓大人真有古之圣贤的遗风啊。”高克明抚掌说道,“追求世间的大道理,跟随先代贤人,并且身体力行,真是我辈楷模啊!”
“小兄弟谬赞了。”妇人笑意盈盈。
“只可惜不能平生不能相见,听闻两位刚才的谈论,这位桓大人似乎已经与解忠义公同游而去了?”高克明小心地问道。
“人生无常,生前身后,皆是浮尘,家父还有德行能遗泽他人,我就开心不已了。”妇人幽幽地说道。
“桓大人高雅,死而不朽,只可惜我不能亲临坟茔,为他添一抔黄土。”高克明摇头长叹。
妇人刚想开始说什么,话到了嘴边,又变成了另外的内容:“说起来我还不知道小兄弟是何方人士,怎么又会来此?”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可能会耽误夫人不少时间。”高克明说道。
“哦,难道小兄弟有什么难言之隐?”妇人温柔地说道。
“那倒不是。”高克明摇摇头,“只是我本飘零人,身世坎坷,说出来让人心酸。很久之前,咱们燕止郡有这么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