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家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到了3月中旬,日本停止了对上海的进攻。此时,蒋介石兼任参谋总长,和日方商定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
整个上海松了一口气。
在城里,常娇兰的家里给姜桥山“进贡”了一大笔钱,把她保释出来。
啸海也没闲着,他很快找到常娇兰夫妇二人,让他们把那位远亲找到。不出所料,那个人不见了。当初姜桥山下达的抓捕令也不了了之。
丁鑫礼被杀一案又陷入了僵局。
上海局势缓和下来,啸海也接到了家里的来信。冬至即将过“百岁”【注】,张父张母对长孙十分看重,想在老家大摆筵席。一是弥补啸海和铭华成亲未办酒席之遗憾,二是给冬至定下名字,三是召集族中长老作证,让铭华、冬至母子俩入族谱定名位。
啸海接到家书,又是头疼不已。倘若真按着父母的意思办了,铭华等于改嫁,冬至也成了自己的儿子。
可是这个“胡永川”现在近在眼前,不知道怎么才能相认。
到了沐休日,啸海找个理由和文家骅小聚。
他把现在的困境讲给文家骅,想让他帮忙出个主意。
文家骅听罢,也觉得这件事情异常棘手,“先不要急着确定冬至的身份,应该尽快先解决胡永川的问题。”
可是啸海的意思却略有不同。虽然他希望铭华一家三口能够团圆,但是他也认为战乱在短期内不会结束,为了给冬至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还是让孩子认到张家名下比较好。
“这……如果以后和胡永川相认了,他能够接受吗?”文家骅还是觉得这件事应该再斟酌斟酌。
啸海解释道:“我们都知道日本的狼子野心,战争可能会带走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但是我希望给冬至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他能见到胜利的一天。退一万步想,如果胡永川是我们的同志,他不会介意;如果胡永川已经不是我们的同志,那么冬至最好不要知道他有这样一个父亲。”
文家骅理解他的想法,“你最好还是再问一问铭华的意见,不要擅作主张。不要让你们的同志感情,因为私事而产生裂痕。”
啸海被文家骅的几句话说得哑口无言。
三月末,中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上海也解除了戒严。
啸海握着一张火车票,回到了常熟老家。
自从到了上海,他还没有回过老家,算来也有一年多了。
刚一进家门,他就被院内洒扫的小丫头发现了,“天颢少爷回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我赶紧去跟老爷太太讲!”
啸海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小丫头转身就往里面跑。
没过多久,张母踮着小脚奔了出来,跟在后面的是抱着冬至的铭华。
“我的儿,你这一走也不回家看看!倒是把媳妇孙子给我送来了!”张母又哭又笑,拉着啸海絮叨着。
孙姨娘也跟着出来了,嘴上笑着:“我们的大少爷就是有能耐!离家一年多,孩子都有了!算算日子,怕是早就在上海有了安乐窝!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你怎么不讲个清楚呢?”
话音一落,铭华脸上臊得通红。
“给我住口!”伴着一声喝斥,张君龄从内堂走到院子里,看着啸海,脸色阴沉,“跟我到书房来!”
孙姨娘被吓了个够呛,乖乖地不敢再开口,随着张母和铭华回到了内堂。
书房里,君龄张一言不发。
啸海捉摸不透父亲的态度,只能试探着问:“父亲,可有什么对我讲?
“这个于铭华和孩子是怎么回事?”张君龄开口了。
啸海准备的这套说辞,早就与铭华对好了,就是拿来应付齐思明的那一套。“我和铭华早在校园里就相识,在老师的组织下举行了新式婚礼。本来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就想与你们说个清楚,可又赶上三姐突逢变故,就没有来得及细说。我们到了上海不久,铭华就怀有身孕,不宜于奔波,所以一直没能回来。”
“成何体统?!”张君龄一拍桌子。
啸海理解父母的心情,肯定是有些不痛快的,老人家的想法一时难以改变。
张君龄看啸海沉默不语,叹了一口气,“别嫌父亲说话难听,你也听到你姨娘都说些什么了。这件事如果传出去,说好听是风流韵事,说难听就是无媒苟合。”
啸海不敢和父亲争论,只能静静地听着教训。
张君龄看儿子恭顺的态度,气很快就消了一大半,“听说这位铭华姑娘是北方人,在这里毫无根基。她对你未来仕途能有什么助力?”
啸海知道父亲对自己在仕途上的期许非常之高。但是自己和铭华身为共产党人,怎么可能去追求什么高官厚禄?
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父亲,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突然问了一句,“父亲,冬至在家这几个月是否乖顺可爱?”
听到“自己”的孙子,张君龄的脸上绽出了笑容,“算了算了,千错万错,孩子没错!天颢,冬至这孩子真的是聪明伶俐,不愧是我张家的子孙!”
啸海心里暗笑,一个两三个月大的孩子会怎么聪明伶俐?怕是父亲和母亲爱极了,眼中的冬至无不是之处。
“说到冬至,我想在清明时节召集族亲,把这孩子写到族谱续上。”张君龄十分看重冬至,甚至愿意接受铭华,“你也和铭华姑娘也补个成亲流程,也算绝了悠悠众人之口。”
啸海从怀里掏出了婚书,双手递给了父亲,“父亲,这是我和铭华在上海的婚书,已经过政府的承认。当时我们举办的虽然是西式婚礼,但也名正言顺;再成一次亲,我怕会有些不吉利……”
张君龄接过婚书,看见了政府的红印,心里当然是信了;再听啸海担心成亲会不吉利,也就不再强求。
啸海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过了。
至于冬至入族谱的这件事,是板上钉钉的,而自己也乐见其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怎么说服铭华,又该如何说明古德辉和胡永川的事情。
到了3月中旬,日本停止了对上海的进攻。此时,蒋介石兼任参谋总长,和日方商定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
整个上海松了一口气。
在城里,常娇兰的家里给姜桥山“进贡”了一大笔钱,把她保释出来。
啸海也没闲着,他很快找到常娇兰夫妇二人,让他们把那位远亲找到。不出所料,那个人不见了。当初姜桥山下达的抓捕令也不了了之。
丁鑫礼被杀一案又陷入了僵局。
上海局势缓和下来,啸海也接到了家里的来信。冬至即将过“百岁”【注】,张父张母对长孙十分看重,想在老家大摆筵席。一是弥补啸海和铭华成亲未办酒席之遗憾,二是给冬至定下名字,三是召集族中长老作证,让铭华、冬至母子俩入族谱定名位。
啸海接到家书,又是头疼不已。倘若真按着父母的意思办了,铭华等于改嫁,冬至也成了自己的儿子。
可是这个“胡永川”现在近在眼前,不知道怎么才能相认。
到了沐休日,啸海找个理由和文家骅小聚。
他把现在的困境讲给文家骅,想让他帮忙出个主意。
文家骅听罢,也觉得这件事情异常棘手,“先不要急着确定冬至的身份,应该尽快先解决胡永川的问题。”
可是啸海的意思却略有不同。虽然他希望铭华一家三口能够团圆,但是他也认为战乱在短期内不会结束,为了给冬至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还是让孩子认到张家名下比较好。
“这……如果以后和胡永川相认了,他能够接受吗?”文家骅还是觉得这件事应该再斟酌斟酌。
啸海解释道:“我们都知道日本的狼子野心,战争可能会带走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但是我希望给冬至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他能见到胜利的一天。退一万步想,如果胡永川是我们的同志,他不会介意;如果胡永川已经不是我们的同志,那么冬至最好不要知道他有这样一个父亲。”
文家骅理解他的想法,“你最好还是再问一问铭华的意见,不要擅作主张。不要让你们的同志感情,因为私事而产生裂痕。”
啸海被文家骅的几句话说得哑口无言。
三月末,中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上海也解除了戒严。
啸海握着一张火车票,回到了常熟老家。
自从到了上海,他还没有回过老家,算来也有一年多了。
刚一进家门,他就被院内洒扫的小丫头发现了,“天颢少爷回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我赶紧去跟老爷太太讲!”
啸海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小丫头转身就往里面跑。
没过多久,张母踮着小脚奔了出来,跟在后面的是抱着冬至的铭华。
“我的儿,你这一走也不回家看看!倒是把媳妇孙子给我送来了!”张母又哭又笑,拉着啸海絮叨着。
孙姨娘也跟着出来了,嘴上笑着:“我们的大少爷就是有能耐!离家一年多,孩子都有了!算算日子,怕是早就在上海有了安乐窝!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你怎么不讲个清楚呢?”
话音一落,铭华脸上臊得通红。
“给我住口!”伴着一声喝斥,张君龄从内堂走到院子里,看着啸海,脸色阴沉,“跟我到书房来!”
孙姨娘被吓了个够呛,乖乖地不敢再开口,随着张母和铭华回到了内堂。
书房里,君龄张一言不发。
啸海捉摸不透父亲的态度,只能试探着问:“父亲,可有什么对我讲?
“这个于铭华和孩子是怎么回事?”张君龄开口了。
啸海准备的这套说辞,早就与铭华对好了,就是拿来应付齐思明的那一套。“我和铭华早在校园里就相识,在老师的组织下举行了新式婚礼。本来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就想与你们说个清楚,可又赶上三姐突逢变故,就没有来得及细说。我们到了上海不久,铭华就怀有身孕,不宜于奔波,所以一直没能回来。”
“成何体统?!”张君龄一拍桌子。
啸海理解父母的心情,肯定是有些不痛快的,老人家的想法一时难以改变。
张君龄看啸海沉默不语,叹了一口气,“别嫌父亲说话难听,你也听到你姨娘都说些什么了。这件事如果传出去,说好听是风流韵事,说难听就是无媒苟合。”
啸海不敢和父亲争论,只能静静地听着教训。
张君龄看儿子恭顺的态度,气很快就消了一大半,“听说这位铭华姑娘是北方人,在这里毫无根基。她对你未来仕途能有什么助力?”
啸海知道父亲对自己在仕途上的期许非常之高。但是自己和铭华身为共产党人,怎么可能去追求什么高官厚禄?
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父亲,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突然问了一句,“父亲,冬至在家这几个月是否乖顺可爱?”
听到“自己”的孙子,张君龄的脸上绽出了笑容,“算了算了,千错万错,孩子没错!天颢,冬至这孩子真的是聪明伶俐,不愧是我张家的子孙!”
啸海心里暗笑,一个两三个月大的孩子会怎么聪明伶俐?怕是父亲和母亲爱极了,眼中的冬至无不是之处。
“说到冬至,我想在清明时节召集族亲,把这孩子写到族谱续上。”张君龄十分看重冬至,甚至愿意接受铭华,“你也和铭华姑娘也补个成亲流程,也算绝了悠悠众人之口。”
啸海从怀里掏出了婚书,双手递给了父亲,“父亲,这是我和铭华在上海的婚书,已经过政府的承认。当时我们举办的虽然是西式婚礼,但也名正言顺;再成一次亲,我怕会有些不吉利……”
张君龄接过婚书,看见了政府的红印,心里当然是信了;再听啸海担心成亲会不吉利,也就不再强求。
啸海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过了。
至于冬至入族谱的这件事,是板上钉钉的,而自己也乐见其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怎么说服铭华,又该如何说明古德辉和胡永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