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梁祝(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马文才是幸运的,他竟然能够修炼《长生诀》这一奇书。So,接下来的时间,除了上课,马文才全部窝在寝室里面练功。没有时间带领其他看不起女人的学生去找谢道韫的麻烦,与梁祝两人也就起不了冲突,谢道韫很平静地完成了她的客座讲习。当然,其中免不了其发现祝英台的女儿身,让祝英台假装她相亲的剧情。姚黄和谢玄一同去看热闹,在姚黄的点播下,谢玄发现了祝英台的真实身份。
“祝家小姐真够胡闹的!若她这样与其他男人同吃同住的事情传出去,肯定声名大跌,没有哪个世家愿意接受她这样的儿媳妇。” 谢玄对祝英台的行为嗤之以鼻。
“人家已经给自己找好相公了。” 姚黄笑眯眯地指着假扮王凝之的梁山伯,“一个不错的男人,祝小姐还是很有眼光的。”
“梁山伯啊,确实不错,他的治河理论,我叔父都很欣赏。不过相比起来才,我更欣赏马文才。梁山伯是太平盛世的能臣,但现在是乱世,他这样的性格保护不了他自己,也保护不了他的亲人。”谢玄对现实看得很清楚,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文臣书生,而是能够上阵杀敌平天下的武将。
“把姐姐送回家后,我就要到恒温将军的帐下从军了。”
“你要从军了?” 姚黄吃了一惊,“这么忽然?”
“我已经加冠了!” 谢玄仰望着天空,“大丈夫自该建功立业,不能总躲在家族的庇护之下。”
“可是……”姚黄想说太危险,但想想谢玄的武力,闭上了嘴。谢玄是属于战场的,当初她就知道,所以才教给他保命的武功。现在又有什么理由阻止他呢?
“你不是说过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蓝田,北伐是我的梦想。”
姚黄叹了口气,“放心,我不会阻止你。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恒温的野心很大,你要小心。不能让他把你当成拿捏你叔父的棋子。”
“放心,我明白的。” 谢玄点头。
桓温,东晋杰出的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因溯长江之上剿灭盘踞在蜀地的“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伐前秦、后秦、前燕),战功累累。可惜此人野心极大,独揽朝政,欲行篡位之事,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但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死前欲得九锡亦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时也未能实现。桓温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楚宣武皇帝”。
谢家与桓温是政敌,谢玄在其手下,将被其拿捏,很难出头。据姚黄的记忆所知,谢玄创立北府兵是在桓温去世四年以后,之前,谢玄确无功绩显世。这说明,那段日子谢家被桓温一直压制着。
送走了谢家姐弟,书院恢复了平静。马文才如今的心思与精力全部在练武功上,根本没时间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做对,也不会发现祝英台的女儿身,更不会对祝英台动心了。梁祝的情节大部分被蝴蝶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稳定发展。姚黄暗中干涉,让王兰发现了祝英台的女儿身,从而发现了梁祝之间的感情。王兰黯然退出,姚黄怂恿荀巨伯趁虚而入,将王兰姑娘追到了手。七夕节的时候,兰姑娘亲手做了荷包送给荀巨伯。
院长让学生去邀请陶渊明来学院做教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下山,很幸运地见到了陶渊明,跟陶渊明结下了善缘。再然后两人跌落河流被陶渊明所救,陶渊明静极思动,终于出山,跟着两人来到了学院,自然身后还带着一个托油瓶——谷心莲。
姚黄很崇敬陶渊明这个大名人,可惜陶渊明对她的印象只是一般,只把她当成学院中有钱的贵公子,态度敷衍。姚黄有些气不过,看陶大家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态度那个亲热啊,难道没有主角光环,就只能当个路人甲——陶渊明因为隐居,没有听过《水调歌头》,不知道姚黄在士林中的名声。在他看来,整个学院中最有才华的人是梁山伯;姚黄又一直表现得低调,自然入不了陶渊明的眼。
陶渊明在书院的时间待得不长,很快就离开了。临走前,他只找了梁山伯与祝英两人话别。梁祝两人离开后,姚黄提着盛放文房四宝的篮子缓缓走近陶渊明。
“陶先生可是准备离开了?”
陶渊明诧异地看了眼这个自己来书院后就一直想要接近自己的学生,点头道,“不错,你倒是细心。”
姚黄笑了笑道:“学生一直很崇敬先生的才学,如今先生要离开了,学生斗胆能否请先生留一份墨宝给学生?”
“哦?你崇敬我?学生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我的名字,你又从何知道我的?” 陶渊明眼中闪过一丝怀疑,神色却是淡然。
姚黄开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姚黄一口气背诵完《桃花源记》,问道:“先生,学生可有背错?”
陶渊明脸上带出了一丝笑:“不错。你竟然知道我这篇《桃花源记》,看来刚才你没有说谎。”
“学生自然不会说谎,学生真心实意仰慕先生,敬重先生的才华。先生的作品,学生全部拜读过。”
“是吗?”陶渊明有些不相信。
姚黄微微一笑,继续背诵:“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好,好,你果然读过我的作品。” 陶渊明激动不已,“你叫什么名字?”(未完待续)
马文才是幸运的,他竟然能够修炼《长生诀》这一奇书。So,接下来的时间,除了上课,马文才全部窝在寝室里面练功。没有时间带领其他看不起女人的学生去找谢道韫的麻烦,与梁祝两人也就起不了冲突,谢道韫很平静地完成了她的客座讲习。当然,其中免不了其发现祝英台的女儿身,让祝英台假装她相亲的剧情。姚黄和谢玄一同去看热闹,在姚黄的点播下,谢玄发现了祝英台的真实身份。
“祝家小姐真够胡闹的!若她这样与其他男人同吃同住的事情传出去,肯定声名大跌,没有哪个世家愿意接受她这样的儿媳妇。” 谢玄对祝英台的行为嗤之以鼻。
“人家已经给自己找好相公了。” 姚黄笑眯眯地指着假扮王凝之的梁山伯,“一个不错的男人,祝小姐还是很有眼光的。”
“梁山伯啊,确实不错,他的治河理论,我叔父都很欣赏。不过相比起来才,我更欣赏马文才。梁山伯是太平盛世的能臣,但现在是乱世,他这样的性格保护不了他自己,也保护不了他的亲人。”谢玄对现实看得很清楚,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文臣书生,而是能够上阵杀敌平天下的武将。
“把姐姐送回家后,我就要到恒温将军的帐下从军了。”
“你要从军了?” 姚黄吃了一惊,“这么忽然?”
“我已经加冠了!” 谢玄仰望着天空,“大丈夫自该建功立业,不能总躲在家族的庇护之下。”
“可是……”姚黄想说太危险,但想想谢玄的武力,闭上了嘴。谢玄是属于战场的,当初她就知道,所以才教给他保命的武功。现在又有什么理由阻止他呢?
“你不是说过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蓝田,北伐是我的梦想。”
姚黄叹了口气,“放心,我不会阻止你。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恒温的野心很大,你要小心。不能让他把你当成拿捏你叔父的棋子。”
“放心,我明白的。” 谢玄点头。
桓温,东晋杰出的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因溯长江之上剿灭盘踞在蜀地的“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伐前秦、后秦、前燕),战功累累。可惜此人野心极大,独揽朝政,欲行篡位之事,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但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死前欲得九锡亦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时也未能实现。桓温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楚宣武皇帝”。
谢家与桓温是政敌,谢玄在其手下,将被其拿捏,很难出头。据姚黄的记忆所知,谢玄创立北府兵是在桓温去世四年以后,之前,谢玄确无功绩显世。这说明,那段日子谢家被桓温一直压制着。
送走了谢家姐弟,书院恢复了平静。马文才如今的心思与精力全部在练武功上,根本没时间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做对,也不会发现祝英台的女儿身,更不会对祝英台动心了。梁祝的情节大部分被蝴蝶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稳定发展。姚黄暗中干涉,让王兰发现了祝英台的女儿身,从而发现了梁祝之间的感情。王兰黯然退出,姚黄怂恿荀巨伯趁虚而入,将王兰姑娘追到了手。七夕节的时候,兰姑娘亲手做了荷包送给荀巨伯。
院长让学生去邀请陶渊明来学院做教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下山,很幸运地见到了陶渊明,跟陶渊明结下了善缘。再然后两人跌落河流被陶渊明所救,陶渊明静极思动,终于出山,跟着两人来到了学院,自然身后还带着一个托油瓶——谷心莲。
姚黄很崇敬陶渊明这个大名人,可惜陶渊明对她的印象只是一般,只把她当成学院中有钱的贵公子,态度敷衍。姚黄有些气不过,看陶大家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态度那个亲热啊,难道没有主角光环,就只能当个路人甲——陶渊明因为隐居,没有听过《水调歌头》,不知道姚黄在士林中的名声。在他看来,整个学院中最有才华的人是梁山伯;姚黄又一直表现得低调,自然入不了陶渊明的眼。
陶渊明在书院的时间待得不长,很快就离开了。临走前,他只找了梁山伯与祝英两人话别。梁祝两人离开后,姚黄提着盛放文房四宝的篮子缓缓走近陶渊明。
“陶先生可是准备离开了?”
陶渊明诧异地看了眼这个自己来书院后就一直想要接近自己的学生,点头道,“不错,你倒是细心。”
姚黄笑了笑道:“学生一直很崇敬先生的才学,如今先生要离开了,学生斗胆能否请先生留一份墨宝给学生?”
“哦?你崇敬我?学生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我的名字,你又从何知道我的?” 陶渊明眼中闪过一丝怀疑,神色却是淡然。
姚黄开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姚黄一口气背诵完《桃花源记》,问道:“先生,学生可有背错?”
陶渊明脸上带出了一丝笑:“不错。你竟然知道我这篇《桃花源记》,看来刚才你没有说谎。”
“学生自然不会说谎,学生真心实意仰慕先生,敬重先生的才华。先生的作品,学生全部拜读过。”
“是吗?”陶渊明有些不相信。
姚黄微微一笑,继续背诵:“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好,好,你果然读过我的作品。” 陶渊明激动不已,“你叫什么名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