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古来农村初印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ntp*{:-:-;t:;}.ntp;n;}</>
等到菜上来之后,李晟从期盼变成浓浓的失望。一盆有些发皱的馒头,不用看,就知道硬邦邦的,颜色有些乌黑,不知和了一些什么面。还有一盆不知名的野菜,不见丝毫油星。唯一的调料,就是有些泛黄的食盐。碗里盛的,是能够照见人影的米汤。
这就是柳家的生活,一人拿了一个馒头,然后就着米汤吃起来。李晟看了看柳太公,古人的牙口就这么好么。他光捏着这个馒头,就知道硬的不行。他将馒头扔在盆子里,“娘,我吃不下。”
一家人盯着这个馒头,眼睛里都露出渴望的神情来。柳太公将馒头递给了柳母,“你现在是两个人,多吃一点儿。”其他人都低下头,啃着手里的窝窝头。
李晟再一次叹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得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虽然没有什么金手指,但超前的思想,还是足以在这里掀起一些变化。
柳太公吃完之后,坐在屋子里抽着旱烟。这烟叶,是那种原始的大烟,味道十分呛人,李晟捂着鼻子,皱着眉头。
收拾碗筷,是大哥柳毅和大姐柳慧的事儿。柳太公的烟杆,有节奏地敲打桌子,“李家小子,好了以后,记得去练武。”
柳太公当过几年兵,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就操练自己的孙子。就连八岁的柳昭,如今都赫然在列。但三兄弟,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习武的体质。穷文富武,光是训练,营养根本不上,又能练出什么好的武艺。
练来练去,还是这般瘦包骨头,不仅浪费了时间,对身体还有害。
李晟同样有节奏地敲着桌子,“翁翁,我不练了。”柳太公一听,这小子落了回水,还敢唱反调了,“你反了天了不成。”
李父也十分担忧地盯着儿子,自己都不敢跟岳父顶缸,儿子这是魔怔了。
“我前些天看到了吴婶家的大白鹅,做了一首诗?”
柳太公哈哈大笑,“你个混小子,你要是会作诗,爷爷我就可以去考状元。”
要想有地位,就得显得与众不同,且要恰到好处。在古代,允许神童的存在,却绝对不准妖孽出现。
李晟背起了小学课文,“鹅,鹅,鹅·····”
“行了行了,下一句是不是,咯,咯,咯。”柳太公连大牙都笑得漏了出来。李父也跟着笑,这十里八乡的,莫说作诗的,就算是识字的,都屈指可数。自己儿子,就是一个满山遍野跑的泥猴子,注定了要在二十亩地刨土生存,其他都是没用的。
李晟白了他们两眼,继续念道,“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他摇头晃脑念完之后,笑声戛然而止,虽然他们不懂诗词,但这听起来确实有些韵味。
柳叶儿十分高兴,“哥哥,好厉害,鹅鹅鹅······”柳昭补充道,“曲项向天歌。”我擦,李晟吃惊地看着自己这个弟弟,自己只念了一遍,他都记得了。
念这一句诗,有些风险,若是现在是唐代以后,骆宾王已经出世,抄诗很是可耻。柳太公问道,“那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这也太好解释了吧,李晟侃侃而谈。“吴婶家的鹅扯着脖子叫的时候,就像是对着天空在唱歌。它的白毛漂浮在溪河上,用红色的脚掌划开水波。当然了,有时候它还把头给倒栽在水里。”
这一解释,他们都不说话了,三个大人有些讶然。柳母很是高兴,“爹爹,我们家晟儿还有习文的天赋。”李父也很是期盼地看着柳太公,柳太公脸色垮了下来,“你看我们这个情况,还出得起束脩么。要怪就怪你出身差了,还是老老实实练武吧。”
李晟当然不可能这么放弃,他嘟囔着嘴,“仗都打完了,练武有什么用?”
柳太公反驳道,“谁说仗打完了,我大宁国北方有契国,南方有夜秦,西方有哒哒国,那些残忍的异族人,无时无刻都想侵略我大宁,习武保家卫国,有什么不好?”
大宁,这是哪一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娘的,来了一个不曾有过,历史变道了的时空,这样也好,当文抄夫,不用别人谩骂,大中华的优秀文化,就得靠他来发扬光大了。听这样的形势,似乎跟北宋很像,走了岔道的历史?
“翁翁,我问你,咱们大宁国的朝廷,如今是不是重文轻武?”
也只有大唐,赫赫威名,将异族人打废打残。大宁既然有些类似大宋,就有些偏居一隅,重文轻武的意思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最早期的知识改变命运,当官好发财的思想,深入人们的内心。
仗打完了,这些骄兵悍将就该放马南山,归田入野。这柳太公当年立了战功,封了百户食邑,实际上,也就只有十户。以前的那些幸存的战友,都回乡务农了去了,至今已有二十年了。
柳太公叹了一口气,“程国公大人,如今都是斗鸡遛狗,呼朋结友,更何况是我们了。哎,你说的对,可是我们家的情况,确实供不起你读书。”
柳家庄村民,大都是战死同僚的亲属,柳太公对他们十分照顾。那十户不用缴税的食邑,大都用来帮衬村民度过难关。柳家能养活这么都孩子,还多亏了二十亩地,上好水田两亩,中等两亩,下等四亩,十二亩旱地。照着现在的产量,也仅仅够一家人勉强活着,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这个时代的束脩,可是很贵的,对面谢家庄出了个秀才,被称为“文庄”,而柳家庄因为柳老太公,则被称为“武庄”。那个谢秀才,光是束脩,就要一两银子。这个时代,出外做个工,也就每天二三十文钱。足足要李父劳作一个月,才上得了学,更别说笔墨纸砚什么的。
再说,这个家根本离不开李父这个壮劳力,柳太公已老,孩子们还小。柳毅倒是能帮些忙,可是身板太弱,无甚大用。
李晟吃多了,才会去考古代的科举,什么之乎者也,弄得头都疼。赶明成了个范进,中了举,还疯掉,那就得不偿失了。他表示有读书的意向,不过是来掩盖自己识字的本事儿,稍微研究一下,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切换,也不至于成为文盲。
倒是柳昭这个小子,自己得好好熏陶一下,这个世界,还是士大夫的天下,父母是靠不住了,得看自己这一代。
“我不用束脩,爷爷你能帮我找些书么?”
看着李晟渴求的眼睛,柳太公点了点头,然后颓然地进了他的屋子。
农村人很早就睡了,小孩子们躺到炕上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晟想着,该怎样来摆脱现在的困境。柳昭拉了他,“哥哥,你能教我背那首诗么?”
这小子向学之心,只怕比李晟更厉害。李晟反正也无事,轻声诵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旁边的隔帘里,柳叶儿也跟着念着,有些吐字不清。
由于睡得着,很早就起床了,柳昭有些献宝道,“二哥,我记住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李晟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家以后若是出个当官的,一定是阿昭了。”
一大清早的,厨房里冒起了炊烟,在李晟的记忆力,农村人早上是不吃早饭的,今天又是怎么回事儿。
李父将两张饼用荷叶包起来,塞给柳太公,柳太公提着那一包野生的菌类什么的。深深看了一眼李晟,然后走出门去。
“爹,翁翁这是去哪里?”
“去县里卖些东西。”李晟很是纳闷,“很远么,还要带吃食。”
这乃是京畿道直辖区域,开阳县往北,过卫河,就是宁国的首府,开京城。宁乡村,是开阳县最偏远的一个存在,靠步行,大概需要四个时辰。如果有一匹马的话,就快上许多,或许只需要一个左右的时辰,就能赶到。
“翁翁不是打过仗么,他的马呢?”柳家只有一头耕牛,除开二十亩田地,就算是最大的财产了。李父摇了摇头,“你翁翁都退役二十年了,就算有马,也该老死了。”
李晟明白了,他的翁翁压根就不是骑兵,“我们家可不可以买一匹马?”在古代出行,就算有马,也是按月计算,若是靠步行,就该换算成年了。
“我的儿啊,你知道一匹马,多少钱么,就算是劣马,都值十几贯;稍微好上一点儿的,三五十贯;宝马,则是万金难求。”
宁国跟历史上宋国的情形一样,严重缺马,契国和哒哒国控制着马匹,不让其流入宁国。宁国缺少骑兵,便很难攻打两国,战斗之中,也就落了下风,只能据险而守,抗击外侮。这些年,边境上很少发生大规模战事,小打小闹却时常发生,但大环境相对和平。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李晟还不信了,领先一千多年的思想,还不能在这里混出个名堂来。
他首先去看了一下自家的耕牛,这牛倒是很肥,正值壮年,用于农耕,还是不错的。捡起一把草丢下去,以前也养了一条牛,还在农村务农的时候,就靠牛来耕地。
“爹,娘,我出去看一看哦。”虽然记忆里有关于这里的印象,可还是亲眼看一看,心里有个数,也好制定计划。
李晟前脚刚出了门来,后面柳毅就急冲冲地跑出来。他的面上很是不耐烦,大概是将李晟当成了小屁孩。李父柳母是怕他出了什么事儿,所以遣他来照看着。
出门之后,便看见远处的山脉,隔得有些远。这里的视线很开阔,房子外面是一排一排交错的田垄。在田的交界处,是各种各样的地标。田里是一些腐烂的稻梗,这里地势低,田里有水。
他出生农村,也有些明白流程。马上就是春耕了,先要将田里的土翻一遍,将地里的肥力翻搅均匀了。并且开始育苗,再犁上一遍,其后开始播种。
这村子也不是很偏,只是划给了开阳县。但却离隔壁的万友县近一些。这条河,是卫河的支流,一直流下去,通过泾阳湖,连通南边的蒲江。
从南方过来的船,都从泾阳湖,向上走京杭运河,连通南北。走这条河,有些绕远,且不是很宽阔,就失去了作为航线的优势。这里面的地图,只是大致有点像古中国,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改变。
至少没有叫卫河这么大一条的河流。
李晟转过头,可以看见屋子后面一层一层逐渐拔高的山地,还有翠绿的树木。后面的这山倒不是很高,可以看见其背后更加高耸的山脉,直插云霄,最后隐秘在云雾里。
收回视线,这院落周围,错落的,都是一些土坯的房子,上面是一层层的茅草,还压着一些石头,以防止被风吹走。
一个穷,两个字很穷,三个字,非常穷。这柳家庄,所有庄户都有田地。这些都是战死兄弟的家人,柳太公从来没有盘剥他们,还以十户免费的食邑来帮助他们,这样都还不能过好,可见他们侍弄土地的技能,有多么差劲。
柳毅倒是看出了李晟眼中的鄙夷,辩解道,“这些年都闹了灾荒,我们庄子都是好的,其他庄子前些年还饿死人。”
李晟指了指这条河,“有这么大一条河,还能发生干旱?”
柳毅鄙鄙视道,“你难道不知道,溪河到了夏天,很容易就干涸了,卫河的水,根本就漫不上来。你这短短两天,好像忘了很多的事情。”
十四岁的年纪,搁在前世,也就刚刚初中毕业。但柳毅却懂很多东西,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晟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以及突然间的改变,他一时之间,还真是有一点不适应。
李晟必须要做出小大人模样,而且准备干出几件事儿之后,慢慢来实现自己的计划。饿死人的事情是不对的,他可不希望今年还能听见这样的消息。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ntp*{:-:-;t:;}.ntp;n;}</>
等到菜上来之后,李晟从期盼变成浓浓的失望。一盆有些发皱的馒头,不用看,就知道硬邦邦的,颜色有些乌黑,不知和了一些什么面。还有一盆不知名的野菜,不见丝毫油星。唯一的调料,就是有些泛黄的食盐。碗里盛的,是能够照见人影的米汤。
这就是柳家的生活,一人拿了一个馒头,然后就着米汤吃起来。李晟看了看柳太公,古人的牙口就这么好么。他光捏着这个馒头,就知道硬的不行。他将馒头扔在盆子里,“娘,我吃不下。”
一家人盯着这个馒头,眼睛里都露出渴望的神情来。柳太公将馒头递给了柳母,“你现在是两个人,多吃一点儿。”其他人都低下头,啃着手里的窝窝头。
李晟再一次叹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得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虽然没有什么金手指,但超前的思想,还是足以在这里掀起一些变化。
柳太公吃完之后,坐在屋子里抽着旱烟。这烟叶,是那种原始的大烟,味道十分呛人,李晟捂着鼻子,皱着眉头。
收拾碗筷,是大哥柳毅和大姐柳慧的事儿。柳太公的烟杆,有节奏地敲打桌子,“李家小子,好了以后,记得去练武。”
柳太公当过几年兵,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就操练自己的孙子。就连八岁的柳昭,如今都赫然在列。但三兄弟,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习武的体质。穷文富武,光是训练,营养根本不上,又能练出什么好的武艺。
练来练去,还是这般瘦包骨头,不仅浪费了时间,对身体还有害。
李晟同样有节奏地敲着桌子,“翁翁,我不练了。”柳太公一听,这小子落了回水,还敢唱反调了,“你反了天了不成。”
李父也十分担忧地盯着儿子,自己都不敢跟岳父顶缸,儿子这是魔怔了。
“我前些天看到了吴婶家的大白鹅,做了一首诗?”
柳太公哈哈大笑,“你个混小子,你要是会作诗,爷爷我就可以去考状元。”
要想有地位,就得显得与众不同,且要恰到好处。在古代,允许神童的存在,却绝对不准妖孽出现。
李晟背起了小学课文,“鹅,鹅,鹅·····”
“行了行了,下一句是不是,咯,咯,咯。”柳太公连大牙都笑得漏了出来。李父也跟着笑,这十里八乡的,莫说作诗的,就算是识字的,都屈指可数。自己儿子,就是一个满山遍野跑的泥猴子,注定了要在二十亩地刨土生存,其他都是没用的。
李晟白了他们两眼,继续念道,“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他摇头晃脑念完之后,笑声戛然而止,虽然他们不懂诗词,但这听起来确实有些韵味。
柳叶儿十分高兴,“哥哥,好厉害,鹅鹅鹅······”柳昭补充道,“曲项向天歌。”我擦,李晟吃惊地看着自己这个弟弟,自己只念了一遍,他都记得了。
念这一句诗,有些风险,若是现在是唐代以后,骆宾王已经出世,抄诗很是可耻。柳太公问道,“那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这也太好解释了吧,李晟侃侃而谈。“吴婶家的鹅扯着脖子叫的时候,就像是对着天空在唱歌。它的白毛漂浮在溪河上,用红色的脚掌划开水波。当然了,有时候它还把头给倒栽在水里。”
这一解释,他们都不说话了,三个大人有些讶然。柳母很是高兴,“爹爹,我们家晟儿还有习文的天赋。”李父也很是期盼地看着柳太公,柳太公脸色垮了下来,“你看我们这个情况,还出得起束脩么。要怪就怪你出身差了,还是老老实实练武吧。”
李晟当然不可能这么放弃,他嘟囔着嘴,“仗都打完了,练武有什么用?”
柳太公反驳道,“谁说仗打完了,我大宁国北方有契国,南方有夜秦,西方有哒哒国,那些残忍的异族人,无时无刻都想侵略我大宁,习武保家卫国,有什么不好?”
大宁,这是哪一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娘的,来了一个不曾有过,历史变道了的时空,这样也好,当文抄夫,不用别人谩骂,大中华的优秀文化,就得靠他来发扬光大了。听这样的形势,似乎跟北宋很像,走了岔道的历史?
“翁翁,我问你,咱们大宁国的朝廷,如今是不是重文轻武?”
也只有大唐,赫赫威名,将异族人打废打残。大宁既然有些类似大宋,就有些偏居一隅,重文轻武的意思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最早期的知识改变命运,当官好发财的思想,深入人们的内心。
仗打完了,这些骄兵悍将就该放马南山,归田入野。这柳太公当年立了战功,封了百户食邑,实际上,也就只有十户。以前的那些幸存的战友,都回乡务农了去了,至今已有二十年了。
柳太公叹了一口气,“程国公大人,如今都是斗鸡遛狗,呼朋结友,更何况是我们了。哎,你说的对,可是我们家的情况,确实供不起你读书。”
柳家庄村民,大都是战死同僚的亲属,柳太公对他们十分照顾。那十户不用缴税的食邑,大都用来帮衬村民度过难关。柳家能养活这么都孩子,还多亏了二十亩地,上好水田两亩,中等两亩,下等四亩,十二亩旱地。照着现在的产量,也仅仅够一家人勉强活着,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这个时代的束脩,可是很贵的,对面谢家庄出了个秀才,被称为“文庄”,而柳家庄因为柳老太公,则被称为“武庄”。那个谢秀才,光是束脩,就要一两银子。这个时代,出外做个工,也就每天二三十文钱。足足要李父劳作一个月,才上得了学,更别说笔墨纸砚什么的。
再说,这个家根本离不开李父这个壮劳力,柳太公已老,孩子们还小。柳毅倒是能帮些忙,可是身板太弱,无甚大用。
李晟吃多了,才会去考古代的科举,什么之乎者也,弄得头都疼。赶明成了个范进,中了举,还疯掉,那就得不偿失了。他表示有读书的意向,不过是来掩盖自己识字的本事儿,稍微研究一下,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切换,也不至于成为文盲。
倒是柳昭这个小子,自己得好好熏陶一下,这个世界,还是士大夫的天下,父母是靠不住了,得看自己这一代。
“我不用束脩,爷爷你能帮我找些书么?”
看着李晟渴求的眼睛,柳太公点了点头,然后颓然地进了他的屋子。
农村人很早就睡了,小孩子们躺到炕上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晟想着,该怎样来摆脱现在的困境。柳昭拉了他,“哥哥,你能教我背那首诗么?”
这小子向学之心,只怕比李晟更厉害。李晟反正也无事,轻声诵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旁边的隔帘里,柳叶儿也跟着念着,有些吐字不清。
由于睡得着,很早就起床了,柳昭有些献宝道,“二哥,我记住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李晟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家以后若是出个当官的,一定是阿昭了。”
一大清早的,厨房里冒起了炊烟,在李晟的记忆力,农村人早上是不吃早饭的,今天又是怎么回事儿。
李父将两张饼用荷叶包起来,塞给柳太公,柳太公提着那一包野生的菌类什么的。深深看了一眼李晟,然后走出门去。
“爹,翁翁这是去哪里?”
“去县里卖些东西。”李晟很是纳闷,“很远么,还要带吃食。”
这乃是京畿道直辖区域,开阳县往北,过卫河,就是宁国的首府,开京城。宁乡村,是开阳县最偏远的一个存在,靠步行,大概需要四个时辰。如果有一匹马的话,就快上许多,或许只需要一个左右的时辰,就能赶到。
“翁翁不是打过仗么,他的马呢?”柳家只有一头耕牛,除开二十亩田地,就算是最大的财产了。李父摇了摇头,“你翁翁都退役二十年了,就算有马,也该老死了。”
李晟明白了,他的翁翁压根就不是骑兵,“我们家可不可以买一匹马?”在古代出行,就算有马,也是按月计算,若是靠步行,就该换算成年了。
“我的儿啊,你知道一匹马,多少钱么,就算是劣马,都值十几贯;稍微好上一点儿的,三五十贯;宝马,则是万金难求。”
宁国跟历史上宋国的情形一样,严重缺马,契国和哒哒国控制着马匹,不让其流入宁国。宁国缺少骑兵,便很难攻打两国,战斗之中,也就落了下风,只能据险而守,抗击外侮。这些年,边境上很少发生大规模战事,小打小闹却时常发生,但大环境相对和平。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李晟还不信了,领先一千多年的思想,还不能在这里混出个名堂来。
他首先去看了一下自家的耕牛,这牛倒是很肥,正值壮年,用于农耕,还是不错的。捡起一把草丢下去,以前也养了一条牛,还在农村务农的时候,就靠牛来耕地。
“爹,娘,我出去看一看哦。”虽然记忆里有关于这里的印象,可还是亲眼看一看,心里有个数,也好制定计划。
李晟前脚刚出了门来,后面柳毅就急冲冲地跑出来。他的面上很是不耐烦,大概是将李晟当成了小屁孩。李父柳母是怕他出了什么事儿,所以遣他来照看着。
出门之后,便看见远处的山脉,隔得有些远。这里的视线很开阔,房子外面是一排一排交错的田垄。在田的交界处,是各种各样的地标。田里是一些腐烂的稻梗,这里地势低,田里有水。
他出生农村,也有些明白流程。马上就是春耕了,先要将田里的土翻一遍,将地里的肥力翻搅均匀了。并且开始育苗,再犁上一遍,其后开始播种。
这村子也不是很偏,只是划给了开阳县。但却离隔壁的万友县近一些。这条河,是卫河的支流,一直流下去,通过泾阳湖,连通南边的蒲江。
从南方过来的船,都从泾阳湖,向上走京杭运河,连通南北。走这条河,有些绕远,且不是很宽阔,就失去了作为航线的优势。这里面的地图,只是大致有点像古中国,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改变。
至少没有叫卫河这么大一条的河流。
李晟转过头,可以看见屋子后面一层一层逐渐拔高的山地,还有翠绿的树木。后面的这山倒不是很高,可以看见其背后更加高耸的山脉,直插云霄,最后隐秘在云雾里。
收回视线,这院落周围,错落的,都是一些土坯的房子,上面是一层层的茅草,还压着一些石头,以防止被风吹走。
一个穷,两个字很穷,三个字,非常穷。这柳家庄,所有庄户都有田地。这些都是战死兄弟的家人,柳太公从来没有盘剥他们,还以十户免费的食邑来帮助他们,这样都还不能过好,可见他们侍弄土地的技能,有多么差劲。
柳毅倒是看出了李晟眼中的鄙夷,辩解道,“这些年都闹了灾荒,我们庄子都是好的,其他庄子前些年还饿死人。”
李晟指了指这条河,“有这么大一条河,还能发生干旱?”
柳毅鄙鄙视道,“你难道不知道,溪河到了夏天,很容易就干涸了,卫河的水,根本就漫不上来。你这短短两天,好像忘了很多的事情。”
十四岁的年纪,搁在前世,也就刚刚初中毕业。但柳毅却懂很多东西,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晟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以及突然间的改变,他一时之间,还真是有一点不适应。
李晟必须要做出小大人模样,而且准备干出几件事儿之后,慢慢来实现自己的计划。饿死人的事情是不对的,他可不希望今年还能听见这样的消息。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