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章 周而复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承乾并不像李二陛下一般,需要日理万机。
但是每一天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作为一个储君,必备的政治课是需要的。
以前是李纲这位大儒给李承乾上课,后来因为江枫建立了大功劳,而李二陛下也相当了当初江枫对大唐的预言,就想着把两个皇子交给江枫来教导。
再后来,随着李承乾和李泰慢慢地成年,一个开始掌权,一个去了江都。
这教导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总之,那时候的江枫和李承乾还有李泰是“同龄人”。
所以李承乾和李泰对江枫表面的那种同年,产生的关系要比那些老夫子要亲近得多。
有时候他们是亦师亦友,却又因为江枫到底是过来人,真实年龄差不多都四十了。
也会从一个老父亲的角度去照顾他们,也就有了一些其他的感情夹杂其中。
到现在,李承乾和李泰觉得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应该就是当年在国师府的那些时光了。
“殿下,天冷了,披一件风衣吧。”
东宫外,一直照顾李承乾的内侍已经有了白发,再过几年,可能就颐养天年了。
李承乾点点头,任由内侍为他披上了风衣。
然后才上了马车,在一百护卫的保卫之下,去了外城的孤儿院。
当年因为那件事情建造了孤儿院之后,他就很少去过了。
如今也不知道怎么,就想着去看看。
一来,也能够彰显自己作为太子的仁德,有着体察民情的仁心,而来,也是想要见一见当年的那些孤儿。
那位叫做小月的女孩,现在应该已经长大了,成了大姑娘。
以前也接到一些书信,都是禀报孤儿院的一些情况,但是李承乾很少看过。
他太忙了。
每天有着功课要做,熟读史书,还要背诵经意。
早上随着大臣们一起上朝,然后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忙碌。
要参与那些大臣的决策,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简介,还要帮助门下省的官员审议奏折。
很少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些时间,等到沐休之时,才能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从东宫到外城的孤儿院,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程。
因为长安大街上已经是人满为患,车子走的很慢。
自从有了自行车这种之后,马车就已经禁止进入长安城了。
因为马车需要马匹来拉动,进了长安城之后,容易留下粪便等,味道非常难闻。
所以在长安城内,都是人力拉动的马车,两个精壮的仆人就能够拉动一辆大车了。
孤儿院外,小月和赵清风等人带着院中的一些人,站在门口迎接。
远远地就见到了太子殿下的马车。
“殿下来了!”
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了,如果不是每一年东宫都会派人送来钱财。
这孤儿院可能就早已经不是东宫的,而是小月或者是其他的人了。
李承乾下了马车。
见到了为首站在那里,穿着蓝缕衣、亭亭玉立的小月。
当年那个小丫头,如今也已经长大了,或许是因为这些年小月掌管着整个孤儿院,眉目之间竟然有了一些上位者的那种沉稳、睿智的气质。
倒是让李承乾感觉眼前一亮,有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
“草民小月、赵清风等,拜见殿下!”
李承乾双手放在身前,看着这些人,看着孤儿院的大门。
“免礼。”
当年那座小小的孤儿院,现在已经变成了占地百亩的大院。
赵清风和小月上前,带着李承乾走进了孤儿院。
最前面是一个小小的广场,里面摆放着一些小玩具,都是国师府送来的。
过了小广场就是第一座阁楼,也是孤儿院最大的阁楼,是这些孤儿到了十岁的时候,会在里面学习的地方。
李承乾见着干净整洁的学堂,微微点头。
自己的钱花出去,也要花对地方,这座孤儿院并没有浪费东宫的钱财。
跟随李承乾一起的还有东宫的一些学士,到时候他们会以这一次的跟随查访,写一些文赋。
这些文赋自然是上报给大唐时代周刊,到时候会刊登出去,让世人知道太子殿下的仁心仁义。
后院之中便是孤儿生活和休息的地方,分为南北两院,北边是男婴,南边是女婴。
其实这位置是东西向的,只不过为了避讳东宫,这才称之为南北。
非常大的阁楼被分成了很多很多的房间,房间里面摆放着婴儿床和上下床。
小的谁在婴儿床,长大了就分到了上下床。
现在北院的男婴差不多五百多人,而南边的女婴却又两千多。
李承乾在这些照顾孤儿的身影中,发现了一些以前花萼楼或者是明月楼的花魁或是歌姬。
心中自然也明白,她们其实也都是苦命人,等到没能嫁到一个好人家,只能拿着自己的积蓄为自己赎身,也就成了自由身。
在没有好去处的情况下,可能就来了孤儿院,照顾这些孤儿。
视察的差不多了之后,李承乾就谢绝了小月和赵清风的挽留,踏上马车,回到了东宫。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阿姐,殿下好想有什么心事。”赵清风明显就能够感觉出来。
在视察孤儿院的时候,李承乾整个人都沉默寡言,目光并没有太过集中,反倒是那种无奈之举一样。
小月叹了一口气,说道:“殿下的心事我们就算是知道了又能如何?你好好跟着国师学习吧,这是一个非常难得机会,等你将来当了大官,才有机会为殿下解决那些心事。”
赵清风其实很想说,太子殿下已经高高在上,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还可以和他们说话交流的那位太子殿下了。
但是这种话,自然不能现在说出口。
离开了孤儿院,李承乾坐在马车上,看着外面外城的繁华,和内城相比。
这里才是一个百姓生活的地方。
回到东宫之后,李承乾又开始了自己的忙碌生活。
看一些大臣的奏折,写一些决策,背诵史书经意,听太子少傅魏征的长篇大论。
李承乾并不像李二陛下一般,需要日理万机。
但是每一天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作为一个储君,必备的政治课是需要的。
以前是李纲这位大儒给李承乾上课,后来因为江枫建立了大功劳,而李二陛下也相当了当初江枫对大唐的预言,就想着把两个皇子交给江枫来教导。
再后来,随着李承乾和李泰慢慢地成年,一个开始掌权,一个去了江都。
这教导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总之,那时候的江枫和李承乾还有李泰是“同龄人”。
所以李承乾和李泰对江枫表面的那种同年,产生的关系要比那些老夫子要亲近得多。
有时候他们是亦师亦友,却又因为江枫到底是过来人,真实年龄差不多都四十了。
也会从一个老父亲的角度去照顾他们,也就有了一些其他的感情夹杂其中。
到现在,李承乾和李泰觉得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应该就是当年在国师府的那些时光了。
“殿下,天冷了,披一件风衣吧。”
东宫外,一直照顾李承乾的内侍已经有了白发,再过几年,可能就颐养天年了。
李承乾点点头,任由内侍为他披上了风衣。
然后才上了马车,在一百护卫的保卫之下,去了外城的孤儿院。
当年因为那件事情建造了孤儿院之后,他就很少去过了。
如今也不知道怎么,就想着去看看。
一来,也能够彰显自己作为太子的仁德,有着体察民情的仁心,而来,也是想要见一见当年的那些孤儿。
那位叫做小月的女孩,现在应该已经长大了,成了大姑娘。
以前也接到一些书信,都是禀报孤儿院的一些情况,但是李承乾很少看过。
他太忙了。
每天有着功课要做,熟读史书,还要背诵经意。
早上随着大臣们一起上朝,然后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忙碌。
要参与那些大臣的决策,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简介,还要帮助门下省的官员审议奏折。
很少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些时间,等到沐休之时,才能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从东宫到外城的孤儿院,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程。
因为长安大街上已经是人满为患,车子走的很慢。
自从有了自行车这种之后,马车就已经禁止进入长安城了。
因为马车需要马匹来拉动,进了长安城之后,容易留下粪便等,味道非常难闻。
所以在长安城内,都是人力拉动的马车,两个精壮的仆人就能够拉动一辆大车了。
孤儿院外,小月和赵清风等人带着院中的一些人,站在门口迎接。
远远地就见到了太子殿下的马车。
“殿下来了!”
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了,如果不是每一年东宫都会派人送来钱财。
这孤儿院可能就早已经不是东宫的,而是小月或者是其他的人了。
李承乾下了马车。
见到了为首站在那里,穿着蓝缕衣、亭亭玉立的小月。
当年那个小丫头,如今也已经长大了,或许是因为这些年小月掌管着整个孤儿院,眉目之间竟然有了一些上位者的那种沉稳、睿智的气质。
倒是让李承乾感觉眼前一亮,有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
“草民小月、赵清风等,拜见殿下!”
李承乾双手放在身前,看着这些人,看着孤儿院的大门。
“免礼。”
当年那座小小的孤儿院,现在已经变成了占地百亩的大院。
赵清风和小月上前,带着李承乾走进了孤儿院。
最前面是一个小小的广场,里面摆放着一些小玩具,都是国师府送来的。
过了小广场就是第一座阁楼,也是孤儿院最大的阁楼,是这些孤儿到了十岁的时候,会在里面学习的地方。
李承乾见着干净整洁的学堂,微微点头。
自己的钱花出去,也要花对地方,这座孤儿院并没有浪费东宫的钱财。
跟随李承乾一起的还有东宫的一些学士,到时候他们会以这一次的跟随查访,写一些文赋。
这些文赋自然是上报给大唐时代周刊,到时候会刊登出去,让世人知道太子殿下的仁心仁义。
后院之中便是孤儿生活和休息的地方,分为南北两院,北边是男婴,南边是女婴。
其实这位置是东西向的,只不过为了避讳东宫,这才称之为南北。
非常大的阁楼被分成了很多很多的房间,房间里面摆放着婴儿床和上下床。
小的谁在婴儿床,长大了就分到了上下床。
现在北院的男婴差不多五百多人,而南边的女婴却又两千多。
李承乾在这些照顾孤儿的身影中,发现了一些以前花萼楼或者是明月楼的花魁或是歌姬。
心中自然也明白,她们其实也都是苦命人,等到没能嫁到一个好人家,只能拿着自己的积蓄为自己赎身,也就成了自由身。
在没有好去处的情况下,可能就来了孤儿院,照顾这些孤儿。
视察的差不多了之后,李承乾就谢绝了小月和赵清风的挽留,踏上马车,回到了东宫。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阿姐,殿下好想有什么心事。”赵清风明显就能够感觉出来。
在视察孤儿院的时候,李承乾整个人都沉默寡言,目光并没有太过集中,反倒是那种无奈之举一样。
小月叹了一口气,说道:“殿下的心事我们就算是知道了又能如何?你好好跟着国师学习吧,这是一个非常难得机会,等你将来当了大官,才有机会为殿下解决那些心事。”
赵清风其实很想说,太子殿下已经高高在上,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还可以和他们说话交流的那位太子殿下了。
但是这种话,自然不能现在说出口。
离开了孤儿院,李承乾坐在马车上,看着外面外城的繁华,和内城相比。
这里才是一个百姓生活的地方。
回到东宫之后,李承乾又开始了自己的忙碌生活。
看一些大臣的奏折,写一些决策,背诵史书经意,听太子少傅魏征的长篇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