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初抵鄢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十八章
洪德十六年的九月底,肃王赵弘润与二十名宗卫便已抵达了鄢陵。
鄢陵并不算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但架不住它的地理位置着实有些特殊,它的南面便是鄢水。
鄢水,又称郑水,是古郑国比较知名的河道,而随着历史变迁,待等郑国灭亡之后,魏、楚便在各自陆续的扩展发展中逐步囊括了郑地,形成了如今魏、楚对峙的局面。
而在鄢陵的东侧,大概百余里外,又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便是南北走向的蔡河,正因为有着这条河流,因此,当楚军大规模侵入魏国疆域的时候,兵部的物资输运源源不断地经蔡河从大梁运至鄢陵。
莫以为兵部的官员只晓得求和,事实上他们在向天意陈请对楚求和的同时,该做的,他们还是会做,并不会因为他们认为鄢陵难以抵挡楚军的攻势,便索性放弃鄢陵,连必需的物资都懒得输运了。
正因为有着兵部与户部的支持,目前鄢陵虽然情况并不乐观,但总算是牢牢守住了鄢水,没有使楚军越过这条天险。
抵达了鄢陵后,赵弘润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鄢陵城,而是与宗卫们攀登附近的山丘,登高眺望鄢陵一带的地形。虽然鄢陵城内必定会有当地的水路地形图,但是那些绘于画布纸上的地形图,终归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
因此,赵弘润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片土地,毕竟以他超强的记忆力,牢记这些地形根本不成问题。
颍水郡,是地貌比较复杂的郡地,郡内多丘陵,因此,颍水郡内有许多以陵为名的城池,比如鄢陵、辰陵、安陵、信陵、襄陵等等,而在丘陵与丘陵之间,则多是地势平坦的平原,以及众多的河道。
不可否认,颍水郡是大魏疆域内河道最密集的郡地,那些众多的河流汇聚起来,便是天下知名的颍水流域,其支流分布甚广,遍布魏国、宋地、楚国、鲁国,乃至于齐国,最终流入不同的海域,是这些个国家中颇为重要的水运、水利。
而鄢水,则是整个颍水的一个上游的小分支,河道起始于新郑,经长社、鄢陵等地,最终汇入蔡河,再由蔡河汇入颍河。
其河道最宽为十五六丈,最窄处十一二丈,水势并不湍急。相反,由于眼下正值深秋入冬季节,鄢水的水位明显下降,这就使得楚军的舟船难以从蔡河下游逆流开入鄢水,行驶到鄢陵城附近帮助楚国的步兵登陆对岸。
毕竟鄢水只是颍水体系中一条上游的小分支而已,它在深秋入冬季节的水位,并不足够楚国的舟船正常行驶。
也正是这个原因,楚军在鄢陵城一带的鄢水对岸,造了几座营寨,只能老老实实地凭借步兵,强渡鄢水,攻打鄢陵。
然而,楚军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虽然说楚国起初堪称势如破竹地攻破了魏国好几座有河川之险的城池,但那只是由于前线的魏将防备不足,或者兵力上不足以防守众多的楚军。
而随着这些城池的陷落,战败的魏军一步步后撤,最终撤退到了鄢陵城,这就使得鄢陵城内的守军人数大增,尽管军中的士气由于前线屡屡战败的关系普遍低迷。
据鄢陵城向朝廷传达的报讯,目前鄢陵城内有士卒超过万人,其中包括两千五百名的本地守军,以及多达八千多人的前线溃军。
不过在鄢水的对岸,却有足足五万多的楚军。
而糟糕的是,这些楚军并不是楚暘城君熊拓麾下军队中的全部,据前方的消息称,楚暘城君熊拓这回为了攻打大魏报当年宋地被魏天子所坑之仇,倾尽了他领地内的军队,再加上另外几位熊氏王公贵族的军队,使得楚军在颍水郡这一地的兵力,便达到了整整十六万。
光是颍水战场便投入了十六万军队,再加上楚国攻打宋地的军队,如此也难怪大魏朝廷兵部的那些官员们普遍都不认同与楚国宣战,因为兵力相差实在太过于悬殊了。
面对着如此强盛的楚军,鄢陵城中军民可谓是惶惶不安,就连抚守亦终日愁眉不展。
所谓的抚守,指的是鄢陵城的文官武将。
在大魏治下的地方城池,文武分离。
文官称抚,也称作县抚、县令、抚正等等,总得负责该地的刑事、民生、税收等等事宜;而武将称守,通俗点也叫武尉,是校尉级的将领,总得负责缉盗、治安、城防等事事宜,是抚的佐官。
鄢陵城的县令姓裴名瞻,武尉叫做陈适,在以往,他俩只是大魏官吏中籍籍无名的地方文武官员,可是眼下,他们却成为了前线品秩最高的官员,非但有数以数万计的难民,还要掌管多达万余的军队。
当然,眼下鄢陵城内可不只裴瞻、陈适这两名县令与武尉,毕竟像辰陵等县城失守后,当地的县令与都尉们也纷纷后逃到鄢陵,不夸张地说,如今鄢陵城内有三个县城的县令与武尉。
这些人每日与裴瞻商量来商量去,有的主张反击、有的主张固守,意见始终无法彻底统一。
而至于以鄢陵城武尉陈适为首的武尉们,他们则开始巩固鄢陵的防线。
毕竟这些人是武官,做事自然要比文官果断地多。
可即便如此,面对着楚军的攻势,鄢陵城的处境依旧岌岌可危。
没办法,毕竟包括裴瞻、陈适二人在内,这些县令与武尉们都并非是擅长打仗的将领,他们以往顶多只有民生、刑事、治安、缉盗方面的经验,真正善于征战的将领们,远在汾陉塞,被楚暘城君熊拓的一支偏师拖得死死的。
谁叫汾陉塞的战略意义远比鄢陵这些城池更重要呢,因此,哪怕汾陉塞的将领们得知楚军已攻入他们大魏国内,也不敢分兵过来援救。毕竟楚国与大魏接壤的疆域太长,而汾陉塞的作用体现在阻挡楚国的西面,一旦这个要塞失守,那么楚国攻打魏国的路线可就不是两支了,而是三支,到那时,大魏将变得更加被动。
因此,宁可楚暘城君熊拓的军队从颍水攻入,汾陉塞的军队亦不敢轻动。
直到有一日,鄢陵城县令裴瞻收到了来自陈都大梁的消息,言朝廷遣肃王赵弘润,携浚水营大将军百里跋南下支援鄢陵,并正式对楚宣战。
接到这个消息,鄢陵城内的许多县令、都尉们都松了口气,尤其是鄢陵城的武尉陈适,毕竟这段日子他可是在行使着前线大将的职能,总得指挥数位以往同品秩的武尉同僚与超过万人的军队,正常来说,这是有违规制的,毕竟他只是一个县城的武尉而已,何来资格指挥超过万人的军队?
但是没有办法,毕竟这段日子鄢陵城缺少一位足够分量的人物。
而如今,朝廷正式对楚宣战,并且同时派来了两位足够分量的大人物,一位是浚水营的大将军百里跋,名副其实的将军,而另外一位的身份更是了不得,竟是当今魏天子的儿子,肃王赵弘润。
不过对此,鄢陵城的文武官员们或多或少也有些纳闷,毕竟以往他们只听说过雍王、襄王、燕王、庆王,何时又冒出来一个肃王呢?
不过这不要紧,反正只要是魏天子的儿子,只要是大魏的皇子,便足以使鄢陵城的军民安心,也足以振作军中士气低迷的士卒。
是的,他们一开始是这样想的。
可让他们随后亲眼瞧见那位所谓的肃王殿下竟然只是一个年仅十四岁的稚子后,他们的心顿时又沉到了谷底。
“是肃王殿下没错”
在将赵弘润迎入鄢陵的城守府后,鄢陵县令裴瞻仔细检查了赵弘润交给他的文书。
这些文书都是由朝廷颁发,并且盖有兵部以及魏天子印章的文书,用以表明赵弘润的身份。
而在他检查文书的期间,其余闻讯而来的,那些已失陷了县城的县令、武尉们,则是眼巴巴地瞧着赵弘润,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太年轻了
鄢陵武尉陈适的眼皮子跳了跳,不住地上下打量着赵弘润。
因为远在鄢陵,从未见到过大梁的皇子们,因此在听说肃王赴前线的事宜后,他便下意识地将这位肃王殿下判断为是一位二十几岁的皇子,可没想到这位肃王殿下,今年居然还没有十五岁。
这真要将兵权交给这么一位不到十五岁的皇子?
鄢陵武尉陈适不禁犹豫起来。
而赵弘润亦在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鄢陵武尉陈适,因为他在进城的时候听说了,楚军之所以无法攻到鄢水的北岸来,正是因为这位鄢陵武尉带领军队屡次阻击的结果。
虽然说屡次阻击牺牲了不少士卒的性命,可是能将兵力远远超过鄢陵的楚军阻挡在鄢水以南,屡次强渡都未能成功,也足以证明这位鄢水武尉在带兵打仗方面是有一定水平的。
否则,其余几个县的武尉们又岂会听他调遣呢?
若是能说服此人的话,倒是可以省一枚金令
赵弘润不由得思忖起来。
不过很显然,这位鄢陵武尉陈适,他看待赵弘润的目光明显缺乏信任。
第八十八章
洪德十六年的九月底,肃王赵弘润与二十名宗卫便已抵达了鄢陵。
鄢陵并不算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但架不住它的地理位置着实有些特殊,它的南面便是鄢水。
鄢水,又称郑水,是古郑国比较知名的河道,而随着历史变迁,待等郑国灭亡之后,魏、楚便在各自陆续的扩展发展中逐步囊括了郑地,形成了如今魏、楚对峙的局面。
而在鄢陵的东侧,大概百余里外,又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便是南北走向的蔡河,正因为有着这条河流,因此,当楚军大规模侵入魏国疆域的时候,兵部的物资输运源源不断地经蔡河从大梁运至鄢陵。
莫以为兵部的官员只晓得求和,事实上他们在向天意陈请对楚求和的同时,该做的,他们还是会做,并不会因为他们认为鄢陵难以抵挡楚军的攻势,便索性放弃鄢陵,连必需的物资都懒得输运了。
正因为有着兵部与户部的支持,目前鄢陵虽然情况并不乐观,但总算是牢牢守住了鄢水,没有使楚军越过这条天险。
抵达了鄢陵后,赵弘润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鄢陵城,而是与宗卫们攀登附近的山丘,登高眺望鄢陵一带的地形。虽然鄢陵城内必定会有当地的水路地形图,但是那些绘于画布纸上的地形图,终归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
因此,赵弘润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片土地,毕竟以他超强的记忆力,牢记这些地形根本不成问题。
颍水郡,是地貌比较复杂的郡地,郡内多丘陵,因此,颍水郡内有许多以陵为名的城池,比如鄢陵、辰陵、安陵、信陵、襄陵等等,而在丘陵与丘陵之间,则多是地势平坦的平原,以及众多的河道。
不可否认,颍水郡是大魏疆域内河道最密集的郡地,那些众多的河流汇聚起来,便是天下知名的颍水流域,其支流分布甚广,遍布魏国、宋地、楚国、鲁国,乃至于齐国,最终流入不同的海域,是这些个国家中颇为重要的水运、水利。
而鄢水,则是整个颍水的一个上游的小分支,河道起始于新郑,经长社、鄢陵等地,最终汇入蔡河,再由蔡河汇入颍河。
其河道最宽为十五六丈,最窄处十一二丈,水势并不湍急。相反,由于眼下正值深秋入冬季节,鄢水的水位明显下降,这就使得楚军的舟船难以从蔡河下游逆流开入鄢水,行驶到鄢陵城附近帮助楚国的步兵登陆对岸。
毕竟鄢水只是颍水体系中一条上游的小分支而已,它在深秋入冬季节的水位,并不足够楚国的舟船正常行驶。
也正是这个原因,楚军在鄢陵城一带的鄢水对岸,造了几座营寨,只能老老实实地凭借步兵,强渡鄢水,攻打鄢陵。
然而,楚军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虽然说楚国起初堪称势如破竹地攻破了魏国好几座有河川之险的城池,但那只是由于前线的魏将防备不足,或者兵力上不足以防守众多的楚军。
而随着这些城池的陷落,战败的魏军一步步后撤,最终撤退到了鄢陵城,这就使得鄢陵城内的守军人数大增,尽管军中的士气由于前线屡屡战败的关系普遍低迷。
据鄢陵城向朝廷传达的报讯,目前鄢陵城内有士卒超过万人,其中包括两千五百名的本地守军,以及多达八千多人的前线溃军。
不过在鄢水的对岸,却有足足五万多的楚军。
而糟糕的是,这些楚军并不是楚暘城君熊拓麾下军队中的全部,据前方的消息称,楚暘城君熊拓这回为了攻打大魏报当年宋地被魏天子所坑之仇,倾尽了他领地内的军队,再加上另外几位熊氏王公贵族的军队,使得楚军在颍水郡这一地的兵力,便达到了整整十六万。
光是颍水战场便投入了十六万军队,再加上楚国攻打宋地的军队,如此也难怪大魏朝廷兵部的那些官员们普遍都不认同与楚国宣战,因为兵力相差实在太过于悬殊了。
面对着如此强盛的楚军,鄢陵城中军民可谓是惶惶不安,就连抚守亦终日愁眉不展。
所谓的抚守,指的是鄢陵城的文官武将。
在大魏治下的地方城池,文武分离。
文官称抚,也称作县抚、县令、抚正等等,总得负责该地的刑事、民生、税收等等事宜;而武将称守,通俗点也叫武尉,是校尉级的将领,总得负责缉盗、治安、城防等事事宜,是抚的佐官。
鄢陵城的县令姓裴名瞻,武尉叫做陈适,在以往,他俩只是大魏官吏中籍籍无名的地方文武官员,可是眼下,他们却成为了前线品秩最高的官员,非但有数以数万计的难民,还要掌管多达万余的军队。
当然,眼下鄢陵城内可不只裴瞻、陈适这两名县令与武尉,毕竟像辰陵等县城失守后,当地的县令与都尉们也纷纷后逃到鄢陵,不夸张地说,如今鄢陵城内有三个县城的县令与武尉。
这些人每日与裴瞻商量来商量去,有的主张反击、有的主张固守,意见始终无法彻底统一。
而至于以鄢陵城武尉陈适为首的武尉们,他们则开始巩固鄢陵的防线。
毕竟这些人是武官,做事自然要比文官果断地多。
可即便如此,面对着楚军的攻势,鄢陵城的处境依旧岌岌可危。
没办法,毕竟包括裴瞻、陈适二人在内,这些县令与武尉们都并非是擅长打仗的将领,他们以往顶多只有民生、刑事、治安、缉盗方面的经验,真正善于征战的将领们,远在汾陉塞,被楚暘城君熊拓的一支偏师拖得死死的。
谁叫汾陉塞的战略意义远比鄢陵这些城池更重要呢,因此,哪怕汾陉塞的将领们得知楚军已攻入他们大魏国内,也不敢分兵过来援救。毕竟楚国与大魏接壤的疆域太长,而汾陉塞的作用体现在阻挡楚国的西面,一旦这个要塞失守,那么楚国攻打魏国的路线可就不是两支了,而是三支,到那时,大魏将变得更加被动。
因此,宁可楚暘城君熊拓的军队从颍水攻入,汾陉塞的军队亦不敢轻动。
直到有一日,鄢陵城县令裴瞻收到了来自陈都大梁的消息,言朝廷遣肃王赵弘润,携浚水营大将军百里跋南下支援鄢陵,并正式对楚宣战。
接到这个消息,鄢陵城内的许多县令、都尉们都松了口气,尤其是鄢陵城的武尉陈适,毕竟这段日子他可是在行使着前线大将的职能,总得指挥数位以往同品秩的武尉同僚与超过万人的军队,正常来说,这是有违规制的,毕竟他只是一个县城的武尉而已,何来资格指挥超过万人的军队?
但是没有办法,毕竟这段日子鄢陵城缺少一位足够分量的人物。
而如今,朝廷正式对楚宣战,并且同时派来了两位足够分量的大人物,一位是浚水营的大将军百里跋,名副其实的将军,而另外一位的身份更是了不得,竟是当今魏天子的儿子,肃王赵弘润。
不过对此,鄢陵城的文武官员们或多或少也有些纳闷,毕竟以往他们只听说过雍王、襄王、燕王、庆王,何时又冒出来一个肃王呢?
不过这不要紧,反正只要是魏天子的儿子,只要是大魏的皇子,便足以使鄢陵城的军民安心,也足以振作军中士气低迷的士卒。
是的,他们一开始是这样想的。
可让他们随后亲眼瞧见那位所谓的肃王殿下竟然只是一个年仅十四岁的稚子后,他们的心顿时又沉到了谷底。
“是肃王殿下没错”
在将赵弘润迎入鄢陵的城守府后,鄢陵县令裴瞻仔细检查了赵弘润交给他的文书。
这些文书都是由朝廷颁发,并且盖有兵部以及魏天子印章的文书,用以表明赵弘润的身份。
而在他检查文书的期间,其余闻讯而来的,那些已失陷了县城的县令、武尉们,则是眼巴巴地瞧着赵弘润,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太年轻了
鄢陵武尉陈适的眼皮子跳了跳,不住地上下打量着赵弘润。
因为远在鄢陵,从未见到过大梁的皇子们,因此在听说肃王赴前线的事宜后,他便下意识地将这位肃王殿下判断为是一位二十几岁的皇子,可没想到这位肃王殿下,今年居然还没有十五岁。
这真要将兵权交给这么一位不到十五岁的皇子?
鄢陵武尉陈适不禁犹豫起来。
而赵弘润亦在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鄢陵武尉陈适,因为他在进城的时候听说了,楚军之所以无法攻到鄢水的北岸来,正是因为这位鄢陵武尉带领军队屡次阻击的结果。
虽然说屡次阻击牺牲了不少士卒的性命,可是能将兵力远远超过鄢陵的楚军阻挡在鄢水以南,屡次强渡都未能成功,也足以证明这位鄢水武尉在带兵打仗方面是有一定水平的。
否则,其余几个县的武尉们又岂会听他调遣呢?
若是能说服此人的话,倒是可以省一枚金令
赵弘润不由得思忖起来。
不过很显然,这位鄢陵武尉陈适,他看待赵弘润的目光明显缺乏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