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刷了一波好人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莲蓬在北地是个稀罕物,虽然数量少,但卖的价格却非常之高。
里正组织人手,把莲蓬运去了州城他儿子做事儿的那家酒楼。
酒楼给了他们一个相当漂亮的价格,里正扣掉请人做木筏子的钱之后,分到李家的银子居然还有六钱之多。
后面收莲子、莲藕的银子,里正是合在一块儿给大伙儿分的。
所有帮忙收莲子、挖藕、装车的村民,一个壮劳力,里正给分了一两七钱银子。
只能做清洗、挑拣这一类轻省活计的妇人或者半大小子,里正给他们每人分了一两二钱银子。
少数家里只有老弱病残的,或者就是单纯犯懒不想干活儿的,里正也给他们每家分了一两银子。这些人靠的就完全是他们“燕山村村民”的这个身份了。
至于李家,因为出工出力的劳动力多,李家一下子就分到了十三两五钱银子。
除此之外,里正还给了李家一篓子最好的莲藕,奖励他们把这条赚钱的路子,无偿的告诉村里。
这事儿里正是当着村里很多人的面堂堂正正做下的,顺带的,他还把李老汉一家不吃独食儿的事情大肆宣扬了一番。
因着这个,村里人对老李家瞬间好感大增。
除了少数贪心不足、眼红李家得了大笔银子又得了里正额外奖励的人,村里的其他人,在银子拿到手后,都一脸激动的去找李家人道谢了。
李老汉一家收获感谢若干、承诺若干——很多人主动表示,过几天会来帮着李家起新房子。
是的,李家已经买下了自家宅子旁边的一大块空地,为的就是能在上冻之前,把给大郎他们三兄弟娶媳妇儿的新房先给盖好了。
好不容易和激动、兴奋到无以复加的村民们分开,李家人揉着笑僵的脸,一起回了位于村尾的自己家。
一进院子,李老汉就把银子交给了自己媳妇儿。
李婆子捧着银子,高高兴兴的回屋去翻钱匣子了。
李老汉则是站在庭院中央,笑着吩咐自己的大儿子,“明天你去找隔壁村的冯老三,请他帮咱家起几间屋子。”
托媒人给孙子说亲的事儿李老汉一个大男人不好直接掺和进来,但给孙子们准备新房的事儿,李老汉却是当仁不让,必须要跟着操心的。
李老大响亮的“哎”了一声,“那咱还是起土坯房?”
李老汉点了一下头,“起土坯房吧,先起四间。咱们家,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他大孙子十六岁,二孙子和三孙子十四岁,小儿子十三岁,四孙子十二岁,五孙子十一岁,这一个接一个的半大小子,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哪一个不得娶个媳妇回来一起过日子?
他现在要是大手一挥,给大孙子他们三兄弟盖了青砖大瓦房,那他以后是不是也得给小儿子和其他孙子准备青砖大瓦房?
再加上他们家男丁如此之多,等再过几年,他们家光是给成年的男丁赎兵役,每三年都要拿出不小的一笔银子。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哪一桩、哪一件不都得抛费大笔银钱。
跟他们家未来几年需要花费的巨额银两相比,他们今年靠着卖山薯、河鱼、灵芝以及其他药材攒下的这点儿银子,也就只能算是久旱之后的一场及时雨了。
可以救急,但却还远不到可以让他们高枕无忧的地步。
“爹,您别担心,以后我和大郎他们会赚很多银子回来的。”兴奋完了,李老大等人各自走开去做事了,李淑则是软着声音开解自家老爹。
李老汉抬手摸了一下自己宝贝闺女的头,“好闺女。”
闺女的嘴甜乖巧,让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的李老汉,暂时忘了压在他心上的那些“大事儿”。
李老汉是十四五岁的时候逃荒到燕山镇的,家里的亲人都已经死在了逃荒路上,李老汉就也没了再回老家的心思。
他想在燕山村落脚,同时却又不想和村里的其他人住的太近,给人单势孤的自己招来太多窥探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躲清静,当时的李老汉跟村里买了位于山脚的一块荒地作为自家的宅基地。
李老汉很谨慎,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逃荒的经历却教会了他财不露白的道理。
虽然手里有钱,但他却没有立刻起屋子、买田地。
在村里落了户、买了一块光秃秃的宅基地之后,李老汉就去了燕山镇找活儿干。
他做事勤快,要求的月钱又低,很容易就在镇上的一家粮铺站稳了脚跟。
在粮铺做了三年伙计之后,他这才用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在燕山村盖了三间土坯茅草屋,买了两亩中等田。
买了田、盖了屋的那年冬天,他赶在过年之前,娶了勤快能干、性子泼辣的李婆子进门。
此后数年,两口子一起努力,慢慢把日子过了起来。
与此同时,李老汉也把自己在逃荒途中攒下的那笔意外之财,一点一点的、不着痕迹的,全都用在了置办田地上面。
如果不是后面他和李婆子生了好几个儿子,儿子又给他们生了更多的孙子,家里人口越来越多,开销越来越大,再加上他们村子又遇到了不止一次的小型旱灾或者冰雹,李老汉和李婆子也不至于把日子过成之前这副家徒四壁的样子。
***
分完银子的第二天,李婆子就把李老四和李大郎打发去了镇上的祈家医馆。
昨天里正特意留给他们一家的那一篓子莲藕,李婆子留了几个自家人尝鲜,又送了几个给教导孩子们打猎、习武的孙老汉,剩下的大半篓子,李婆子全都让李大郎带去镇上,送到了祈家医馆。
李淑也和他们一起去了镇上,不过她是去赴祁思和之约的。
祁思和因为要读书、要习武,所以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州城,和父母一起生活,只偶尔才会趁着假期的时候跑来镇上看望自家祖父祖母。
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主动给李淑捎信儿,请李淑抽时间去镇上跟他见面,好方便他显摆自己新学的生字以及招式。
李淑十分乐意配合祁思和的显摆之举,毕竟每一次祁思和显摆自己的进步,她都能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他们这也算是互惠互利了——她满足了祁思和想和小伙伴分享自己成果和欣喜的心,祁思和则是为她不断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
莲蓬在北地是个稀罕物,虽然数量少,但卖的价格却非常之高。
里正组织人手,把莲蓬运去了州城他儿子做事儿的那家酒楼。
酒楼给了他们一个相当漂亮的价格,里正扣掉请人做木筏子的钱之后,分到李家的银子居然还有六钱之多。
后面收莲子、莲藕的银子,里正是合在一块儿给大伙儿分的。
所有帮忙收莲子、挖藕、装车的村民,一个壮劳力,里正给分了一两七钱银子。
只能做清洗、挑拣这一类轻省活计的妇人或者半大小子,里正给他们每人分了一两二钱银子。
少数家里只有老弱病残的,或者就是单纯犯懒不想干活儿的,里正也给他们每家分了一两银子。这些人靠的就完全是他们“燕山村村民”的这个身份了。
至于李家,因为出工出力的劳动力多,李家一下子就分到了十三两五钱银子。
除此之外,里正还给了李家一篓子最好的莲藕,奖励他们把这条赚钱的路子,无偿的告诉村里。
这事儿里正是当着村里很多人的面堂堂正正做下的,顺带的,他还把李老汉一家不吃独食儿的事情大肆宣扬了一番。
因着这个,村里人对老李家瞬间好感大增。
除了少数贪心不足、眼红李家得了大笔银子又得了里正额外奖励的人,村里的其他人,在银子拿到手后,都一脸激动的去找李家人道谢了。
李老汉一家收获感谢若干、承诺若干——很多人主动表示,过几天会来帮着李家起新房子。
是的,李家已经买下了自家宅子旁边的一大块空地,为的就是能在上冻之前,把给大郎他们三兄弟娶媳妇儿的新房先给盖好了。
好不容易和激动、兴奋到无以复加的村民们分开,李家人揉着笑僵的脸,一起回了位于村尾的自己家。
一进院子,李老汉就把银子交给了自己媳妇儿。
李婆子捧着银子,高高兴兴的回屋去翻钱匣子了。
李老汉则是站在庭院中央,笑着吩咐自己的大儿子,“明天你去找隔壁村的冯老三,请他帮咱家起几间屋子。”
托媒人给孙子说亲的事儿李老汉一个大男人不好直接掺和进来,但给孙子们准备新房的事儿,李老汉却是当仁不让,必须要跟着操心的。
李老大响亮的“哎”了一声,“那咱还是起土坯房?”
李老汉点了一下头,“起土坯房吧,先起四间。咱们家,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他大孙子十六岁,二孙子和三孙子十四岁,小儿子十三岁,四孙子十二岁,五孙子十一岁,这一个接一个的半大小子,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哪一个不得娶个媳妇回来一起过日子?
他现在要是大手一挥,给大孙子他们三兄弟盖了青砖大瓦房,那他以后是不是也得给小儿子和其他孙子准备青砖大瓦房?
再加上他们家男丁如此之多,等再过几年,他们家光是给成年的男丁赎兵役,每三年都要拿出不小的一笔银子。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哪一桩、哪一件不都得抛费大笔银钱。
跟他们家未来几年需要花费的巨额银两相比,他们今年靠着卖山薯、河鱼、灵芝以及其他药材攒下的这点儿银子,也就只能算是久旱之后的一场及时雨了。
可以救急,但却还远不到可以让他们高枕无忧的地步。
“爹,您别担心,以后我和大郎他们会赚很多银子回来的。”兴奋完了,李老大等人各自走开去做事了,李淑则是软着声音开解自家老爹。
李老汉抬手摸了一下自己宝贝闺女的头,“好闺女。”
闺女的嘴甜乖巧,让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的李老汉,暂时忘了压在他心上的那些“大事儿”。
李老汉是十四五岁的时候逃荒到燕山镇的,家里的亲人都已经死在了逃荒路上,李老汉就也没了再回老家的心思。
他想在燕山村落脚,同时却又不想和村里的其他人住的太近,给人单势孤的自己招来太多窥探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躲清静,当时的李老汉跟村里买了位于山脚的一块荒地作为自家的宅基地。
李老汉很谨慎,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逃荒的经历却教会了他财不露白的道理。
虽然手里有钱,但他却没有立刻起屋子、买田地。
在村里落了户、买了一块光秃秃的宅基地之后,李老汉就去了燕山镇找活儿干。
他做事勤快,要求的月钱又低,很容易就在镇上的一家粮铺站稳了脚跟。
在粮铺做了三年伙计之后,他这才用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在燕山村盖了三间土坯茅草屋,买了两亩中等田。
买了田、盖了屋的那年冬天,他赶在过年之前,娶了勤快能干、性子泼辣的李婆子进门。
此后数年,两口子一起努力,慢慢把日子过了起来。
与此同时,李老汉也把自己在逃荒途中攒下的那笔意外之财,一点一点的、不着痕迹的,全都用在了置办田地上面。
如果不是后面他和李婆子生了好几个儿子,儿子又给他们生了更多的孙子,家里人口越来越多,开销越来越大,再加上他们村子又遇到了不止一次的小型旱灾或者冰雹,李老汉和李婆子也不至于把日子过成之前这副家徒四壁的样子。
***
分完银子的第二天,李婆子就把李老四和李大郎打发去了镇上的祈家医馆。
昨天里正特意留给他们一家的那一篓子莲藕,李婆子留了几个自家人尝鲜,又送了几个给教导孩子们打猎、习武的孙老汉,剩下的大半篓子,李婆子全都让李大郎带去镇上,送到了祈家医馆。
李淑也和他们一起去了镇上,不过她是去赴祁思和之约的。
祁思和因为要读书、要习武,所以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州城,和父母一起生活,只偶尔才会趁着假期的时候跑来镇上看望自家祖父祖母。
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主动给李淑捎信儿,请李淑抽时间去镇上跟他见面,好方便他显摆自己新学的生字以及招式。
李淑十分乐意配合祁思和的显摆之举,毕竟每一次祁思和显摆自己的进步,她都能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他们这也算是互惠互利了——她满足了祁思和想和小伙伴分享自己成果和欣喜的心,祁思和则是为她不断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