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 74 章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阡陌能感觉到他的渴望, 可她还困着,并不太想这样。
“侣, 明日好么……”好一会,她终于从他的封锁中得以喘气, 楚王却不回答,愈加兴奋。她的味道和声音,好像魔魅,引着他贪婪地掠夺,想要更多。
阡陌还没有准备好,那侵入来临之时,她痛得叫出声。
“侣……”她忙将手撑住他, 有些着恼, “痛!”
楚王目光灼热,却哪里肯放。他的心好像被什么驱赶着,不管不顾,手似铁箍, 沉沉的身体如同巨石。阡陌忍无可忍, 突然朝他的肩头咬一口。
“嘶!”楚王痛哼一声,松开手。
他看向肩头,一个红红的齿印赫然在上。阡陌用力推开他,扯过衣服裹在身上,退到一角。
一股无名怒火蹿起,楚王兴致全消,盯着她, 目光可怕。
“你不愿?”他声音沉沉。
“你用强!”阡陌也瞪着他,气恼又委屈,眼底泛着红,“我说疼,你怎还硬来!”
“我用强?”楚王面色骤然一沉,“这宫中,我欲何为便何为,何人说不可?!”他怒不可遏,蹭地站起身,冷冷看着她,“我果真纵你太过!”说罢,径自穿上外袍,冲冲地走出去,““宫正可在?”
寺人渠早已听到里面的吵闹声,正心惊,问得此言,匆匆跑进来。
“告知宫正,让他寻宗妇来!”他声音冷硬,“樊姬未识仪礼,让她入宗庙学礼!”
要把阡陌送去宗庙?寺人渠惊得不知如何答话,正待开口,楚王身后的幔帐被掀起,阡陌走了出来。
她已经穿好了衣服,有些凌乱,神色激动,却仍旧不卑不亢。
她看着楚王,双眸在发红的眼圈里愈加幽深。
“你还在为那事着恼,是么?”她的声音低哑。
楚王绷着脸,没有答话。
“我心中所想,一直都只有你,若你不信,我亦无话可说。侣,我也不过是个人,也许无法事事如意,但求问心无愧。”阡陌声音哽咽,片刻,看向寺人渠,“我自己会去。”说罢,转身走向殿外。
众人皆愕然。
寺人渠见她头也不回,睁大眼睛,忙看向楚王。
楚王亦似乎始料未及,神色不定,未几,忙跟着走出去。
殿前,烛燎火光舞动,他望着那抹渐渐融入夜色的身影,心烦意乱。
“大王……”卫士亦有些不知所措。
“送她到宗庙。”少顷,他强按捺住心绪,冷冷道,转身走入殿中。
*****
阴云又开始笼罩在高阳宫之上。
阡陌去了宗庙,大门一关,音讯全无。楚王虽然不舍,但想到她那义无反顾的模样和倔强的表情,愈加来气。
他也不多过问,只吩咐宫正照规矩行事,该学的该记得,一样不许落下。
“不是有中原来的宗妇通晓周礼么,诸姬宗女行止规范,必严加教习之,若有不从,必以惩戒!”他吩咐道。
宫正有些为难。
宗庙的教习之法,十分严格。往日被送到里面学礼的宗女,无不愁眉苦脸,想到阡陌的身份,他十分踌躇。
“大王,”他想了想,道,“樊姬并非楚国宗女,臣闻亦有樊人在郢都,是否……”
“什么樊人。”楚王冷冷道,“她既然要嫁来楚国,便是楚人!”
宫正被那目光唬了一下,只得唯唯应下。
昨夜的事,楚王严令此事不得外传,经历了上次穆夫人的教训,众人皆不敢多言。宫正也只知道楚王这般,是因为与阡陌又起了不快,具体细节,却是不明所以。
他知道寺人渠与阡陌交情不一般,道,“你也不劝劝?”
“劝谁?”
“都劝啊,”宫正道,“大王与樊姬,哪次不是闹闹罢了,你劝一劝,待他们和好,你我都有好日子。”
寺人渠叹口气,瞅瞅食不甘味的楚王,再想想他去看阡陌时,她低落的样子,苦笑。他想说的话,这二人都明白得很,可又都死命置着气,旁人能有什么办法。
“劝什么?不必劝。”他无可奈何地说。
高阳宫中不安宁,朝中也并非风平浪静。
最大的一件事,是刚刚发生的一件事故。丹阳的大社中有一口大鼎,相传是楚国的先君`冒所铸,乃是楚国的祭神的重器。郢都的大社新进扩建完毕,楚王下令将`冒鼎移至大社之中。押送的大船从丹阳出发,顺流而下,来到了郢都。不料将要到达之时,忽而在江中遇到风浪,大船被浮木击穿漏水沉没,`冒鼎亦随之沉入了江中。
此事传入郢都,上下皆是震动。
`冒鼎存世的年代已经不可计量,在楚人的心目中如同大社一样神圣。而如今,宝鼎居然沉了江,这无异于一道惊雷凭空劈下。四处皆是议论纷纷,楚人信鬼神,宝鼎来郢的日子,出发的时辰,都是卜问好的,行前还祭过行神。如此严密之事,怎么还会出这样的差错?大船一路皆是平安,为何临近郢都就忽而遇了风浪?而且同行的其余船只都是好端端的,唯有那运送宝鼎的大船沉没?
有人认为,这是水鬼作祟;也有人认为,这是凶兆,预示楚国将有难。
猜测之下,人心惶惶,每日都有往各处庙宫神祠祭祀祈问的人,多得数不清。
楚王亦知晓此事的严重,令卜尹主持卜问。
`冒鼎沉江,是上天降祸之兆,唯有听命于天,令巫师舞傩卜问,杀生祭祀,方可驱逐妖祟。而事关社稷,一般的杀生祭祀,恐怕难合上天之意。卜尹亲自卜问过,得到的兆示是,若宝鼎不得出水,则要出二八男女百人,以身祭水,方得弥补。
大船倾覆,宝鼎重达千斤,要让它出水,简直比登天还难。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很明确。为社稷而计,唯有按兆示而行。
楚王听了,眉间沉沉。
日暮时,他回到高阳宫。进门之后,他的眼睛不由往殿内望去,却是冷清一片。
朝中不如意,回到后寝,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楚王晦气压顶,高阳宫一众鸟兽唬得小心翼翼,唯恐触他逆鳞。
四日了。
楚王心里算得清楚。
四日,他没有找她,她也没有主动来半点消息。
他明明留了人在宗庙,若是她松一点口求个饶,他马上就会接她回来。
但她没有。
楚王很是气闷。
他自己也领教过宗庙教训的严厉,各种长篇累牍的典籍,不光诵读还要背出来,稍有差错便要招来宗妇的责罚。这些天他一直纠结,一面想着要给阡陌一些教训,治治她的性情;另一面却又不忍,时常想起那些飞扬跋扈的宗女和宗子,谁要是需要管教,便送到宗庙里,没几天就会服服帖帖地送出来,并且谈宗庙色变……
楚王坐在案前独自用膳,一口一口地吃着。
他并非石头心肠,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他的确是在气头上。
他知道不能冲动用事,但不狠下心来,只怕将来更对付不了她。
……我也不过是个人……
……只求问心无愧……
楚王想到就觉得可气又可笑。
她是人,他不是人?
他从来没见过像她那么多想法的女子。
还理直气壮。
行事还那么多讲究。
说不要就不要,说咬就咬……
肩上似乎又微微痛了一下。
这几天,他无论做什么,只要抬一抬手,它就会提醒他那天夜里的事。
再回想,楚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疼什么累,他不累?他们在一起了,做那事便是天经地义,他费了那么大的功夫,连这么一点小犒劳都不肯给么?
楚王越想越觉得憋屈,觉得气都气饱了,索性将面前的食器推开。
“哐”一声,旁边服侍的寺人唬了一下。
“大王……”他忐忑不安。
“都收走,寡人不想吃!”楚王没好气地说。
那寺人瞅向寺人渠,寺人渠忙挥挥手,让众人将食器撤下。
苏从来到高阳宫的时候,见寺人们灰溜溜的出来,问寺人渠,“怎么了?”
寺人渠叹口气,摇摇头。
苏从也听到了些内宫里传来的小道消息,了然,却不想多管,只问,“大王可空闲?”
寺人渠知道他是来议事的,忙应了声,去禀报。
楚王没想到苏从会在这个时候找来,召他入内。
行礼过后,苏从直截了当地问,“大王果真欲以男女百人祭水?”
楚王看着他,面色毫无波澜,淡淡道,“卜尹之言,卿亦听闻。”
苏从神色哀戚,道,“这百人皆出自国人,臣思及此事之后,百家缟素,是为不忍。”
楚王亦是这般念头,叹口气,道,“宝鼎出水,比此事更难。”
苏从沉吟,即刻道,“祭水尚有多日,臣乞五百人,大舟二十,往水中寻宝鼎!”
楚王眉间一动,看着他执着的神色,虽觉无望,却也愿一试。
“五百人够么?”他说,“不必再增派?”
苏从想了想,道,“若五百人不可,千人亦是一样。”
楚王颔首,即刻令人安排。
苏从神色振奋,告辞而去。
楚王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心中苦笑,紧要之时,众人皆畏鬼神,竟是苏从这样平日浑身带刺的人愿意挺身而出。
……侣,你有大志,当以先贤为范,莫囿于成见。
他忽而想起阡陌的话。
殿中复又沉寂,楚王坐了一会,深吸口气,抬眼望向别处,忽而见宫正在殿门外站着,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入内。
“何事?”他问。
宫正见楚王发觉,只得走进来,面色讪讪。
“大王。”他行一礼,“小人方才从宗庙回来,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楚王听到宗庙二字,心好像被什么提了一下。
“何事?”他问。
“是樊姬……”宫正瞅瞅楚王,小心道,“大王,那边实在不好办。”
楚王被戳中心事,面色微变。
想到宗妇们责罚的手段,他心头发紧,忙问,“何事?她伤了么?”
“不是。”宫正忙道,苦笑,“她不曾伤,宗妇们却是要伤了。大王,樊姬这几日,将宗妇用来教习的典籍都背了下来,不仅对答如流,还可举一反三。宗妇们已经被她问怕了,大王,臣此来正是受了宗妇之托,求大王还是将樊姬接回来吧。”
呃?楚王看着他,原本担忧的脸,已经变得错愕不已。
阡陌能感觉到他的渴望, 可她还困着,并不太想这样。
“侣, 明日好么……”好一会,她终于从他的封锁中得以喘气, 楚王却不回答,愈加兴奋。她的味道和声音,好像魔魅,引着他贪婪地掠夺,想要更多。
阡陌还没有准备好,那侵入来临之时,她痛得叫出声。
“侣……”她忙将手撑住他, 有些着恼, “痛!”
楚王目光灼热,却哪里肯放。他的心好像被什么驱赶着,不管不顾,手似铁箍, 沉沉的身体如同巨石。阡陌忍无可忍, 突然朝他的肩头咬一口。
“嘶!”楚王痛哼一声,松开手。
他看向肩头,一个红红的齿印赫然在上。阡陌用力推开他,扯过衣服裹在身上,退到一角。
一股无名怒火蹿起,楚王兴致全消,盯着她, 目光可怕。
“你不愿?”他声音沉沉。
“你用强!”阡陌也瞪着他,气恼又委屈,眼底泛着红,“我说疼,你怎还硬来!”
“我用强?”楚王面色骤然一沉,“这宫中,我欲何为便何为,何人说不可?!”他怒不可遏,蹭地站起身,冷冷看着她,“我果真纵你太过!”说罢,径自穿上外袍,冲冲地走出去,““宫正可在?”
寺人渠早已听到里面的吵闹声,正心惊,问得此言,匆匆跑进来。
“告知宫正,让他寻宗妇来!”他声音冷硬,“樊姬未识仪礼,让她入宗庙学礼!”
要把阡陌送去宗庙?寺人渠惊得不知如何答话,正待开口,楚王身后的幔帐被掀起,阡陌走了出来。
她已经穿好了衣服,有些凌乱,神色激动,却仍旧不卑不亢。
她看着楚王,双眸在发红的眼圈里愈加幽深。
“你还在为那事着恼,是么?”她的声音低哑。
楚王绷着脸,没有答话。
“我心中所想,一直都只有你,若你不信,我亦无话可说。侣,我也不过是个人,也许无法事事如意,但求问心无愧。”阡陌声音哽咽,片刻,看向寺人渠,“我自己会去。”说罢,转身走向殿外。
众人皆愕然。
寺人渠见她头也不回,睁大眼睛,忙看向楚王。
楚王亦似乎始料未及,神色不定,未几,忙跟着走出去。
殿前,烛燎火光舞动,他望着那抹渐渐融入夜色的身影,心烦意乱。
“大王……”卫士亦有些不知所措。
“送她到宗庙。”少顷,他强按捺住心绪,冷冷道,转身走入殿中。
*****
阴云又开始笼罩在高阳宫之上。
阡陌去了宗庙,大门一关,音讯全无。楚王虽然不舍,但想到她那义无反顾的模样和倔强的表情,愈加来气。
他也不多过问,只吩咐宫正照规矩行事,该学的该记得,一样不许落下。
“不是有中原来的宗妇通晓周礼么,诸姬宗女行止规范,必严加教习之,若有不从,必以惩戒!”他吩咐道。
宫正有些为难。
宗庙的教习之法,十分严格。往日被送到里面学礼的宗女,无不愁眉苦脸,想到阡陌的身份,他十分踌躇。
“大王,”他想了想,道,“樊姬并非楚国宗女,臣闻亦有樊人在郢都,是否……”
“什么樊人。”楚王冷冷道,“她既然要嫁来楚国,便是楚人!”
宫正被那目光唬了一下,只得唯唯应下。
昨夜的事,楚王严令此事不得外传,经历了上次穆夫人的教训,众人皆不敢多言。宫正也只知道楚王这般,是因为与阡陌又起了不快,具体细节,却是不明所以。
他知道寺人渠与阡陌交情不一般,道,“你也不劝劝?”
“劝谁?”
“都劝啊,”宫正道,“大王与樊姬,哪次不是闹闹罢了,你劝一劝,待他们和好,你我都有好日子。”
寺人渠叹口气,瞅瞅食不甘味的楚王,再想想他去看阡陌时,她低落的样子,苦笑。他想说的话,这二人都明白得很,可又都死命置着气,旁人能有什么办法。
“劝什么?不必劝。”他无可奈何地说。
高阳宫中不安宁,朝中也并非风平浪静。
最大的一件事,是刚刚发生的一件事故。丹阳的大社中有一口大鼎,相传是楚国的先君`冒所铸,乃是楚国的祭神的重器。郢都的大社新进扩建完毕,楚王下令将`冒鼎移至大社之中。押送的大船从丹阳出发,顺流而下,来到了郢都。不料将要到达之时,忽而在江中遇到风浪,大船被浮木击穿漏水沉没,`冒鼎亦随之沉入了江中。
此事传入郢都,上下皆是震动。
`冒鼎存世的年代已经不可计量,在楚人的心目中如同大社一样神圣。而如今,宝鼎居然沉了江,这无异于一道惊雷凭空劈下。四处皆是议论纷纷,楚人信鬼神,宝鼎来郢的日子,出发的时辰,都是卜问好的,行前还祭过行神。如此严密之事,怎么还会出这样的差错?大船一路皆是平安,为何临近郢都就忽而遇了风浪?而且同行的其余船只都是好端端的,唯有那运送宝鼎的大船沉没?
有人认为,这是水鬼作祟;也有人认为,这是凶兆,预示楚国将有难。
猜测之下,人心惶惶,每日都有往各处庙宫神祠祭祀祈问的人,多得数不清。
楚王亦知晓此事的严重,令卜尹主持卜问。
`冒鼎沉江,是上天降祸之兆,唯有听命于天,令巫师舞傩卜问,杀生祭祀,方可驱逐妖祟。而事关社稷,一般的杀生祭祀,恐怕难合上天之意。卜尹亲自卜问过,得到的兆示是,若宝鼎不得出水,则要出二八男女百人,以身祭水,方得弥补。
大船倾覆,宝鼎重达千斤,要让它出水,简直比登天还难。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很明确。为社稷而计,唯有按兆示而行。
楚王听了,眉间沉沉。
日暮时,他回到高阳宫。进门之后,他的眼睛不由往殿内望去,却是冷清一片。
朝中不如意,回到后寝,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楚王晦气压顶,高阳宫一众鸟兽唬得小心翼翼,唯恐触他逆鳞。
四日了。
楚王心里算得清楚。
四日,他没有找她,她也没有主动来半点消息。
他明明留了人在宗庙,若是她松一点口求个饶,他马上就会接她回来。
但她没有。
楚王很是气闷。
他自己也领教过宗庙教训的严厉,各种长篇累牍的典籍,不光诵读还要背出来,稍有差错便要招来宗妇的责罚。这些天他一直纠结,一面想着要给阡陌一些教训,治治她的性情;另一面却又不忍,时常想起那些飞扬跋扈的宗女和宗子,谁要是需要管教,便送到宗庙里,没几天就会服服帖帖地送出来,并且谈宗庙色变……
楚王坐在案前独自用膳,一口一口地吃着。
他并非石头心肠,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他的确是在气头上。
他知道不能冲动用事,但不狠下心来,只怕将来更对付不了她。
……我也不过是个人……
……只求问心无愧……
楚王想到就觉得可气又可笑。
她是人,他不是人?
他从来没见过像她那么多想法的女子。
还理直气壮。
行事还那么多讲究。
说不要就不要,说咬就咬……
肩上似乎又微微痛了一下。
这几天,他无论做什么,只要抬一抬手,它就会提醒他那天夜里的事。
再回想,楚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疼什么累,他不累?他们在一起了,做那事便是天经地义,他费了那么大的功夫,连这么一点小犒劳都不肯给么?
楚王越想越觉得憋屈,觉得气都气饱了,索性将面前的食器推开。
“哐”一声,旁边服侍的寺人唬了一下。
“大王……”他忐忑不安。
“都收走,寡人不想吃!”楚王没好气地说。
那寺人瞅向寺人渠,寺人渠忙挥挥手,让众人将食器撤下。
苏从来到高阳宫的时候,见寺人们灰溜溜的出来,问寺人渠,“怎么了?”
寺人渠叹口气,摇摇头。
苏从也听到了些内宫里传来的小道消息,了然,却不想多管,只问,“大王可空闲?”
寺人渠知道他是来议事的,忙应了声,去禀报。
楚王没想到苏从会在这个时候找来,召他入内。
行礼过后,苏从直截了当地问,“大王果真欲以男女百人祭水?”
楚王看着他,面色毫无波澜,淡淡道,“卜尹之言,卿亦听闻。”
苏从神色哀戚,道,“这百人皆出自国人,臣思及此事之后,百家缟素,是为不忍。”
楚王亦是这般念头,叹口气,道,“宝鼎出水,比此事更难。”
苏从沉吟,即刻道,“祭水尚有多日,臣乞五百人,大舟二十,往水中寻宝鼎!”
楚王眉间一动,看着他执着的神色,虽觉无望,却也愿一试。
“五百人够么?”他说,“不必再增派?”
苏从想了想,道,“若五百人不可,千人亦是一样。”
楚王颔首,即刻令人安排。
苏从神色振奋,告辞而去。
楚王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心中苦笑,紧要之时,众人皆畏鬼神,竟是苏从这样平日浑身带刺的人愿意挺身而出。
……侣,你有大志,当以先贤为范,莫囿于成见。
他忽而想起阡陌的话。
殿中复又沉寂,楚王坐了一会,深吸口气,抬眼望向别处,忽而见宫正在殿门外站着,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入内。
“何事?”他问。
宫正见楚王发觉,只得走进来,面色讪讪。
“大王。”他行一礼,“小人方才从宗庙回来,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楚王听到宗庙二字,心好像被什么提了一下。
“何事?”他问。
“是樊姬……”宫正瞅瞅楚王,小心道,“大王,那边实在不好办。”
楚王被戳中心事,面色微变。
想到宗妇们责罚的手段,他心头发紧,忙问,“何事?她伤了么?”
“不是。”宫正忙道,苦笑,“她不曾伤,宗妇们却是要伤了。大王,樊姬这几日,将宗妇用来教习的典籍都背了下来,不仅对答如流,还可举一反三。宗妇们已经被她问怕了,大王,臣此来正是受了宗妇之托,求大王还是将樊姬接回来吧。”
呃?楚王看着他,原本担忧的脸,已经变得错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