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128章 分礼物

第128章 分礼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等晚上回来,孙伯民等人看到如此多礼物,惊讶不已。

    孙大姑倒是云淡风轻地说:“山子救了锵哥儿,老太爷送礼过来太经常,你们不要紧张。”

    心里想着不送礼,才不正常。帮忙喊人,下水拉人上来的,何三老太爷也送了一份薄礼。

    孙大姑看了看礼单,感叹地说:“老太爷真得很喜欢山子,送的礼太贴切了。”

    心里遗憾山子不愿意留在何家村。虽然给人做学伴会受气,可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包吃包住还包教育,不说别的,就说入何家族学读书,这可多难得的机会。

    不是族里说得话的人,就算给钱,何氏族学也不收。家里的老太太也没有这样的面子呢。

    何家族学藏书上万册,这是多少人羡慕不已的。进去族学读书,你就可以免费看,抄写也没关系。这种资源,别说在孙家村,就算在广州府也难有。

    自从谨哥儿考上秀才后,孙大姑对科举的事明白得更深,真想走这条路,天赋是其次,资源才是重中之重。

    单说对考官的认识,普通学子哪有途径去了解,只有沉浸在官场上的大家族,才互相了解对方的喜好。

    投其所好,就是这样来的。科考的时候,写的好不如写得对人心。

    更重要一点,山子即使将来科考失败,也能秉着跟锵哥儿学伴的情分,在何家谋取一份好工作。何家家大业大,做个掌柜多好啊,或者借助何家做些小生意。无论怎样,也比留在孙家村耕田好。

    孙大姑瞪了一眼孙伯民,这个是没大局观的。

    又看了看孙山,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慈爱地说:“山子,这些书可要好好珍藏,莫要糟蹋。”

    孙山拍了拍胸膛保证道:“大姑,你放心,我会好好保管的。”

    孙伯民被大姐一瞪,脑袋缩了缩,不敢吭声,刚才那一眼太锐利了,真让人心惊胆战。

    村长看到一堆东西,羡慕又感慨:“何三老太爷真是大好人,知恩报恩,不愧是大户人家,做事就是大气。”

    何姑爷笑着说:“何三老太爷真心送的,你们就收下,莫要不安心,这些是山子应得的。”

    看了看孙山,认真地说:“伯民啊,我们家的山子是好的,你可要好好培养。”

    真害怕妻弟扯后腿。

    其实这次何三老太爷安排孙山留下来,何家一家人都是赞同的。但做好事不能勉强,别人不愿意,总不能按着别人的头喝水。

    做事可要究竟一个心甘情愿。

    孙伯民急着点头说:“大姐夫,你放心,我会好好培养山子的。”

    心里想着山子人小鬼大,出的主意一个接一个,自己应接不暇,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一言不合就撒泼打滚,家里人都让着他,吵不过,只能顺从。

    偷偷瞄了一眼正在对着礼品东摸摸西摸摸的德哥儿,猛然发现,山子变得不讲理完全是上学开始的,莫非是天天跟德哥儿在一起,跟德哥儿学的?

    孙山看到孙伯民唯唯诺诺的模样,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性格使然,改,真得好难改!

    孙伯民查看了一下礼单,只上了一年学,好些字早就不认得了,所以他看个寂寞。

    对着孙大姑等人说:“大姐,上面写的东西,你看看哪些需要的,特别是又贵又好看又不中用的,你拿出来,你们用。我们乡下人,给我们用,可糟蹋了。”

    孙山也是这样认为的,比如礼单上的“歙砚”,这可四大名砚之一。

    何三老太爷送的,肯定比孙伯民送的7两端砚贵。

    孙山觉得如今用不上,等用得上还要十几年后。不如送给何家,送给配得起身份的人用。

    一两黄金一两墨的“徽墨”,孙山不太懂何三老太爷送来的是什么牌子的徽墨,一看价格不菲,自己用暴殄天物。

    还不如送给需要的人。

    孙大姑好笑地说:“老太爷送给你的礼物,转送给我,像什么样,你全拿回家。”

    何姑爷附和道:“伯民,这些东西别人送你的,就拿回去。我们想要,会自己买的了。”

    孙伯民本来就嘴笨,只会说:“大姐,大姐夫,你们拿些回去,给谨哥儿,瑜哥儿他们。”

    孙山在一边附和道:“大姑,大姑丈,你们看看那些能用到的。我看了礼单上有徽墨徽砚,这些给我们也没什么用,不如送给大表哥了。

    我知道大表哥喜欢画画,喜欢练字,给他用,得心应手呢。大姑,对我离开说,这些还没几文钱的墨块用的顺畅呢。”

    村长也劝说:“春兰,姑爷啊,你们不要客气,那些精贵又不顶用的,给我们也是负担,还不如留给你们。”

    其实偷看礼物的何书瑜早就眼馋其中一些精致的小礼品,但这些送给大舅舅的,可不敢开口要。

    看到砚墨,再看一看产地,哎呦,大哥肯定很欢喜的。

    又偷偷看了一眼山子,好小子,真善解人意,这些东西对于大舅舅一家来说,简直禾秆里藏珍珠,“德不配位”。

    几个人吵了一番,最后孙大姑还是接受孙伯民的意见,哪些又贵又不顶用的就留在何家,哪些农家用得上的全部带回去。

    孙伯民叫孙大姑和何姑爷分门别类,还强调贵的拿出来。

    他们乡下人,不识货,最怕是那种样子普普通通,但价格贵上天的东西。

    何书瑜,德哥儿兴奋地挑选礼物。

    何书瑜还能找几样心头好,德哥儿大失所望,里面没好玩的东西。至于吃的也是干货,哪有新鲜做出来的好吃。

    不开心地说:“山子,何三老太爷为什么不送几只烧鹅过来呢。那天晚上吃的烧鹅真好吃。在孙家村可吃不到呢。”

    还未说完,就被村长一巴掌下去,怒骂道:“德哥儿,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去糖水铺说帮忙,实际就在那吃了又吃。你大姑这些天可被你吃穷了。”

    大家听到后,哄然一笑。

    小小人儿在糖水铺,除了吃,就跟客户吹水,也不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多话,弄得这两天老客户还问他是不是回孙家村了,怎么不见他在糖水铺吃糖水的。

    德哥儿委屈地看着村长,又看着大姑,最后看着孙山。

    可惜救助无门,大家对他爱理不睬。

    等分好东西后,孙大姑悄声说:“伯民,有些你们不顶用的,我留下,偷偷卖出去换钱。到时候再带回去。”

    别人刚送来可不好卖,得时间久一些,再慢慢卖,不着急。

    孙伯民摇了摇头说:“大姐,留下的都给你,大姐夫他们用得上就用,不用卖。”

    孙大姑不理会他,怎么做,无须征得孙伯民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