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虎彪图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棣殷切的目光没有换来他希望的回答,即便是一代帝王在面临如此重大的问题时,也是难免有些焦躁的,他虽然对于平日里道衍的一些做法并不是很满意,并且也感觉与道衍的关系在逐渐疏远,但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是,朱棣心里明白,道衍一定会给予他最为客观的解答。
“贫僧认为现在摆在皇上面前有两个问题,在没有得到皇上明确的想法之前,贫僧不敢妄下结论。”道衍终于说话了。
“你有哪里不明尽管问来,我既然叫法师来,就绝不会有所隐瞒的。”朱棣急切地说道。
道衍先是看了看朱棣,继而缓缓道:“皇上现在心里想着的究竟是能不能立二殿下为太子,还是究竟应该立谁为太子?”
朱棣听罢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脑中思索着道衍的话,在他看来这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道衍绝不会问没有用的问题,他的话里一定蕴藏着深意。
“请法师明示。”最后朱棣还是决定让道衍来回答他自己提出的问题。
道衍笑了笑道:“如果是前者,那么说明皇上心中的人选已经定为二殿下,但如果是后者,说明皇上心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皇位继承人。道衍问此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此。”
朱棣点了点头,思索片刻道:“实不相瞒,煦儿性格极为像朕,所以朕的确很是中意他,但是皇位之事非同小可,不可儿戏视之,多少王朝毁于一旦都是因为继承之事出了问题,朕不想重蹈覆辙。”
道衍手捻须髯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皇上真是圣明之君,若是后者,贫僧倒有一言提醒皇上。”
朱棣抬起头来,他知道这次谈话的重点马上就要到了。
“皇上难道忘记了吗,大明的皇位继承者不止有三人,而是应该有四人。”道衍缓缓道。
“你说叶承?”朱棣惊讶道。
“他应该姓朱。”道衍回答。
此时的屋内变得异常沉默,朱棣没有说话,而是缓缓起身在房中踱步,他看了看旁边的墙上,本来挂着月华与绿衫两柄宝剑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了绿衫一柄宝剑,而另一柄月华剑正是被他当时赐给了叶承。
“他曾经想杀死他的父亲,法师可能还不知道吧?”朱棣想起了那日在花园中的情景。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不是吗,皇上?一个母亲难以获得应有名分,母子二人颠沛流离,自己差点死在囚牢中的人,难道会一点怨气都没有吗?他没有付诸行动,正恰恰说明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顾念亲情的人。”道衍缓缓道。
朱棣突然间回头,目光中带着严厉说道:“法师,照你的意思,是朕错了?他要杀朕,反而是应该的吗?”
道衍垂手道:“贫僧断无此意,只是在探究一个人的人性。”
“够了!这种探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今天说的是谁能在朕百年之后继承王位,叶承虽是吾子,但他在江湖中浸染日久,怎会不沾染上江湖的习气,对宫中朝政又是半点不通,如此人选,纵然他天资聪敏也断断不能成为大明王朝的统治者。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以后都不用再提。”朱棣说的非常决绝,没有给道衍留下一丝的余地。
道衍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贫僧并没有坚持非要选择叶承的意思,只是提醒皇上有四位皇子而已。如今叶承被排除在外也无不可,陛下可去问一人,此人毕竟给予陛下最中肯的答案。”
“谁?”朱棣非常奇怪,没想到这个时候道衍会突然推荐别人,但是转念一想,明白道衍是因为刚才已经说出了叶承的名字,若是再推荐他人,难免落些嫌疑,立储君这种事情,历来都是帝王家的禁忌,就连道衍也不敢擅越太多。
此时只见道衍回答道:“解缙可帮皇上化解这一难题。”
“翰林侍读解缙?”朱棣脑海中浮现过几人,但是没想到最后道衍推荐的会是他。
道衍点点头,没有在说什么,而是躬身道:“若皇上没有其他事情,贫僧就先退下了。”
朱棣点点头,但是又想起些什么,继而问道:“他的事情怎么样了?”
道衍当然明白朱棣说的是建文帝的下落,在登基大典之后,朱棣曾经特意将自己、袁珙、解缙、陈瑛召集入宫,分派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如今眼见的快要一年的时间了,却仍然没有丝毫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消息。
道衍此时摇头道:“贫僧未曾忘记皇上旨意,只是如今建文帝如惊弓之鸟一般,定然隐姓埋名,并非如此易寻。”
朱棣何尝不明白寻找建文帝是多么艰难的事情,但是一日不找到自己的这位侄子,他就一日不能睡得安稳。当下道衍退去之后,朱棣立刻起身要去解缙的府邸。
“皇上,您要见大臣,让奴才去叫就是了,怎么敢劳您大驾呢?”樊明在一旁说道。
朱棣挥挥手道:“不,既然道衍能够推荐解缙,想必他对此事必定看得极为透彻,见这种人,当然要登门才能显出诚意。”
樊明刚才并没有机会听见道衍和朱棣说了些什么,此时见朱棣要去见解缙,也不清楚到底所为何事,见皇上执意如此,只要去安排了轿子,让朱棣起驾去找解缙。
解缙身为翰林院编修,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宫中度过的,所以朱棣要去找他,并不需要出宫,只要到了翰林院便可。
当朱棣到达之后,只见翰林院的大门敞开着,解缙一人在里面正在低头沉思,一开始朱棣还认为解缙必定是在考究书籍或者在编纂文献,他吩咐樊明不必通报,而是一个人迈步悄悄走了进去。
“解大人好清闲啊。”
来到解缙身后的朱棣突然间说了一句,着实吓了解缙一跳,他连忙回身看去,只见石皇上站在自己身后,不禁连忙将笔放下,撩衣袖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这时朱棣才看清楚他前面的桌案上方的并非书籍,而是一幅还没有完成的画,画上有一只猛虎,身后有几只小虎跟随,惟妙惟肖,甚是生动传神。
“爱卿平身,一直以来只是以为你书读得好,没想到爱卿的画也有如此高的造诣啊。”朱棣夸赞道。
解缙缓缓站起身来,笑道:“皇上谬赞了,微臣才疏学浅,一时兴起画点东西调节一下,却不想拙作污了圣上的眼睛。”
朱棣笑了笑道:“爱卿为何偏偏画虎?此话可有讲究?”
解缙躬身道:“微臣给此画取名为虎彪图,彪为虎子,虎为彪母,即便是天下最凶猛的野兽,也知舔犊情深,血浓于水。”
朱棣听罢不由得脸色微变,看看这幅画,又仔细回味了一下解缙刚才所言,突然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们,不由得心中一阵感慨,又突然间明白了道衍为何推荐让自己来找解缙,他也许真的是排解自己心中烦闷与为难的那个人。
朱棣没有拐弯抹角,身为一代帝王,他可以尽情地说他想说的一切,当他将自己的矛盾和犹豫告诉解缙之后,解缙却是陷入了沉默。
“皇上,是谁告诉您来找微臣的?”解缙问道。
“道衍法师。”
解缙摇头苦笑道:“道衍是我的朋友,没想到老朋友今日却是把我陷入了绝地啊。”
“此话怎讲?”朱棣问道。
“皇上试想,此乃帝王家事,本就不该由外臣干涉其中,若是说的人当了皇上,继承了皇位,那么那些没有继承的人就会恨你,若是你说的人继承皇位之后却并非帝王之才,那当初找你推荐的人就会怨你,这实在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朱棣一笑道:“兹体事大,的确关乎到大明王朝的兴衰与命运,道衍既然推荐你来,总是要给一些建议供朕参考吧?”
解缙苦思良久,缓缓指着画中最小的一只老虎,这只老虎落在最后面,因为刚才朱棣进来打断,这只虎的颜色还没有添上。
朱棣看着这只老虎道:“此为虎子?”
解缙摇摇头道:“此为虎孙。大明的基业就像这自然中的优胜劣汰一般,考虑的也许不仅仅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还要考虑更为长远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世不落。”
“解大人的意思是?”朱棣接着问道。
“微臣曾经见过大殿下的长子,实乃不世出之人才。微臣只能说道这里,至于一切决断,但凭皇上乾纲独断即可。”解缙一躬到地说道。
“朱瞻基!”朱棣被解缙这一说,心中不由得一动。的确,还有谁比他更了解自己的这个孙子呢。朱瞻基不仅聪明伶俐,跟难能可贵的是宅心仁厚,行事果断,条理清晰,有自己的主张与见地,其能力远远超出其他皇子。
“是啊,大明的江山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应该五十年,一百年!如此好的皇孙如果不能继承大明基业,但不成还要让我让给其他那些不争气的孙儿吗?”朱棣一边思索着,一边喃喃自语地说着。
朱棣殷切的目光没有换来他希望的回答,即便是一代帝王在面临如此重大的问题时,也是难免有些焦躁的,他虽然对于平日里道衍的一些做法并不是很满意,并且也感觉与道衍的关系在逐渐疏远,但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是,朱棣心里明白,道衍一定会给予他最为客观的解答。
“贫僧认为现在摆在皇上面前有两个问题,在没有得到皇上明确的想法之前,贫僧不敢妄下结论。”道衍终于说话了。
“你有哪里不明尽管问来,我既然叫法师来,就绝不会有所隐瞒的。”朱棣急切地说道。
道衍先是看了看朱棣,继而缓缓道:“皇上现在心里想着的究竟是能不能立二殿下为太子,还是究竟应该立谁为太子?”
朱棣听罢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脑中思索着道衍的话,在他看来这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道衍绝不会问没有用的问题,他的话里一定蕴藏着深意。
“请法师明示。”最后朱棣还是决定让道衍来回答他自己提出的问题。
道衍笑了笑道:“如果是前者,那么说明皇上心中的人选已经定为二殿下,但如果是后者,说明皇上心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皇位继承人。道衍问此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此。”
朱棣点了点头,思索片刻道:“实不相瞒,煦儿性格极为像朕,所以朕的确很是中意他,但是皇位之事非同小可,不可儿戏视之,多少王朝毁于一旦都是因为继承之事出了问题,朕不想重蹈覆辙。”
道衍手捻须髯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皇上真是圣明之君,若是后者,贫僧倒有一言提醒皇上。”
朱棣抬起头来,他知道这次谈话的重点马上就要到了。
“皇上难道忘记了吗,大明的皇位继承者不止有三人,而是应该有四人。”道衍缓缓道。
“你说叶承?”朱棣惊讶道。
“他应该姓朱。”道衍回答。
此时的屋内变得异常沉默,朱棣没有说话,而是缓缓起身在房中踱步,他看了看旁边的墙上,本来挂着月华与绿衫两柄宝剑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了绿衫一柄宝剑,而另一柄月华剑正是被他当时赐给了叶承。
“他曾经想杀死他的父亲,法师可能还不知道吧?”朱棣想起了那日在花园中的情景。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不是吗,皇上?一个母亲难以获得应有名分,母子二人颠沛流离,自己差点死在囚牢中的人,难道会一点怨气都没有吗?他没有付诸行动,正恰恰说明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顾念亲情的人。”道衍缓缓道。
朱棣突然间回头,目光中带着严厉说道:“法师,照你的意思,是朕错了?他要杀朕,反而是应该的吗?”
道衍垂手道:“贫僧断无此意,只是在探究一个人的人性。”
“够了!这种探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今天说的是谁能在朕百年之后继承王位,叶承虽是吾子,但他在江湖中浸染日久,怎会不沾染上江湖的习气,对宫中朝政又是半点不通,如此人选,纵然他天资聪敏也断断不能成为大明王朝的统治者。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以后都不用再提。”朱棣说的非常决绝,没有给道衍留下一丝的余地。
道衍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贫僧并没有坚持非要选择叶承的意思,只是提醒皇上有四位皇子而已。如今叶承被排除在外也无不可,陛下可去问一人,此人毕竟给予陛下最中肯的答案。”
“谁?”朱棣非常奇怪,没想到这个时候道衍会突然推荐别人,但是转念一想,明白道衍是因为刚才已经说出了叶承的名字,若是再推荐他人,难免落些嫌疑,立储君这种事情,历来都是帝王家的禁忌,就连道衍也不敢擅越太多。
此时只见道衍回答道:“解缙可帮皇上化解这一难题。”
“翰林侍读解缙?”朱棣脑海中浮现过几人,但是没想到最后道衍推荐的会是他。
道衍点点头,没有在说什么,而是躬身道:“若皇上没有其他事情,贫僧就先退下了。”
朱棣点点头,但是又想起些什么,继而问道:“他的事情怎么样了?”
道衍当然明白朱棣说的是建文帝的下落,在登基大典之后,朱棣曾经特意将自己、袁珙、解缙、陈瑛召集入宫,分派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如今眼见的快要一年的时间了,却仍然没有丝毫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消息。
道衍此时摇头道:“贫僧未曾忘记皇上旨意,只是如今建文帝如惊弓之鸟一般,定然隐姓埋名,并非如此易寻。”
朱棣何尝不明白寻找建文帝是多么艰难的事情,但是一日不找到自己的这位侄子,他就一日不能睡得安稳。当下道衍退去之后,朱棣立刻起身要去解缙的府邸。
“皇上,您要见大臣,让奴才去叫就是了,怎么敢劳您大驾呢?”樊明在一旁说道。
朱棣挥挥手道:“不,既然道衍能够推荐解缙,想必他对此事必定看得极为透彻,见这种人,当然要登门才能显出诚意。”
樊明刚才并没有机会听见道衍和朱棣说了些什么,此时见朱棣要去见解缙,也不清楚到底所为何事,见皇上执意如此,只要去安排了轿子,让朱棣起驾去找解缙。
解缙身为翰林院编修,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宫中度过的,所以朱棣要去找他,并不需要出宫,只要到了翰林院便可。
当朱棣到达之后,只见翰林院的大门敞开着,解缙一人在里面正在低头沉思,一开始朱棣还认为解缙必定是在考究书籍或者在编纂文献,他吩咐樊明不必通报,而是一个人迈步悄悄走了进去。
“解大人好清闲啊。”
来到解缙身后的朱棣突然间说了一句,着实吓了解缙一跳,他连忙回身看去,只见石皇上站在自己身后,不禁连忙将笔放下,撩衣袖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这时朱棣才看清楚他前面的桌案上方的并非书籍,而是一幅还没有完成的画,画上有一只猛虎,身后有几只小虎跟随,惟妙惟肖,甚是生动传神。
“爱卿平身,一直以来只是以为你书读得好,没想到爱卿的画也有如此高的造诣啊。”朱棣夸赞道。
解缙缓缓站起身来,笑道:“皇上谬赞了,微臣才疏学浅,一时兴起画点东西调节一下,却不想拙作污了圣上的眼睛。”
朱棣笑了笑道:“爱卿为何偏偏画虎?此话可有讲究?”
解缙躬身道:“微臣给此画取名为虎彪图,彪为虎子,虎为彪母,即便是天下最凶猛的野兽,也知舔犊情深,血浓于水。”
朱棣听罢不由得脸色微变,看看这幅画,又仔细回味了一下解缙刚才所言,突然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们,不由得心中一阵感慨,又突然间明白了道衍为何推荐让自己来找解缙,他也许真的是排解自己心中烦闷与为难的那个人。
朱棣没有拐弯抹角,身为一代帝王,他可以尽情地说他想说的一切,当他将自己的矛盾和犹豫告诉解缙之后,解缙却是陷入了沉默。
“皇上,是谁告诉您来找微臣的?”解缙问道。
“道衍法师。”
解缙摇头苦笑道:“道衍是我的朋友,没想到老朋友今日却是把我陷入了绝地啊。”
“此话怎讲?”朱棣问道。
“皇上试想,此乃帝王家事,本就不该由外臣干涉其中,若是说的人当了皇上,继承了皇位,那么那些没有继承的人就会恨你,若是你说的人继承皇位之后却并非帝王之才,那当初找你推荐的人就会怨你,这实在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朱棣一笑道:“兹体事大,的确关乎到大明王朝的兴衰与命运,道衍既然推荐你来,总是要给一些建议供朕参考吧?”
解缙苦思良久,缓缓指着画中最小的一只老虎,这只老虎落在最后面,因为刚才朱棣进来打断,这只虎的颜色还没有添上。
朱棣看着这只老虎道:“此为虎子?”
解缙摇摇头道:“此为虎孙。大明的基业就像这自然中的优胜劣汰一般,考虑的也许不仅仅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还要考虑更为长远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世不落。”
“解大人的意思是?”朱棣接着问道。
“微臣曾经见过大殿下的长子,实乃不世出之人才。微臣只能说道这里,至于一切决断,但凭皇上乾纲独断即可。”解缙一躬到地说道。
“朱瞻基!”朱棣被解缙这一说,心中不由得一动。的确,还有谁比他更了解自己的这个孙子呢。朱瞻基不仅聪明伶俐,跟难能可贵的是宅心仁厚,行事果断,条理清晰,有自己的主张与见地,其能力远远超出其他皇子。
“是啊,大明的江山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应该五十年,一百年!如此好的皇孙如果不能继承大明基业,但不成还要让我让给其他那些不争气的孙儿吗?”朱棣一边思索着,一边喃喃自语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