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马希声冤杀高郁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成四年(929年),年近八旬的楚国国王马殷自知来日无多,终于准备确定继承人。此时经历过唐末混沌乱世的枭雄们大都已死去,算得上同龄人的唯有马殷和钱鏐还活在人间。
倒这个时候,论疆域楚国面积已经够大,和江南的藩镇相比,和吴国相当,比吴越、南汉、闽国要大。同时也和吴国、南汉、荆南等藩国都已经实现了和平相处。马殷觉得自己的人生也算成功,但是对于几个儿子却感到不是十分满意,因此他一直没有能确定世子的人选。
与马殷同一时代的那枭雄豪杰们,自身能力都很强悍,但儿子大多是平庸之辈。如后梁的朱温和前蜀的王建,虽然自己很能干,但在他们死后,儿子无能,导致了国家很快被灭。杨行密号称南国第一人,却生了一帮无能的儿子,结果江山社稷早早的被别人掌控。
马殷目睹这些王朝和藩镇的消亡,也非常担心自己死后,楚国的江山社稷会出现类似情况,所以非常慎重地选择接班人。
马希振是马殷和第一任夫人刘杏兰所生的嫡长子,他善于吟诗作词,此时已官至武顺军节度使、侍中,是众人公认的贤明之士。 空余时间,马希振经常和楚国有名的高僧虚中谈诗论词,曾有“嘉鱼在深处、幽鸟立多时”的佳句。
马希振作为马殷的嫡长子,又是公认的贤明之士,同时他又得到了高郁和马宾的支持,本来应该毫无争议的成为楚国王位继承人。但是马殷最终没有选择马希振为楚国的接班人,而是选择了他的次子马希声。
马希声是马殷的次子,年龄仅次于马希振。马希声是马殷和他最爱的德妃袁文香所生。马希声因为母亲的缘故,十分受马殷宠爱和信任。马殷一向对德妃袁文香宠爱有加,对于立世子一事,自然会偏向德妃所生的儿子。同时马希声也得到了马殷三弟马存的大力支持,毕竟马存自许州南下开始,就一直和文香的关系不错,自然也偏向马希声。
而作为嫡长子的马希振,却反而因为母亲早早就去世了,虽然得到了高郁和马宾的支持,却没有得到马殷的充分信任和重用。除了马希振和马希声之外,还有几个儿子马希范、马希旺、马希萼、马希杲,年龄也都在二十岁以上。马希范是马殷的第三个儿子,是夫人陈丹女所生,能力还不错。马希杲,是华夫人所生,他为官期间,善于治理内政,并深得民心。
马殷之前也很犹豫,便征询了几个大臣的意见。高郁首先说道:“殿下,自古以来就是立嫡立长或立贤,现在殿下长子希振,是刘夫人所生,为人贤明。同时刘夫人和殿下相从于患难之中,又由大功于殿下,理应立他为世子。”马宾由于和刘杏兰相处时间长,也支持马希振。马宾因此附和高郁,说道:“大哥,高先生所言极是,小弟也以为希振最为合适。”
但是马存却不同意,说道:“大哥,小弟以为希声年轻有为,能力超群,因此希声才是最合适的人选。”马存一向和文香关系亲密,自然是要替她的儿子说话。袁诠是文香的叔父,也大力举荐马希声为世子。他们四人因此争论不休,让马殷感到左右为难。
马殷只得又询问另外两个重臣姚彦章和许德勋的意见。姚彦章和许德勋却都说道:“这是殿下的家事,应该由殿下自己决定。”他们毕竟是外人,也知道马殷的几个儿子正在相互争夺世子之位。他们不想得罪人,这才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马殷一时之间,难以决断。回到后宫之后,又和文香商议此事。文香自然是要马殷立自己的儿子希声为世子。马殷毕竟最宠爱袁德妃,因此选择了马希声为接班人。虽然高郁又极力反对,但是马殷这一次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是听了德妃的话。马殷希望自己百年之后,文香依然能过得舒心。
天成四年(公元929年)三月,七十八岁的马殷感到身体不适,随即任命马希声知政事,总管内外军政事务,遇到事情可以先行后奏。至此,马殷已经指定马希声为楚国的接班人,而且开始让马希声主持日常事务的处理。
虽然马殷依然健在,但楚国开始进入了马希声的时代。长子马希振眼见大事已定,便明智的放弃了官职,成了一名道士。马殷在确定马希声世子之位后,又把三子马希范外调朗州为永顺军节度使,马希杲为桂州静江军节度使。
当上了世子的马希声,自然很兴奋。马希声总理楚国军政事务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楚国的功勋下手,高郁成为马希声的首选。由于高郁一直支持马希振,而且大权在握,这些都引起了马希声的不满和嫉妒、怀疑。
高郁自扬州和马殷相识,已经辅佐马殷三十
多年,为楚国的发展壮大和江山稳固立下了巨大的功劳,成为马殷手下当仁不让的头号谋主,其地位堪比蜀汉的诸葛亮。但是高郁虽然能力超强,但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他为人孤傲,自命不凡,生活奢华、极其贪财,为了贪财享受,不择手段。
高郁平时饮水十分爱干净,他总是怀疑家的井水不干净,为了使井水能够洁净无污,他用银叶把整个井壁全部包围起来,从上至下,均是如此,十分奢侈浪费。连喝水都要用银叶保护,确实是有些太过奢华,高郁的这种行为自然激怒了很多楚国的官员,不时有官员为此弹劾举报高郁。但是马殷却对这些充耳不闻,依然器重和信任高郁,高郁毫发无损。
辰州有位居民向氏,曾经烧制出一条龙,任凭四周刮风下雨,都不能使其熄灭,这条龙最后被烧为灰烬,但其龙角却没有烧化,却莹白如玉,成为一个稀世珍宝,被向氏所收藏。高郁得知了此事之后,觉得那个龙角很有意思,便向向氏买此龙角。向氏的精心收藏宝物,自然不愿意轻易卖给高郁。
高郁在楚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当即发怒,便自己随便估计了一个价格,直接派人强行买卖,半买半抢,把这个龙角占为已有。有人对高郁说道:“高司马这是要祸事了吗,为什么用这种不祥之物来招致厄运?”但是高郁不以为然。
高郁如此高调嚣张,自然成为了楚国文武百官中的头号人物。马殷的那些儿子们,尤其是马希声,自然心中不爽。他们担心高郁会对他们的继位产生威胁,于是想早日把高郁除掉。而楚国的其他文武官员,嫉妒高郁的长期得宠,经久不衰,也有不少了欲除之而后快。
四周的各藩镇也知道高郁在楚国的作用和地位,也行干掉高郁,以此使楚国早日走向衰亡。从马殷的儿子们,到楚国的大部分文武官员,再到楚国的邻居,大家都对高郁十分不满,甚至有联手干掉高郁的趋势。
之前马希范出洛阳时,李存勖便搞了一次调拨离间的把戏,虽然并不高明,却让马希范中计。马希范回到楚国后,便反复向马殷讲述高郁的坏话。虽然马殷并不理会,但对高郁在楚国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荆南的高季兴,也不遗余力的离间高郁和马家关系。当马希声还是节度副使时,高季兴便偷偷写书信给马希声,书信的内容很有意思,和马希声几乎毫无关系。高季兴在信中表示对高郁的能力和功劳十分赞赏,因此决定和高郁结为结拜兄弟。高季兴要想和高郁结拜,却些信给马希声,明显是在挑拔离间。然而却被马殷识破,此计毫无效果。
不久之后,高季兴见此计不成,又生一计,干脆派遣奸细到楚国,到处散播不利于高郁的言论,诸如“听说楚国重用高郁,各藩镇大喜,以为亡马氏者必定是搞郁。”“马氏政事皆出于高郁,这是马家子孙的大忧!”
马希声的妻子是节度行军司马杨諡之女杨氏,杨氏家族的成员们靠着马希声这层关系,开始骄横跋扈、胡作非为。杨氏的兄长杨昭遂,已经当上了行军司马,但贪心不足,十分嫉妒眼红高郁职位。便在妹夫马希声跟前反复诉说高郁的坏话,目的很明确,搞掉高郁,让他接替高郁,以职掌楚国的财政大权。
马希声在众人的挑唆下,开始不断地在马殷面前编织罗列高郁的各种罪行,如贪污受贿、奢侈不法、勾结外敌、私通强藩等等,如不除掉高郁,将来会对楚国有巨大隐患。
高郁跟随马殷三十多年,是楚国的开国元勋。高郁和马殷感情十分深厚,而且也为楚国立下了巨大功劳。马殷对高郁极为了解和信任,当然不会轻易听信马希声的一面之词。
马殷对儿子语重心常的说道:“高郁,是成就马家霸业之人,你们以后不得再说这种话!我们不能亏待了他,你们务必要尊重高先生!”在马殷那边碰了钉子的马希声仍不肯死心:要保全高郁也可以,但是又剥夺高郁的兵权,让他掌握兵权,是件非常可怕的事,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尽管马殷不相信马希声所罗列的那些罪行,但架不住马希声的反复诉说。当然马希声也通过母亲德妃向马殷进言,外加马希范也对高郁有意见。马殷最终选择了妥协,将高郁贬为行军司马,免去了高郁一些权力。马殷其实也是为高郁好,他不想让高郁和儿子们闹得太僵。
高郁却没有体会出马殷的一番苦心,得知一向对自己敬重有加、言听计从的马殷居然削弱了自己的权力,十分桀骜不服,公开叫嚣道:“我服侍楚王已多年,现在大事已成。我还是要赶快去经营西山,准备告老回乡。狗崽渐渐长大,能咬人了。”狂妄不驯的高郁把发泄的矛头直接对准了马希声,当然也为自己带来了灾祸。
高郁的抱怨很快便传到了马希声耳朵里,马希声怒不可遏,和高郁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天成四年(929年)七月,马希声伪造了一份马殷的诏令,内容是逮捕并处死高郁,罪名是谋反!马希声此时已经是楚国的实际掌权者,他的命令谁敢违抗,外加高郁平时人缘不太好,关键时刻没人帮他说情。高郁最终以谋反之罪名被马希声处死,并被满门抄斩。
马殷的其他开国功勋,诸如李琼、秦彦晖、许德勋、姚彦章等人,大多得以善终,唯有高郁惨遭冤杀。
高郁被杀之时,马殷躺在病床之上卧病不起,根本不知道他多年尊敬的高郁先生居然被儿子给冤枉杀了。
有一天,马殷发现天气非常奇怪,居然大雾四塞,迷茫一片,似乎是不祥之兆。马殷对身边的侍从们说道:“我当年跟随孙儒,每当孙儒滥杀无辜之人时,天空总会出现异常状况。难道现在我们的长沙城,狱中也有冤案吗?”
马殷的左右知道再也无法向马殷隐瞒,于是把高郁被马希声杀死的消息向马殷如实汇报。马殷听说高郁被杀,顿时捶胸顿足,放声痛哭道:“我真的老不中用了,楚国的政事也不用经过我了,致使功勋大臣们遭受冤死!这个地方我也不能呆多久!”
面对儿子马希声矫诏杀大臣的行为,马殷已经是无可奈何了 。他毕竟年事已高,不想多事了。要知道,马殷虽然病重,但他还是楚国的国王,而马希声只不过是代理事务而已。以马殷巨大的威望,随时可以把马希声给废掉。但马殷选择了纵容和忍让,没有对马希声进行责罚。
马希声杀了高郁之时,洛阳的李嗣源去世。李嗣源登基那一年已过了六十岁,他每天夜间在宫中焚香向天神祝告说道:“我本来是个沙陀族胡人,由于战乱被众人推举出来继位;愿上天早降圣人,做百姓的君主。”李嗣源在位时粮谷多次丰收,兵戈少见。
很快,宋王李从厚到达洛阳,即大唐皇帝之位。秦王李从荣死后,朱洪实之妻入宫,与宫中司掌衣饰的王氏说到秦王,王氏道:“秦王作为王子,不在父皇左右侍奉疾病,以致被人归加罪名,是他自己招的;如果说他大逆不道,那是诬陷他太过份了。朱司徒是最受秦王恩宠的,当时不替他辩护,真是太可惜了。”
朱洪实听到这些话,感到恐惧,与康义诚一起把这些话上奏李从厚。并说王氏同李从荣私通,替李从荣刺探宫中之事。李从厚自然大怒,即把王氏赐死。事情又牵连到王淑妃,王淑妃平素对李从荣很厚待,李从厚从此对王淑妃产生怀疑。
接着李从厚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应顺。又加封河阳节度使兼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兼任侍中,判理六军诸卫事。朱弘昭、冯赟嫉妒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正节度使张从宾等人,请李从厚调出安彦威为护国节度使,任用捧圣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代替他;调出张从宾为彰义节度使,任用严卫步军都指挥使皇甫遇代替他。
唐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李从珂,年轻时与石敬瑭跟从李嗣源征伐,立过功,有声望,得人心;朱弘昭、冯赟的地位和声望,比起李从珂、石敬瑭二人相差很远,朱、冯一执掌朝政,便很憎恶这两个人。
李嗣源有病之时,潞王李从珂经常让他的夫人入宫侍奉。等到李嗣源病逝,潞王李从珂却托词有病不来。朝廷使臣到过凤翔的人中,自称伺探得潞王李从珂阴谋造反。当时潞王李从珂长子李重吉在朝廷任控鹤都指挥使,朱弘昭、冯赟不想让他掌管禁中兵权,调他出任亳州团练使。潞王李从珂有个女儿李惠明出家为尼,住在洛阳,也被召入禁中。潞王李从珂由此产生疑惧。
朱弘昭、冯赟又不想让石敬瑭久居太原,并且想召回权知天雄军府的孟汉琼。迁成德节度使范延光为天雄节度使,代替孟汉琼;派潞王李从珂为河东节度使,兼任北都太原留守;迁石敬瑭为成德节度使。这些调遣都不下皇帝诏书,只是派使臣持枢密院所行的文书,护送着到达各个镇所。
潞王李从珂已经与朝廷猜忌疏远,朝廷又任命李从璋主持凤翔事务。李从璋性情粗鲁,而且幸灾乐祸,以前代替安重诲镇守河中,亲手槌杀了安重诲。李从珂听说要派他接替自己,心里尤其厌恶,想要拒绝朝廷的命令,却兵弱粮少,不知怎么办为好,便同所属将佐商议,众人都说道:“国家政事都操纵在朱弘昭、冯赟手中,大王您功高名大,震慑君主,离开镇所必然不能保全自己。你不能接受别人的替代。”
李从珂又询问观察判官马胤孙,说道:“现在,我要前往京师洛阳,应当朝哪个方向为好?”
天成四年(929年),年近八旬的楚国国王马殷自知来日无多,终于准备确定继承人。此时经历过唐末混沌乱世的枭雄们大都已死去,算得上同龄人的唯有马殷和钱鏐还活在人间。
倒这个时候,论疆域楚国面积已经够大,和江南的藩镇相比,和吴国相当,比吴越、南汉、闽国要大。同时也和吴国、南汉、荆南等藩国都已经实现了和平相处。马殷觉得自己的人生也算成功,但是对于几个儿子却感到不是十分满意,因此他一直没有能确定世子的人选。
与马殷同一时代的那枭雄豪杰们,自身能力都很强悍,但儿子大多是平庸之辈。如后梁的朱温和前蜀的王建,虽然自己很能干,但在他们死后,儿子无能,导致了国家很快被灭。杨行密号称南国第一人,却生了一帮无能的儿子,结果江山社稷早早的被别人掌控。
马殷目睹这些王朝和藩镇的消亡,也非常担心自己死后,楚国的江山社稷会出现类似情况,所以非常慎重地选择接班人。
马希振是马殷和第一任夫人刘杏兰所生的嫡长子,他善于吟诗作词,此时已官至武顺军节度使、侍中,是众人公认的贤明之士。 空余时间,马希振经常和楚国有名的高僧虚中谈诗论词,曾有“嘉鱼在深处、幽鸟立多时”的佳句。
马希振作为马殷的嫡长子,又是公认的贤明之士,同时他又得到了高郁和马宾的支持,本来应该毫无争议的成为楚国王位继承人。但是马殷最终没有选择马希振为楚国的接班人,而是选择了他的次子马希声。
马希声是马殷的次子,年龄仅次于马希振。马希声是马殷和他最爱的德妃袁文香所生。马希声因为母亲的缘故,十分受马殷宠爱和信任。马殷一向对德妃袁文香宠爱有加,对于立世子一事,自然会偏向德妃所生的儿子。同时马希声也得到了马殷三弟马存的大力支持,毕竟马存自许州南下开始,就一直和文香的关系不错,自然也偏向马希声。
而作为嫡长子的马希振,却反而因为母亲早早就去世了,虽然得到了高郁和马宾的支持,却没有得到马殷的充分信任和重用。除了马希振和马希声之外,还有几个儿子马希范、马希旺、马希萼、马希杲,年龄也都在二十岁以上。马希范是马殷的第三个儿子,是夫人陈丹女所生,能力还不错。马希杲,是华夫人所生,他为官期间,善于治理内政,并深得民心。
马殷之前也很犹豫,便征询了几个大臣的意见。高郁首先说道:“殿下,自古以来就是立嫡立长或立贤,现在殿下长子希振,是刘夫人所生,为人贤明。同时刘夫人和殿下相从于患难之中,又由大功于殿下,理应立他为世子。”马宾由于和刘杏兰相处时间长,也支持马希振。马宾因此附和高郁,说道:“大哥,高先生所言极是,小弟也以为希振最为合适。”
但是马存却不同意,说道:“大哥,小弟以为希声年轻有为,能力超群,因此希声才是最合适的人选。”马存一向和文香关系亲密,自然是要替她的儿子说话。袁诠是文香的叔父,也大力举荐马希声为世子。他们四人因此争论不休,让马殷感到左右为难。
马殷只得又询问另外两个重臣姚彦章和许德勋的意见。姚彦章和许德勋却都说道:“这是殿下的家事,应该由殿下自己决定。”他们毕竟是外人,也知道马殷的几个儿子正在相互争夺世子之位。他们不想得罪人,这才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马殷一时之间,难以决断。回到后宫之后,又和文香商议此事。文香自然是要马殷立自己的儿子希声为世子。马殷毕竟最宠爱袁德妃,因此选择了马希声为接班人。虽然高郁又极力反对,但是马殷这一次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是听了德妃的话。马殷希望自己百年之后,文香依然能过得舒心。
天成四年(公元929年)三月,七十八岁的马殷感到身体不适,随即任命马希声知政事,总管内外军政事务,遇到事情可以先行后奏。至此,马殷已经指定马希声为楚国的接班人,而且开始让马希声主持日常事务的处理。
虽然马殷依然健在,但楚国开始进入了马希声的时代。长子马希振眼见大事已定,便明智的放弃了官职,成了一名道士。马殷在确定马希声世子之位后,又把三子马希范外调朗州为永顺军节度使,马希杲为桂州静江军节度使。
当上了世子的马希声,自然很兴奋。马希声总理楚国军政事务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楚国的功勋下手,高郁成为马希声的首选。由于高郁一直支持马希振,而且大权在握,这些都引起了马希声的不满和嫉妒、怀疑。
高郁自扬州和马殷相识,已经辅佐马殷三十
多年,为楚国的发展壮大和江山稳固立下了巨大的功劳,成为马殷手下当仁不让的头号谋主,其地位堪比蜀汉的诸葛亮。但是高郁虽然能力超强,但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他为人孤傲,自命不凡,生活奢华、极其贪财,为了贪财享受,不择手段。
高郁平时饮水十分爱干净,他总是怀疑家的井水不干净,为了使井水能够洁净无污,他用银叶把整个井壁全部包围起来,从上至下,均是如此,十分奢侈浪费。连喝水都要用银叶保护,确实是有些太过奢华,高郁的这种行为自然激怒了很多楚国的官员,不时有官员为此弹劾举报高郁。但是马殷却对这些充耳不闻,依然器重和信任高郁,高郁毫发无损。
辰州有位居民向氏,曾经烧制出一条龙,任凭四周刮风下雨,都不能使其熄灭,这条龙最后被烧为灰烬,但其龙角却没有烧化,却莹白如玉,成为一个稀世珍宝,被向氏所收藏。高郁得知了此事之后,觉得那个龙角很有意思,便向向氏买此龙角。向氏的精心收藏宝物,自然不愿意轻易卖给高郁。
高郁在楚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当即发怒,便自己随便估计了一个价格,直接派人强行买卖,半买半抢,把这个龙角占为已有。有人对高郁说道:“高司马这是要祸事了吗,为什么用这种不祥之物来招致厄运?”但是高郁不以为然。
高郁如此高调嚣张,自然成为了楚国文武百官中的头号人物。马殷的那些儿子们,尤其是马希声,自然心中不爽。他们担心高郁会对他们的继位产生威胁,于是想早日把高郁除掉。而楚国的其他文武官员,嫉妒高郁的长期得宠,经久不衰,也有不少了欲除之而后快。
四周的各藩镇也知道高郁在楚国的作用和地位,也行干掉高郁,以此使楚国早日走向衰亡。从马殷的儿子们,到楚国的大部分文武官员,再到楚国的邻居,大家都对高郁十分不满,甚至有联手干掉高郁的趋势。
之前马希范出洛阳时,李存勖便搞了一次调拨离间的把戏,虽然并不高明,却让马希范中计。马希范回到楚国后,便反复向马殷讲述高郁的坏话。虽然马殷并不理会,但对高郁在楚国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荆南的高季兴,也不遗余力的离间高郁和马家关系。当马希声还是节度副使时,高季兴便偷偷写书信给马希声,书信的内容很有意思,和马希声几乎毫无关系。高季兴在信中表示对高郁的能力和功劳十分赞赏,因此决定和高郁结为结拜兄弟。高季兴要想和高郁结拜,却些信给马希声,明显是在挑拔离间。然而却被马殷识破,此计毫无效果。
不久之后,高季兴见此计不成,又生一计,干脆派遣奸细到楚国,到处散播不利于高郁的言论,诸如“听说楚国重用高郁,各藩镇大喜,以为亡马氏者必定是搞郁。”“马氏政事皆出于高郁,这是马家子孙的大忧!”
马希声的妻子是节度行军司马杨諡之女杨氏,杨氏家族的成员们靠着马希声这层关系,开始骄横跋扈、胡作非为。杨氏的兄长杨昭遂,已经当上了行军司马,但贪心不足,十分嫉妒眼红高郁职位。便在妹夫马希声跟前反复诉说高郁的坏话,目的很明确,搞掉高郁,让他接替高郁,以职掌楚国的财政大权。
马希声在众人的挑唆下,开始不断地在马殷面前编织罗列高郁的各种罪行,如贪污受贿、奢侈不法、勾结外敌、私通强藩等等,如不除掉高郁,将来会对楚国有巨大隐患。
高郁跟随马殷三十多年,是楚国的开国元勋。高郁和马殷感情十分深厚,而且也为楚国立下了巨大功劳。马殷对高郁极为了解和信任,当然不会轻易听信马希声的一面之词。
马殷对儿子语重心常的说道:“高郁,是成就马家霸业之人,你们以后不得再说这种话!我们不能亏待了他,你们务必要尊重高先生!”在马殷那边碰了钉子的马希声仍不肯死心:要保全高郁也可以,但是又剥夺高郁的兵权,让他掌握兵权,是件非常可怕的事,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尽管马殷不相信马希声所罗列的那些罪行,但架不住马希声的反复诉说。当然马希声也通过母亲德妃向马殷进言,外加马希范也对高郁有意见。马殷最终选择了妥协,将高郁贬为行军司马,免去了高郁一些权力。马殷其实也是为高郁好,他不想让高郁和儿子们闹得太僵。
高郁却没有体会出马殷的一番苦心,得知一向对自己敬重有加、言听计从的马殷居然削弱了自己的权力,十分桀骜不服,公开叫嚣道:“我服侍楚王已多年,现在大事已成。我还是要赶快去经营西山,准备告老回乡。狗崽渐渐长大,能咬人了。”狂妄不驯的高郁把发泄的矛头直接对准了马希声,当然也为自己带来了灾祸。
高郁的抱怨很快便传到了马希声耳朵里,马希声怒不可遏,和高郁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天成四年(929年)七月,马希声伪造了一份马殷的诏令,内容是逮捕并处死高郁,罪名是谋反!马希声此时已经是楚国的实际掌权者,他的命令谁敢违抗,外加高郁平时人缘不太好,关键时刻没人帮他说情。高郁最终以谋反之罪名被马希声处死,并被满门抄斩。
马殷的其他开国功勋,诸如李琼、秦彦晖、许德勋、姚彦章等人,大多得以善终,唯有高郁惨遭冤杀。
高郁被杀之时,马殷躺在病床之上卧病不起,根本不知道他多年尊敬的高郁先生居然被儿子给冤枉杀了。
有一天,马殷发现天气非常奇怪,居然大雾四塞,迷茫一片,似乎是不祥之兆。马殷对身边的侍从们说道:“我当年跟随孙儒,每当孙儒滥杀无辜之人时,天空总会出现异常状况。难道现在我们的长沙城,狱中也有冤案吗?”
马殷的左右知道再也无法向马殷隐瞒,于是把高郁被马希声杀死的消息向马殷如实汇报。马殷听说高郁被杀,顿时捶胸顿足,放声痛哭道:“我真的老不中用了,楚国的政事也不用经过我了,致使功勋大臣们遭受冤死!这个地方我也不能呆多久!”
面对儿子马希声矫诏杀大臣的行为,马殷已经是无可奈何了 。他毕竟年事已高,不想多事了。要知道,马殷虽然病重,但他还是楚国的国王,而马希声只不过是代理事务而已。以马殷巨大的威望,随时可以把马希声给废掉。但马殷选择了纵容和忍让,没有对马希声进行责罚。
马希声杀了高郁之时,洛阳的李嗣源去世。李嗣源登基那一年已过了六十岁,他每天夜间在宫中焚香向天神祝告说道:“我本来是个沙陀族胡人,由于战乱被众人推举出来继位;愿上天早降圣人,做百姓的君主。”李嗣源在位时粮谷多次丰收,兵戈少见。
很快,宋王李从厚到达洛阳,即大唐皇帝之位。秦王李从荣死后,朱洪实之妻入宫,与宫中司掌衣饰的王氏说到秦王,王氏道:“秦王作为王子,不在父皇左右侍奉疾病,以致被人归加罪名,是他自己招的;如果说他大逆不道,那是诬陷他太过份了。朱司徒是最受秦王恩宠的,当时不替他辩护,真是太可惜了。”
朱洪实听到这些话,感到恐惧,与康义诚一起把这些话上奏李从厚。并说王氏同李从荣私通,替李从荣刺探宫中之事。李从厚自然大怒,即把王氏赐死。事情又牵连到王淑妃,王淑妃平素对李从荣很厚待,李从厚从此对王淑妃产生怀疑。
接着李从厚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应顺。又加封河阳节度使兼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兼任侍中,判理六军诸卫事。朱弘昭、冯赟嫉妒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正节度使张从宾等人,请李从厚调出安彦威为护国节度使,任用捧圣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代替他;调出张从宾为彰义节度使,任用严卫步军都指挥使皇甫遇代替他。
唐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李从珂,年轻时与石敬瑭跟从李嗣源征伐,立过功,有声望,得人心;朱弘昭、冯赟的地位和声望,比起李从珂、石敬瑭二人相差很远,朱、冯一执掌朝政,便很憎恶这两个人。
李嗣源有病之时,潞王李从珂经常让他的夫人入宫侍奉。等到李嗣源病逝,潞王李从珂却托词有病不来。朝廷使臣到过凤翔的人中,自称伺探得潞王李从珂阴谋造反。当时潞王李从珂长子李重吉在朝廷任控鹤都指挥使,朱弘昭、冯赟不想让他掌管禁中兵权,调他出任亳州团练使。潞王李从珂有个女儿李惠明出家为尼,住在洛阳,也被召入禁中。潞王李从珂由此产生疑惧。
朱弘昭、冯赟又不想让石敬瑭久居太原,并且想召回权知天雄军府的孟汉琼。迁成德节度使范延光为天雄节度使,代替孟汉琼;派潞王李从珂为河东节度使,兼任北都太原留守;迁石敬瑭为成德节度使。这些调遣都不下皇帝诏书,只是派使臣持枢密院所行的文书,护送着到达各个镇所。
潞王李从珂已经与朝廷猜忌疏远,朝廷又任命李从璋主持凤翔事务。李从璋性情粗鲁,而且幸灾乐祸,以前代替安重诲镇守河中,亲手槌杀了安重诲。李从珂听说要派他接替自己,心里尤其厌恶,想要拒绝朝廷的命令,却兵弱粮少,不知怎么办为好,便同所属将佐商议,众人都说道:“国家政事都操纵在朱弘昭、冯赟手中,大王您功高名大,震慑君主,离开镇所必然不能保全自己。你不能接受别人的替代。”
李从珂又询问观察判官马胤孙,说道:“现在,我要前往京师洛阳,应当朝哪个方向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