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封建官衙文化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郦城县衙位于中州省的郦城县,是一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期县级官署衙门。从江阳通往郦城的道路正在维修,岳浩瀚一行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在上午十点多到达了郦城县。
车子驶到郦城县城东大街,在县衙附近,找了处停车场,把车子停下,众人下车后,站在车子跟前,望着庞大的县衙古建筑群,傅荣生感叹道:“这么大规模呀!”
站在傅荣生旁边的章海明道:“我查阅了一下历史资料,这郦城县衙建于元代大德年间,此后又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才逐渐形成现在这样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
岳浩瀚把车上带着的矿泉水拿出来,给每个人分发了一瓶,一行人说着话,朝着县衙走去,到了县衙大门口,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形建筑物,俗称照壁。
照壁是华夏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是设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萧墙之说。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华夏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从风水学角度来讲,住宅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照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大门内的称为内照壁,大门外的称为外照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青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墙身的中心区域称为照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简单一点的照壁可能没有什么装饰,但也必须磨砖对缝非常整齐,豪华的照壁通常装饰有很多吉祥图样的砖雕。照壁墙上的砖雕主要有中心区域的中央和四角,在与屋顶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枭和连珠。中心方砖上面一边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照壁墙的中央还镶嵌有福寿字的砖匾或者是带有吉祥一味的砖雕。
郦城县衙的照壁为一字形的外照壁,照壁正中的浮雕是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大家站在照壁跟前,欣赏着那惟妙惟肖的怪兽;程梓颖看了会,偏着头问章海明,道:“章老师,照壁上的浮雕是麒麟吗?怎么仔细看又不像麒麟。”
章海明笑了笑,回答道:“这个怪兽叫‘贪’,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它能吞下金银财宝,从浮雕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脚下和四周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仍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却落了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的可悲下场,这种官衙用的照壁绘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
欣赏完照壁,大家又朝着照壁的对面望去,照壁的对面隔着条马路,有一个牌坊叫“宣化坊”,它的南面书写着“菊潭古治”,北面书写着“宣化”二字。
章海明给大家解说道:“牌坊这里是知县每月的初一、十五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菊潭’是古时候对郦城县的称呼。郦城曾经也叫菊潭县。”
站在县衙大门口观看,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整个县衙的严肃性。大门是门子打更报时、监管进出人员的第一道防卫之门。
岳浩瀚把门票购买后,大家进入大门,看到东边的建筑叫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西边建筑是膳馆和清代的县级监狱。从大门到大堂百米甬道的中央有道门,叫仪门,是官府的第二道门。中间的大门过去时常是不开,只有在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州、府官员时才可打开;仪门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过去时常开着,供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刑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刑,所以旧时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当大家过了仪门,便能看到高大壮观的县衙大堂了。大堂前的甬道两侧,东边为吏、户、礼房,西边为兵、刑、工房。六房是封建时代衙门的职能机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大堂屋檐下挂着一幅很大的漆金黑底的牌匾,上书几个漆金大字“郦城县正堂”,堂前两根抱柱上是一幅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
大堂正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门为知县审理案件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央放着三尺公案,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签,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是下令动刑的。
在大堂三尺公案座椅后面是一个屏风,屏风上面绘着“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郦城县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因而级别相对较高,知县一般为从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副厅待遇。
旧时,县衙大堂中,知县审案的时候,是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的为原告石,西边长方形的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大堂中的被告石比原告石要长一些。
县衙大堂后面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也就是看门的人,门子一般是由知县的亲属或亲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就像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又因为门子房设在县衙大堂后面,所以后来也把“走门子”称作“走后门”。
门子房后面有一个屏门,大家穿过屏门,便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前抱柱上也有一副对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存疑问者要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
二堂正中悬挂一块匾额,上书“琴治堂”三个字,岳浩瀚站在匾额下仰头看了一会,扭头问站在身边的章海明,道:“章老师,我不明白‘琴治’这两个字做何解释?”
章海明道:“这里的“琴治”应该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整天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亲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于用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事轻。”
岳浩瀚笑了下,说:“看来把这二堂叫‘琴治堂’,是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有点自我标榜的意味啊。”
章海明笑着说:“我道是觉得宓子践的重于用人这个观点很值得借鉴啊,浩瀚,你将来要是当主要领导的时候,一定要向宓子践学习,重在用人,力求达到‘琴治’的效果。”
在二堂靠墙的地方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着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侧放有夹棍、拶子,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人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型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一行人出了二堂,到了后面便是夫子院,也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己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他们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
夫子院院内有一棵元代时期栽植的桂花树,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思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出了夫子院,再向后走,便到了三堂,三堂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知县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三堂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
大家站在三堂门口观看,三堂屋檐下一块匾额上书“三省堂”三个漆金大字,前面两个抱柱上写着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傅荣生站着仔细地看了看对联,说,不容易啊,封建时代的官员能够这样认识到,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很不简单呀!
叶云清附和着,说,是啊,对联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看来封建时代有的官员,比我们现实中的某些官员强多了。
章海明说,今天参观了郦城县衙,让我感触颇深啊,我们华夏是官文化的故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我们华夏这样,把官僚体制发展到如此纷繁的状况。一座郦城县衙,半部官场文化呀。
岳浩瀚接话,说,我真惊叹这里的匾额楹联,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笔力遒劲。楹联匾额无处不在,立意不离官德官箴,幅幅堪称匾额楹联的佳作。难怪去年我妹妹她们到这里来,还用心地把这里的对联全部抄录了下来。
众人发表了一通感慨,看看时间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岳浩瀚提议大家到县衙外找个餐馆吃中午饭,在从三堂返回的时候,经过大堂旁边的账房,岳浩瀚发现账房的门前廊柱上同样写着寓意深刻的楹联。
东账房是管理财政的部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门前楹写道:“廉不言贪,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意思是告诫管理库银和库房的官员,履行廉政,就不要讲自己清贫;要勤政,就不要讲自己辛苦。
西账房也就是库房,相当于现在的国库,门前楹联写道:“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意思是,一丝一粟,关乎你的名节;一厘一毫,都是来自百姓的血汗。
大家出了县衙,站在大门口朝着左右观察了一下,商量着,准备到县衙东边不远处的一家餐馆里就餐,当大家经过矗立着的一块石碑跟前,章海明教授被石碑所吸引,弯着腰开始仔细看着上面刻着的字迹。
岳浩瀚见章海明专注的样子,也跟着促了过去弯腰看着,章海明偏着头看了眼岳浩瀚,说,浩瀚,你仔细看看,这个就是县衙的《三院禁约碑》,我们刚来的时候没注意到。
岳浩瀚问章海明,道:“章老师,这个《三院禁约碑》有什么说法?”
章海明道:“我之前查过资料,这块石碑应该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郦城这个地方由于是三省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所以辖区内的驿站就比较多,以方便过往官员住宿用餐,而当时驿站花费的所有费用都是由老百姓承担。明代后期由于朝政**,官场奢靡,吃喝风泛滥,超标供应现象也十分严重,导致民不聊生。为整治官场**,减轻老百姓负担,明万历三十九年,知县易三才联名县丞、主薄,向驿传道、巡抚、监察御史这三院反应,要求遏制这种不正之风并获得了批准。同时也拟定了四条禁约和一条关于过境官员乘马坐轿、饭菜供应的具体规定,以及违反这些条约的处罚办法,镌刻在石碑之上立于县衙大门之左,永为遵守。因此,碑名便称为《三院禁约》。”
岳浩瀚认真的听完章海明教授的介绍,又仔细的看完石碑上刻着四条禁约,不禁感叹了一声说:“章老师,这刻在石头上的反对吃喝,反对奢靡和铺张浪费的规定,真是堪称独一无二,真乃是刻在石头上的反腐宣言!”
郦城县衙位于中州省的郦城县,是一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期县级官署衙门。从江阳通往郦城的道路正在维修,岳浩瀚一行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在上午十点多到达了郦城县。
车子驶到郦城县城东大街,在县衙附近,找了处停车场,把车子停下,众人下车后,站在车子跟前,望着庞大的县衙古建筑群,傅荣生感叹道:“这么大规模呀!”
站在傅荣生旁边的章海明道:“我查阅了一下历史资料,这郦城县衙建于元代大德年间,此后又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才逐渐形成现在这样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
岳浩瀚把车上带着的矿泉水拿出来,给每个人分发了一瓶,一行人说着话,朝着县衙走去,到了县衙大门口,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形建筑物,俗称照壁。
照壁是华夏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是设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萧墙之说。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华夏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从风水学角度来讲,住宅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照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大门内的称为内照壁,大门外的称为外照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青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墙身的中心区域称为照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简单一点的照壁可能没有什么装饰,但也必须磨砖对缝非常整齐,豪华的照壁通常装饰有很多吉祥图样的砖雕。照壁墙上的砖雕主要有中心区域的中央和四角,在与屋顶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枭和连珠。中心方砖上面一边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照壁墙的中央还镶嵌有福寿字的砖匾或者是带有吉祥一味的砖雕。
郦城县衙的照壁为一字形的外照壁,照壁正中的浮雕是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大家站在照壁跟前,欣赏着那惟妙惟肖的怪兽;程梓颖看了会,偏着头问章海明,道:“章老师,照壁上的浮雕是麒麟吗?怎么仔细看又不像麒麟。”
章海明笑了笑,回答道:“这个怪兽叫‘贪’,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它能吞下金银财宝,从浮雕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脚下和四周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仍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却落了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的可悲下场,这种官衙用的照壁绘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
欣赏完照壁,大家又朝着照壁的对面望去,照壁的对面隔着条马路,有一个牌坊叫“宣化坊”,它的南面书写着“菊潭古治”,北面书写着“宣化”二字。
章海明给大家解说道:“牌坊这里是知县每月的初一、十五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菊潭’是古时候对郦城县的称呼。郦城曾经也叫菊潭县。”
站在县衙大门口观看,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整个县衙的严肃性。大门是门子打更报时、监管进出人员的第一道防卫之门。
岳浩瀚把门票购买后,大家进入大门,看到东边的建筑叫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西边建筑是膳馆和清代的县级监狱。从大门到大堂百米甬道的中央有道门,叫仪门,是官府的第二道门。中间的大门过去时常是不开,只有在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州、府官员时才可打开;仪门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过去时常开着,供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刑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刑,所以旧时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当大家过了仪门,便能看到高大壮观的县衙大堂了。大堂前的甬道两侧,东边为吏、户、礼房,西边为兵、刑、工房。六房是封建时代衙门的职能机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大堂屋檐下挂着一幅很大的漆金黑底的牌匾,上书几个漆金大字“郦城县正堂”,堂前两根抱柱上是一幅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
大堂正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门为知县审理案件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央放着三尺公案,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签,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是下令动刑的。
在大堂三尺公案座椅后面是一个屏风,屏风上面绘着“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郦城县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因而级别相对较高,知县一般为从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副厅待遇。
旧时,县衙大堂中,知县审案的时候,是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的为原告石,西边长方形的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大堂中的被告石比原告石要长一些。
县衙大堂后面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也就是看门的人,门子一般是由知县的亲属或亲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就像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又因为门子房设在县衙大堂后面,所以后来也把“走门子”称作“走后门”。
门子房后面有一个屏门,大家穿过屏门,便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前抱柱上也有一副对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存疑问者要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
二堂正中悬挂一块匾额,上书“琴治堂”三个字,岳浩瀚站在匾额下仰头看了一会,扭头问站在身边的章海明,道:“章老师,我不明白‘琴治’这两个字做何解释?”
章海明道:“这里的“琴治”应该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整天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亲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于用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事轻。”
岳浩瀚笑了下,说:“看来把这二堂叫‘琴治堂’,是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有点自我标榜的意味啊。”
章海明笑着说:“我道是觉得宓子践的重于用人这个观点很值得借鉴啊,浩瀚,你将来要是当主要领导的时候,一定要向宓子践学习,重在用人,力求达到‘琴治’的效果。”
在二堂靠墙的地方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着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侧放有夹棍、拶子,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人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型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一行人出了二堂,到了后面便是夫子院,也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己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他们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
夫子院院内有一棵元代时期栽植的桂花树,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思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出了夫子院,再向后走,便到了三堂,三堂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知县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三堂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
大家站在三堂门口观看,三堂屋檐下一块匾额上书“三省堂”三个漆金大字,前面两个抱柱上写着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傅荣生站着仔细地看了看对联,说,不容易啊,封建时代的官员能够这样认识到,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很不简单呀!
叶云清附和着,说,是啊,对联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看来封建时代有的官员,比我们现实中的某些官员强多了。
章海明说,今天参观了郦城县衙,让我感触颇深啊,我们华夏是官文化的故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我们华夏这样,把官僚体制发展到如此纷繁的状况。一座郦城县衙,半部官场文化呀。
岳浩瀚接话,说,我真惊叹这里的匾额楹联,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笔力遒劲。楹联匾额无处不在,立意不离官德官箴,幅幅堪称匾额楹联的佳作。难怪去年我妹妹她们到这里来,还用心地把这里的对联全部抄录了下来。
众人发表了一通感慨,看看时间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岳浩瀚提议大家到县衙外找个餐馆吃中午饭,在从三堂返回的时候,经过大堂旁边的账房,岳浩瀚发现账房的门前廊柱上同样写着寓意深刻的楹联。
东账房是管理财政的部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门前楹写道:“廉不言贪,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意思是告诫管理库银和库房的官员,履行廉政,就不要讲自己清贫;要勤政,就不要讲自己辛苦。
西账房也就是库房,相当于现在的国库,门前楹联写道:“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意思是,一丝一粟,关乎你的名节;一厘一毫,都是来自百姓的血汗。
大家出了县衙,站在大门口朝着左右观察了一下,商量着,准备到县衙东边不远处的一家餐馆里就餐,当大家经过矗立着的一块石碑跟前,章海明教授被石碑所吸引,弯着腰开始仔细看着上面刻着的字迹。
岳浩瀚见章海明专注的样子,也跟着促了过去弯腰看着,章海明偏着头看了眼岳浩瀚,说,浩瀚,你仔细看看,这个就是县衙的《三院禁约碑》,我们刚来的时候没注意到。
岳浩瀚问章海明,道:“章老师,这个《三院禁约碑》有什么说法?”
章海明道:“我之前查过资料,这块石碑应该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郦城这个地方由于是三省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所以辖区内的驿站就比较多,以方便过往官员住宿用餐,而当时驿站花费的所有费用都是由老百姓承担。明代后期由于朝政**,官场奢靡,吃喝风泛滥,超标供应现象也十分严重,导致民不聊生。为整治官场**,减轻老百姓负担,明万历三十九年,知县易三才联名县丞、主薄,向驿传道、巡抚、监察御史这三院反应,要求遏制这种不正之风并获得了批准。同时也拟定了四条禁约和一条关于过境官员乘马坐轿、饭菜供应的具体规定,以及违反这些条约的处罚办法,镌刻在石碑之上立于县衙大门之左,永为遵守。因此,碑名便称为《三院禁约》。”
岳浩瀚认真的听完章海明教授的介绍,又仔细的看完石碑上刻着四条禁约,不禁感叹了一声说:“章老师,这刻在石头上的反对吃喝,反对奢靡和铺张浪费的规定,真是堪称独一无二,真乃是刻在石头上的反腐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