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上古乐舞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祭祀成王不从主祭祀者开始,却上溯到文王和武王,再追溯到上天,似乎有些离题。其实这并不难解释,成王受命于文王和武王,文王和武王又受命于天,所以从天入手,来表示成王与文王和武王是一脉相承的,是得到了上天的真命。
成王是西周的第二代天子,声望仅次于文王和武王,和他的儿子康王齐名,历史上称为成康之治。《史记》上说:成王和康王时,天下安宁,刑罚被弃置不用长达四十多年。而天下之所以安宁,是因为成王不敢图安乐。《礼记》中记载:孔子说,朝夕谋政,志在安邦,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声音的音乐了。君主夙夜谋政,为的是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百姓的生活一定是和乐的。
文王、武王开创的周朝在成王的时候得到了巩固和安定,这就是主祭祀者一生的功绩。
苍天有定命,文、武二王接受之。
成王不敢图安乐,朝夕谋政宽又静。
多么光明,殚尽其衷心,巩固天下安定天下。
《我将》:武王祭祀文王
《大武》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汉族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武王伐纣是为了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其次,《大武》是手持武器的战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经存在,从原始时代“刑天氏之乐”等,到历代歌颂战功的武舞,而《大武》在发展这种舞蹈形势的同时,并有所创新。它的结构比较复杂,舞段安排得当,真实地表现了周人灭商的过程,以及灭商后班师回镐京;第二年,武王病死,年少的成王即位,由周公昭公辅佐;商纣的儿子武庚乘机作乱,周公东征,于是天下安定。
《大武》是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共分为六段:(一)在一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兵器,列队而立,以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二)舞队两面有人摇铃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成两行,做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经灭亡了商朝。(三)灭商后再向南进军。(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经稳定。(五)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形成整齐的队式后,舞者都坐下,做低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地治理。(六)舞队重新集合,排列整齐,表示对周王的崇敬。整部舞蹈结束。
《大武》的乐曲早已失传,舞蹈形势只是留下了上面的一些粗略的记录,《我将》是《大武》第一段的歌词,它的舞蹈表现了周武王盟津阅兵的历史事件。根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出发前曾在毕地文王墓上举行祭祀。他这次出兵伐纣,是以文王为号召,军中载着文王的牌位,用来召集诸侯会师。这首诗歌原本应该是出兵前祭祀文王的祷词,后来武王伐纣成功,又将这首诗歌定为《大武》第一段的歌词。
周人出征,必先祭祀天帝,把牺牲奉献给天帝,以求得天帝的保佑。武王继承文王的遗志,以求早日平定四方。文王时代,伐犬戎,伐密伐崇,文王去世后,武王想要完成文王未竟的事业,伐纣克商,追思文王的创业功劳,深知要遵循文王行之有效的种种法典。武王敬畏上天的威命,他日夜不忘天帝和文王之命,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早日安定天下。对武王而言,天命和文王之典是一致的,文王的遗志也就是天命之威,祭祀文王就是在向上天祷告。
周武王在出兵之前向父亲的神灵和上帝陈述出兵的目的,并祈求保佑,语言质朴,充满敬畏之情。
我把祭品献上.有牛又有羊,保佑我们吧,上苍!
各种典章我都效法文王,盼着早日平定四方。
伟大的文王,请尽情地享用祭品。
我日日夜夜,敬畏上天的威命,保佑我大功告成。
《时迈》:武王祭祀山川
这是一首武王克商后,巡视四方,祭祀山川的乐歌,歌咏了苍天佑助周王征服四方,周王敬祭山川百神,主张文教礼乐治民,以此来巩固帝王之业,反映了周人神话祖先,天人合一的观念。
根据文献记载,夏、商、周三代建国统一天下之初,都创作过一套盛大隆重的乐舞,来纪念开国立朝的功业,用以向天帝和祖先汇报,树立新朝的威信,并勉励后嗣子孙。夏禹治水成功之后作《大夏》,商汤统一天下之后作《大濩》(huò),周武王灭亡殷商之后作《大武》。这些乐舞,就成为了三代最为崇高而尊贵的礼乐仪式。
颂诗都是庙堂的乐曲,这首诗歌既歌颂武王的武功,又赞美武王的文治。周武王在祖先和文王所开创的周部族基业的基础上,在姜子牙、周公的辅佐下,联合周围重多的部族,讨伐殷商,并在牧野一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然后他大封诸侯,来作为西周王朝的屏障,这样的功业,可以说是彪炳千秋。
周武王封建的诸侯各国,不仅得到了皇天的承认,而且皇天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而他们的作用就是保佑周室国运昌盛。上天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这就说明武王得到了天命,武王不仅能威慑四方,而且能安抚百神,所以他的即立,是能发扬光大周先祖的光辉功业的。
武王平定殷纣、兴立大周,封建诸侯之后,偃武修文,并且用赞叹的口气说,我们谋求治国的美德,武王还把这美德施行于天下四方。武王能保持天命,保持祖德,这是值得赞美的。
按时巡视诸侯国,天帝使我为君王,保佑周家国运昌。周王声威震天下,无不震动受惊慌。祭祀四方山川神,来到黄河泰山上。周王真是好君王。
周家德行最光明,百官依次行奖赏。干戈武器都收藏,良弓利箭装进囊。我求先王好德行,遍施华夏各地方,周王保持永不忘。
祭祀成王不从主祭祀者开始,却上溯到文王和武王,再追溯到上天,似乎有些离题。其实这并不难解释,成王受命于文王和武王,文王和武王又受命于天,所以从天入手,来表示成王与文王和武王是一脉相承的,是得到了上天的真命。
成王是西周的第二代天子,声望仅次于文王和武王,和他的儿子康王齐名,历史上称为成康之治。《史记》上说:成王和康王时,天下安宁,刑罚被弃置不用长达四十多年。而天下之所以安宁,是因为成王不敢图安乐。《礼记》中记载:孔子说,朝夕谋政,志在安邦,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声音的音乐了。君主夙夜谋政,为的是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百姓的生活一定是和乐的。
文王、武王开创的周朝在成王的时候得到了巩固和安定,这就是主祭祀者一生的功绩。
苍天有定命,文、武二王接受之。
成王不敢图安乐,朝夕谋政宽又静。
多么光明,殚尽其衷心,巩固天下安定天下。
《我将》:武王祭祀文王
《大武》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汉族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武王伐纣是为了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其次,《大武》是手持武器的战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经存在,从原始时代“刑天氏之乐”等,到历代歌颂战功的武舞,而《大武》在发展这种舞蹈形势的同时,并有所创新。它的结构比较复杂,舞段安排得当,真实地表现了周人灭商的过程,以及灭商后班师回镐京;第二年,武王病死,年少的成王即位,由周公昭公辅佐;商纣的儿子武庚乘机作乱,周公东征,于是天下安定。
《大武》是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共分为六段:(一)在一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兵器,列队而立,以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二)舞队两面有人摇铃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成两行,做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经灭亡了商朝。(三)灭商后再向南进军。(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经稳定。(五)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形成整齐的队式后,舞者都坐下,做低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地治理。(六)舞队重新集合,排列整齐,表示对周王的崇敬。整部舞蹈结束。
《大武》的乐曲早已失传,舞蹈形势只是留下了上面的一些粗略的记录,《我将》是《大武》第一段的歌词,它的舞蹈表现了周武王盟津阅兵的历史事件。根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出发前曾在毕地文王墓上举行祭祀。他这次出兵伐纣,是以文王为号召,军中载着文王的牌位,用来召集诸侯会师。这首诗歌原本应该是出兵前祭祀文王的祷词,后来武王伐纣成功,又将这首诗歌定为《大武》第一段的歌词。
周人出征,必先祭祀天帝,把牺牲奉献给天帝,以求得天帝的保佑。武王继承文王的遗志,以求早日平定四方。文王时代,伐犬戎,伐密伐崇,文王去世后,武王想要完成文王未竟的事业,伐纣克商,追思文王的创业功劳,深知要遵循文王行之有效的种种法典。武王敬畏上天的威命,他日夜不忘天帝和文王之命,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早日安定天下。对武王而言,天命和文王之典是一致的,文王的遗志也就是天命之威,祭祀文王就是在向上天祷告。
周武王在出兵之前向父亲的神灵和上帝陈述出兵的目的,并祈求保佑,语言质朴,充满敬畏之情。
我把祭品献上.有牛又有羊,保佑我们吧,上苍!
各种典章我都效法文王,盼着早日平定四方。
伟大的文王,请尽情地享用祭品。
我日日夜夜,敬畏上天的威命,保佑我大功告成。
《时迈》:武王祭祀山川
这是一首武王克商后,巡视四方,祭祀山川的乐歌,歌咏了苍天佑助周王征服四方,周王敬祭山川百神,主张文教礼乐治民,以此来巩固帝王之业,反映了周人神话祖先,天人合一的观念。
根据文献记载,夏、商、周三代建国统一天下之初,都创作过一套盛大隆重的乐舞,来纪念开国立朝的功业,用以向天帝和祖先汇报,树立新朝的威信,并勉励后嗣子孙。夏禹治水成功之后作《大夏》,商汤统一天下之后作《大濩》(huò),周武王灭亡殷商之后作《大武》。这些乐舞,就成为了三代最为崇高而尊贵的礼乐仪式。
颂诗都是庙堂的乐曲,这首诗歌既歌颂武王的武功,又赞美武王的文治。周武王在祖先和文王所开创的周部族基业的基础上,在姜子牙、周公的辅佐下,联合周围重多的部族,讨伐殷商,并在牧野一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然后他大封诸侯,来作为西周王朝的屏障,这样的功业,可以说是彪炳千秋。
周武王封建的诸侯各国,不仅得到了皇天的承认,而且皇天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而他们的作用就是保佑周室国运昌盛。上天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这就说明武王得到了天命,武王不仅能威慑四方,而且能安抚百神,所以他的即立,是能发扬光大周先祖的光辉功业的。
武王平定殷纣、兴立大周,封建诸侯之后,偃武修文,并且用赞叹的口气说,我们谋求治国的美德,武王还把这美德施行于天下四方。武王能保持天命,保持祖德,这是值得赞美的。
按时巡视诸侯国,天帝使我为君王,保佑周家国运昌。周王声威震天下,无不震动受惊慌。祭祀四方山川神,来到黄河泰山上。周王真是好君王。
周家德行最光明,百官依次行奖赏。干戈武器都收藏,良弓利箭装进囊。我求先王好德行,遍施华夏各地方,周王保持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