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孔子的治国理念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要珍惜花开时候的绚丽夺目,也要珍惜纷纷花落时候的从容自如。我们的一生,都经历了太多,总有一些事会留在心头;等我们老的时候,可以慢慢回忆。当我们含笑对视的时候,双眸里闪现着风雨同路的携手历程。
月半弯,云墨染,一抹相思,轻缱绻;桃花畔,柳叶缠,淡淡离愁,淡淡忧,何处是尽头。一笔明镜秋霜,二抹积尘轩窗,三唱人已老,秋将凉。突然发现,越是美景,越断肠,别后一身伤。
*********
写完《论语》中关于人格塑造的内容之后,下面我们来写一些《论语》中关于治国安邦的东西。宋朝初期的宰相赵普说过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意思大概是:臣一生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过去的时候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要用半部《论语》来辅助陛下,以使天下太平。可见,《论语》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该怎样治国时,孔子说: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必须要像个父亲,儿子必须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强调用人伦纲常来治理国家呢?孔子在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向孔子请教道:卫国国君等待着老师去治理他们的国政,老师您打算先从哪方面入手呢?孔子回答:首先应该先把名分确立了。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了。当然,孔子也认为,重视人伦纲常的作用时也不能脱离礼让。孔子说:用礼让的精神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在这里,礼让成为了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孔子说: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的正身,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时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如果自己都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就无法治理了。孔子还以舜为例来说明君主要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了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庄严端庄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这里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在治国方面除了要行为端庄之外,还应该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没有足够的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有足够的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按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平。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可以使唤人了。
(三)治国的基本方法是: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的人才。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赦免小的过错,重用贤人。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有一次,冉有为孔子驾车一同去卫国,孔子感叹道:卫国的人口真多呀!冉有问孔子:一个国家人口已经够多了,那国君还需要再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使他们富起来。冉有接着问:百姓富了以后还要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对他们进行教化。
在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要想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先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好好地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孔子还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有一次颜回向孔子请教该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告诉他: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佞人太危险。孔子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法制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四)治国的基本原则是:讲究诚信,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且要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能爱护官吏臣僚,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的时候,不要耽误了农时。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我们来为《论语》做一下总结吧!《论语》从多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价值。事实上,作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现代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孔子的许多思想都是我们当代人的精神楷模。这说明了古代思想家的一些观点主张与我们今天的思想是非常接近的。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我们在学习孔子的时候,重点在于吸收他的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论语》,确实是一部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国学经典!
要珍惜花开时候的绚丽夺目,也要珍惜纷纷花落时候的从容自如。我们的一生,都经历了太多,总有一些事会留在心头;等我们老的时候,可以慢慢回忆。当我们含笑对视的时候,双眸里闪现着风雨同路的携手历程。
月半弯,云墨染,一抹相思,轻缱绻;桃花畔,柳叶缠,淡淡离愁,淡淡忧,何处是尽头。一笔明镜秋霜,二抹积尘轩窗,三唱人已老,秋将凉。突然发现,越是美景,越断肠,别后一身伤。
*********
写完《论语》中关于人格塑造的内容之后,下面我们来写一些《论语》中关于治国安邦的东西。宋朝初期的宰相赵普说过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意思大概是:臣一生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过去的时候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要用半部《论语》来辅助陛下,以使天下太平。可见,《论语》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该怎样治国时,孔子说: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必须要像个父亲,儿子必须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强调用人伦纲常来治理国家呢?孔子在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向孔子请教道:卫国国君等待着老师去治理他们的国政,老师您打算先从哪方面入手呢?孔子回答:首先应该先把名分确立了。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了。当然,孔子也认为,重视人伦纲常的作用时也不能脱离礼让。孔子说:用礼让的精神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在这里,礼让成为了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孔子说: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的正身,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时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如果自己都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就无法治理了。孔子还以舜为例来说明君主要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了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庄严端庄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这里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在治国方面除了要行为端庄之外,还应该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没有足够的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有足够的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按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平。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可以使唤人了。
(三)治国的基本方法是: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的人才。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赦免小的过错,重用贤人。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有一次,冉有为孔子驾车一同去卫国,孔子感叹道:卫国的人口真多呀!冉有问孔子:一个国家人口已经够多了,那国君还需要再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使他们富起来。冉有接着问:百姓富了以后还要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对他们进行教化。
在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要想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先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好好地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孔子还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有一次颜回向孔子请教该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告诉他: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佞人太危险。孔子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法制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四)治国的基本原则是:讲究诚信,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且要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能爱护官吏臣僚,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的时候,不要耽误了农时。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我们来为《论语》做一下总结吧!《论语》从多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价值。事实上,作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现代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孔子的许多思想都是我们当代人的精神楷模。这说明了古代思想家的一些观点主张与我们今天的思想是非常接近的。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我们在学习孔子的时候,重点在于吸收他的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论语》,确实是一部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