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我却没捉紧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孔子父亲的正妻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妾生了长子孟皮,但孟皮脚有残疾,不能延续香火。后来孔父又娶了房小妾,当时结婚的时候,孔父66岁,小妾还不满20岁,由于年龄的悬殊,他们的婚姻于理不合。因为在当时,男性合适的结婚年龄是16到64岁,女性是14到49岁,况且孔父属于士大夫阶层,而小妾属于贱民阶层,这些都导致他们的婚姻于理不合。那个时候,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男女行为,叫“野合”,这是诸侯国为了快速增加人口而专门设立的。于是,他们只好定居到山里,为的就是生出一个健康的儿子,以续香火。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孔子出生了。由于孔子一出生就头顶凹陷,所以起名为孔丘,他在兄弟中排名第二,所以又称“孔老二”。古代兄弟在排行的时候有“伯仲叔季”之说,一般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孔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求福,曾经在尼山祷告,因此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被父亲的正妻驱逐。孔子的母亲失去了丈夫的庇护,在家里没有办法立足,于是带着孔子去了其他地方,过着清贫的生活。
东周时期,天下大乱,诸侯早已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天子制定的礼乐制度逐渐瓦解,礼崩乐坏,百姓的生活痛苦不堪。孔子由母亲一手带大,他童年的物质生活非常拮据。孔母虽为女流之辈,但却非常明事理,她在给予孔子丰厚母爱的同时,对他从小就进行礼的教化。孔母也绝非是一位愚昧、迷信于周礼的妇女;相反,她非常深明大义,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嫁给一个糟老头子。至少,她把对的一面给了孔子。在母亲的影响下,孔子六岁的时候就懂得和小伙伴们玩礼仪的游戏了。
孔子慢慢长大了,深知母亲养育他的不容易,所以,在他认为自己可以的时候,就出去劳动,帮母亲分担一些压力。他十四岁的时候说过:我小的时候很卑贱,做过各种粗鄙的劳动。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在小的时候多吃点苦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的话,他能见识到很多真实的画面,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心灵。等他慢慢地长大,也就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倍感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了;并且,以后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耐力更好,分析事物的思路更清晰。在日后的磨练中,孩子的进步速度更是非常快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想过一份踏实的生活。对于踏实的认识,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踏实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磨练。物质匮乏时,我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辛勤的劳动,我们能给自己的家人一份踏实的生活,幸福满满。但人往高处走,有一天,我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在和别人叙述自己以前创业维艰的时候,老泪纵横,这是在为自己感动,也是扬眉吐气的发泄。好吧!前半段人生经历了苦难的磨练,这个过程虽然有些苦,但内心还算踏实。
我们继续用“磨练”这个词,磨练不只是身体上的,也是意志上、精神上的,它会随着我们外在条件和内心修为的变化而改变、升级。我们人生的后半段富足了,物质方面充裕了,但我们还是需要踏实的生活。我们可能有精力有时间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甚至我们只要一伸手,就能触碰到醉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软绵绵的修炼,可能是外界条件赋予的,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主动寻求的。把握不住自己,踏实就会慢慢地垮掉。当一切如梦初醒的时候,我们才会开始反思:年轻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我们只要低头走就行了;成人后,我们的路两旁又修建了很多的路,它们看起来更宽敞平坦,不知道该选哪一条了?最终选了一条,叫迷路。我们原本可以一生只走那一条路的,那条路才是踏踏实实的路。
于是,如果拿自己的人生作为一场赌局的话,我们只能是赌徒,洗牌的是上天,我们一定会有赢有输,赢得时候很自满,就怕后来自己输不起;于是,真正的烦恼和困顿都是自己无休止的**造成的,能够真正做到无欲无求,那就真会快乐了。人的一生可以是这样的,刚生下来的时候哭,后来又笑,再后来又哭,最后一直笑下去。在自己的内心中留下一份遗憾,一份不圆满,一份不足,便可以得到无限的美好。慢慢地,我们变得不是没有了眼泪,而是含着眼泪,我们依旧可以奔跑。
(不好意思,我有点写跑偏了。我经常这样,写着这儿不知不觉到了那儿。我们赶紧回来,继续说孔子。)
*********
在童年艰苦的岁月里,孔子不仅掌握了生存的本领,心智也得到了锻炼,逐渐清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在十五岁那年,开始自觉地把重心向学业和品德上转移。十七岁那年,孔子的母亲去世了,这对孔子来说,就犹如天塌下来一样。仔细想想就会知道,孔子三岁之前生活在女人堆里,九个姐姐,三个妈妈。三岁时父亲去世,便和母亲相依为命,他这也算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了。说起来可能不是凑巧,历史上很多的大人物,像孔子、孟子、耶稣、亚里士多德等等,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他们与众不同的童年经历让他们收获了更多。当然,他们都是幼年丧父,不是父母离婚。
孔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说他有恋母情结都应该不为过。所以,孔母去世的时候,孔子竟然手足无措,一连神情恍惚了好几天。孔母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年纪轻轻,把孔子带大,没有孔母的母教如山,也就没有孔子后来的圣人功德。个体生命是有限的,是后代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孔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了报答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他会好好地活下去,不敢浪费丁点的时光。
孔子十九岁的时候娶妻结婚了,据说,他就是在妻子身上找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才下决心娶的。《论语》中,除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算是牵扯到孔子的老婆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关于孔夫人的信息。孔老师说:女人就跟小人似的,和她走近了吧,她就不讲规矩;远离她吧,她又成了怨妇。这貌似是孔老师一句非常现实的俏皮话,孔夫人如果不爱自己的丈夫,怎么会抱怨呢?孔老师如果不爱自己的夫人,孔夫人怎么又会这么调皮呢?
孔子父亲的正妻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妾生了长子孟皮,但孟皮脚有残疾,不能延续香火。后来孔父又娶了房小妾,当时结婚的时候,孔父66岁,小妾还不满20岁,由于年龄的悬殊,他们的婚姻于理不合。因为在当时,男性合适的结婚年龄是16到64岁,女性是14到49岁,况且孔父属于士大夫阶层,而小妾属于贱民阶层,这些都导致他们的婚姻于理不合。那个时候,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男女行为,叫“野合”,这是诸侯国为了快速增加人口而专门设立的。于是,他们只好定居到山里,为的就是生出一个健康的儿子,以续香火。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孔子出生了。由于孔子一出生就头顶凹陷,所以起名为孔丘,他在兄弟中排名第二,所以又称“孔老二”。古代兄弟在排行的时候有“伯仲叔季”之说,一般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孔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求福,曾经在尼山祷告,因此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被父亲的正妻驱逐。孔子的母亲失去了丈夫的庇护,在家里没有办法立足,于是带着孔子去了其他地方,过着清贫的生活。
东周时期,天下大乱,诸侯早已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天子制定的礼乐制度逐渐瓦解,礼崩乐坏,百姓的生活痛苦不堪。孔子由母亲一手带大,他童年的物质生活非常拮据。孔母虽为女流之辈,但却非常明事理,她在给予孔子丰厚母爱的同时,对他从小就进行礼的教化。孔母也绝非是一位愚昧、迷信于周礼的妇女;相反,她非常深明大义,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嫁给一个糟老头子。至少,她把对的一面给了孔子。在母亲的影响下,孔子六岁的时候就懂得和小伙伴们玩礼仪的游戏了。
孔子慢慢长大了,深知母亲养育他的不容易,所以,在他认为自己可以的时候,就出去劳动,帮母亲分担一些压力。他十四岁的时候说过:我小的时候很卑贱,做过各种粗鄙的劳动。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在小的时候多吃点苦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的话,他能见识到很多真实的画面,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心灵。等他慢慢地长大,也就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倍感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了;并且,以后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耐力更好,分析事物的思路更清晰。在日后的磨练中,孩子的进步速度更是非常快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想过一份踏实的生活。对于踏实的认识,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踏实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磨练。物质匮乏时,我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辛勤的劳动,我们能给自己的家人一份踏实的生活,幸福满满。但人往高处走,有一天,我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在和别人叙述自己以前创业维艰的时候,老泪纵横,这是在为自己感动,也是扬眉吐气的发泄。好吧!前半段人生经历了苦难的磨练,这个过程虽然有些苦,但内心还算踏实。
我们继续用“磨练”这个词,磨练不只是身体上的,也是意志上、精神上的,它会随着我们外在条件和内心修为的变化而改变、升级。我们人生的后半段富足了,物质方面充裕了,但我们还是需要踏实的生活。我们可能有精力有时间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甚至我们只要一伸手,就能触碰到醉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软绵绵的修炼,可能是外界条件赋予的,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主动寻求的。把握不住自己,踏实就会慢慢地垮掉。当一切如梦初醒的时候,我们才会开始反思:年轻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我们只要低头走就行了;成人后,我们的路两旁又修建了很多的路,它们看起来更宽敞平坦,不知道该选哪一条了?最终选了一条,叫迷路。我们原本可以一生只走那一条路的,那条路才是踏踏实实的路。
于是,如果拿自己的人生作为一场赌局的话,我们只能是赌徒,洗牌的是上天,我们一定会有赢有输,赢得时候很自满,就怕后来自己输不起;于是,真正的烦恼和困顿都是自己无休止的**造成的,能够真正做到无欲无求,那就真会快乐了。人的一生可以是这样的,刚生下来的时候哭,后来又笑,再后来又哭,最后一直笑下去。在自己的内心中留下一份遗憾,一份不圆满,一份不足,便可以得到无限的美好。慢慢地,我们变得不是没有了眼泪,而是含着眼泪,我们依旧可以奔跑。
(不好意思,我有点写跑偏了。我经常这样,写着这儿不知不觉到了那儿。我们赶紧回来,继续说孔子。)
*********
在童年艰苦的岁月里,孔子不仅掌握了生存的本领,心智也得到了锻炼,逐渐清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在十五岁那年,开始自觉地把重心向学业和品德上转移。十七岁那年,孔子的母亲去世了,这对孔子来说,就犹如天塌下来一样。仔细想想就会知道,孔子三岁之前生活在女人堆里,九个姐姐,三个妈妈。三岁时父亲去世,便和母亲相依为命,他这也算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了。说起来可能不是凑巧,历史上很多的大人物,像孔子、孟子、耶稣、亚里士多德等等,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他们与众不同的童年经历让他们收获了更多。当然,他们都是幼年丧父,不是父母离婚。
孔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说他有恋母情结都应该不为过。所以,孔母去世的时候,孔子竟然手足无措,一连神情恍惚了好几天。孔母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年纪轻轻,把孔子带大,没有孔母的母教如山,也就没有孔子后来的圣人功德。个体生命是有限的,是后代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孔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了报答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他会好好地活下去,不敢浪费丁点的时光。
孔子十九岁的时候娶妻结婚了,据说,他就是在妻子身上找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才下决心娶的。《论语》中,除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算是牵扯到孔子的老婆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关于孔夫人的信息。孔老师说:女人就跟小人似的,和她走近了吧,她就不讲规矩;远离她吧,她又成了怨妇。这貌似是孔老师一句非常现实的俏皮话,孔夫人如果不爱自己的丈夫,怎么会抱怨呢?孔老师如果不爱自己的夫人,孔夫人怎么又会这么调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