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赶集迸发好点子(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正今天是去县里送柴,自上回应承了茶楼,这已经是送的第三回了。
林正一个人不可能砍那么多,乔墨就出主意,让他在村里收柴,两捆三文钱。看似从中赚了一倍,可马要花钱喂,车要花钱租,包括林正跑路的辛劳钱,若不是林正执意,乔墨根本不想他去挣这个钱。
卖了五香粉得了七百两银子,当首饰的钱四十六两,林正那儿的十一两也给他了,一共有七百五十七两。买地用了八十九两,还剩好多呢。
赶在午饭前,林正回来了。
乔墨用自制的腌肉炒了萝卜丝,蒸了米饭。原本他不会用柴锅蒸米饭,还是跟着林正学的,做了几回慢慢掌握了技巧,如今也是有模有样。
吃过饭,两个人围着炭盆说起开春种地的事。
算上新买的地,家里一共有良田十亩,水田两亩,沙地八亩三分。即便不算那片人人看不起的沙地,十二亩田也不少,在村里来说绝对算富裕,毕竟别家地多的基本都是没分家。
乔墨问道:“地里打算种些什么?”
“先前的五亩地都种了小麦,等收了麦子,种上玉米。”林正将炭火拨了拨,又说:“现在咱家又添了地,那些地因为早先要卖并没种东西,所以我打算除了两亩稻子,那五亩地分出两亩种红薯,两亩种黄豆,一亩种芝麻。”
三样庄稼在秋收之后,与先前的五亩地一样,再轮作种上小麦。
乔墨见他没提沙地,就自己说了:“阿正,我提议买沙地,是不是太莽撞了?”
林正抬手摸摸他的脑袋,安慰道:“或许你说的有道理,只是我们这边不知道而已。我在外面时也听说过,好像沙地种的西瓜很甜,既然西瓜能种,花生应该也能种。”
一听西瓜乔墨眼神一亮:“我们这边不种西瓜吗?”
“很少,一般人不知道怎么种,种出来的也不如河县的好吃。不过即便是这样,卖价也很高。”林正见他神色一动,问道:“阿墨想种?”
“嗯!沙地种瓜,又甜又沙,这个我是敢打包票的。”乔墨刚兴奋完又耷拉了脑袋,可惜他也不懂怎么种啊。
“种花生吧。”林正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干脆替他决定,也免得他再纠结。
乔墨叹口气,也不再想这些,转而问起他去县城的事。
“茶楼在小年前一天就关门,所以不用再送柴了。马家那边好像也没什么动静,应该不会来找我们。”
不来最好,不然还真麻烦。
林正又说:“小年那天镇上会很热闹,要不要去逛逛?”
乔墨其实对逛街没什么兴趣,只是整天窝在家里发霉,倒不如出去走走,所以就点了头。要过年了,总得换桃符,也得买些果子摆盘待客。
转眼到了小年,村子里气氛明显不一样了,特别是小孩子们个个开心的不得了。
一大早村里有车的人家就驾好了车,坐满了人,望镇子上赶。今天于老头自然也是要用车的,林正便直接牵了马,带着乔墨骑马去镇上。
乔墨倒不害怕,只觉得很兴奋。要知道以前他只在俱乐部骑过马,那些马很温驯,跑的不快,还有人在旁边时刻盯着,一点都不过瘾。最近天公很给面子,连着晴了几天,赶路很方便。
两人骑着马一出现,立刻引来村里人的目光,个个赞叹林正有匹好马。
原本半个时辰的路,骑马只用了一半,这还是林正顾忌着他头回,怕跑的太快他受不了而控制了速度。
白水镇上果然如林正所说,极为热闹。
镇子上有条十字街,布庄、米行、油酱铺子、铁铺以及大小面摊饭馆应有尽有,路边上还有各色小摊贩,兜售些小玩意儿,也有村里人卖的农家货。镇子不大,乡下来赶集大多都集中在这里,熙熙攘攘的人流,各种嘈杂的声音,汇集成了一副独特的画面。
乔墨觉得在遥远的记忆里有这样似曾相识的一幕,十岁前在农村奶奶家,年节没少跟着母亲赶集。
乔墨见不少人在路边支个小摊做小买卖,不禁检讨,自从得了七百两银子便有些懒散了。七百两看似多,可又不能用一辈子,何况做事也不光为钱。到底是林正踏实,有钱也仍是勤勤恳恳的去卖柴。
只见那些小摊子或是卖面条馒头包子,或是卖山里挖的花草,或是自家养的土鸡和鸡蛋,也有各种红枣花生等干果。除此外,也有卖喷香的芝麻饼、葱油饼、发糕等简单糕点,以及小孩子们爱吃的麦芽糖和糖葫芦。
乔墨对糖葫芦倒没兴趣,却花一文钱买了麦芽糖。
这种麦芽糖都是自家做的,用一根高粱棍伸进去一搅一拽,小棍子上就有一团金黄色香甜的麦芽糖。一文钱可以买两团儿,在平时看来略贵,但在节日里,大多大人都会给孩子买来解解馋。
将街逛了一遍,乔墨发现吃食方便大多是粗加工。比如枣子花生,直接晒干了来卖,麦芽糖也是粘稠状,根本不适合长时间保存和远销。小孩子们爱吃糖,但一斤糖要一百文,即便过年,大人给小孩吃的也有限。乔墨还特地进铺子看过,但凡吃食沾个糖字就比别的贵些,大人们买花生糖都是按颗数来买。
此处的花生糖很粗糙,就是熬好的糖浆裹着花生,再切成一个个比花生米略大的小块。一文钱五个,真心不便宜,麦芽糖虽是一文钱两份儿,可那全都是糖。
乔墨眼睛亮了亮,觉得自己也能在年前赚点儿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当即拽了林正就去买东西。
“阿墨?”林正不明白他突然为什么那么高兴。
“回家再说。”乔墨打算东西做出来再说,他很自信,这回肯定不会赔本。
林正只得暂停疑惑,牵着马陪他穿行在各家店铺。见他先是去买了两斤白砂糖,又买了八斤带壳儿花生,似想了什么,又跑回最开始买麦芽糖的地方,竟是与那人商议要买两斤麦芽糖!
“阿墨……”林正忍不住想问。
乔墨却顾不得回答,只听卖麦芽糖的人说家中有足够的量,便亲自去取。其实麦芽糖倒是不难做,只是做一次要花七八天,时间上来不及。先买一次,若卖的好,以后就自己做。
最后买了两张油纸,乔墨也没了逛街的兴致,便提出回家。
林正见他眼睛亮晶晶的,不免心内好笑,也不说他乱花钱,依他的主意回家。
乔墨一到家就开始忙碌。
“阿正,帮我剥花生。”乔墨拿了个空盆,坐在那儿就开始剥花生,八斤花生可得费点儿时间。
林正看出点眉目,手脚麻利,动作可比他快多了。
等花生剥完,烧热锅,将花生倒进去翻炒。翻炒时动作不能停,要让花生受热均匀,避免炒糊,等到花生金黄散发出香味儿,便能起锅。把花生晾在一边,将锅清洗干净几遍,尽量保证没有油腥,然后白砂糖、麦芽糖倒进去,加适量的水,边搅拌边用小火煮。
搅拌了快一个小时,糖浆的颜色逐渐变成了咖啡色,很粘稠。用筷子蘸了一点滴在冷水里,很快就成了硬块,说明糖浆熬好了。
乔墨忙喊道:“阿正,花生凉了吧,把外面的皮搓掉。”
林正依言做了。
乔墨又说:“柜子里还有鸡蛋,拿四个出来打在陶盆里,只要蛋清不要蛋黄。把蛋清使劲搅拌起泡,我要用。”
等林正那边弄好,乔墨用大锅勺将糖浆舀起来,趁热倒打好的蛋白霜里面,快速搅拌均匀。随后加入花生肉,继续搅拌,快完工时想起忘了一件事。
“阿正,把我买的油纸取一张出来,裁成两半,铺好。”
此时林正已经知道他在做什么了,虽说没见过,但看着像是做花生糖。
乔墨等着陶盆稍稍凉了,便把里面的东西全都倒在大大的油纸上,先用木铲子简单铺开,再把另一张油纸盖上去。取来擀面杖,将花生糖擀平,约有一厘米多点的厚度,并将四边修整平坦。
趁热,将其切成半指长的块状,待放凉后口感香脆,花生牛轧糖就做成了。
“擦擦汗。”林正见他出了满头大汗,一张白净的脸也是泛红生晕,心里动了动,强自压下念头,转身将厨房的门关紧些,免得他吹了冷风着凉。
林正今天是去县里送柴,自上回应承了茶楼,这已经是送的第三回了。
林正一个人不可能砍那么多,乔墨就出主意,让他在村里收柴,两捆三文钱。看似从中赚了一倍,可马要花钱喂,车要花钱租,包括林正跑路的辛劳钱,若不是林正执意,乔墨根本不想他去挣这个钱。
卖了五香粉得了七百两银子,当首饰的钱四十六两,林正那儿的十一两也给他了,一共有七百五十七两。买地用了八十九两,还剩好多呢。
赶在午饭前,林正回来了。
乔墨用自制的腌肉炒了萝卜丝,蒸了米饭。原本他不会用柴锅蒸米饭,还是跟着林正学的,做了几回慢慢掌握了技巧,如今也是有模有样。
吃过饭,两个人围着炭盆说起开春种地的事。
算上新买的地,家里一共有良田十亩,水田两亩,沙地八亩三分。即便不算那片人人看不起的沙地,十二亩田也不少,在村里来说绝对算富裕,毕竟别家地多的基本都是没分家。
乔墨问道:“地里打算种些什么?”
“先前的五亩地都种了小麦,等收了麦子,种上玉米。”林正将炭火拨了拨,又说:“现在咱家又添了地,那些地因为早先要卖并没种东西,所以我打算除了两亩稻子,那五亩地分出两亩种红薯,两亩种黄豆,一亩种芝麻。”
三样庄稼在秋收之后,与先前的五亩地一样,再轮作种上小麦。
乔墨见他没提沙地,就自己说了:“阿正,我提议买沙地,是不是太莽撞了?”
林正抬手摸摸他的脑袋,安慰道:“或许你说的有道理,只是我们这边不知道而已。我在外面时也听说过,好像沙地种的西瓜很甜,既然西瓜能种,花生应该也能种。”
一听西瓜乔墨眼神一亮:“我们这边不种西瓜吗?”
“很少,一般人不知道怎么种,种出来的也不如河县的好吃。不过即便是这样,卖价也很高。”林正见他神色一动,问道:“阿墨想种?”
“嗯!沙地种瓜,又甜又沙,这个我是敢打包票的。”乔墨刚兴奋完又耷拉了脑袋,可惜他也不懂怎么种啊。
“种花生吧。”林正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干脆替他决定,也免得他再纠结。
乔墨叹口气,也不再想这些,转而问起他去县城的事。
“茶楼在小年前一天就关门,所以不用再送柴了。马家那边好像也没什么动静,应该不会来找我们。”
不来最好,不然还真麻烦。
林正又说:“小年那天镇上会很热闹,要不要去逛逛?”
乔墨其实对逛街没什么兴趣,只是整天窝在家里发霉,倒不如出去走走,所以就点了头。要过年了,总得换桃符,也得买些果子摆盘待客。
转眼到了小年,村子里气氛明显不一样了,特别是小孩子们个个开心的不得了。
一大早村里有车的人家就驾好了车,坐满了人,望镇子上赶。今天于老头自然也是要用车的,林正便直接牵了马,带着乔墨骑马去镇上。
乔墨倒不害怕,只觉得很兴奋。要知道以前他只在俱乐部骑过马,那些马很温驯,跑的不快,还有人在旁边时刻盯着,一点都不过瘾。最近天公很给面子,连着晴了几天,赶路很方便。
两人骑着马一出现,立刻引来村里人的目光,个个赞叹林正有匹好马。
原本半个时辰的路,骑马只用了一半,这还是林正顾忌着他头回,怕跑的太快他受不了而控制了速度。
白水镇上果然如林正所说,极为热闹。
镇子上有条十字街,布庄、米行、油酱铺子、铁铺以及大小面摊饭馆应有尽有,路边上还有各色小摊贩,兜售些小玩意儿,也有村里人卖的农家货。镇子不大,乡下来赶集大多都集中在这里,熙熙攘攘的人流,各种嘈杂的声音,汇集成了一副独特的画面。
乔墨觉得在遥远的记忆里有这样似曾相识的一幕,十岁前在农村奶奶家,年节没少跟着母亲赶集。
乔墨见不少人在路边支个小摊做小买卖,不禁检讨,自从得了七百两银子便有些懒散了。七百两看似多,可又不能用一辈子,何况做事也不光为钱。到底是林正踏实,有钱也仍是勤勤恳恳的去卖柴。
只见那些小摊子或是卖面条馒头包子,或是卖山里挖的花草,或是自家养的土鸡和鸡蛋,也有各种红枣花生等干果。除此外,也有卖喷香的芝麻饼、葱油饼、发糕等简单糕点,以及小孩子们爱吃的麦芽糖和糖葫芦。
乔墨对糖葫芦倒没兴趣,却花一文钱买了麦芽糖。
这种麦芽糖都是自家做的,用一根高粱棍伸进去一搅一拽,小棍子上就有一团金黄色香甜的麦芽糖。一文钱可以买两团儿,在平时看来略贵,但在节日里,大多大人都会给孩子买来解解馋。
将街逛了一遍,乔墨发现吃食方便大多是粗加工。比如枣子花生,直接晒干了来卖,麦芽糖也是粘稠状,根本不适合长时间保存和远销。小孩子们爱吃糖,但一斤糖要一百文,即便过年,大人给小孩吃的也有限。乔墨还特地进铺子看过,但凡吃食沾个糖字就比别的贵些,大人们买花生糖都是按颗数来买。
此处的花生糖很粗糙,就是熬好的糖浆裹着花生,再切成一个个比花生米略大的小块。一文钱五个,真心不便宜,麦芽糖虽是一文钱两份儿,可那全都是糖。
乔墨眼睛亮了亮,觉得自己也能在年前赚点儿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当即拽了林正就去买东西。
“阿墨?”林正不明白他突然为什么那么高兴。
“回家再说。”乔墨打算东西做出来再说,他很自信,这回肯定不会赔本。
林正只得暂停疑惑,牵着马陪他穿行在各家店铺。见他先是去买了两斤白砂糖,又买了八斤带壳儿花生,似想了什么,又跑回最开始买麦芽糖的地方,竟是与那人商议要买两斤麦芽糖!
“阿墨……”林正忍不住想问。
乔墨却顾不得回答,只听卖麦芽糖的人说家中有足够的量,便亲自去取。其实麦芽糖倒是不难做,只是做一次要花七八天,时间上来不及。先买一次,若卖的好,以后就自己做。
最后买了两张油纸,乔墨也没了逛街的兴致,便提出回家。
林正见他眼睛亮晶晶的,不免心内好笑,也不说他乱花钱,依他的主意回家。
乔墨一到家就开始忙碌。
“阿正,帮我剥花生。”乔墨拿了个空盆,坐在那儿就开始剥花生,八斤花生可得费点儿时间。
林正看出点眉目,手脚麻利,动作可比他快多了。
等花生剥完,烧热锅,将花生倒进去翻炒。翻炒时动作不能停,要让花生受热均匀,避免炒糊,等到花生金黄散发出香味儿,便能起锅。把花生晾在一边,将锅清洗干净几遍,尽量保证没有油腥,然后白砂糖、麦芽糖倒进去,加适量的水,边搅拌边用小火煮。
搅拌了快一个小时,糖浆的颜色逐渐变成了咖啡色,很粘稠。用筷子蘸了一点滴在冷水里,很快就成了硬块,说明糖浆熬好了。
乔墨忙喊道:“阿正,花生凉了吧,把外面的皮搓掉。”
林正依言做了。
乔墨又说:“柜子里还有鸡蛋,拿四个出来打在陶盆里,只要蛋清不要蛋黄。把蛋清使劲搅拌起泡,我要用。”
等林正那边弄好,乔墨用大锅勺将糖浆舀起来,趁热倒打好的蛋白霜里面,快速搅拌均匀。随后加入花生肉,继续搅拌,快完工时想起忘了一件事。
“阿正,把我买的油纸取一张出来,裁成两半,铺好。”
此时林正已经知道他在做什么了,虽说没见过,但看着像是做花生糖。
乔墨等着陶盆稍稍凉了,便把里面的东西全都倒在大大的油纸上,先用木铲子简单铺开,再把另一张油纸盖上去。取来擀面杖,将花生糖擀平,约有一厘米多点的厚度,并将四边修整平坦。
趁热,将其切成半指长的块状,待放凉后口感香脆,花生牛轧糖就做成了。
“擦擦汗。”林正见他出了满头大汗,一张白净的脸也是泛红生晕,心里动了动,强自压下念头,转身将厨房的门关紧些,免得他吹了冷风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