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用诚的婚事,定在七月初一。
当然是农历,这个天气,暑气不减,但毕竟早晚要凉快的多,特别是辽东地界,早晚已经大有秋意,有见识的人家,早就开始大量囤积木材,为过冬做准备了。
辽东的冬天是说来就来,可能八月份江南还闷热难当的时候,辽东的第一场雪就能忽如其来的降临。
雪一来,冬天就宣布到来了,层林尽染,满山红叶的秋景,在辽东也是转瞬即逝的。
六月底的时候,能来的宾客大致都到齐了,军中能来的给了假也是全部到齐,然后就是商界中人,唐志大等辽商当然全到,连分巡和分守道衙门也有中下层的官吏前来递名刺致意……张用诚是惟功的头马,惟功是少国公,在众人眼里迟早要回京的,数年之后,可能是张用诚接任总兵,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这一次的婚事,虽然不是惟功成亲,竟也是轰轰烈烈,闹的十分热闹。
到成亲的头一天,正好宋钱度和李文昭等南商乘坐新至的商船到中左所,又从中左所坐车赶到了辽阳。
两个商人获得惟功的接见自不必提,张用诚这样准新郎倌也是参与会见。
在江南和淮扬,顺字行的店面开展的十分成功,在那里,同样也是分为南北货行,但没有蜜饯干果房等南货特产,而是将北货分门别类售卖。
“人参是卖的最好的。”宋钱度气度越发的沉稳了,坐在惟功对面,仍然气度从容,只是两眼之中,仍然有一丝掩藏极好的激动之色,他缓缓道:“几乎已经出脱一空。那边说,有一百万斤也是好卖的很。不仅是江南,还有闽浙,两湖,谁不要买?咱们这里一斤参是九两收来,在闽浙两广,一株好参上百两也不易得,比黄金还贵的多。还有鹿茸等物,两广哪来这东西?也是卖的极贵,有多少能销多少。”
李文昭笑道:“要紧的就是北方有而南方没有,或是南方有而北方没有,商船往返,赚的就是这个钱。”
“文昭这话说的近于大道了。”惟功手中一柄洒金折扇,摇的虎虎生风,模样也是不怎么潇洒,只是他向来这样,反而叫下头的人容易放松,自然也没有人笑他没有王孙公子的特有气派,他一边摇扇,一边笑道:“互通有无,方便民生,我等还能获利。这可比那起子放高利贷弄钱庄的高明多了!”
“嗯,大人说的是。”李文昭被夸了一句,心中十分高兴,笑道:“不过还是要赶紧收参,这才是‘有’,否则,咱们也成了‘无’。”
众人闻言都是大笑,惟功笑毕,向张用诚点点头,张用诚会意,着人抬了一个布袋进来。
“什么金贵东西,用布来装?”
“看来是百年山参,此物到江南,一株可值千金。”
这两个青年南商算是卖人参卖上瘾了,确实,他们在此之前没做过这般好做的生意,挑三捡四,拼命压价,才是买卖常态,但人参貂皮等物,在江南却是哄抢,有不少中产之家都巴望着能买株参防身救命,没买到的,当然引为十分遗憾之事。可想而知,下拨人参到江南一带,仍然会引发抢购风潮。
这东西,在辽东其实和松子是一个感觉,茂密的密林之中到处都是,人口少而林子大,几乎就是采之不竭用之不尽,一年多的不敢说,十万斤成熟人参肯定没有问题。
不过为了限制女真人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不使人参在南方卖的过贱,一年七八万斤也就差不多了。
以南方中国过亿人口,几百万户中产以上的富裕家庭的购买力,一年这点人参过去,仍然是严重的供不应求。
如果打通往倭国,吕宋的航线,再卖个几万斤,一年获得几百万是很轻松的事情。
再加上松子干果等大量贩卖,皮货,名贵药材,一年千万以上是唾手可得。
眼前这布袋中,两个青年南商总以为是这些北方特产,所以倒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袋子很沉重,一打开来,两人就惊呆了。
李文昭上前,伸手一摸,再一闻,笑道:“这是上等的青海井盐啊大人,我们除了北货,再弄些井盐来卖?这倒也是个生财的门道。今年年头淮扬一带诸府大灾,确实是好生发。”
他的话不怎么认真,要填充淮盐留下来的空白市场,应该是大量的真正的食盐,而不是眼前这些又细又白的井盐。
在明清乃至民国时候,全国大半地方的百姓吃的盐都是管制的,而且九成以上是海盐,后来技术和物流发展了,食盐还在管制,只是吃的盐以井盐和湖盐为主了。
这会子的海盐处理的都不好,颗粒大,颜色灰,只有井盐也就是俗称的青盐才细白干净,不仅能食用,还能清洁牙齿,是中产之家才能用的起的好货色。
盐是百姓离不得的东西,但指着用昂贵的青盐来抢占市场,李文昭肯定不以为然。
宋钱度却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确定之后,便向着惟功笑道:“还是请大人开释吧,不然我们如在雾水之中啊。”
“嗯,这是我们复州盐池出产的海盐,成本么,大约这一袋有几文钱的工本钱。所以卖的价格,当然是和普通的淮盐一样。”
“什么?”
李文昭一惊之下,顾不得失礼,扑上前去,将盐又捧出来看。
细白如沙,闻着咸腥,又尝了一下,确实是上等好盐的感觉。
“此物居然是海盐?”
“这是用盐池晒盐法出来的盐,颗粒细白,不差井盐太多。”张用诚笑道:“晒盐法周期四五十天,出盐也好,且多,但有一条,要靠天吃饭,持续阴天,冬天,就没有办法出产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大张旗鼓,争取在落雪之前,多备一些,到下次海船出发时,这东西可以用来压舱了!”
船舶出海,压舱物不可避免,以免受到大风侵袭的时候难以抵抗,辽阳的船都是千料以上,压舱最少几万斤以上,张用诚所说压舱,当然不止一次运这么点,只是一种供之不绝的开玩笑的说法。
“大人真神人也。”
宋钱度的神情终于激动起来,盐利在大明肯定还是排第一的,人参这东西吃不起可以不吃。今年藏一支,不用的话,明年就不需再买,所以要控制着卖,真的如卖萝卜一样卖人参,就算货足,价格也就降下去了。
盐却不同,任你贫贱富贵,盐是不能不吃的,再穷的人,家里也得藏一罐子盐,否则就活不下去。
如果有这样的好盐,价格比淮盐相当,抢下来的市场价额,肯定在千万斤以上。
这又是一注天大的财源,只是他平静一下之后,忍不住道:“听说复州还有铁矿,自用之余,也打算出售?”
“嗯,复州矿预计明年夏天能达到千万斤的规模,自己肯定用不完,当然要出口。不过,不能在辽东卖,在这里免不得还被北虏和东虏想办法搞去,只往南卖。”
“这盐铁之利,大人的想法是怎么样?”
这里问到关键的点,宋钱度和李文昭两人,神情都是紧张起来。
……
……
张用诚成亲用的地方是在军需司提供的军官住所里头。院子是加急修缮好的,裱糊的窗纸还有点湿,家俱都是刚刚搬进来,这样瞧着倒也好看,全部崭新,有点儿新房的意思。
只是院里没大树,只有两株桃树,刚移植过来,叶子掉的精光,看起来光秃秃的,不成个景,也没有天棚,当然就没有种植葡萄这种大家都爱的院落风景和食用兼备的植物,整体看来,有点儿暴发户的感觉。
好在院落是三进,二十多间房,马房门房厕所浴室厨房一应俱全,后院还有一堆假山,铺了草皮种了不少树,修了三间屋的精舍,张用诚有了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竹子……估计是肯定没空的。
成亲之日,院子里挤了满满当当一院的人,所有请假回来和常驻辽阳的军官都赶来了,顺字行驻辽阳的掌柜们,各司中顺字行出身或是和张用诚关系不错的人,参随室的全体人员也几乎都到了……张用诚和参随室打交道很多,不象普通的司官和营官,很难和参随室的人员拉上关系。
傍晚时分,新郎倌还在总兵府邸没回来……福儿算是半个总兵府的人,干脆就拿总兵府邸当娘家了,婚礼原本就要天黑之后才开始,所谓“昏礼”是也,一院子的宾客闲的发慌,到处乱窜,连惟功临时辟出来办公的屋子都有人闯了几回,见是惟功在里头见人,忙不迭的告个罪就躲开去了,后来护卫处罗二虎亲自到屋外站班,总算是将乱的一窝蜂的人群都给挡在外头了。
张用诚的婚事,定在七月初一。
当然是农历,这个天气,暑气不减,但毕竟早晚要凉快的多,特别是辽东地界,早晚已经大有秋意,有见识的人家,早就开始大量囤积木材,为过冬做准备了。
辽东的冬天是说来就来,可能八月份江南还闷热难当的时候,辽东的第一场雪就能忽如其来的降临。
雪一来,冬天就宣布到来了,层林尽染,满山红叶的秋景,在辽东也是转瞬即逝的。
六月底的时候,能来的宾客大致都到齐了,军中能来的给了假也是全部到齐,然后就是商界中人,唐志大等辽商当然全到,连分巡和分守道衙门也有中下层的官吏前来递名刺致意……张用诚是惟功的头马,惟功是少国公,在众人眼里迟早要回京的,数年之后,可能是张用诚接任总兵,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这一次的婚事,虽然不是惟功成亲,竟也是轰轰烈烈,闹的十分热闹。
到成亲的头一天,正好宋钱度和李文昭等南商乘坐新至的商船到中左所,又从中左所坐车赶到了辽阳。
两个商人获得惟功的接见自不必提,张用诚这样准新郎倌也是参与会见。
在江南和淮扬,顺字行的店面开展的十分成功,在那里,同样也是分为南北货行,但没有蜜饯干果房等南货特产,而是将北货分门别类售卖。
“人参是卖的最好的。”宋钱度气度越发的沉稳了,坐在惟功对面,仍然气度从容,只是两眼之中,仍然有一丝掩藏极好的激动之色,他缓缓道:“几乎已经出脱一空。那边说,有一百万斤也是好卖的很。不仅是江南,还有闽浙,两湖,谁不要买?咱们这里一斤参是九两收来,在闽浙两广,一株好参上百两也不易得,比黄金还贵的多。还有鹿茸等物,两广哪来这东西?也是卖的极贵,有多少能销多少。”
李文昭笑道:“要紧的就是北方有而南方没有,或是南方有而北方没有,商船往返,赚的就是这个钱。”
“文昭这话说的近于大道了。”惟功手中一柄洒金折扇,摇的虎虎生风,模样也是不怎么潇洒,只是他向来这样,反而叫下头的人容易放松,自然也没有人笑他没有王孙公子的特有气派,他一边摇扇,一边笑道:“互通有无,方便民生,我等还能获利。这可比那起子放高利贷弄钱庄的高明多了!”
“嗯,大人说的是。”李文昭被夸了一句,心中十分高兴,笑道:“不过还是要赶紧收参,这才是‘有’,否则,咱们也成了‘无’。”
众人闻言都是大笑,惟功笑毕,向张用诚点点头,张用诚会意,着人抬了一个布袋进来。
“什么金贵东西,用布来装?”
“看来是百年山参,此物到江南,一株可值千金。”
这两个青年南商算是卖人参卖上瘾了,确实,他们在此之前没做过这般好做的生意,挑三捡四,拼命压价,才是买卖常态,但人参貂皮等物,在江南却是哄抢,有不少中产之家都巴望着能买株参防身救命,没买到的,当然引为十分遗憾之事。可想而知,下拨人参到江南一带,仍然会引发抢购风潮。
这东西,在辽东其实和松子是一个感觉,茂密的密林之中到处都是,人口少而林子大,几乎就是采之不竭用之不尽,一年多的不敢说,十万斤成熟人参肯定没有问题。
不过为了限制女真人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不使人参在南方卖的过贱,一年七八万斤也就差不多了。
以南方中国过亿人口,几百万户中产以上的富裕家庭的购买力,一年这点人参过去,仍然是严重的供不应求。
如果打通往倭国,吕宋的航线,再卖个几万斤,一年获得几百万是很轻松的事情。
再加上松子干果等大量贩卖,皮货,名贵药材,一年千万以上是唾手可得。
眼前这布袋中,两个青年南商总以为是这些北方特产,所以倒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袋子很沉重,一打开来,两人就惊呆了。
李文昭上前,伸手一摸,再一闻,笑道:“这是上等的青海井盐啊大人,我们除了北货,再弄些井盐来卖?这倒也是个生财的门道。今年年头淮扬一带诸府大灾,确实是好生发。”
他的话不怎么认真,要填充淮盐留下来的空白市场,应该是大量的真正的食盐,而不是眼前这些又细又白的井盐。
在明清乃至民国时候,全国大半地方的百姓吃的盐都是管制的,而且九成以上是海盐,后来技术和物流发展了,食盐还在管制,只是吃的盐以井盐和湖盐为主了。
这会子的海盐处理的都不好,颗粒大,颜色灰,只有井盐也就是俗称的青盐才细白干净,不仅能食用,还能清洁牙齿,是中产之家才能用的起的好货色。
盐是百姓离不得的东西,但指着用昂贵的青盐来抢占市场,李文昭肯定不以为然。
宋钱度却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确定之后,便向着惟功笑道:“还是请大人开释吧,不然我们如在雾水之中啊。”
“嗯,这是我们复州盐池出产的海盐,成本么,大约这一袋有几文钱的工本钱。所以卖的价格,当然是和普通的淮盐一样。”
“什么?”
李文昭一惊之下,顾不得失礼,扑上前去,将盐又捧出来看。
细白如沙,闻着咸腥,又尝了一下,确实是上等好盐的感觉。
“此物居然是海盐?”
“这是用盐池晒盐法出来的盐,颗粒细白,不差井盐太多。”张用诚笑道:“晒盐法周期四五十天,出盐也好,且多,但有一条,要靠天吃饭,持续阴天,冬天,就没有办法出产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大张旗鼓,争取在落雪之前,多备一些,到下次海船出发时,这东西可以用来压舱了!”
船舶出海,压舱物不可避免,以免受到大风侵袭的时候难以抵抗,辽阳的船都是千料以上,压舱最少几万斤以上,张用诚所说压舱,当然不止一次运这么点,只是一种供之不绝的开玩笑的说法。
“大人真神人也。”
宋钱度的神情终于激动起来,盐利在大明肯定还是排第一的,人参这东西吃不起可以不吃。今年藏一支,不用的话,明年就不需再买,所以要控制着卖,真的如卖萝卜一样卖人参,就算货足,价格也就降下去了。
盐却不同,任你贫贱富贵,盐是不能不吃的,再穷的人,家里也得藏一罐子盐,否则就活不下去。
如果有这样的好盐,价格比淮盐相当,抢下来的市场价额,肯定在千万斤以上。
这又是一注天大的财源,只是他平静一下之后,忍不住道:“听说复州还有铁矿,自用之余,也打算出售?”
“嗯,复州矿预计明年夏天能达到千万斤的规模,自己肯定用不完,当然要出口。不过,不能在辽东卖,在这里免不得还被北虏和东虏想办法搞去,只往南卖。”
“这盐铁之利,大人的想法是怎么样?”
这里问到关键的点,宋钱度和李文昭两人,神情都是紧张起来。
……
……
张用诚成亲用的地方是在军需司提供的军官住所里头。院子是加急修缮好的,裱糊的窗纸还有点湿,家俱都是刚刚搬进来,这样瞧着倒也好看,全部崭新,有点儿新房的意思。
只是院里没大树,只有两株桃树,刚移植过来,叶子掉的精光,看起来光秃秃的,不成个景,也没有天棚,当然就没有种植葡萄这种大家都爱的院落风景和食用兼备的植物,整体看来,有点儿暴发户的感觉。
好在院落是三进,二十多间房,马房门房厕所浴室厨房一应俱全,后院还有一堆假山,铺了草皮种了不少树,修了三间屋的精舍,张用诚有了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竹子……估计是肯定没空的。
成亲之日,院子里挤了满满当当一院的人,所有请假回来和常驻辽阳的军官都赶来了,顺字行驻辽阳的掌柜们,各司中顺字行出身或是和张用诚关系不错的人,参随室的全体人员也几乎都到了……张用诚和参随室打交道很多,不象普通的司官和营官,很难和参随室的人员拉上关系。
傍晚时分,新郎倌还在总兵府邸没回来……福儿算是半个总兵府的人,干脆就拿总兵府邸当娘家了,婚礼原本就要天黑之后才开始,所谓“昏礼”是也,一院子的宾客闲的发慌,到处乱窜,连惟功临时辟出来办公的屋子都有人闯了几回,见是惟功在里头见人,忙不迭的告个罪就躲开去了,后来护卫处罗二虎亲自到屋外站班,总算是将乱的一窝蜂的人群都给挡在外头了。